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摘 要:立德樹人,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兜赖屡c法治》作為小學階段學校德育教育的課程,是實施德育的主要渠道。如何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達到“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索,熱愛生活的兒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fā)展”這一目標,這是很值得研究,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設計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這才是構建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關鍵。
關鍵詞:學習興趣;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道德與法治》課思想性強,道理多,枯燥乏味?!边@是很多學生心中的《道德與法治》課。一直以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了《道德與法治》課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還是以比較老套的說教式講解為主,致使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效果不佳。如何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喜歡這門課程呢?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新理念帶給我們的一個新課題。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我深有同感。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致力于課堂教學的研究,努力探索“怎樣的課才是學生喜歡的、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這一問題,下面就我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如何做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組織多種形式活動,點燃學習興趣
活動性是《道德與法治》課特征之一。小學生天性使然,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容易感興趣,但持久性較差。所以我們的教學活動一定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安排。要盡量減少理論性的、說教式的、單一的東西,多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類的學習活動,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到活動中,在玩中學,點燃學習的興趣,放飛思想的禁錮,獲得知識積累與情感的升華。同時,現(xiàn)代化多媒體手段也為活動形式的多樣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到課堂活動更加多元化。比如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角色模擬或情景再現(xiàn),進行小品表演,組織故事會,開展室外實踐活動等等,讓課堂更精彩。
例如在教《今天我值日》一課時,我首先布置學生做好以下兩個課前準備:1.讓學生向老師、家長或哥哥姐姐了解“值日生”職責和內(nèi)容。2.學習一些勞動小常識和勞動工具使用方法。課堂上,我又設計以下教學流程:第一環(huán)節(jié),以情景激發(fā)情感,樹立“值日生”光榮形象。①看一看:師課件出示本校值日生值日時情景錄像。②談一談:師生交流校園值日生的工作職責。③找一找:班里或身邊的優(yōu)秀“值日生”。第二環(huán)節(jié),深入生活情景,發(fā)展道德思維。①多媒體出示《學生值日勞動》課件。②分小組討論:你會做其中的哪一種勞動,你是怎么做的?③說一說:勞動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安全問題、衛(wèi)生問題)④議一議:勞動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第三環(huán)節(jié),體驗故事情景,推動情感內(nèi)化。①多媒體出示:《動物們的值日勞動》課件。②議一議:動物們做值日勞動時,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③辨一辨:誰一開始做得不是很好?為什么?第四環(huán)節(jié),情景模擬,指導行為方式。①師生摹擬值日勞動比賽場景。②師生明確比賽的時間、地點、內(nèi)容、形式與要求以及評比方式。(最佳值日組、最佳配合組、最有秩序組、最佳鼓勵組)③各小組分工合作,開展值日勞動比賽活動。④小記者采訪學生參加值日勞動感受。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外延伸,付諸行動。①說說這一節(jié)活動課給你帶來了什么?②布置課外實踐活動,引導,鼓勵學生把知識用在生活中,倡導他們走向生活,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體驗值日勞動的光榮與快樂。③以歌曲《勞動最光榮》深入主題,結束活動。整個活動過程中,活動多,說教少,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活動中充滿樂趣,參與度高,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調(diào)動學習興趣
學生品德的形成來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對于身邊的人、事、物,學生更加容易感同身受,產(chǎn)生共鳴,興趣會更加盎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朝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尋找教材內(nèi)容中與學生生活能夠緊密聯(lián)系的結合點這一方向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與感悟中獲得知識,懂得道理,樹立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另外,《道德與法治》的編寫理念更具開放性,這給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本地區(qū)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感受生活,引發(fā)學習興趣。
如在教《我家的“收支本”》一課,由于學生年紀比較小,對于家庭中的收支、理財?shù)确矫媪私馍跎?,而且大多?shù)學生對這方面不是很感興趣。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式地講講內(nèi)容,學生很難真正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也難以達到預期學習目標。所以,我從了解每一個人自己的家庭這一角度入手,讓學生以自己的家庭為例,課前先做調(diào)查,了解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情況,每個家庭每月的支出情況,家里有哪些理財方式等,深入生活,積累資料。課堂上,大家由于掌握了一定調(diào)查材料,加上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大家都爭先恐后展示自己的調(diào)查結果,氣氛十分活躍,學習興趣被“點燃”了,被動學習不由自主地變成主動學習了。自然而然,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三、注重實踐過程,增強學習興趣
我聽過了,就忘了;我見過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這句話說明了實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多為學生的體驗式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盡可能多的機會,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教《生命最寶貴》一課時,針對學生感受不到媽媽肚子里懷著我們時的辛苦,我讓學生扮演懷孕的媽媽,用東西綁在學生的肚子上,模仿媽媽走路、彎腰、干活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媽媽的辛苦。針對學生沒辦法感受身體殘疾而帶來的艱辛,我讓學生參與了三個體驗活動:第一個是蒙眼走路到達指定地點,體驗盲人的不便;第二個是用左手(左撇子用右手)寫字、收拾書包,體驗肢體殘疾的不便;第三個是不能用嘴說話,用手語與同學說一件事,體驗聾啞人的不便。之后,再讓學生談感受、寫感受。由于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有了切身的體會,所以有話可講,有話想講,興趣高,效果好。
四、感受成功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成功所帶來的情緒力量可以促進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和愿望。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贊賞,每一個學生都盼望進步和成功。如果學生感覺老師欣賞他,他就會親其師,信其道,課堂認真聽講,活動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注重適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diào)控的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課堂教有成效。
如在教《我的老師》一課,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你見到老師是怎樣打招呼的?同學們一聽到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吼”的大叫起來。這時,平時紀律很散漫的小陳卻大喊一聲:“老師,早上好!”頓時,全班同學都哈哈大笑起來。沒想到,我卻抓住時機,拍掌表揚他:“說的真好!你是一位很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為你感到高興!”正在這時,另一個平時愛搗蛋的同學也來湊熱鬧,“我還知道要向老師敬禮呢?”我馬上走過去說:“對,你也很棒!來,給同學們示范一下。”他一聽到我的鼓勵真的走上講臺,而且表現(xiàn)得很出色。我馬上走過去,摸摸他的小腦袋說:“祝賀你!不但說得好,而且做得更好!”這時,這孩子不由自主地拉拉我的手,似乎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由此可見,老師在用語言評價學生時如果能給予微笑、點頭、一個眼神、一下?lián)崦?,一個擁抱,就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心理滿足。同時,我們老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某個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時,及時恰當?shù)亟o予評價,如加分、送紅花、頒發(fā)獎品等等。如果每位老師都能做到這樣,我相信每一位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獲得成功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
總之,學習興趣雖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雖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苗,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就能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參考文獻:
[1]《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