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麗
摘 ?要:勞動素質教育是當下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內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小學勞動素質教育并沒有落到實處。勞動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勞動觀念的培養(yǎng)、勞動技能的掌握,是學生成才的必要條件。勞動教育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應成為我們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
關鍵詞:勞動素質教育;學校;家庭
受當今應試教育的影響,從小學開始,學校、家長都將智育放在第一位,忽視了德育、體育、美育、勞動素質教育等素質教育。只要成績,別的都不管,“五好”變成了“一好”。學生將來走向社會,獨立生活,如何能適應?所以加強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迫在眉睫,學校和家庭都要擔負起這個責任。
一、勞動素質教育在小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意義深遠
《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指出:小學開設勞動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既能動腦,又能動手,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fā)展,成為有理想、又到的、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和有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生活條件逐漸優(yōu)越,現在的孩子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很少吃苦,甚至吃不得苦,他們缺乏好的心理素質,堅韌的精神,長此以往,這些孩子的生存問題難以解決,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憂慮。因此,增強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艱苦奮斗、自立自強、敢于拼搏、開拓進取的精神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能力,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認識和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是任重道遠的。而要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的途徑,只有從加強勞動教育入手。
(二)基于勞動實踐培養(yǎng)學生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生活上能自已處理日常生活瑣事;在人際關系上能處理好人事關系;在心態(tài)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獨立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是適應集體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其責任感,使其獲得其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加獨立自信,利于培養(yǎng)勇于面對困難,敢于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三)基于勞動實踐培養(yǎng)學生生活理解能力
培養(yǎng)小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是當今社會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要求,是小學推行素質教育的關鍵。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基本能力,這是人的最基本素質,是人生的基礎,是人之所以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腳的基礎,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
二、培養(yǎng)小學生勞動習慣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勤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歷代教育家都提倡的教育思想。勞動使人學會生活、生存、交往、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獨立意識,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勞動使人身心健康,勞動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創(chuàng)造無數的精神財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通過辛勤勞動學生能體會其中的艱辛,懂得勞動果實的來之不易,懂得勞動最光榮,不能輕視體力勞動。
(二)向家長宣傳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中小學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極具發(fā)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培養(yǎng)勞動意識的最佳時期。勞動是一個人,基本素質是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勞動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健康的人生有著細節(jié)重要的意義。勞動教育是青少年智力和能力的階梯,利于開發(fā)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勞動中觀察現象、感受知識、解決問題,運用知識既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拓展眼界,把書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的能力,促進孩子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fā)展。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激勵機制
促進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一是建立管理體制必須從學校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選擇可操作性強的,并且要突出學校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使每位教師和學生在此管理體制下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二是建立的管理體制必須與國家或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相結合,充分體現學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的管理體制必須具備前瞻性,始終代表農村教育的最新改革。四是建立的管理體制對教師要有激勵性,在實踐中不斷激勵教師開拓進取,挖掘教師主動工作的潛力。
(四)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提高學校教育的效率,充分認識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師與家長的合作共育意識。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應以孩子為教育主體,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由于學?,F行體制原因,對全體學生,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實施以統(tǒng)一規(guī)范和標準的管理與教育,對所有學生的要求,和培養(yǎng)目標大致相同,但由于每個家庭的差別,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同,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各不相同,因此,學校教育必須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體分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孩子成才,使孩子成為國家棟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家校共育培養(yǎng)小學生勞動習慣,不僅有助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提高和發(fā)展,還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自理能力和對生活的理解能力,使之一生受益?;诖?,學校需要讓老師們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以及向家長宣傳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重要性,還要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基準,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更要做到與學校與家長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勞動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旭琴.從勞動實踐入手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2007第一屆全國幼兒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暨學術交流研討會.
[2]王長銀.加強學生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思考和嘗試.2004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