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活動是人們在生活的閑暇時間,自發(fā)組織的一種社會群體性活動,由于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綜合素質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明顯提高,人們對文化活動的內容也有了新的認知,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創(chuàng)意性策劃,就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點。鑒于此,本文就依據目前群眾文化活動的實際狀況,結合策劃的創(chuàng)意性進行融合分析,以滿足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創(chuàng)意;有機融合
近些年,由于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日益發(fā)展,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因此,人們也開始重視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對文化建設方面也有了新的需求,也使城市精神文化建設加快了腳步,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更貼合人們的喜好,在群眾活動進行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以此來提高人們在精神層面的建設,展現出城市之間不同的文化特點,促進城市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對提升政府形象有著促進作用。政府就相當于活動的組織者,群眾文化活動能得到政府的及時響應,更加鞏固了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在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會使那些優(yōu)秀的人脫穎而出,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展現才華的好機會。地方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對當地文化的有效傳播具有一定的作用,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使更多外來的群眾了解到當地的民族文化特征。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
(一)大眾化
群眾文化活動已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閑暇時光,對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也有幫助,正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大眾化,所以,沒有特定得選擇標準,創(chuàng)意性的活動方式也都是根據大眾的需求所設計的,群眾文化活動大眾化的特點,吸引著更多不同的人加入文化活動的行列中。
(二)活動形式多樣化
隨著群眾對精神層面發(fā)展要求不斷提高,具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內容和方式更符合人們對新時代文化活動的需求,簡單的歌舞表演模式拉開了群眾活動的序幕,且滲透到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更加證明了其社會存在的意義。正是由于群眾活動形式的多樣化,使更多不同層次的,不同年齡階段的群體,逐漸融入了這個群體中。
(三)活動的公益化
群眾文化的展開基本是公益性的,都是根據人們的不同愛好,組織具有自己特色的活動,它的形成主要歸功于政府的支持和策劃者的精心組織,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能更好地傳播群眾文化活動。
三、群眾文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工作不到位
由于城市發(fā)展的繁榮昌盛,導致政府忽略了對基層文化的建設,促使基層文化的水平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也使得大部分基層群眾受到了一些不平等待遇,對此,政府應該對基層群眾加強重視。因為基層群眾也是大量存在的,為此,對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也應具有特色。
(二)網絡監(jiān)管力度不夠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沒有及時的普及網絡文化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不完善的網絡傳播手段也對文化的有效傳播產生了阻礙作用,很多法分子利用網絡法治的不健全進行違法的勾當,這種情況下往往就忽視了網絡的監(jiān)管的力度,造成了不可控制的局面,因此,網絡監(jiān)管力度明顯欠缺。
(三)對社區(qū)群眾的投入有限
由于,政府的管理也逐漸在趨于城市化,從而忽略了對社區(qū)群眾的管理,城市化成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主流,但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社區(qū)的文化建設也很局限性,由于社區(qū)人群的文化認知水平不高,所以,在社區(qū)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也有一定難度。其實,社區(qū)也是有可利用的資源,還有著自己的風土人情。因此,政府應對社區(qū)文化的建設給予一定支持,以此來豐富社區(qū)民眾的生活。
四、群眾文化活動創(chuàng)意策劃的措施
(一)構建多元化活動模式
群眾文化活動創(chuàng)意主要來源于生活和當地的風土習俗,在創(chuàng)新活動時,盡可能地整合收集當地的文化資源,用創(chuàng)意的表現形式詮釋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區(qū)的文化不單單是擺在展覽館供人們欣賞的,更多的是宣傳民間藝術,在群眾活動中,人們可以更具體和直觀地看到手工制作者的制作工藝流程,這樣可以更好地去吸引群眾的注意力,這樣的創(chuàng)意靈感主要源自本土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
(二)注重地域文化市場的打造
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活動,樹立市場品牌很有必要。這樣做,不僅能宣傳文化活動,還能有效傳承文化活動的內容,因此,在創(chuàng)立市場品牌上面,一定要突出當地的文化特色,結合現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進行宣傳,以一種新視角進行傳播,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自己本土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
(三)展現群眾文化創(chuàng)意
互聯(lián)網的迅速普及以及大眾對手機的頻繁使用,宣傳活動的形式也豐富多彩,就需要策劃者設計出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內容,但是活動內容大都來自群眾的不同意見,通過整理這些意見,從而制定出有利于活動開展的創(chuàng)意性方案,選擇的時候盡量考慮周全,能讓群眾都積極地去參與活動。期間,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合必不可少,可以加入現代的宣傳手段組織宣傳,讓更多的群眾看到這樣的活動形式,進而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四)可行性創(chuàng)意措施
在群眾活動組織期間,要確定人們的活動區(qū)域,例如,可以在密集的活動區(qū)域建立文化館,在環(huán)境安靜的地方建立老年活動中心,由于,老年人是傳承文化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大力提高對老年人的重視,要從老年人的各方面去考慮,選址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活動的有效性,群眾文化的活動區(qū)域也應根據人們的愛好來選取,也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人,設計出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大家都可以參與到活動,進行互動。
五、結語
總之,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而且還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創(chuàng)意的群眾活動,更是順應了人們對活動各方面的需求,讓基層人民有了展現自己的平臺,從心理上增加對政府和社會的肯定,促使群眾文化活動得以長久的發(fā)展,同時也為城市發(fā)展建設增添了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盤桂青.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chuàng)意的融合分析[J].大眾文藝,2019(8):8-9.
[2]蘇建偉.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chuàng)意的融合思考[J].傳媒論壇,2019,2(13):163-164.
[3]李長虹.淺析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chuàng)意探索[J].現代交際,2017,468(22):80.
[4]曾楠.淺析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J].魅力中國,2017(46):261.
作者簡介:
苑琳,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