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摘要:新課程對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即應(yīng)將文言文教學提升到新的高度,從審美方面為出發(fā)點,對美文運用美教的方式,確保學生對文言文中蘊含的意境美、韻味美、情感美等進行切實體會,幫助學生通過美文的學習有一個內(nèi)在的升華和提升。為確保上述目標得以有效實現(xiàn),教師應(yīng)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對文言文中詞語含義進行理解,對知識性東西進行掌握,進而借助文言文中優(yōu)秀文化底蘊的傳達,幫助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為學生文言文學習美的感受以及學生審美情趣提升給予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文言文;美文;美教
能夠體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就是文言文,其內(nèi)蘊含的種種神奇的美,對美育的促進作用十分關(guān)鍵?;诖耍诔踔姓Z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應(yīng)重視文言文教學,基于自身美學、美育理念積極樹立基礎(chǔ)上,注重文言文的美學教育,在教學中將美文中的審美價值盡可能的體現(xiàn),逐步達到美育目的,提升學生審美以及鑒賞等能力。但從當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并沒有達到美文美教的效果,不僅難以保障學生認知和理解文言文的美,同時也使得文言文美文美教的教育價值難以充分發(fā)揮?;诖?,針對當前初中文言文美文美教的探究十分重要。
1.通讀文本、體會文言文的意境之美
初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領(lǐng)會文言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先借助通讀文本的方式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大致內(nèi)容。借助此種方式可以避免以往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時直接講述文本和句子翻譯帶來的枯燥乏味課堂氛圍形成,引導學生以自主通讀文本的方式,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初步體會和感悟;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大聲朗讀文言文的方式,為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營造活躍的氛圍,為教師美文美教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chǔ)[1]。通過通讀文本能夠幫助學生通過文本中的字面意思,初步體會文言文的詞匯美;而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更能促使學生不由自主的深入到文本內(nèi)部,對文言文意境之美進行感受,在此教學模式下,對學生文本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必然能夠給予良好鋪墊。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一文言文過程中,教師開展具體教學時,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學生通讀全文,借助文本中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詞匯初步體會文言文寫作中用詞匯描繪的美,同時借助通讀全文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文本大概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此時可以引導學生盡可能的融入情感去大聲朗讀,進而通過大聲朗讀逐步實現(xiàn)學生情感和文本情感的共鳴,幫助學生在腦海之中營造出幽美的情境,促使學生仿若身臨其境,進而逐步體會文本中的意境美,有效實現(xiàn)美文美教,為學生后續(xù)對文本的深入了解以及做到對文本的審美鑒賞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熟悉文字、品讀文言文的韻律之美
為了對文言文的魅力進行切實感受,必然離不開文言文閱讀。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教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論是古詩、還是正常的敘事類以及散文類等課程內(nèi)容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閱讀。因此,教師在對文言文進行美文美教過程中,也應(yīng)該從閱讀為出發(fā)點,通過反復閱讀幫助學生熟悉文本中的文字和用字技巧等,進而促使學生有效品讀文言文的韻律之美,實現(xiàn)文言文美文美教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對相應(yīng)的寫作技巧進行一定掌握,為學生寫作積累大量詞匯的同時,通過寫作技巧幫助學生寫作質(zhì)量得以有效提升,最大化發(fā)揮初中文言文美文美教的教育價值。
例如:《醉翁亭記》是一篇典型的美文,在對這一美文展開具體教學時,為確保學生熟悉文字、品讀文言文的韻律之美,教師就可以先帶領(lǐng)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閱讀,要求學生將不知道的新詞進行標記圈點;之后通過較多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品味。此時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將文本中一些有節(jié)奏句子的特征進行搜集。此時一些通過細心閱讀的能夠發(fā)現(xiàn)文本中有關(guān)對稱形式的鄰句有很多,并且句子也會有一樣的字數(shù),讀起來很順口,此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這一特點反映的是一定的節(jié)奏感;還有一些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文本中頻繁使用了“也”和“而”字,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挖掘在詩句中這些虛詞的句式,探討這些虛詞運用的效果,借此促使學生通過文字的熟悉,實現(xiàn)對文言文韻律之美的有效品讀,更好的鋪墊學生審美能力的逐步形成[2]。
3.分析詞語、賞析文言文的精彩語句
一般來說,簡潔是文言文詞語中具備的顯著特征,雖簡潔、卻能夠?qū)⒆髡叩乃枷肭楦羞M行有效的表達。通過文本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對文本中開闊且深刻的意境進行切實感受,對文本內(nèi)蘊含的無限魅力進行有效欣賞。文言文文本中,幾個詞語就能夠?qū)⒁粋€豐富的現(xiàn)象進行展現(xiàn),給學生營造出一副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入進行感受,而從這一美麗圖片營造下,就能夠促使學生對審美進行體會,同時也能將學生內(nèi)心之中無限的遐想有效激發(fā),達到身心與文本的融合,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同時,也能潛移默化尋到學生的思想[3]。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一文言文知識內(nèi)容時,文本中的很多句子內(nèi)容特色都尤為顯著,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等中都描繪了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同時借助:“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币矀?cè)面描繪了作者的一種心境,正是借助這一詞語的分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感受文言文中描繪的景象,同時其蘊含的作品情感也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在了學生眼前,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由自主的向往,逐步引發(fā)學生感受文言文詞語的美。
4.結(jié)束語
文言文作為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不僅是一種知識的傳遞,同時也反映著一種文化的傳承。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開展過程過程中,教師應(yīng)注意文言文教學,基于美學理念樹立基礎(chǔ)上,開展文言文的美學美教,這一教學模式不僅與素質(zhì)教育理念相符,同時也是優(yōu)化文言文教學的一種重要舉措,借此才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語文提升審美鑒賞能力,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文學素質(zhì)的提升和品質(zhì)的升華,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王存?zhèn)?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20(02):17.
[2]張玉娟.試論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審美鑒賞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58.
[3]富映文.淺談初中文言文的幾點體會[J].福建茶葉,2019,41(11):271.
備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學“十二五”青年專項課題《初中語文美文美教的實踐研究》(主持人:蘇艷紅,課題編號:1430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