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思想的不斷覺醒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數學教學也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數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脫節(jié)的客觀事實,加強對教學實踐的反思,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思想,構建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環(huán)境,讓數學教育充滿活力和生機,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索
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對學生的終身教育,讓有價值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伴隨學生成長。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卻經常會忽視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將重心放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上,導致學生做不到學以致用的情況,因此,為了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初中數學教師要追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發(fā)展。
一、確定基于生活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奠基,是決定師生關系的關鍵所在,基于生活的教學目標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融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自主構建知識,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和表演者,教師則承擔起引導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基于生活的角度來設計教學目標,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知識來源于哪里、應用到哪里去,從而使學生品嘗到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
比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這一節(jié)內容時,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上,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義以及判定方法,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上,教師要注重利用學生實踐的方式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經歷相似三角形構建的過程,從數學應用的角度上,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使用相似三角形的理論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例如使用相似三角形的理論來測量旗桿的高度等,從而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再比如,在教學“黃金分割數”的過程中,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和使用黃金分割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從而使教學可以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體現數學教育的價值。
二、結合生活設計課堂問題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依靠對問題的解決來構建出知識,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到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根據綜合需求來制定出合理的課堂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感知數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起到鍛煉學生收集、分析、整理和運用信息能力的目的,并且用熟悉的生活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
比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過程中,筆者設計了一個通話收費的情景。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對于手機卡的月租、通話收費等知識有哪些了解,之后再向學生正式提出問題:同學們,老師的朋友最近想要辦理一項移動公司的套餐,看中了兩種,但是他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其中一種是面向全球通話的,這種套餐的月租是40,通話每分鐘按照0.2元計算,另一種是中國地區(qū)的服務,沒有月租,但是每分鐘的通話費用是0.5元,那么我朋友應該怎么選擇業(yè)務才好呢?這個問題和現實生活現象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對現實生活中涉及到的各種情景進行分析,然后運用分類討論思想和不等式的知識來全面整理信息并且解決問題。總之,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滿足學生現實生活的需求,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有價值。
三、選擇走進生活的教學方式
在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了生活化的處理之后,教師還要在教學方式上做出優(yōu)化,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營造開放自主、溫馨活躍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發(fā)現生活數學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初中數學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結合生活化教學的思想來使用有助于突出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
比如,在教學“平行線的判定”這一節(jié)內容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利用自己的教材以及教師提供的微課、導學單等資源來初步了解教學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知道怎樣判斷內錯角以及同旁內角,理解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這樣,通過預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節(jié)奏來初步了解教學內容,在自學當中尋求隱藏著的數學問題,有助于激發(f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潛力;再比如,在教學“多邊形及其內角和”的過程中,筆者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學生利用幾何畫板來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知識,學生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快速地繪制多邊形,并且使用幾何畫板的功能來實現測量、裁剪、拼接等操作,從而使學生可以快速地總結出結論,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現如今,生活化的教學思想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來設計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景,使數學課堂可以走向學生的生活,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開放的數學學習觀念,形成對生活的探究意識,從而在數學與生活的接軌中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耿秀芳. 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屈鵬飛. 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4.
廈門市國祺中學 柯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