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長駿
摘 要:早在十七世紀之前,小號不過是軍事、禮儀的專用音響器具,之所以最終榮登大雅的聲樂藝術殿堂,是與演奏者精心鉆研密不可分的,更與眾多的音樂家、作曲家勞心勞力分不開的,這是他們辛勤汗水的結晶,更是一團燃自藝術家心底的跳動火焰,使得到今天,在維也納聲樂大廳之上,小號的地位愈加突出,成為神圣而不可或缺的演奏器具。基此,文章結合巴洛克時期聲樂藝術概論、巴洛克小號演奏規(guī)則解讀、巴洛克聲樂藝術特點探析三個層面,系統(tǒng)展開巴洛克時期小號與聲樂作品演繹及研究。
關鍵詞:聲樂藝術;巴洛克時期;小號與聲樂;演繹研究
中圖分類號:J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0-000-02
早于歐洲十七世紀前葉,小號逐漸從軍事及禮儀專屬功能當中解脫出夾,躋身維也納聲樂藝術的殿堂,從此在聲樂藝術領域有了更閃亮的身影。小號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樂器,這些應當歸功于演奏者們對演奏技巧的鉆研,尤其是更高音域的探解,使得其旋律更如豐富,技巧性更加突出,成為獨具聲樂特色的演奏樂器。
一、輝煌一個時代:巴洛克時期小號與聲樂藝術概論
巴洛克時期聲樂藝的崛起,最早以《小號而作的圣母頌歌》《為十六支小號而作的彌撒》(創(chuàng)作者為雷蒙多.巴萊斯特拉)為代表;同出現(xiàn)一種“教堂小號奏鳴曲”,尤為鮮明地突出了小號旋律特色;另外,意大利梵第尼作為宮廷小號手,所創(chuàng)作的與管風琴協(xié)奏曲目達八首之多,成為最早結合管風琴音色創(chuàng)作小號奏鳴曲的藝術家。時至巴洛克后期,音樂圣地維納常常為了彰顯皇室統(tǒng)治者的榮耀,又大比例增加了宮廷小號手數(shù)量,在這種情況下,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小號手演奏家,如約翰.海尼施、弗朗茨.屈費爾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他們憑借非凡的演奏技藝,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高難度的宮庭小號聲樂。比如,一首二重奏的小號聲步,在A.卡爾德拉手里已經(jīng)達到e3難度。而此時的意大利,也并非是一支小號在單打獨奏,以托萊利為代表的曲家們同樣也在竭力挖掘著小號的音樂潛能,如結合D調小號、女高音及數(shù)字低音特色創(chuàng)作詠嘆調,配合雙簧管創(chuàng)作一至兩支小號協(xié)奏曲等等,這些作品最早突出了小號的聲樂地位。如當時的演奏家V.斯諾被巴赫指定為“御用”小號手,G.萊奇也被亨德爾都指定好首席小號演奏者等等。期間,由作曲創(chuàng)作、演奏家演奏的曲目很高,流傳至今的以《水上音樂》《布蘭登堡協(xié)奏曲第二號》最為著名,均以技藝高超的小號聲部為最大亮點。 可以說,小號室演奏在這一時期已達至巔峰,形成了盛況空前的歷史影響,也是從這里,小號開始走上聲樂舞臺,成為演繹氣質高貴、地位顯赫的藝術標志性演奏樂器。[1]
二、善待每串音符:巴洛克小號演奏藝術規(guī)則解讀
(一)追求演奏音準。此時期通常將a1標準音振頻固設在415赫茲,而并非440~444赫茲的管弦樂現(xiàn)代標準,這也是巴赫時代突出的“萊比錫音高特色”;而421赫茲的標準則是后期亨德爾時代凸顯的“倫敦音高特色”;法國聲樂發(fā)展至1700年前后,又以390赫茲標準再次設定音高。在相當?shù)臍v史聲樂藝術演繹當中,崇尚使用純律的小號聲樂地位更加穩(wěn)固,演奏特色更加突出鮮明。[2]
(二)講究吐音發(fā)聲。以幸存下來的《小號演奏法》為例,創(chuàng)作者梵第尼要求演奏者,曲目必須通過不同的吐音發(fā)聲方式系統(tǒng)完成曲目,對于相同音頭多利用琶音跳度較大音樂輔助完成,這明顯與小號現(xiàn)代TU音頭發(fā)演奏技巧有別。并且在傳承下來的文獻中做出特別強調:演奏條件直接左右著吐音發(fā)聲方式的選擇,不同作品內(nèi)容要有不同的吐音方式,不同的演奏速度要選擇不同方式,不同演奏環(huán)境要有不同發(fā)聲特色等等。而這些吐音發(fā)聲的百花齊發(fā),也正是巴洛克時期小號作品最鮮明的突出特色。[3]
(三)突出即興演奏。流傳下來一些有關小號即共演奏的典籍文獻不少,但真正能用于現(xiàn)代教材實踐訓練的內(nèi)容卻難得一見,這可能當時“即興演奏”技藝僅限于口頭傳授的緣故吧,如同我國京劇等傳統(tǒng)藝術一樣,技藝傳授講究嚴格的“師道尊嚴”,限定在師徒間口口相傳,外人則難得一見。這里,也只能通過一些國外專家口頭講解略見一斑,巴洛克時期,小號演奏同樣樂句及重復樂段時,通常會借助一些裝飾音即興加花,用以突出與前期演奏的區(qū)分及對比,尤以突出力度變化為最大亮點。[4]
三、跨越世紀唱響:巴洛克聲樂藝術特點探析
巴洛克時期的聲樂藝術,以巴赫、亨德爾及維瓦爾蒂為典型代表。后人推巴赫為音樂之父,足見當時其威望何等之高;亨德爾素有旋律大師的美譽,他的作品可以說將優(yōu)雅演繹到極致;維瓦爾蒂的《四季》至今盛名不衰,一舉成名,揚名數(shù)世紀。細品巴洛克時期聲樂藝術,那遙遙傳來的數(shù)世紀前聲音依然令人怦然心跳。
(一)突出聲部旋律流暢性。曲目首要元素在于構建旋律,原因在于其承載著人們直達心底的音樂感受,屬于深刻蘊藏及內(nèi)涵豐富的主觀印象類東西。這一時期聲樂特點在于克服篇幅短小的局限,追求完整而獨立的藝術表現(xiàn),靜心品味此時期的聲樂作品,就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個跳動音符傳遞的不僅僅是藝術家濃縮胸臆的心靈感悟,而且是豐富情感世界的貼心交流,作曲家傾注的心血通過旋律便可見一斑。意大利聲樂在巴洛克時期,尤為表現(xiàn)出級進音程為主、音域不寬卻自然流暢的藝術特征,讓人們暢游在細膩真摯的情感世界中,即便偶遇一節(jié)大跳旋律,依然還是那么舒展自然,沒有流露絲毫緊張情緒。巴洛克時期聲樂多以大、小調為表現(xiàn)形式,表達抒情、明朗音樂內(nèi)容通常采取大調形式,向人們展示出剛毅堅韌、明朗大度等情懷;表達黯然含蓄、悲傷憂郁等音樂內(nèi)容則通常以小調為表現(xiàn)形式。如《別再使我痛苦、迷惘》曲目,就是采取和聲小調的形式,向聽眾展示出一段凄楚哀婉、令人欲罷不能的愛情悲劇。此外,作曲家為了表達情感需要,更多應用大、小調結合形式,推動音樂走向高潮,以期收到更佳的藝術效果。
(二)彰顯織體伴奏簡潔性?!皵?shù)字低音”作為巴洛克時期聲樂藝術的突出亮點,它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成就了巴洛克聲樂織體的一種典型構建——旋律主唱、和聲伴奏。其優(yōu)點在于將低、高兩端聲部凸顯出來,纏綿在一起便是一段錯落有致、高山流水般優(yōu)美旋律。此類作品節(jié)奏舒緩而平穩(wěn),其旋律線起伏不強,往往以級進為主,一般所采用的和弦伴奏形式都為四部和聲形式。此外,經(jīng)常采用的伴奏織體形式還有復調性伴奏,主要針對一些彈性節(jié)奏、速度稍快及音律活潑輕快的曲目。這類伴奏織體特征在于將兩個以上獨立旋律結合于一體,傳遞出多個不同聲樂思路,具有極為深遠而豐富思想內(nèi)涵。這些古典跨世紀的聲樂曲目,至今聽來,依然感悟到它流暢自然、樸素簡潔的藝術氛圍,藝術內(nèi)容像這樣,表達方式更如此。相比后來的意大利歌劇,盡管它不具備復雜多變的劇情,更無宏大背景音樂烘托出氣勢磅礴的氛圍,但巴洛克時期聲樂依然縈繞人們心間,揮之不去。它的優(yōu)勢在于方式簡單,更具大眾化,和聲伴奏寫法簡潔而不簡單。像這樣最純樸性聲樂傳遞,讓人們感同身受,倍感親切。
(三)突出風格唱響抒情性。聲樂藝術從來都不是簡單粗糙的吐音發(fā)聲過程,即便是發(fā)聲技巧要求不高的聲樂作品,仍然需要我們做深刻的理解,付諸豐富的情感交流,這也是最純樸的東西最能打動人心的奧妙之處。巴洛克時期的聲樂藝術,刻意追求的是作品樸實簡潔,不造作矯揉,講究連貫一直性。無論演唱者還是演奏者,都必須嚴格照譜吐音發(fā)聲,節(jié)奏不得隨意更改,尤其對存在裝飾音符的曲目,必須善待每一個裝飾音符,都要在節(jié)拍中準確表達出來。尤其在吐音發(fā)聲上要不纖弱盡顯細膩,即使是激情高潮,也不應忽略弱聲的巧妙運用,如此背景也能傳遞特質的聲樂美感,且更能貼合作品的純樸風格,讓平實的吐音發(fā)聲同樣激揚起無限的音樂情懷。當然,不論演唱者還是演奏者,倘若吐音發(fā)聲音量一成不變,難免也會讓聽眾失去興趣,耳邊失去了新鮮的感受,聽覺自然而然也會遲鈍起來。因此,聲音力度應變化有致,亦張亦馳才見真正的聲樂功底。必須要跟緊旋律增繡律動的感覺,要塑造一種滾滾向前、波瀾壯闊的動態(tài)之美,如此方能描繪意境,抒發(fā)心潮起伏般的激蕩情懷。
四、結束語
巴洛克時期的小號與聲樂發(fā)聲有其鮮明的藝術特點,其節(jié)奏或者跳躍而強烈,或者純樸而平實,但亮點更在于強調曲目起伏,講究吐音發(fā)聲的速度與力度的合理搭配。綜合而言,巴洛克時期小號與聲樂藝術崛起,是后期壯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點在于突出聲部旋律流暢性,也在于彰顯織體伴奏簡潔性,更在于突出風格唱響抒情性,這三大特點共同編織出這樣的跨世紀燦爛輝煌。而這樣的燦爛輝煌也鞭策激勵后人,必須善于總結挖掘,吸收其藝術精華,在聲樂之路上奏響時代的最強音。
參考文獻:
[1]尹輝,張寧寧.巴洛克時期康塔塔的音樂風格[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09):136.
[2]李娜.藝大利古典聲樂作品演繹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3]李俊麗.論巴洛克時期的聲樂體裁[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2(1O):111-112.
[4]郭海燕.巴洛克時期宗教聲樂作品的演唱技術與風格特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