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慶
上古漢語中的“肉”與“內(nèi)”字或相訛混,有的已經(jīng)得到了校正,但還有不少沒有被發(fā)現(xiàn)。所謂文字訛混,就是指“漢字系統(tǒng)中,本來文字形體并不相同,可是或因文字書體變化,或因人為錯誤,若干文字形體的某些部分甚至整字變得相同了”(1)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2年,第204頁。。本文以漢以前的文獻為中心,集中梳理辨析上古漢語中的“肉”“內(nèi)”訛混現(xiàn)象,歸納其特點,探討其原因,以期為學界研究此類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1.《管子·水地》:“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腎生腦,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發(fā)為九竅?!?2)(清)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第5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第236~237頁。戴望《管子校正》對“五藏已具,而后生肉”注曰:
丁(筆者按:丁士涵):“‘生肉’之‘肉’當作‘內(nèi)’?!畠?nèi)’上當有‘五’字?!鍍?nèi)’,謂隔骨腦革肉。‘肉’亦‘五內(nèi)’之一,不得專舉‘肉’以包‘五內(nèi)’?!队[》[人事部]引作‘五肉’,‘肉’字雖誤,而‘五’字未經(jīng)刪去。下文‘五肉已具’,‘肉’亦‘內(nèi)’字之誤?!?3)(清)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第5冊),第245頁。
2.揚雄《太玄經(jīng)》卷二:“《親》:次二:孚其內(nèi),其志資戚。測曰:孚其內(nèi),人莫間也。”司馬光《太玄集注》曰:“范本‘內(nèi)’作‘肉’……王本‘內(nèi)’作‘肉’……今從宋、陸本。”(4)(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劉韶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80頁。
3.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六《毛詩音義中·楚茨》中“內(nèi)羞”的注釋為:“內(nèi)羞,房中之羞,或作肉羞,非也?!?5)(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26頁。
4.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十三《禮記音義之三·樂記第十九》 之“內(nèi)敗”的注釋為:“或作骨肉之字者,誤?!?6)(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第773頁。
5.《康熙字典》“餒”字條:“《爾雅·釋器》:魚謂之餒。注:肉爛。疏:魚爛從內(nèi)發(fā),故云內(nèi)爛。今本內(nèi)作肉,恐誤?!?7)(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第1415頁。
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字條:“(中),內(nèi)也?!温樯潮咀鳌狻病R槐咀鳌?。正皆‘內(nèi)’之訛?!?8)(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頁。
今本《說文》“肭”字條:“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從月,內(nèi)聲?!?20)(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宋)徐鉉校定,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41頁。李善注《文選·月賦》引《說文》作“朒”(《康熙字典》“朒”字條引)(21)(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第453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22)(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314頁。、現(xiàn)代學者饒宗頤均認為“肭”在古本《說文》中作“朒”(23)徐在國:《楚帛書詁林》,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87頁。。正如李零所云:“過去研究《說文》的人都認為肭應(yīng)照一般古書改為朒?!?24)徐在國:《楚帛書詁林》,第388頁。上述“肭朒之辨”,大約可以說明,在《說文》成書和流傳的過程,確實存在“肭朒”“內(nèi)肉”通用或混用的現(xiàn)象,而且不是個別現(xiàn)象。
以上“文獻條例”“文字字形”“古本《說文》”三個方面的資料足以證明:戰(zhàn)國、秦漢時期“肉”“內(nèi)”常常訛混,既有共時訛混,又有歷時訛混。另外,古文字“肉”“內(nèi)”訛混,可能延續(xù)到今文字的行書、草書中(參見圖14)。反過來,這種后期書寫形近訛混又影響人們對前期文獻中“肉”“內(nèi)”的正確識讀。以上梳理是下文研究的學理基礎(chǔ)。
《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叔魚見季孫曰:‘昔鮒也得罪于晉君,自歸于魯君。微武子之賜,不至于今。雖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敢不盡情?歸子而不歸,鮒也聞諸吏,將為子除館于西河,其若之何?’”(25)(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第814頁。
公元前529年,晉昭公主辦“平丘之盟”,討伐魯國侵犯邾、莒國之罪,拘捕了魯國執(zhí)政官季平子。魯國大夫子服惠伯游說晉國高層,放季平子歸魯。但是季平子卻賴在晉國不愿回魯,晉國只得派叔魚(晉國代理司馬)去說服他。叔魚進見季平子說:“從前我得罪了晉君,跑到魯國國君那兒去避難。如果沒有您的祖父季武子的恩惠,就沒有我的今天?!m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怎敢不為你盡力呢?”接著,叔魚嚇唬季平子說:“現(xiàn)在讓你回魯國你卻不回去。我從一些官吏那里聽說,將會為你在西河邊修筑館舍,到那時您該怎么辦?”
對于“猶子則肉之”,楊伯峻注:“言其祖實使之返晉,感恩其祖,因及其孫,猶平子使之再生也?!?26)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362頁。郭丹譯文意從楊氏:“雖然讓我這把老骨頭回到晉國,但就如同是你使我獲得新生?!?27)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譯注:《左傳》,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1806頁。楊、郭之譯均為意譯,楊伯峻的解釋十分勉強,故多費辭。筆者以為“雖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之“肉”當為“內(nèi)”,釋為“納”,其義為“接納”。意思是說:我這把老骨頭雖回到晉國,猶同您(魯國)接納我一樣。這相當于說魯國是第二故鄉(xiāng)。以下申述之:
楊伯峻將“肉之”釋作“使之再生”、郭丹釋作“使我獲得新生”,可能受到“生死而肉骨”之類的古語的影響。上古漢語中的“生死而肉骨”及其異文見于以下文獻:
1.《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記載:公元前551年,楚國的令尹薳子馮有寵者八人,無祿而多馬。楚大夫申叔豫告誡他不該寵之,否則將招來殺身之禍。令尹薳子馮幡然醒悟,遂辭退八人說:“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知我者如夫子則可;不然,請止?!倍蓬A(yù)注:“已死復生,白骨更肉?!?28)(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6冊),第600頁。筆者按:此處的“生死而肉骨”,是說申叔豫對令尹薳子馮有起死回生的恩惠。
2.《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魯昭公在位時,正卿季平子執(zhí)政專權(quán)。公元前517年魯昭公聯(lián)合郈氏、臧氏討伐季平子。季平子擊敗魯昭公,魯昭公逃到齊國。郈昭子見季平子,責怪他“以逐君成名”,將留下罵名,季平子曰:“茍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睏畈ⅲ骸吧?,使死者復生。肉骨,使白骨長肉?!?29)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第1466頁。筆者按:此處的“生死而肉骨”,意思是說,如果迫使我季平子(意如)改變態(tài)度以事昭公,就如同讓枯骨長肉絕對不可能。
3.《國語·吳語》:“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表f昭注:“繄,是也。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30)徐元誥撰:《國語集解》(修訂本),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538頁。
4.桓寬《鹽鐵論·非鞅》:“故扁鵲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國也?!?31)(漢)桓寬:《鹽鐵論》,《諸子集成》(第8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第8頁。
筆者按:《左傳》所載的楚令尹薳子馮、魯正卿季平子所言的“所謂生死而肉骨”,文辭完全相同,且均加引證詞“所謂”二字,這說明在春秋時“生死而肉骨”是習語?!秶Z》作“起死人而肉白骨”,《鹽鐵論》作“肉白骨”,大約是其異文。在不同語境中,這些條例表示恩惠極大、醫(yī)術(shù)極高,或表示“太陽從西邊升起絕對不可能”之類的意思。在這些條例中,“肉”限定在“骨(白骨)”之前,名詞作動詞用。就筆者目力所見,尚未見到上古漢語中把“肉骨”“肉白骨”直接簡化成“肉(肉之)”的例子,亦未見到“肉(肉之)”單獨作動詞用的例子。
“歸骨”一詞《左傳》中還有一例?!蹲髠鳌こ晒辍酚涊d:公元前597年晉國將領(lǐng)知罃在邲之戰(zhàn)中被楚國所俘,公元前588年因交換戰(zhàn)俘得以回晉。臨行前楚共王與知罃有一番對話非常著名,史稱“楚歸晉知罃”。 知罃說:“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這段話大意是說:托君王您的福,我這把老骨頭能得以回晉國。如果我的國君、我的宗廟以我被俘為恥把我殺死,死了也很光榮。
筆者按:《左傳·昭公十三年》叔魚講他自己生前“獲歸骨于晉”,《左傳·成公三年》知罃講他自己生前“得歸骨于晉”,文辭相同,這說明“歸骨”蓋是當時習語,可能是一種謙辭,表示“我這把老骨頭生前得以回歸故國(死后得以歸葬故土)”?!袄瞎穷^”與“老朽”義近,是老年人自稱的謙辭。此處“歸骨”與“白骨(枯骨)”表意完全不同。
1.《墨子·雜守》:“有讒人,有利人,有惡人……守必察其所以然者,應(yīng)名乃內(nèi)之?!?32)(清)孫詒讓:《墨子間詁》,《諸子集成》(第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第373頁。孫詒讓《墨子閑詁》指出“內(nèi)”讀如“納”(33)(清)孫詒讓:《墨子間詁》,《諸子集成》(第4冊),第373頁。。
2.王符《潛夫論·卜列》:“呼鳥為魚,可內(nèi)之水乎?”(34)(漢)王符:《潛夫論》,《諸子集成》(第8冊),第125頁。汪繼培箋曰“內(nèi)”讀為“納”(35)(漢)王符:《潛夫論》,《諸子集成》(第8冊),第125頁。。
3.班固《漢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吧献辔穮s,則鍛練而周內(nèi)之?!?36)(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370頁。王念孫按:“內(nèi)”讀為“納”(37)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第184頁。。
4.魏收《魏書·外戚列傳》:“不拘小節(jié),人無士庶,來則納之?!?38)(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819頁。
5.孔穎達《毛詩正義》卷十八:“四牡骙骙,旟旐有翩。”孔穎達疏:“旌旂止則納之弢中?!?39)(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第654頁。
6.張廷玉《明史·志·輿服四》:“有事則受以出,復命則納之?!?40)(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663頁。
綜上所述,楊伯峻、郭丹將“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的“肉之”釋為“再(新)生”,證據(jù)不足。郭丹把“獲歸骨于晉”譯成“讓我這把老骨頭回到晉國”是正確的。筆者認為,將此處之“肉”改釋為“內(nèi)(納)”,將“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釋作“我這把老骨頭雖回到晉國,猶同您(魯國)接納我一樣”,優(yōu)于楊伯峻、郭丹的解釋。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記載“夸父逐日”的神話:“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41)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最終修訂版),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215頁?!读凶印珕枴酚涀鳎骸翱涓覆涣苛Γ啡沼?,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42)(東晉)張湛注:《列子》,《諸子集成》(第3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第56頁。后者可能是前者的擴充。
《山海經(jīng)》中的“棄其杖,化為鄧林”,《列子》具體化為“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多出了“尸膏肉所浸”五個字。“尸膏肉所浸”究竟是什么意思,學界眾說紛紜。
其一,來可泓《列子》譯文:“他丟掉了手扙,手杖被他尸體的脂肪、筋肉滋潤,長出一片桃林。”(43)來可泓譯注:《列子》,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第89頁。他將“膏肉”譯作“脂肪、筋肉”,將“所浸”的對象理解為“手扙”。
其二,葉蓓卿《列子》譯文:“他扔棄的手扙,浸潤在他尸體的脂膏血肉之中,生長出一片桃林。”(44)葉蓓卿譯注:《列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126頁。他將“膏肉”譯作“脂膏血肉”,將“所浸”的對象理解為“手扙”。
其三,王力波《列子譯注》譯文:“他扔掉他的手扙,尸體的膏油和腐肉浸入土壤,化生了一大片桃林?!?45)王力波:《列子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8頁。他將“膏肉”譯作“膏油和腐肉”,將“所浸”的對象理解為“土壤”。
其四,南懷瑾《列子臆說》譯文:“他的身體血肉爛在那個地方,就生了一種植物,就是有名的鄧林?!?46)南懷瑾:《列子臆說(中)》,上海:東方出版社,2011年,第141頁。他將“膏肉”譯作“血肉”,將“所浸”理解為“爛在那個地方”。
以上四種譯文的不足如下:
其一,將“膏肉”理解為夸父尸體的“脂肪筋肉”“脂膏血肉”“膏油和腐肉”“血肉”,雖表述有異,但都與“肉”有關(guān)。以上譯文均未解決“肉浸物”的問題,因為“膏”可以浸潤他物,而“肉”不可浸潤他物。一些研究《夸父逐日》的論文,對“膏肉”的解釋同樣存在問題,或認為“泛指脂肉”,或認為本當作“肉膏”,或改寫成“膏雨”,如郭太平、張民的《〈夸父逐日〉新解》(47)郭太平、張民:《〈夸父逐日〉新解》,《許昌師專學報》1985年第1期。。
其二,王力波、南懷瑾將“所浸”的對象理解為“土壤(地方)”,譯文偏離了《山海經(jīng)》“棄其杖,化為鄧林”的原意。
筆者認為,導致以上兩個問題的關(guān)鍵是“尸膏肉”之“肉”,“肉”當為“內(nèi)”字之誤,“內(nèi)”的本義即為“入”,在此表“自外至內(nèi)”之義。現(xiàn)申述如下:
第一,“膏”本義指油脂?!犊滴踝值洹芬俄崟罚骸澳咴恢?,釋者曰膏?!迸8?牛脂)、羊膏(羊脂)等都是表示動物油脂的名詞,“尸膏”應(yīng)是指人尸體中的油脂,《說文解字注》云:“膏謂人脂?!?48)(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169頁?!案唷钡囊炅x為精髓,《康熙字典》引《春秋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49)(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第958頁。故而推之,“尸膏肉所浸”的“膏”,當指夸父神尸體中的油脂、精髓——“神之液”。
第二,“肉”蓋為“內(nèi)”字之誤?!墩f文解字》云“內(nèi)”的本義為“入”,“自外而入也”(50)(漢)許慎撰:《說文解字》,第109頁。?!肚f子·庚桑楚》:“不可內(nèi)于靈臺。”成玄英疏:“內(nèi),入也?!?51)(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3冊),第345頁。《公羊傳·莊公六年》:“其言入何?篡辭也?!焙涡葑ⅲ骸皬耐庠蝗搿!?52)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第182頁?!洞蟠鞫Y記·曾子制言下》:“君子不犯禁而入?!蓖跗刚浣庠b:“從外曰入?!?53)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第182頁?!笆鄡?nèi)所浸”的意思是說,夸父神的尸體中的油脂、精髓“自外至內(nèi)”浸潤夸父遺落的桃木手杖。
第三,郭璞云,夸父之神“以一體為萬殊,存亡代謝,寄鄧林而遯形”(54)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最終修訂版),第216頁。。在夸父追日的神話中,因夸父神的身心無法得到大量水(河渭不足)的滋潤而焦渴而死,而夸父神的手杖得到“神之液”(夸父尸膏)的浸潤復活而生,夸父的生命經(jīng)過“存亡代謝”,轉(zhuǎn)換升華為“鄧林千里”,其核心機制是“河水”與“神液”的轉(zhuǎn)換,應(yīng)該與“肉”沒有什么關(guān)系。
綜上所述,“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中,“肉”蓋為“內(nèi)”字之誤。此段文意為:夸父尸體的油脂精髓,浸潤夸父遺落的桃木手杖,以致潤杖成木(手杖重新復活蓬勃生長),潤木成林(鄧林),潤林成森(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桃)杖”是內(nèi)因,“尸膏”及“土地”是外因,“內(nèi)(入)”和“浸”是內(nèi)外因結(jié)合的條件和機制,“生鄧(桃)林”是結(jié)果。
《孟子·離婁上》:“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55)(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第134頁?!按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的釋義疑竇叢生,例如:
其一,趙岐注:“此若率土地使食人肉也。言其罪大,死刑不足以容之?!?56)(清)焦循:《孟子正義》,《諸子集成》(第1冊),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第303頁。
其二,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引林氏曰:“則是率土地而食人之肉。其罪之大,雖至于死,猶不足以容之?!?57)(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88頁。
其三,楊伯峻《孟子譯注》:“這就是帶領(lǐng)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58)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189頁。
其四,方勇譯注《孟子》:“這就是所謂帶領(lǐng)土地來吃人,其罪連死都不足以寬恕。”(59)方勇譯注:《孟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140頁。
其五,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這就叫帶領(lǐng)土地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懲罰他們的罪行?!?60)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60~161頁。
筆者認為“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宜斷句為“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此處的“肉”蓋為“內(nèi)”的誤字?!皟?nèi)”應(yīng)釋為“入(納)”?,F(xiàn)申述如下:
1.《孟子》中“率獸(而)食人”還見于《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61)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9頁?!睹献印る墓隆罚骸肮鲀x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62)楊伯峻:《孟子譯注》,第166頁。這四個地方均作“食人”而不作“食人肉”。由此推之,《孟子·離婁上》所言的“率土地而食人肉”,也極有可能是“食人”而不應(yīng)是“食人肉”。
2.“食人”“食人肉”的殘酷程度不同。孟子以“獸食獸”“獸食人”“地食人”為喻,抨擊“人食人”的罪惡?!笆橙恕北取笆橙巳狻备稀睹献印氛Z詞特點,更加符合《孟子》文意。
贖刑制度始于上古,歷代沿用。明清時期,贖刑細分為納贖、收贖、贖罪三種。贖罪的贖物,上古用銅,漢代以黃金以主,兼用錢、縑、粟等。
1.《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金布律》:“有罰、贖、責(債),當入金……”(63)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7頁。
2.《漢書·武帝紀》:“秋九月,令死罪(人)[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64)(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05頁。
3.《后漢書·顯宗孝明帝紀》:“天下亡命殊死以下,聽得贖論:死罪入縑二十匹……其未發(fā)覺,詔書到先自告者,半入贖?!?65)(宋)范曄撰 :《后漢書》,(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第98頁。
上述“入金”“入贖錢”“入縑”的“入”,皆可釋為“內(nèi)(納)”,意即向官府交納錢物以贖罪。由此推測,《孟子·離婁上》所言的“內(nèi)罪”極有可能是“入(內(nèi))X物贖Y罪”的概稱、簡稱。而到中古漢語中則或稱之為“納罪”。
4.《蒲氏世系》:“統(tǒng)轄辰州道,鎮(zhèn)西苗,苗民拱伏納罪?!?66)易網(wǎng)號:《蒲氏歷史·西晃山、米貢山蒲姓開基祖蒲公天統(tǒng)簡歷》。https://dy.163.com/article/DDQAL3GF0511ATFD.html?referFrom=baidu,最后訪問時間:2020-01-18。
5.余象斗《皇明諸司公案》第五卷《爭占類·曾御史判人占妻》: “衙門無理有錢亦可橫行,若有理無錢經(jīng)受屈抑。韓旭……只得依擬納罪,隱忍數(shù)年?!?67)(明)余象斗編述:《皇明諸司公案》(《古本小說集成》第1輯第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90~391頁。
6.心遠主人《二刻醒世恒言(下)》第四回《窮教讀一念贈多金》:“見那闌干之上,有犀帶二條、金帶一條,是個婦人為夫受罪,借來納罪救夫的,遺失在彼。裴度拾得,就還了那婦人?!?68)(清)心遠主人編次:《二刻醒世恒言(下)》(《古本小說集成》第2輯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07~508頁。
筆者按:上文列舉的趙岐、朱熹、楊伯峻、方勇、萬麗華的五種釋文中,唯楊伯峻釋出“贖罪”之義。唯方勇釋為“食人”,其他四位釋作“食人肉”。筆者認為“內(nèi)(納)罪不容于死”的釋文為:“即使能納錢贖罪,其罪連死都不足以寬恕”?!叭荨?,《漢書·五行志》:言“寬大包容”(69)(東漢)班固:《漢書》,第1441頁。也。
《史記·伯夷列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70)(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2125頁。對于《史記》“肝人之肉”的解釋,劉伯莊《史記音義》:“謂取人肉為生肝?!?71)(漢)司馬遷:《史記》,第2125頁。司馬貞《史記索隱》認為劉伯莊這一說法“非也”。司馬貞引《莊子》:“跖方休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72)(漢)司馬遷:《史記》,第2125頁。但他對“肝”的含義沒有作具體解釋。筆者認為:“肝”通假作“干”,“肉”應(yīng)是“內(nèi)”的訛混,“肝人之肉”應(yīng)釋作“干人之內(nèi)”,義為“侵犯別人的居室和內(nèi)眷”。
“肝”“干”可通過兩種途徑通假:
1.《說文解字》:“肝,木藏也。從肉干聲?!?段注:“按《禮經(jīng)》正脅謂之榦?!渡倮巍饭盼臉o為肝。”(73)(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168頁?!犊滴踝值洹芬夺屆罚骸案?, 幹也?!?74)(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第940頁。筆者按:“干”是本字。“榦”“幹”義同,均為“干”的后起字。
2.《康熙字典》引《白虎通》:“肝之為言捍也?!?75)(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第940頁。而“捍”亦可與“干”通假?!墩f文解字注》引《周南》:“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薄秱鳌吩唬骸案桑匆?。”(76)(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609頁。
《史記·伯夷列傳》:“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边@段文字的大意又見于《莊子·雜篇·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qū)人牛馬,取人婦女。”(77)(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3冊),第426頁。
筆者按:《伯夷列傳》之“肝人之肉”應(yīng)與《盜跖》中“穴室樞戶,驅(qū)人牛馬,取人婦女”文意相當?!把ㄊ覙袘簦?qū)人牛馬”,成玄英《莊子疏》:“穿穴屋室解脫門樞而取人牛馬也?!?78)(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3冊),第427頁。其說可從?!案巍睉?yīng)釋作“干”。《說文解字》:“干,犯也?!倍巫ⅲ骸胺?,侵也。”(79)(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87頁?!案伞痹诖吮砥浔玖x“侵犯”?!叭狻睉?yīng)是“內(nèi)”的誤字,“內(nèi)”在此表“室、內(nèi)室”“婦女、妻妾”之義?!案扇酥畠?nèi)”義為“侵犯別人的居室和內(nèi)眷”。
上文我們對前賢業(yè)已發(fā)現(xiàn)的《禮記》《管子》《爾雅》《太玄經(jīng)》中的“肉”“內(nèi)”訛混現(xiàn)象進行了初步梳理,并對《左傳》《列子》《孟子》《史記》中現(xiàn)作“肉”應(yīng)為“內(nèi)”的語句進行了辨析考證,疏通了相關(guān)文獻的疑難字句。除此之外,以下文獻的相關(guān)字句古今注家爭議較多,可能同樣涉及這一問題。由于文章篇幅的關(guān)系,沒有展開論述。
1.《周禮·天官·內(nèi)饔》之“辨體名肉物”(80)(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第61頁。,此“肉”疑為“內(nèi)”字之誤?!皟?nèi)物”疑指動物的“內(nèi)臟”,亦有可能包括“兩肋處帶皮之肉”。
2.《周禮·冬官·輪人》之“欲其肉稱也”(81)(清)阮元審定:《十三經(jīng)注疏》(第3冊),第598頁。,此“肉”疑為“內(nèi)”字之誤。“內(nèi)”通“枘”?!拌姆Q”可能表示木構(gòu)件的“榫頭與榫槽相適合”之義。
3.《管子·小匡》之“設(shè)問國家之患而不肉”(82)(清)戴望:《管子校正》,《諸子集成》(第5冊),第124頁。,此“肉”疑為“內(nèi)”字之誤?!皟?nèi)”通作“訥”,表“口齒木訥”之義。
4.《莊子·徐無鬼》之“適當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終”(83)(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3冊),第163頁。,孫詒讓《札迻》指出“渠”當為“康”,“街”當為“閨”(84)(清)孫詒讓:《札迻》,梁運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62頁。,甚是。此“肉”疑為“內(nèi)”字之誤?!皟?nèi)”蓋表“內(nèi)宮”之義,與“閨”義近。此處文意蓋為“梱擔任康公守內(nèi)宮宮門的‘閽人’,食于內(nèi)宮以至終身”。
6.《漢書·敘傳》之東方朔“懷肉汙殿”(86)(東漢)班固:《漢書》,第4258頁。,此“肉”疑為“內(nèi)”字之誤。“內(nèi)”通“汭”“涒”?!皯褯狻笨赡鼙怼巴戮仆率澄铩敝x。
導致古文獻中“肉”“內(nèi)”訛混的原因大致有二:
其二是先秦時期,“內(nèi)”字的表意功能非常強大,做“動詞”時常表“自外而入”(本義)、侵犯之義,又可表“納入”之義;做“名詞”時常表內(nèi)臟、內(nèi)室、內(nèi)宮、內(nèi)眷之義。另外,“內(nèi)”常被借作“木訥”之“訥”、“河汭”之“汭”、“枘榫”之“枘”、“月肭”之“肭”等。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漢語的發(fā)展,古字“內(nèi)”所表達的這些義項大多被遺忘。而“內(nèi)”(與“肉”形近)如一旦受到“肉”的語言環(huán)境“類化”影響,被誤識為“肉”字便不足為怪了。
需要說明以下幾點:一是《周禮》《管子》《列子》《史記》《漢書》這些文獻中還存在一些現(xiàn)作“內(nèi)”應(yīng)釋為“肉”的字;二是上古漢語中還存在不少“月內(nèi)訛混”的字;三是《太玄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禮記》等古代經(jīng)典中存在的此類問題,因涉及古代哲學、中醫(yī)學、天文學和古代禮儀,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在秦漢印文(如“關(guān)內(nèi)侯印”)、秦漢磚銘(如“海內(nèi)皆臣”磚)、漢魏石刻文字(如《熹平殘碑》)中,“肉”“內(nèi)”訛混現(xiàn)象也時有出現(xiàn),收藏界有些人對古物上的字形象“肉”字的“內(nèi)”字進行修飾,這是很不好的做法。晚近出現(xiàn)的漢簡文字(如阜陽漢簡),也可能涉及這一問題,但尚未引起學界的注意。對于以上問題筆者將另文論述。
致謝 本文寫作得到黃德寬師、徐在國師的指導,匿名審稿人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使文章在理論闡述、結(jié)構(gòu)編排、條例選擇以及表述嚴謹性方面有很大的改進,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