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月 王艷
[摘要]文章結合分析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以及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趨勢及風險,提出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引導策略:加快5G網絡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規(guī)范高職學生網絡社交行為;合理運用智能終端,引導高職學生避免網絡社交依賴癥;打造現實社交氛圍,引導高職學生提高現實社交能力;增強隱私保護意識,引導高職學生在網絡社交中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關注VR社交新趨勢,加強高職學生網絡社交輿論引導。
[關鍵詞]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
[作者簡介]肖明月(1983- ),女,江蘇揚州人,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江蘇 蘇州? 215000)王艷(1984- ),女,安徽靈璧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講師。(江蘇? 蘇州 21512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研究”(項目批準號:2018SJSZ450)和2019年蘇州市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工作課題“5G時代趨勢下大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及引導機制研究”(項目批準號:SGZXB20190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18-0108-04
移動互聯網是移動和互聯網融合的產物。網絡社交通過互聯網這一載體不斷地擴大社交活動的地域和空間,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有著相當大的需求,“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已經把網絡社交作為其人際交往的重要工具。5G具有網絡高速率、大帶寬、低延時等特點,將大力推動虛擬現實、物聯網、視頻等業(yè)務的發(fā)展。在5G時代萬物互聯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都將被徹底傾覆。部分高職學生具有素質參差不齊、理想信念缺乏等特點,這使得其網絡社交也伴隨著各類風險。5G時代,高職院校應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加強監(jiān)督管理和有序推進,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在充分發(fā)揮網絡社交積極作用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進行科學健康的網絡社交。
一、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
移動互聯網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隨時隨地上網、更便捷地分享互動。2019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高職學生是最有朝氣、最具活力的群體,他們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對新事物接受快。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網絡社交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高職學生在網絡社交中成為各類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互聯網企業(yè)在App開發(fā)上的推進,QQ、微信、抖音等網絡社交App,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了海量信息。在網絡社交媒體中,有大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點關注的信息,有基于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企業(yè)大數據分析推送的信息,有來源于微信、微博社交平臺同學、好友推送的信息。這些信息往往能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引起共鳴,并通過點贊、評論、轉發(fā)等社交網絡行為飛速傳播,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因此,移動互聯網不僅為高職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還使高職學生成為各類信息的接收者和傳播者。
2.高職學生借助網絡社交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網絡社交可以實現實時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互動交流,實時對社交方做出反應。這種跨時空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高職學生通過網絡社交,突破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能夠在求學的同時與各種人頻繁溝通與交流,從而形成相當規(guī)模的交際圈。高職學生借助網絡社交能夠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突破現實困境,緩解心理壓力。
3.高職學生情感層次的需求通過網絡社交得到滿足。借助網絡社交,大學生可以抒發(fā)情感,宣泄情緒,滿足精神需求。高職學生處在年齡小、情緒變化快、感情細膩豐富的階段,通過網絡社交,可以加強與他人的溝通聯系,互相影響、互相關心和互相鼓勵,從而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二、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趨勢及風險分析
在5G時代網絡高度發(fā)達、應用開發(fā)加速的背景下,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網絡社交方式都將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生作為當下最具活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進入5G時代,顯然將成為網絡社交的有生力量。
1.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特征趨勢。第一,VR網絡社交將成為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主流形式。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國內外互聯網企業(yè)都加速搶占市場,加快發(fā)展人工智能技術,社交方式將從原有的微信、微博等轉向更低資費、更低功耗的VR社交。5G網絡下,內容下載的像素和質量都能得到保證,圖片和視頻上傳的速度也能得到保證。大學生作為網民中的主力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必然會在5G普及的初期就開始依托VR等技術進行網絡社交。
第二,短視頻將成為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重要載體。5G時代,短視頻的制作與傳播將不再受4G時代網絡傳輸速度慢、制作周期長的局限。與文字、圖片、語音相比,短視頻顯示的內容更為直觀,因此短視頻將成為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重要載體。
從未來看,短視頻的發(fā)展有著廣闊的用戶基礎。大學生不會只對某個網絡社交平臺情有獨鐘,借助短視頻,他們會在不同的網絡社交平臺上開展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如上傳自己的自拍和視頻、創(chuàng)建并維護自己的視頻群組、開展依據視頻內容的興趣社交。
第三,垂直網絡社交將成為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主要興趣點。因5G有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的四大重要特點,網絡用戶的聯系將變得更為迅捷便利。4G時代下,主流社交應用匯集的內容大而全,信息量巨大雜糅,在體現用戶興趣點上,往往難以篩選、難以細化。進入5G時代,網絡社交的需求將從根本上發(fā)生改變,用戶對于具有某一特定功能,即垂直類的需求將更為直接,對于目標具體的社交平臺的需求將得以體現。垂直社交簡單來說是對一群興趣相投的人的交流方式的稱呼。垂直社交與一般網絡社交相比,會有針對性地投放廣告和信息,能滿足用戶對某個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說垂直社交具有商業(yè)價值。
大學生是最易接受新鮮事物、極具個性、最有社交意愿的群體,必然成為垂直社交平臺的用戶群??梢灶A期,基于大學生學業(yè)、課業(yè),幫助大學生在學習中建立深度聯系的社交網絡平臺將變得流行起來;基于大學生文化娛樂、運動愛好等特定興趣,能形成一定范圍內共識的在線社交平臺將發(fā)展起來;等等。
2.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風險分析。第一,沉溺虛擬世界,高職學生現實視野趨于狹窄。5G時代,網絡社交形式更加豐富,網絡社交變得更加精彩。高職學生作為涉世不深、尚在求學的群體,極易在網絡社交中沉迷,導致現實視野趨于狹窄。高職學生如果過分關注某些特定的網絡熱點或興趣點,則容易分散注意力,滋生思維惰性;如果為了社交需要,過分迎合網絡上別人的觀點,久而久之,則形成思維定式,疏于思考,在現實世界中可能會變得心胸狹隘、觀點偏激,缺乏理智和清醒,不利于心理成長??傊?,如果高職學生長期上網,浸染于網絡負面情緒之中,則減少了參加現實社交活動的時間,疏遠現實人際交往,忽略現實世界人際,易導致人格障礙和信任危機。
第二,虛假有害信息傳播速度增快,高職學生意識形態(tài)易受沖擊。5G時代,由于網絡速度加快,網絡社交中代表個人的自媒體將更加參差不齊。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觀念、不同的道德準則,都能在飛速發(fā)展的5G網絡下發(fā)布各種信息,并讓信息分享、傳遞和傳播。好的網絡社交信息能夠讓大學生得到啟發(fā),有助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仍不可避免的是,會有大量虛假有害的信息在網絡上傳播。高職學生心智尚未健全、人生閱歷少,很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蠱惑,對事物形成錯誤的觀點。
第三,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增大,給高職學生個人安全帶來隱患。進入5G時代,由于短視頻制作的便利和VR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增大。大學生往往在現實生活和虛擬網絡生活中不能較好地保護自己,如在進行網絡個人身份認證、網站注冊、網絡服務確認時,填寫大量個人真實信息,以及為了更容易在網絡中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自媒體中填寫有關個人興趣愛好、學業(yè)經歷等涉及個人私密的真實信息。不法分子由此能夠獲得大量信息,進而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生實施網絡詐騙、網絡威脅等,這給大學生個人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三、5G時代高職學生網絡社交的引導策略
1.加快5G網絡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規(guī)范高職學生網絡社交行為。進入5G時代,通過網絡進行社交活動將更加普遍。網絡世界中真假混雜的各種信息,以及VR技術下虛擬與現實交織的各種信息,極有可能讓不良信息和行為橫行于網絡,風險極大。因此,政府職能部門應加快5G網絡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對網絡社交進行規(guī)范管理。例如,對智能終端進行登記管理,對網絡社交推行實名制管理,對各類信息和數據加強篩選和過濾,尤其是針對5G網絡犯罪行為制定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對傳播不良信息、從事不法活動的違法犯罪分子嚴懲不貸,使大學生遵守網絡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從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保護網絡社交行為的安全。
2.合理運用智能終端,引導高職學生避免網絡社交依賴癥。從目前來看,大學生心理疾病中占比極高的是手機依賴癥,但從根本上說,手機或者智能終端本身作為工具并無對錯。隨著5G的鋪開,5G智能終端將呈現更為紛繁多姿的局面。只有改變作為使用者的大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才能從根本上引導大學生合理運用智能終端。高職院校應該從學生入學起,結合形式豐富的課堂教學以及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引導大學生遠離手機。同時,高職院校也應采取疏導策略,結合學校自身特點,研發(fā)大學生樂于使用的App,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從而促使大學生分清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正確認識網絡社交,遵守網絡社交準則。
3.打造現實社交氛圍,引導高職學生提高現實社交能力。高職院校應該依托傳統(tǒng)優(yōu)勢,如學生會、團委等團學組織,增強對大學生社交活動的影響力,使大學生將精力投入在網絡社交之外的現實活動中;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各種活動,通過線上活動吸引大學生的關注,線下活動則讓大學生體驗社會,累積經驗,提高對社會的認知水平;發(fā)揮心理教師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排憂解難,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傊?,高職院校要引導大學生多參加現實社交活動,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4.增強隱私保護意識,引導高職學生在網絡社交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高職院校要通過各種形式,引導高職學生分辨是非、明確真假,針對真?zhèn)螕诫s的網絡社交信息,學會去糟取精,自覺吸收有利于自己學業(yè)和生活的信息,自覺擯棄不利于自己身心發(fā)展的不良信息;引導高職學生正確運用網絡社交,在網絡社交中時刻保持警惕,不可透露個人隱私,并且不要輕易與校外身份不明人員見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高職學生才不會被不法分子利用,才不會出現危害大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
5.關注VR社交新趨勢,加強高職學生網絡社交輿論引導。進入5G時代,由于VR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社交必然會變得更加有趣、更加豐富、更加接近現實,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引導大學生切勿玩物喪志。第一,加強高職院校網絡社交平臺建設。VR社交將顛覆現有的網絡社交方式,帶給用戶身臨其境的體驗。高職院校要迎合5G發(fā)展趨勢,及時跟進,建設符合高職學生個性特征的VR校園網社交平臺,有效應對不良網絡輿論,從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第二,完善高職院校網絡輿情引導員隊伍。高職院校要打造包含班主任、輔導員、班干部、心理教師,甚至是基于人工AI技術開發(fā)的網絡機器人在內的網絡輿情引導員隊伍,加強網絡輿情監(jiān)測,特別是加強對與學校相關的網絡輿情的引導與監(jiān)控, 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保障校園網絡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第三,規(guī)范高職院校社交網絡管理制度,形成社交網絡管理長效機制。例如,在校園輿論危機發(fā)生時,通過已經建立的網絡社交平臺和網絡輿情引導員隊伍,依托規(guī)范,按照流程,及時、準確、透明、公正地通報事件進展和解決方案,使學生了解事情真相,不傳謠、不信謠。再如,通過社交網絡管理制度的建立,使高職院校管理者與學生之間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寬容、互敬互重的關系,構建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宋美杰.萬物皆媒:5G時代的媒介變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報業(yè),2019(7):18-21.
[2]魏漫娜,陳瑜林.移動智能手機時代大學生網絡社交行為研究[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4):80-83.
[3]黃尚發(fā).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路徑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6):49-50.
[4]陳衛(wèi)琴,劉歡,高梅,柳一橋.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社交風險及治理策略研究[J].現代農業(yè),2019(10):12.
[5]楊慶山,史瑞杰.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
[6]楊森.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5.
[7]莊慧敏.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研究[J].電子商務,2019(6):96.
[8]王洪波,胡璇.大學生網絡社交現狀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76-77.
[9]商丹,朱喆.基于新媒體交往方式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7):69-70.
[10]梁燕云.應用網絡聊天工具開展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探析[J].科技資訊,2007(1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