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儀
思維導圖是著名教育學家東尼·博贊提出的一種通過幫助學習者視覺化處理知識結構的可視化工具。它模擬人類大腦的思維結構,從一個中心點以放射狀的形式將碎片化的知識點串聯(lián)成線,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
一、復習課的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法:教學數學知識的時候,要把握好知識的“生長點”與“延伸點”,處理好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的層次分析和理解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整體性。但現階段的 “教改”仍然停留在形式的層面,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大多依然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重應試而輕能力,重講授而輕合作,重練習而輕思維?,F發(fā)現以下三個問題在傳統(tǒng)復習課中仍普遍存在:
(一)教師慣用題海戰(zhàn)術,機械低效
在復習課中,由于教師缺乏整體把握教材的意識,缺乏對學生認知結構的深刻分析,機械地把復習課設計成“師生問答式知識整理——練習——反饋——再練習——再:反饋”的課堂模式,甚至部分教師把復習課上成了“單元測試一一反饋-一再單元測試”的單元試卷講評課。這種題海戰(zhàn)術,只是教師用以提高考試分數的工具,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數學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最終導致復習課非常的樸堿低效。
(二)師生缺乏互動交流,單調枯燥
傳統(tǒng)的復習課,大多教師把試卷批改作為評價學生最主要的方式,學生自評或互評相劉沖1靈少,因而學生對自己是否掌握知識缺乏基本的認識,無法自行查漏補缺,導致同樣的題目一錯再錯,教師講得氣憤難平,學生聽得膽戰(zhàn)心驚。經年累月,將使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三)學生認知碎片化,整體構建能力差
基于認知水平的發(fā)展特點及知識水平不高且構建能力低下的原因,學生在面對繁雜的知識時,由于缺乏觀察能力,很難發(fā)現其隱藏的聯(lián)系,無法將所學進行有效的歸納、刪除和提取,難以構建一個具有系統(tǒng)化和條理性的知識體系。
二、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
利用思維導圖上復習課,引導學生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網絡,使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變成富有條理且脈絡清晰,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通過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聯(lián)系的知識結構,打破知識壁壘,使他們越學越有趣,越學越智慧。經過不斷的思考和嘗試,現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面積為例,現將基于思維導圖的單元復習課的課堂漠式建構女口下:
(一)自主構建——了解學情
教師可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單元復習課中,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感知,讓他們逐漸掌握思維導圖的畫法。到三年級下學期,為了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先讓他們獨立思考、自主梳理、大膽建構知識網絡,課前布置并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單元知識繪制成思維導圖。教師再收集學生的作品,分析并歸納出大部分學生普遍能梳理出來和不易梳理的知識,并制作成一個填空版思維導圖。
以三年級下朋退籌五單元的面積為例,經過分析,筆者設計出如下的填空版的思維導圖:
(二)完善認知——查漏補缺
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出發(fā),數學活動就是學生建構數學矢口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把教材的知識結構內化成自己的認知結構。課前,學生回顧和整理了相關知識,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提供的填空版的思維導圖的引導,以組內一個學生發(fā)言,其他人相互補充和提問的小組合作形式,相互交流、補充和啟發(fā)下,在各環(huán)節(jié)的歸納、整理中逐步繪制、完善各自的思維導圖。以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面積為例,教學設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這是我們班不久前參加春游的一張照片,你能結合第五單元《面積》的知識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這張照片的面積是多少?
師:真是一個好問題。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繪制的思維導圖,想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知識點?
2.梳理回顧,內化歸網
(1)梳理知識
談話:請同學們利用思維導圖,小組合作,歸納整理第五單元《面積》的知識。
PPT展示:1小組交流,補充完整思維導圖的填空版;2把思維導圖里遺漏的部分補充完整。
(2)全班交流
選擇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匯報展示”教師適時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梳理歸納。。
預設: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這張照片是一個長方形,量出它的長和寬,然后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長x寬就可以知道這張照片的面積了。(一個學生回答,另一個學生指著思維導圖中的相應知識點)
課件出示照片的長和寬。
師:你的思路真清晰!你能上來指一指這張照片的面積嗎?
生:二
師:非常正確,我們說面積就是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生:我舉個例子,像這張照片,....
師:那正方形的面積呢?它和長方形的面積有關系嗎?
生:....
師:你們不僅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還找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真不簡單!誰能說說除了平方厘米以外,還有哪些面積單位?
生:還有平方米和平方分米。
師: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生:....
師:如果我把照片剪一剪,剪成一個邊長為2厘米的正方形,讓你用這樣大小的一張照片去鋪教室地面,需要多少張才能鋪滿?
生:....
(三)鞏固提升——強化能力
我們可利用思維導圖,聯(lián)系知識,高效構建,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幫助學生整體把握好數學知識的內在結構,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思維。讓孩子們經歷由模糊到清晰、由疑惑到頓悟、由割裂到聯(lián)系、由片面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從整體上掌握和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從而抓住學習數學的規(guī)律,變得聰明、富有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