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艷
摘要: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是汽車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本文以OBE理念為指導,根據企業(yè)調研結果,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新的課程教學目標,制定了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方案。從課程任務到課程目標,從教學內容設計到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輔之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OBE;教學方案設計;學生中心
1? 概述
基于學習產出(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由美國學者斯派帝率先提出,之后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ABET)也全面接受OBE理念,并將其應用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
我國工程教育認證理念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SC),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取向(OBE),并能持續(xù)跟蹤改進(CQI)的質量文化,推動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不斷提升?!耙詫W生為中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出發(fā)點,以“成果”為導向設計和實施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持續(xù)改進”作為學習效果的改進和保障機制,形成閉環(huán)反饋體系,持續(xù)改進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等。
2? 明確培養(yǎng)目標
根據OBE理念,課程教學效果需要與課程目標相支撐,而課程目標需要對應培養(yǎng)方案的畢業(yè)要求,進而制定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對于交通運輸專業(yè)來講,不同類型、不同地區(qū)的學校培養(yǎng)目標會有所差別,但多數都體現了知識方面、能力方面和素質方面的要求,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便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
2.1 企業(yè)調研
在制定課程建設方案前,作者做了多家企業(yè)調研,企業(yè)給了以下意見:①學生一定要具有學習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尤其體現在自學能力。社會在進步,知識、信息隨時在更新,所以學生需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須知識面廣,能與客戶建立公共話題,從而提高個人的社交能力。②從技術角度,學生應該掌握汽車的常用知識,熟悉汽車的整體結構,掌握汽車電器設備的使用方法,了解中高檔車輛上的汽車電器設備的應用,比如智能遙控鑰匙、智能剎車輔助系統、ABE城市預碰撞系統等等,了解汽車電器設備的維修方法。
2.2 課程任務
根據企業(yè)調研情況,進一步調整課程任務,具體任務如下:通過學習,掌握汽車電器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車電器的使用方法及檢測方法;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課程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
2.3 課程目標
建立課程新的教學目標,具體如下:①掌握汽車電器、汽車電子各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②分析汽車電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應用;③分析汽車電器設備的常見故障及檢測方法;④總結汽車電器設備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培養(yǎng)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⑤了解新型的汽車電器設備的應用;⑥了解新型的汽車電器設備結構及原理。
3? 基于OBE理念的教學方案設計
3.1 教學內容設計
依據本課程設定的課程目標,作者梳理了每個知識單元的知識點,制定了以下課程教學內容,分析了學生應該對每個知識點的認知維度,包括學習初始熟練程度及學習結束后應該達到的要求熟練程度,最后提出預期學習結果。同時明確預期學習結果與課程目標之間的支撐關系,如表1所示。
3.2 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展現教學活動的一種方式,是教學活動的基本框架,主要部分包含三個環(huán)節(jié):課程導入部分,教學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組織教學活動。本文以OBE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核心,設計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具體如圖2所示。
3.3 教學方法與策略
課程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①講授法:通過講解、啟發(fā)、提問等方式,再配合多媒體和板書講授教學內容。②演示法:學校提供了整車和汽車電器設備,通過實物或者視頻、動畫等展示給學生,通過實際觀察獲得對汽車電器設備的感性認知。③案例教學法:授課過程中,通過案例講解,介紹汽車電器設備的應用。④資料查閱和調研法:根據指定的課題,以某車為例撰寫報告,介紹該車的電器設備的應用及使用方法。
4? 結論
大學是學生步入社會前最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專業(yè)課程引領學生的發(fā)展,所以至關重要。本文以OBE理念為指導制定了課程的教學方案,希望本文能夠對同層次院校的相關課程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定會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地區(qū)特色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永泉,胡改玲,段玉崗,陳雪峰.產出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62-68.
[2]李志義.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4(2):29-35.
[3]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