03
賀玉鳳
2020年6月25日凌晨4點,北京市延慶農場家屬區(qū),一處低矮的紅磚小院里亮起了燈。62歲的賀玉鳳像往常一樣早早醒來。丈夫仍在熟睡,她拿起手電,在院子里找出3米長的抄子,推著自行車出門。
沿著門前的砂石路騎300多米,就到了媯水河邊。這條從延慶東北部發(fā)源的永定河支流,橫穿整個延慶盆地,流淌18.5公里后,注入官廳水庫。寬闊的水面吸引了不少釣魚人和游客前來,但也經常留下一地無人理會的垃圾。賀玉鳳從自行車車座下拿出幾個揉成團的塑料袋,捏在手里。兩小時后,她拖著滿滿幾袋垃圾回家,將垃圾分類后放進門口的垃圾箱里。
賀玉鳳從小生長在媯水河邊,24年來,她每天都會去河邊好幾趟,據她估算,在河邊撿起的垃圾“有八九十萬件了”。因為撿垃圾,賀玉鳳出了名,被親切地稱為“環(huán)保奶奶”,還被評為“北京榜樣”。此外,她撿垃圾的舉動不僅將家人帶動了起來,一些環(huán)保志愿者也主動加入進來。賀玉鳳說,現(xiàn)在被帶動來撿垃圾的志愿者有幾萬人。
如今的賀玉鳳兩鬢斑白,腰部也因勞損常覺得疼痛,卻依然每天在媯水河畔騎行,撿釣魚人和游客遺留的垃圾。比起榮譽,她更看重媯水河的變化。她常常想起,自己幼時在媯水河邊洗臉的場景。她說,如今的自己更像一個“給媯水河洗臉的人”。
銳評:一個人撿垃圾不難,難在堅持20余年而毫不松懈,“環(huán)保奶奶”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志愿與美德。物質生活再富足,若沒有“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的環(huán)境,一切都將索然無味。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人的義務,我們責無旁貸,都應該做維護和踐行公益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或者破壞者。
04
王德文
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也不用任何現(xiàn)代機械工具,僅憑一雙巧手就能把尋常木頭打造成魯班凳、拱橋、中國館、運動的小豬佩奇等精美工藝品。據媒體2020年7月中旬報道,一位中國老木匠“阿木爺爺”走紅海外,在YouTube視頻網站上擁有 118 萬粉絲,視頻播放量超兩億。他也被網友們贊為“當代魯班”。
小小的木塊,拼拼疊疊,幾個簡單的操作就變成了一個蘋果的形狀。這里用到的榫卯結構是古代中國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連接方式,不用釘子和膠水,木塊之間便神奇地結合成為一個整體。“阿木爺爺”的作品就是通過榫卯完成的。據悉,“阿木爺爺”名叫王德文,今年63歲,老家在山東聊城,2017 年為了帶孫子搬到了廣西,做這些小玩意兒也是為了哄孫子開心。王德文說:“拍視頻是受兒子的影響,他之前就在做視頻,一開始做美食,后來又做木工手藝,網友們都很喜歡?!?/p>
對于“當代魯班”的稱呼,王德文說:“我只是個農民、老木工,因為拍視頻被大家認識了,還有很多好的木工是大家不認識的?!标P于自己的木工手藝,王德文說:“我想著這個事情要傳承下去,兒子也會。廣大網友看到視頻,愿意學的也能學會?!?/p>
銳評:王德文憑借木匠手藝火到海外,是對中國傳統(tǒng)技藝和文化的一種傳播和發(fā)揚。老匠人在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中所顯露出的匠心獨運和文化智慧,足以讓全世界的人們點贊并產生共鳴。王德文覺得自己的技術并沒有多么神奇,不過是幾十年的錘煉而已。而這幾十年的錘煉,不就是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嗎?
寫作點撥
在賀玉鳳和王德文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一種情懷,一種對家鄉(xiāng)和土地的熱愛,一種對子孫和后輩的關愛。年齡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阻礙,想要發(fā)揮自己的價值,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他們的事跡可以用于寫作老而彌堅、熱愛生活、環(huán)保、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等話題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