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麟
李煜詞在詞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詞作賞析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李煜詞的入選[1]。王國維在評價李煜詞時提到“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盵2]在王氏眼中,“眼界始大”是詞由伶工之詞轉變?yōu)槭看蠓蛑~的重要因素。這一句話也被選入人教社高中語文課本中[3]。因此,欲對李煜詞作進一步了解,讓學生對課本有更深的理解,“眼界始大”是一個重要的教材研究切入點。
對“眼界始大”的理解關鍵在于“眼界”一詞,據(jù)施議對的解釋,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氣象”“境界”“眼界”三詞具有相近的內涵,主要指詩詞中的“物境、情境、意境”[4]。因此,可以從作品營造的物境,寄托的情感這兩個方面來把握對“眼界”的理解。“眼界始大”可以解釋為:在后主詞中,作品描繪的范圍擴大了,營造的意境更宏大,寄托的情感更加深厚。
意象是詩詞中一個基本的藝術范疇,也是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今存后主詞34首[5],涉及到的意象有60種[6]。如果以“眼界始大”為參照,我們會對后主詞中的意象有些新的認識:后主詞中的意象營造是其詞作具有“眼界始大”品格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后主詞中有諸如“故國”“南國”“江山”這類宏大的意象,這一類意象自然使得后主詞顯得“眼界始大”。另一方面,一些傳統(tǒng)意象經過后主營造,對詞境的擴展,情感抒發(fā)的深化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類意象尤其能體現(xiàn)后主詞在文人詞上的地位。下面,我們選取入選中學課本的李煜詞中較為重要的“月”“夢”“水”這三種意象,結合現(xiàn)存李煜詞,對它們進行文本分析,以求對后主詞的意象及“眼界始大”的品格有進一步的理解。
一、“月”意象的文本分析
從《詩經》起,月就是古典詩歌中的重要意象。后主詞中有不少月的意象,將相關的詞句進行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簡表。
從上面的簡表中可以看到,現(xiàn)存的34首后主詞中,帶有“月”這一意象的詞作有13首,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在這些詞作中,帶有“月”意象的詞句往往出現(xiàn)在上片的首句或者下片的尾句,即詞作的開篇部分或結尾部分,分布上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如果我們考察“月”這一意象在詞作中的作用,可以將這13首詞作中的“月”意象大致歸為三大類:客觀物象的描繪,氛圍的營造與渲染,時空的勾連。
(一)客觀事物的描繪
在這一類詞作中,“月”主要作為自然界的客觀事物而存在著,沒有太多的情感內涵。這一類詞作只有《喜遷鶯》(曉月墮)一首。該詞是“抒寫懷念一個歡愛女子的小詞”[7],首句“曉月墮,宿云微”描繪了破曉時分的月與云朵,表明抒情者通宵不眠的狀態(tài)。在這里月只是作為一個時間的參照物而存在著。
(二)氛圍的營造與渲染
涉及“月”意象的13首詞作,大部分都可以歸入這一類,尤其是那些把“月”意象置于在上片首句和下片尾句的詞作。如“花明月黯籠輕霧”,該句所在的詞作主要描寫男女幽會,月的意象出現(xiàn)在開頭部分,與花、霧等意象相互組合,共同營造出一種朦朧幽暗的氛圍,而這種氛圍為詞中男女幽會提供了可能性,并增添了一份浪漫。“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烏夜啼》),詞人孤獨地登上西樓,抬頭望見的是殘月,而如鉤的殘月與寂寞梧桐結合起來,真是一片“凄涼況味”。值得注意的是,詞作中的“月如鉤”單獨成句,起強調作用,如鉤的殘月象征著人生的某種缺憾,這使得凄涼況味更深一層。由此可見,在后主詞作中,月有時和其他的意象相互組合,共同營造出詞作的整體氛圍;有時則自身具備一定的況味,在營造氛圍的同時,加強了對氛圍的渲染。
(三)時空的勾連
在這一類詞作中,“月”是抒情者情感的寄托,它突破時空的限制,將過去與現(xiàn)在,此地與彼地相互勾連,從而擴大了詞作境界。從詞作內容上看,這類詞將后主前后不同的人生遭際表現(xiàn)出來。因此,引導學生對這一類詞進行賞析品讀,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后主詞“眼界始大”的品格,也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李煜詞“血書”[8]的特點,在具體的賞析實踐中完成“緣景明情”“知人論世”等詩歌教學目標?,F(xiàn)選取其中的兩首進行簡單分析。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該句所在的詞作抒寫抒情主人公的故國之思。為便于分析,現(xiàn)將全詞錄于下方: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整首詞從眼前春天的景象寫起,回憶起當年的繁榮景象,最后又回歸到無奈的現(xiàn)實。下片從“笙歌”開始都是對過往生活的追憶。而“月”的意象正好處在從眼前景象到過往回憶的連接處,可見此處的“月”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將原來庭院的狹小環(huán)境擴充為繁華明麗的南國風光,將眼前的無奈時光擴充為被俘前數(shù)十年的歡樂生活。正如詹安泰所言“笙歌以下把境界擴大了,是從‘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引出來的”[9]。
又如“晚涼天凈月華開”,該句所在詞作的全文為: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月光皎潔之時,詞人的思緒回到了故國,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昔日自己居住的玉樓瑤殿倒映在秦淮河中?!霸隆钡囊庀笫沟谜自~境不局限于秋風庭院之中,而是擴大到縱橫南北的廣大空間,在這廣大的空間中,作者的抒情多了一份厚重,不再只是在狹窄秋風庭院中的哀嘆,還多了一份沉重的悲涼。
課本選錄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兩首詞作中的“月”意象也有這樣的功能。尤其是《虞美人》中的“月”有著更高的藝術成就?!扒镌隆北臼且粋€明朗幽美的意象,與“春花”搭配,更容易引起對美好事物的聯(lián)想,但詞人卻說“何時了”,可見他無心欣賞這美好景色,內心的苦悶自然傳達出來。后文“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可見詞作中的“月”有勾連時空的功能,只不過在這首詞中“月”還起到一個樂景襯哀情的強化情感的作用。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課文的高妙,提高鑒賞的素養(yǎng)。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后主詞中“月”是一個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意象。按照這一意象在詞作中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客觀物象描寫、氛圍的營造與渲染、時空的勾連三個維度。作為客觀物象描寫的“月”意象,在后主詞中較少。而具有氛圍營造與渲染功能的“月”意象數(shù)量最多,而且從分布來看多集中在詞的開頭與結尾處。承擔起勾連時空作用的“月”意象,使得詞境走出狹小的現(xiàn)實空間,開闊出一個廣闊的物理空間與抒情空間,而這跨越時空阻隔的詞境,使后主詞呈現(xiàn)出一種“眼界始大”的氣象,抒情也更加深沉動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三者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后兩種功能常?;旌显谝黄?,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一詞中的“月”意象既有營造氛圍的作用,又可以勾連不同的時空。因此,在分析時要結合具體作品。
二、“夢”意象的文本分析
現(xiàn)存后主詞中,有不少“夢”的意象,它們更多的是從情感內涵的角度出發(fā),起著營造意境,擴大眼界的重要作用?,F(xiàn)將相關的詞句整理為以下簡表。
從上面的簡表中可以看出,在34首后主詞中,帶有“夢”意象的詞作為12首,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如果從這些詞作的情感內容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狹窄的個人情思,闊大的家國之思。
(一)狹窄的個人情思
這一類詞作多出現(xiàn)在后主早年,主要包括男女情思以及個人情感的抒發(fā)。這些詞作中的夢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是多樣的。有時是歡快情感的抒發(fā)。如“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該句所在的詞作描寫“在深院里和一個美貌的女子調情的情況”[10],夢在此處是美好纏綿生活的表現(xiàn)。有時則表達一種閑情愁思。如“笙歌醉夢間”,結合詞作上下文對傷春、獨居的描述,該詞傳達出傷春懷人的情思,該詞題下有“呈鄭王十二弟”的字樣,俞陛云認為該詞是對弟弟從善的懷念[11]。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詞作雖然從個人之情入手,但最后會突破個人情事,傳達出一種普遍抽象的情感。“路遙歸夢難成”一句所在的《清平樂》(別來春半)便是典型,為便于分析,將全文錄下: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上片觸景生情,詞人見到春日里如雪花般紛飛的梅花,不禁惆悵感傷。下片著重抒情,“雁來音信無憑”表明詞人的惆悵感嘆主要在于對遠方人的思念。“路遙歸夢難成”,此為千古奇句,俞平伯解說到:“夢的成否原不在乎路的遠近,卻說路遠以致歸夢難成,詞婉而意悲?!盵12]運用夸張的說法,突出阻隔之大,使得情感更加深沉低婉。結句通過伸向遠方的春草這一意象,將愁的綿綿不斷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開闊了詞的境界,“從而表達出一種最普遍最抽象的離愁別恨”[13]。
我們可以看到,在傳達個人情思的后主詞中,“夢”意象有時承載著抒情主人公歡愉之情,有時則呈現(xiàn)出愁苦之思。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借助“夢”以及其他意象,詞作最終會突破詞人的具體情感,傳達出一種打動眾人的普遍情感。
(二)闊大的家國之思
這一類作品基本上出現(xiàn)在后主喪國成為階下囚之后。此時,“夢”具有跨越時空,深化情感的重要作用。這類作品基本上表達的是對故國的懷念,對當下境況的感嘆。如“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詞人在夢境中又看到故國春天的美好景象,昔日繁華的場景,夢意象讓詞作打破時空的阻隔,讓詞人重溫那美好的時光,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得到些許慰藉。又如“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在夢中詞人重回過去的美好,但夢終將會醒,詞人最后還是不得不面對“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的悲苦景象。夢意象的運用使得詞人將過去與現(xiàn)在,故國與囚所對照,其中的悲苦惆悵之情不言而喻。
有時候,詞人的思想還會突破簡單的自我感傷,上升到對人生的思考?!稙跻固洹罚ㄗ蛞癸L兼雨)便是典型: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風雨交加的秋夜中,身處狹窄囚所的詞人“起坐不能平”?;厥走^去的繁華歡樂,再看眼前的凄涼悲苦,詞人不禁感嘆“算來一夢浮生”,人生如夢,所有的興衰榮辱只是過眼煙云。詞人在此回顧自己的人生,感嘆人生的無奈。這是對人生哲理的詩意思考??梢?,在表達家國之思的詞作中,“夢”意象能夠跨越時空,給身為階下囚的詞人帶來些許安慰,讓詞人的悲嘆更加深沉,最后上升到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詞的境界自然闊大起來。
按照情感范圍的大小,我們可以將帶有“夢”意象的后主詞作大致分為狹窄的個人情思,闊大的家國之思兩大類。在傳達狹窄的個人情思的作品中,雖然“夢”這一意象主要表達詞人自我或歡樂或愁苦的情感,但有時這種由個人出發(fā)的情感,經由“夢”以及其他的意象引向一個更加闊大的意境,最終化為一種能夠打動眾人的普遍情感。在傳達闊大的家國之思時,“夢”意象讓詞作跨越時空,回到過去,回到故國,詞的眼界開闊了,抒發(fā)的情感更深沉,最終上升到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梢哉f,后主詞中的“夢”意象讓詞作的境界變得闊大,情感更深厚,是后主詞“眼界始大”的重要助力。
三、“水”意象的文本分析
在后主詞中,“水”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但這一意象在后主詞中有特殊的表現(xiàn)與含義,尤其是那些寫于他被俘成為階下囚的后期詞作。為方便分析,我們先將后主詞中“水”意象整理為下列簡表:
后主詞中,帶有“水”意象的詞作共5首。從詞句位置上看,它們都位于整首詞的重要地方:詞作的開頭,詞作的換頭,詞作的結尾,這樣的安排不可能是無心而為。我們還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例“東風吹水日銜山”中水的流動性不明顯外,在其他4例里,水具有明顯的流動性,其中的三例更是用“流”字來凸顯水的流動性。位置上的特別,對水流動性的強調,后主詞中的“水”意象具有特殊的意義:開闊詞境,深化抒情。
(一)詞境的開拓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與《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這兩首詞作中的“水”意象,在開闊詞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兩首詞中的“水”不僅是流動的,而且直接位于整首詞的收束處。讀者在閱讀這兩首詞的結尾進行想象時,思緒會隨著詞中的流水一直向東,最終走出有限的空間,邁向無限的遠方,詞的境界變得闊大而深遠。而借助這一意象,抒情主人公將抽象的愁思形象化,寫出了愁思的綿綿無盡,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二)抒情的深沉
以水喻愁的寫法,已經出現(xiàn)在李煜之前的詩詞中。如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劉禹錫《竹枝詞·其二》“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邊似儂愁”,這些詩句將愁思比作流水,突出了愁思的綿綿不斷。但因為詩句體制的限制,使得這些詩句難以像李煜詞那樣顯得自然流暢,明白如話。更重要的是,這些詩詞所傳達的情感基本限于男歡女愛、個人愁情的狹小范圍。
李煜因經歷人生巨變,詞作中那如水的愁思早已超越個人愛恨離愁的狹小范圍,抒發(fā)家國之思與人生感嘆,顯得氣象超邁,境界廣闊。《浪淘沙令》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一句,寄托了對往昔美好事物逝去不再返的無奈惆悵與深沉感慨。到了《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中的“世事漫隨流水”,作者的情感不限于愁思的表達與惆悵的抒發(fā),更上升到對人生的思考:世間萬事,不論悲喜榮辱都會如同不舍晝夜的流水向前奔去,暗含著詞人自我解脫的努力。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后主詞中“水”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不高,但其分布與呈現(xiàn)具有鮮明的特點:出現(xiàn)在開頭、換頭、收尾這些關鍵地方,突出水的流動性。這樣的安排,使得抒情主人公及讀者的思緒會隨著滔滔不斷的流水走向遠方,詞境擴大,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空間。并形成強大的沖擊,強化情感的傳達。并且李煜將以水喻愁的詩詞傳統(tǒng)從狹小的個人情思中解脫出來,注入更加宏大的情感。
綜上,后主詞中的“月”“夢”“水”意象有著豐富的內涵?!霸隆币庀蟛粌H描繪客觀物象,營造、渲染氛圍,而且勾連時空,讓后主詞的境界擴大;“夢”意象不局限于男女情思、個人憂愁的狹小范圍,而是將家國之思的宏大情感融入其中,并將情感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水”意象則因流動性的突出,位置安排的特殊而使詞作的境界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范圍,能向無垠的遠方延伸。通過對這三種意象的文本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意象對后主詞“眼界始大”品格形成的巨大推動作用。而結合李煜整體詞作進行文本分析的方法,不僅讓學生對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讓學生拓展文化視野,提高鑒賞能力,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注釋:
[1]《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入選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書.
[2][4]王國維著.施議對譯注.人間詞話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6.2.
[3]見《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7頁.
[5]本文關于李煜詞的討論、引用均以《南唐二主詞箋注》(王仲聞校訂,中華書局,2015年)為依據(jù).
[6]王娜娜.李煜詞意象簡論.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7][9][10][11]李璟,李煜著.詹安泰校注.李璟李煜詞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7.73.34.53.
[8]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后主之詞,真可謂以血書者也”。人教社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將這一句引入,作為課后思考題的題干,意在引導學生在賞析《虞美人》一詞時了解后主的身世,這實際上是該書第一單元“知人論世”教學目標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
[12][13]王仲聞校訂,陳書良,劉娟箋注.南唐二主詞箋注.中華書局,2015:60.62.
參考文獻:
[1]王仲聞校訂.南唐二主詞箋注.中華書局,2015.
[2]李璟,李煜著.詹安泰校注.李璟李煜詞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3]謝世涯.南唐李后主詞研究.學林出版社,1994.
[4]王國維著.施議對譯注.人間詞話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北京大學文系語文教育研究所編著.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7]樊維鋼,徐楓.李煜詞藝術魅力探微.文學遺產,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