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衣冠南渡:從閩南到海南

2020-09-29 07:53孔見
天涯 2020年5期
關(guān)鍵詞:海南

孔見

衣冠南渡與文化中心南移

公元1127年,剛從遼人治下崛起的女真政權(quán)大金,在與宋朝聯(lián)盟打敗遼國之后,揮師兵臨汴京城下。六神無主的徽宗皇帝,急忙禪位于太子趙桓(即欽宗)。盡管當時民間抗金保國熱情高漲,又有李綱等勇武之臣決死抵抗。但趙氏父子二人,還是幻想以割地賠款方式息事寧人。結(jié)果事情未了,招來的是國破家亡的命運?;铡J二帝,連同后妃、宗族、貴戚三千人成了獵物被押往北方。如狼似虎的金兵,涌入汴京城內(nèi)的大街小巷,就像野牛沖進了瓷器店,獸性的洪水一瀉千里。失去皇權(quán)庇佑的人們,紛紛逃離出城,向煙霧迷茫的東南方向落荒而去。

我的祖先,資政大夫邢肇周,和管理天下糧倉的弟弟肇文,帶著整個家族幾十口人,趕著滿載壇壇罐罐的數(shù)輛馬車,加入了難民的隊伍。起初,他們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是想著盡快逃離金人的魔爪。當他們回首汴京的時候,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已經(jīng)是一片火海,哭喊聲如同波濤喧囂。當他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進入臨安時,里面已經(jīng)人滿為患,到處都是露宿的難民,連租住的地方都很難找到。兄弟坐下來計議,都覺得臨安搖搖欲墜,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又收拾家當,向閩越的方向南下。此時,整個大地彌漫著一種慌亂不安的氣氛,亡國滅種的憂患糾纏著每一顆心靈,到處都是張皇失措的表情,人人的后背都絲絲發(fā)涼,連洞穴里的老鼠都逃了出來,唧唧唧唧地到處亂竄。

閩越之地石頭屹屹,能夠開墾出來種植作物的地方,都已經(jīng)被人捷足先登,種上甘蔗。一直走到閩南漳州,邢肇周他們都沒有停留下來。進入汕尾汕頭之后,家資已所剩不多,前面卻是大海茫茫。他們聽說,汪洋之中散布著一些洲島,土地肥沃,人煙稀少,樹上有摘不完的巨大的野果,水里的魚更是探手可得,不勞網(wǎng)羅。然而,一路上風餐露宿,長途跋涉,家族中許多人已經(jīng)吃不消,陸續(xù)有人染病不治,只能草草埋入土中,缺少了應有的恭敬。于是,有兄弟提出了就地落籍的訴求。或許是受到海島上野果芬芳的誘惑,年長的肇周決意踏海南下,讓這個家族能夠偏安一隅,徹底逃離曠世的劫難。經(jīng)過一番爭論,意見還是不能統(tǒng)一。最終只能各隨所愿,肇周和胞弟弟肇文乘船南渡,其他兄弟留在汕頭謀求發(fā)展。從此血肉分離,兄弟星散,生生世世不復見面。

肇周、肇文兄弟及其家眷,在汕頭租了一艘小帆船下水,晃蕩著向想象中魚蝦騰躍、野果芬芳的洲島駛?cè)?。好在入冬之后,風浪不大,雖然中途遇上旋流,托祖宗福德,他們得以安全渡過,也沒有碰上窮兇極惡的海盜。大約十天之后,船駛?cè)胨髌巾樀那鍨懜郏诩t樹林密密匝匝的文昌八門灣靠岸。經(jīng)過走訪,兄弟二家分別在水吼、觀霄兩個村子安頓下來,收割芒草,砍伐木頭,和上泥巴,搭建起簡易的茅屋。這時,后背的那股涼意才算是消失了。他們幾近萬里的逃亡之旅,歷史上被稱為“衣冠南渡”。而他們自身,也成了海南望族邢氏十幾萬子孫的渡瓊始祖。

衣冠南渡,說的是北方士大夫家族,為逃避戰(zhàn)亂向南方遷徙。所謂衣冠,乃衣冠楚楚者,是社會地位和文化身份的象征,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斯文與體面。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衣冠南渡。

第一次衣冠南渡,發(fā)生在五胡亂華時期。西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年),匈奴貴族劉淵叛晉自立政權(quán),舉兵進攻洛陽,是為“永嘉之亂”。隨后,羯族、鮮卑、羌族、氐族等相繼興兵,爭奪治權(quán)。黃河流域從此烽煙四起,群胡逐鹿,混戰(zhàn)連年,政權(quán)頻繁交替,種族殺戮不斷升級。在胡人鐵蹄之下,漢人的生命慘遭踐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滅族危機。中原大地白骨盈野,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婦女更是被視為“二足羊”,被胡人肆意奸淫侮辱之后,當作羊羔來烹煮。北方一百三十年間先后興起十六個國家,漢族人口從約二千四百萬,減少到四百萬以下,史家將這段歷史稱為“中原陸沉”。其時,中原士族紛紛南下避難,歸順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的東晉政權(quán),尋求休養(yǎng)生息。王謝堂前始有燕子飛來飛去;王羲之等群賢,也可以在流觴曲水邊暢敘幽情;陶淵明還能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華文明因此得以絕處逢生。宋初閩南詩人詹琲,曾經(jīng)這樣追懷那段衣冠涂炭的日子:“憶昔永嘉際,中原板蕩年。衣冠墜涂炭,輿輅染腥膻。國勢多危厄,宗人苦播遷。南來頻灑淚,渴驥每思泉?!保ā队兰蝸y,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此次衣冠南渡,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但也有一些姓氏,如林、黃、陳、鄭、詹、邱、何、胡等,進入到閩越一帶。“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始入閩者八族?!保ā度街尽罚?/p>

第二次衣冠南渡,發(fā)生于公元755年暴發(fā)的“安史之亂”之后。這場由胡人發(fā)動的戰(zhàn)亂,挫傷了大唐王朝的元氣,使之陷于邊疆紛戰(zhàn)和藩鎮(zhèn)割據(jù)并存的局面,并最終陷于江河破碎、無法收拾的五代十國。政治權(quán)力始終處在角逐當中,一再易主,戰(zhàn)爭的絞肉機停不下來。斯文掃地、喪魂落魄的衣冠家族,大量舉家遷徙南方,尋找遠離刀光劍影的家園。晚年落魄江湖的李白,以詩歌見證了這場恐怖的逃亡:“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边@一次,南渡的難民走得更遠,有更多的大族進入到了閩南、嶺南、西南地區(qū),廣州、泉州、成都等城市開始繁榮起來。

第三次衣冠南渡,發(fā)生在北宋滅亡的“靖康之變”之后。盡管宋朝文明程度很高,但在冷兵器時代,文明不見得就能夠戰(zhàn)勝野蠻。平日里遠離庖廚的君子們,連殺一只雞心里都會犯難,何況是要提著大刀去砍自己的同類。宋徽宗堪稱世界史上最有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皇帝,他的瘦金體書法,和纖細筆管里流出來的祥云白鶴,都是那個時代雅致生活方式的見證。但是,面對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以廝殺掠奪為快事的游牧民族,這些東西變得像瓷器那樣脆弱,就連禮儀與信用都成了一種自欺。過于注重細部雕琢的文化,往往在整體上喪失其恢弘的力量。不論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還是人格建構(gòu),同時兼具整體上的磅礴大度與細部的雅致精妙,都是件困難的事情。于是,似乎只能在兩端之間物極而反。

北宋發(fā)達時期,秦嶺和淮河以北的人口,占整個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北宋政權(quán)崩潰之后,中原漢族,尤其是士大夫階層,逃亡南遷唯恐不遠,不僅進入閩南、嶺南,還到了海南乃至東南亞諸島。海南從令人畏怖的流放地,變成令人向往的避難所和諾亞方舟。卒于南宋初年的晁說之,從某個側(cè)面寫到了此次衣冠南渡:“金賊忽屯城北隅,方今明目達聰俱。司門郎官上奏無,未幾金賊來坦涂。城南鐵騎柴奚車,焚蕩輔郡陵別都。衣冠南下滿江湖,白頭辭臣思獻書?!保ā赌祥T》)北方士族逃亡海南島,往往都在??谏駪劭堪兜顷懀@里正是海南第一大江的入???。因為接納無數(shù)的衣冠家族,這條本來是自南向北流淌的江河,不知不覺中就更名為南渡江,仿佛改變了水流的方向。

此次衣冠南渡,一直持續(xù)到蒙元占領中原、南宋滅亡為止,時間之久,規(guī)模大大,超過以往的兩次。南方的人口從此超過北方,南方經(jīng)濟文化因而變得郁郁蔥蔥。自此,中國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南的格局,并且延續(xù)至今。元朝建立后,隨著種族壓迫加劇,特別是婦女初夜權(quán)被迫出讓,北方漢族血統(tǒng)混雜,言語態(tài)度與生活作風變得粗獷鄙陋,失去了原本優(yōu)雅的腔調(diào)。最為致命的是,早期草原游牧民族以掠奪攫取為能事,用強力取代公正與信義,他們的入主,給中原文化注入了一股戎狄之氣。漢人中正直忠烈之士幾乎被斬盡殺絕,獲得榮華富貴的多是奸佞委蛇之徒。倒是南方,以及南方之南,保持著漢文化的某些遺韻,只是因為失去權(quán)力的依仗,添了些陰柔的氣息,顯得不如北方文化那么強悍罷了。

閩南文化格局中的海南島

汪洋中的海南島,是衣冠南下的最后一站,亂世里的桃花源。盡管自然地理上,海南與廣西、廣東臨近,歷史上也先后歸屬于兩廣,但在人文地理上,海南是閩南文化的一個單元。更準確地說,海南文化是宋朝文化的余脈,屬于漢文化較為清澈的一條支流。海南和閩南、潮汕、臺灣地區(qū)通用的閩南話,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它起源于漢文化核心區(qū)的黃河、洛水流域,因而也被稱為河洛話,迄今保存著大量隋唐前漢語的發(fā)音和組詞,是漢語言文化的“活化石”,隱藏著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碼。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全世界說閩南話的人約有五千萬,閩南語是全球六十種主要語言中的一種。

閩地文化是中原漢族文化的綿延,更是宋朝文化的存續(xù)。宋朝文化中的陶瓷、制茶、造船乃至紡織,在這一地區(qū)都有傳承,尤其是最能體現(xiàn)宋代生活方式的瓷器和茶道,至今還得到保存和光大。北宋滅亡之后,定窯、龍泉窯相繼衰落,傳統(tǒng)的陶瓷工藝,主要由景德鎮(zhèn)與德化來傳承。德化白瓷,通過文火、武火的交替燒冶,將埋在地里的一拯泥土,化為潔白如玉的器皿,化為一片片凝固的月光,這是宋朝物質(zhì)生產(chǎn)精湛工藝的體現(xiàn)。

區(qū)別于北方的大碗茶,閩南功夫茶道,將儒之禮儀、道之妙境、禪之法意融于一味,是最具精神性的物質(zhì)生活方式,也是中國人生活美學的典范。初春生機勃發(fā)之際,將一片片葉子,從灌木叢中采摘下來,經(jīng)過巧妙的熏制,成為一種神奇飲品,演繹出無窮的意趣來,征服了整個世界的胃口。不用動刀舞槍,也不用鴉片毒品,就能換來白花花的銀子,這是宋人最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極其可貴的精神遺產(chǎn)。

自唐宋起,閩南人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上最為活躍的群體,盡管他們看起來不溫不火,態(tài)度謙虛,波瀾不驚,不像北方人氣勢洶洶,劍拔弩張,以差強人意的方式行事,但內(nèi)心起伏著浩瀚的情懷。他們是最先通過海洋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在歐洲許多港口,最早到達的都是閩南人的船只。閩南的文化性格,蘊藏著孔子所贊嘆的南方之強:“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福建、廣東、海南是中國的三大僑鄉(xiāng),從這三個地方走出去的,基本上都是閩南人,也都是宋朝的遺民。他們與人過往不計較蠅頭小利,把交易與交情泡成一杯清茶,淡化了商業(yè)赤裸的功利性,把生意做成與人共贏的文化,風生水起。和福建、潮汕、臺灣等地的閩南人一樣,海南人的主體屬于宋朝子民的后裔,今天,他們有必要喚醒自己的文化記憶,把隱藏在基因里的宋朝遺韻抒發(fā)出來,演繹成深沉華美的樂章。

衣冠南渡,對于中原漢族是歷史性的劫難,但這種劫難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南方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對于處于邊緣地帶的海南島,情況更是如此。出身海南的明朝大學士丘溶,有過這樣的敘述:“魏、晉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遷、或戍,紛紛日來,聚廬托處,熏染過化,歲異而月或不同,世變風移,久假而客反為主,劘獷悍以仁柔,易介鱗而布縷,今則禮義之俗日新矣,弦誦之聲相聞矣,衣冠禮樂彬彬然盛矣。”(《南溟奇甸賦》,《丘溶集》4457頁,海南出版社,2003)

據(jù)陳銘樞《海南島志》的估算,唐宋間遷入海南島的漢人,有一萬余戶,約有五萬人。其中主要是來自北方的士族。除了為逃避戰(zhàn)亂而來,還有的是到海南為官之后,將整個家族遷徙至此。根據(jù)王俞春《海南移民志》及民間族譜記載,海南島上的林氏、符氏、邢氏、周氏、張氏、許氏、韓氏、唐氏、鄭氏、蔣氏、曾氏、翁氏、謝氏、郭氏、蔡氏等,約四十多個族群,都是在這個時期落籍瓊崖。每個家族都有各自的渡瓊初祖,并修有詳細的族譜,甚至歷代祖先居住的村落、安葬的丘山及其朝向,也清清楚楚。經(jīng)過一千年左右的繁衍,各個家族的子孫,都在數(shù)萬乃至十數(shù)萬之眾,加起來的人口數(shù)以百萬。這些家族,有的是直接從中原某地,直接遷入海南;更多的則是輾轉(zhuǎn)閩南,若干代后再續(xù)遷海南。因為當年閩南泉州、漳州一帶,到處種有大片的甘蔗,在季風的吹拂下招搖起伏,因此,許多家族的記憶里,祖宗地是福建的甘蔗園。他們一旦想到遙遠的故鄉(xiāng),心里就泛起甘蔗的甜味,津津的口水便流了出來。海口府城一個村莊,干脆就叫作甘蔗園村。但在閩南地區(qū),找不到一個叫作甘蔗園的村落。

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海南島上的漢族人口,將近百分之六十,是從閩南地區(qū)遷移過來的。如果在1988年海南建省、新的移民潮到來之前統(tǒng)計,這個比例可能接近百分之七十,是壓倒的多數(shù)。據(jù)專家考證,海南一些地方的民歌,如瓊南崖州民歌,跟閩南民歌有著淵源關(guān)系。作為閩南話支系的海南話,也就在宋末元初的時候,成為海南漢區(qū)的“普通話”。

兩宋之間的衣冠南渡,既是人口的大遷移,也是文化的傳播與綿延。中原文化以肉身為載體,通過人口的遷徙移植海南,從而提升了這里的文化階位。這種以身體為載體的文化移植,比通過書籍等其他媒介的傳播更加完整。明代的海南,之所以迎來文化鼎盛的衣冠盛事,完全是源自于兩宋之間的衣冠南渡。

美榔雙塔埋藏的秘密

南宋時期的衣冠南渡,還伴隨著王權(quán)的維護與爭奪,其間有一些事情的內(nèi)幕并不為時人所知,也不能完整地記錄于正史。

離??谖髂霞s三四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作美榔的村子。大約在南宋理宗時期,來了一家子人。男主人名叫陳道敘,人稱陳七公,自號明臺居士。女主人周氏,比男的還年長一歲。兩個年輕的女子,據(jù)說是他們的女兒,一個喊靈照,一個喊善長,聽起來都不是在家人的名號。奇怪的是,隨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太監(jiān),照顧兩個“女兒”的生活。要由太監(jiān)來照顧起居的女兒,天底下還能是誰家的女兒?

不知道什么時候,他們已經(jīng)看好那片泉水噴涌的地塊,并很快建起一座庵房,叫輯瑞庵,庵名是瓊州安撫使謝圖南題寫的。謝圖南打擊海盜,威震南天,宋光宗曾經(jīng)賜他“南天一柱”的牌匾。請他來給庵子題名,足見陳家人來頭不小。在離庵房不遠的地方,還筑了個太監(jiān)房,供太監(jiān)們居住。但所有的這些,還不是當?shù)厝俗罡幸苫蟮?,超乎人們的想象的是,他們后來在庵房后面建立了兩座造型奇特的塔,一座五層,一座七層,全都是用打磨好的青石壘起來的。塔身和塔?nèi),刻有各種工藝精致的人物和圖案,與當?shù)赝恋貜R里的有天壤之別,也非本地工匠所能勝任。按照明《正德瓊臺志》記載:“道敘為捐錢一千緡建立此塔?!庇腥俗髁诉@樣的計算:“一緡是一千文錢,一千緡實際上是一百萬文錢了。一般每十文錢一兩重,以十六兩為一斤算,一百萬文錢重6250斤。當時的運輸工具大多是老式木輪牛車或挑夫。以載重量約為八百斤的牛車來運輸?shù)脑?,需要八架牛車運輸才行!若以挑夫搬運,則需六十多人次?!保惷髑洹睹览齐p塔考秘》)拿這么多的錢來造塔,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出得起的,而在當時的時局下,翻山過海,將這些錢運到如此偏僻的地方,也絕非易事。陳道敘的背景可謂高深叵測?;蛘呤菫榱私o這些錢的來路提供說法,或者是為了收買當?shù)厝诵?,他們給各家各戶都撒了些銀子,說是女兒修道,精通法術(shù),用變金盆變出來的。完了,又說法術(shù)不靈了。

至于說這兩座塔,是為兩個女兒建造的姊妹塔,這個謊撒得就太大了。不管在道教還是佛教里,只聽說給死人建塔的,沒見過給活著的人建塔的,而且還是女兒。即便是死人,也得是寺院里的高僧大德才有這個待遇。總之,陳道敘和周氏,不給自己建塔,反給正當妙齡的女兒建塔,實在說不過去。而塔內(nèi)的各種擺設,讓人有了更多的聯(lián)想。

姐塔為六角,設有石柱圍欄,塔壁六面皆雕有文官武將像,每層門龕內(nèi)供奉的圣像,已經(jīng)不知何時被何人抽去,但與圍繞周邊的文武百官像對應的,應該是什么人物五塞是可以想象得出來的。妹塔為四角,四角皆雕有作托舉狀的金剛力士,塔壁上刻有諸多佛教圖案,每層塔室內(nèi)都供奉著不同的佛教人物像,持有金剛杵等密宗法器。2000年代,經(jīng)過密宗權(quán)威學者吳信如的認證,妹塔沿用唐代藥師佛法塔的形制,所供藥師佛像,與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造型相同。根據(jù)推斷,姊塔供奉的可能是宋朝宗室的先祖;妹塔供奉的是藥師佛及唐密法脈的歷代祖師。顯然,兩座塔加上輯瑞庵,就是一座寺廟,而且是皇家宗室的家廟。陳道敘極有可能是南宋皇室的國師,他隱蔽身份,不遠萬里到海南島來建廟設塔,其實是在做局布陣,祈請上蒼法界護持搖搖欲墜的王朝,為之續(xù)上長治久安的國運。

為了隱蔽其真實的初衷,陳道敘老先生可謂用心良苦,設置了許多迷障。這造成方志記載上的混亂,甚至把他都當作元代的本地人。在離雙塔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陳道敘和周氏合葬的墳墓。2000年出土的兩塊石質(zhì)墓志銘,一塊是“輯瑞庵明臺居士墓”,另一塊為“承穎川善人周氏墓”,對陳道敘與周氏的生平有極其簡單的記述。根據(jù)甲子紀年與公元紀年的關(guān)系推算,陳道敘生于1181年,卒于1253年,享年七十二歲。周氏生于1180年,1241年入庵誦經(jīng),時年六十一歲,卒于1259年,即南宋理宗開慶元年,享年七十九歲(陳明卿《美榔雙塔考秘》)。二人逝世的時間臨近南宋滅亡的1279年。墓志說他十九歲就進入庵修行,這是有可能的,但所說的輯瑞庵,絕不可能是美榔輯瑞庵。如果數(shù)十年間,他僅僅是一個隱居在荒郊僻壤的道士,哪能獲得皇室秘傳的唐密法寶,擁有如此巨額的錢財。令人奇怪的是,兩個墓志銘均無其后人的任何印記,倘若靈照、善長是他們女兒,為何沒有絲毫的載錄?

至于兩個神秘的“女兒”,目前只發(fā)現(xiàn)靈照的墓地,墓的地上部分是石質(zhì)墓塔,墓塔底部為須彌座,塔剎則是五層覆缽式,規(guī)制非常人所能享用。墓碑上寫著“故姊陳仙化臺”,看樣子,收葬她的是妹妹善長。這也就意味著,陳道敘與周氏,應該已經(jīng)先于靈照就離世了。他們?yōu)閮蓚€女兒建塔的說法,更加不能成立。在雙塔周邊,還有其他地下建筑。在離雙塔約二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個規(guī)模頗大的墓穴,已經(jīng)被掏挖一空,墓額上刻著“××王”字樣,王字前面兩個字已經(jīng)被敲掉。在這荒遠之處,誰會以王者自居?據(jù)有關(guān)人士推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南宋王爺?shù)年幷嶋H上,海南民間有一種說法,陸秀夫在崖山背著幼主跳海,是作秀給蒙古人看,真正的幼主已經(jīng)轉(zhuǎn)移海南,并最終病死于此。崖山戰(zhàn)役時,元軍只有二萬余人,宋軍水陸人馬尚有十萬,還沒到非投海不可的地步。況且,幼主跳海有必要搞出那么大的場面來,讓世人皆知嗎?這分明是一場戲。

除了修建庵房及相關(guān)設施,捐出一千緡錢建塔外,陳道敘還將周邊的田地買下,“施田于庵”。陳、周二氏及靈照圓寂后建立的墓塔,規(guī)制也十分可觀,可見其財力至死都沒有用盡。陳道敘墓塔坐在四個金獅蓮花座上,這就暴露了他作為密宗金剛阿閨黎的身份,也就是說,他是唐密的金剛上師,法脈的掌門人。倘若沒有這樣的身份,設計不出形制極其復雜精準的藥師法塔來?!懊髋_”是帝皇問政之地,也是高官幕僚的稱謂,陳道敘以“明臺居士”為號,隱喻著他作為南宋國師的身份。他為兩個由太監(jiān)照顧起居生活的“女兒”建塔,完全是一個幌子。靈照、善長兩個“女兒”,在建塔之際應該都還活著,至少善長是活著的。為活著的女兒建塔,那是天大的笑話,欺瞞孤陋寡聞的當?shù)匕傩樟T了。建設雙塔的意義,除了護佑這兩個“女兒”出身的皇室,還有一個意圖就是,將唐代以來秘傳于皇家、一度被認為已經(jīng)失傳的法本、法器等文化瑰寶,作為伏藏埋藏起來,以待后世有緣之人重新開掘,加以光大,避免它毀于游牧民族野蠻的侵掠。實際上,這個意思,陳道敘阿閨梨在輯瑞庵的門楣上刻著的民謠,已經(jīng)寫得很清楚了:“斗七星,方四象,三啊三,爻啊爻,三弓三箭三角園,埋藏九壇金,九壇銀,留待后來人?!彼诮闼讓右桓由翔彸觥帮L孔”,和妹塔基座石板上鏟出的“水池”,都暗示著伏藏的方向。后來人就是順著他的暗示,找到了歷史上亡佚千年的陳摶《易龍圖》和唐密藥師法法本。唐代佛教的真言宗,也稱為唐密,是與后來的藏密是不同的法系。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是這一法脈的宗師,后傳于惠果、惠朗。據(jù)說惠果在國內(nèi)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法位繼承人,會昌法難來臨之前,他將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大法,傳給了日本僧人空海,這就是綿延至今的東密。唐密從此在國內(nèi)失傳。如果吳信如的認證可靠,意味著唐密在國內(nèi)的傳承并未中斷,只是在唐武宗滅佛之后轉(zhuǎn)入地下,而海南成為這一文化瑰寶的守護之地。

或許是宋朝的國運已經(jīng)窮盡,雙塔的建設及塔內(nèi)的愿文,都扭轉(zhuǎn)不了南宋滅亡的歷史結(jié)局。在那種時代背景下,通過精神感化統(tǒng)攝人心,還不如通過肉體消滅屈服天下來得容易。美榔雙塔旁的那股泉水,至今仍然十分清澈,源源不斷地流淌,看不出要枯竭的意思。這里埋藏了八百年的秘密,需要有人來解開。(本節(jié)寫作得益于龐詩武居士提供的資訊,也參照了陳明卿先生的《美榔雙塔考秘》。前者的早逝,讓《易龍圖》和其他伏藏再度下落不明)。

從未真正歸順蒙元的海南人

同樣是為了保衛(wèi)宋朝,趙與珞選擇的是另一種方式。

南宋德佑二年(1276)初春,蒙古鐵騎兵臨臨安,恭帝領群臣出降。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等在福建擁立益王趙昰,失敗之后又立趙咼,退守廣東沿海。絕代英豪文天祥兵敗海豐五坡嶺,為元軍俘虜,威武不屈。張世杰、陸秀夫攜幼主退至珠江口的井澳,處境十分困難。文昌縣令陳惟中率船隊從海南馳出,給他們運送糧餉補給。盡管中途受到元軍阻擊,他們還是擊潰敵人,克服重重險阻抵達井澳。

1278年正月,攜幼主退至七洲洋的張世杰、陸秀夫,準備轉(zhuǎn)戰(zhàn)越南占城。為了打通瓊州海峽水上通道,他們派部將王用,帶兵攻打已被元軍阿里海牙部占領的雷州。瓊管安撫使張應科組織??谥苓叺能娒?,渡海參加了這場慘烈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反復爭奪,最終還是不能占領雷州,王用投降元軍,張應科則兵敗身亡。

聽從降將王用的建議,為了阻斷張世杰從海上逃往越南,并截斷宋軍后方寄養(yǎng),阿里海牙率水軍大舉南下,襲擊??谄?。新任瓊管安撫使趙與珞率當?shù)剀娒?,奮勇堅守海岸,使來勢洶洶的元軍多日無法登陸。退兵之后,阿里海牙想到了一個人,曾經(jīng)擔任過瓊管安撫使的馬成旺。此時的他已經(jīng)搖身一變,成為元朝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宣慰使。阿里海牙命他設法招降趙與珞。在勸降遭到嚴詞拒絕之后,馬成旺使出齷齪招數(shù),花重金收買自己原來的心腹、趙與珞現(xiàn)在的部下,作為內(nèi)應,將趙與珞的指揮船鑿沉,抓捕了趙與珞、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杰等抗元將領。威武不屈的趙與珞,被擒后破口大罵馬成旺等奸人,最終被“裂殺”于???。

三個月后,崖山戰(zhàn)役爆發(fā),延續(xù)了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宣告滅亡。失去庇佑的大量難民與殘余士卒,如過江之鯽涌入海南島。零星的戰(zhàn)斗持續(xù)了許多年時間,傳說,美榔雙塔一帶就發(fā)生過一場惡戰(zhàn),至今仍找不到墓葬的妹妹善長,就是在這個時候喋血于輯瑞庵內(nèi)。她和姐姐靈照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趙氏皇室出家的公主??駷懖煌熘螅乖婈牭臍堄嗖糠?,水軍化為蛋民,以海為家,誓不上岸做元朝人;其他則隱身于海島各地,墾殖為生。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落籍于萬安(今萬寧),成為海南文氏家族的遷瓊始祖。文天祥的胞弟,惠州知府文天壁,卻在早些時候就歸降蒙元。這是否出自文天祥的意思,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在當時,一些抗元人士都有這樣的安排。忠孝難以兩全,家國不能雙亡,在動輒誅殺九族的情勢下,自己選擇赴湯蹈火、為國盡忠的同時,安排一個宗親屈身投降,以保血脈綿延,香火不斷,并非完全不可以理喻。與文天祥同為丞相的陳宜中,在撤往廣東陽江時,就曾讓守衛(wèi)廣州弟弟陳自中,遣一個兒子向元軍投降,給家族留下一株種苗。

清代《瓊州府志》有這樣的記載:“瓊郡二使君,應科死于夏,與珞死于冬,自是合州降沒,天下守臣無復有拒敵者,豈不為凜凜后凋之松柏哉!”在此之前,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曾寫詩贊嘆趙與珞的節(jié)氣:“末路誰當國步艱,瓊州節(jié)概似常山。心懸北極天應遠,血灑南荒地盡斑。上帝亦哀麟鳳死,中原今放犬羊還。使君忠義言難盡,只把哀詞滴淚珊?!保ā栋咕姟罚┛上Ш?诎咨辰?,至今都沒有樹立起趙與珞和張應科的雕像。

就內(nèi)心而言,一直以宋朝子民自居的海南人,始終都沒有歸順于蒙元政權(quán)。史稱:“宋末。瓊州人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杰。從安撫趙與珞拒元兵于白沙口。皆被執(zhí)不屈以死。于是,終元之世。郡中無登進士者。明興。才賢大起。文莊、忠介,于奇甸有光。天之所以報忠義也。忠義之鍾于人。于海外一洲一島。殆有甚焉。天不得其子孫而報之。報之于其地。天之窮也?!保ā稄V東新語·事語三·瓊?cè)藷o仕元者》)終元一代,海南沒有人進京考取進士,他們不愿踩著烈士斑斕的血跡去追求功名。到了漢族重新獲得政權(quán)的明代,這個宋朝遺民的集聚地,才迎來文化的鼎盛期,出現(xiàn)朝野矚目的所謂“海外衣冠盛事”。

元朝武宗皇帝的次子圖帖睦爾,因為宮廷內(nèi)部權(quán)力傾軋,于至治元年被流放在瓊州府城觀音閣。期間經(jīng)常應邀到黎兵萬戶元帥府做客。元帥府有一個侍女名叫青梅,聲色并麗,能歌善舞,而且略通詞章,深深打動了這位蒙古王子。元帥陳謙亨心領神會,多次設局促成這段因緣。但盡管這位未來的皇帝一再示愛,都受到了青梅的婉拒。直到應召啟程回京前夜,王子對天發(fā)誓要與青梅相守終生,這個地位低微的女子還是咬緊牙關(guān)不松口。多年之后,已經(jīng)當上皇帝,后宮粉黛三千,閱盡人間春色的圖帖睦爾,仍無法忘懷這段未了的情緣,不能理解這個唯一拒絕過他的女人,并寫下這樣的詩句:“自笑當年志氣豪,手攀銀杏弄金桃。溟南地僻無佳果,問著青梅價亦高?!逼鋵?,青梅不嫁,與士子不進京趕考進士功名,表達的都是一樣的意思,只是方式不同罷了。此事見于《正德瓊臺志·雜事》。

馬背民族信奉武力,蒙元政權(quán)以鐵血的方式統(tǒng)治海南島。在九十年的時間里,元軍發(fā)起征黎戰(zhàn)爭不下十六次(周偉民、唐玲玲《海南通史》第十章)。將政府權(quán)力從沿海延伸至五指山腹地,元軍駐扎瓊崖兵力,最多時達到四萬人。然而,盡管如此,元朝仍然是海南島最為動蕩的時代。“黎亂終元之世”“終元世黎寇不息”之類的記載,遍見于地方史籍。此起彼伏在反抗浪潮,始終都在海南島上咆哮著,直到大元帝國的滅亡。

猜你喜歡
海南
海南沉香冠天下
A new snake species of the genus Gonyosoma Wagler,1828 (Serpentes:Colubridae) from Hainan Island,China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贊
海南的云
59國免簽游海南
為海南停留
點贊海南“馬上就辦”精神
海南紅豆育苗栽培技術(shù)
嚴海南
汝城县| 清远市| 哈巴河县| 永嘉县| 黔江区| 定远县| 临洮县| 荥经县| 洞头县| 彭山县| 南靖县| 蒙阴县| 襄垣县| 庆云县| 盐池县| 昔阳县| 香格里拉县| 威远县| 八宿县| 来宾市| 霍城县| 拉萨市| 绵竹市| 衢州市| 砀山县| 会东县| 云和县| 无极县| 鄂州市| 忻州市| 玉环县| 建宁县| 公主岭市| 木里| 鹰潭市| 青川县| 德钦县| 蓬安县| 饶平县| 罗山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