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詫W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逐漸從知識的單一傳授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探索和追求的目標。下面本文從靈活導入、直觀表達和進行實踐、重視課堂總結和課后評價四個方面對如何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程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策略研究
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課堂大部分是教師占主導地位,只注重理論性和技術性的講授和教學,忽視學生積極的情感調動和主動性的發(fā)揮,對于高效課程的構建是非常不利的。要想從根本上轉變傳統(tǒng)小學美術教育的“高消耗、低效率”現(xiàn)狀, 教師必須始終保持新課程理念,立足學生學習特點和教學現(xiàn)實需求,積極探索形式多樣、實用、高效的教學方法,恢復美術課堂活力,促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和生成。
一、采用靈活導入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人們常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也適用于課堂教學。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就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應配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采用靈活的課程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以《美麗的荷塘》為例,作為導入的一環(huán),我首先播放了《荷塘月色》這首歌,并對學生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這是古今文人墨客詩詞、繪畫中常表現(xiàn)出的荷花的形象。同學們,你們知道有關荷花的詩嗎?”“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薄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苯又?,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說的都好。不僅是詩詞,荷花的美術作品也數(shù)不清?!苯又矣谜n件給學生看齊白石的《荷花》, 問學生這是什么畫。學生回答水墨畫后,我問:“中國水墨畫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學生道:“用毛筆?!边@樣的導入,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善于運用直觀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由于美術是視覺藝術,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從視覺形象教學的原理開始,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征,指導學生觀察世界,觀察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一切美好事物。在此過程中, 為了提高美術教育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手段,以形象化、生動的形式表現(xiàn)各種美麗的事物, 激發(fā)學生的視覺感受,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例如,在教學“神秘的圖騰柱”時,為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我用多媒體給學生看印第安圖騰柱的照片,對學生說:“觀看圖騰柱后有什么感覺?你在哪里有這種感覺?” 學生觀察討論后,我繼續(xù)說:“你覺得他們的臉和我們一樣嗎?請看圖騰柱由一個個夸張形態(tài)的怪人 / 怪物組成,多么神秘而奇怪。”之后,我讓學生觀察并總結了圖騰柱中怪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等特征。比如,眉毛很濃,兇暴的眼睛又大又圓,瞪著人,看得更遠。其次,我還用多媒體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圖騰柱,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
三、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加實踐機會
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術教育的重點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單一傳授,更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此基礎上,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在進行知識教育方面,應以“自主、合作、探索”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學生手工操作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品味。
在教學“我設計的童裝”時,我先給學生看課件上服裝的照片,說:“進兒童服裝店時,是怎樣選擇衣服的?哪件衣服適合自己?怎么組合比較好看?!痹趯W生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教室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也激發(fā)了學生觀察、想象和選擇的興趣。之后,我按照“構想—材料—繪畫—剪貼” 的順序,教學生設計服裝的主要步驟和方法。然后,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合適的紙張,抓住兒童服裝的基本形式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不同的兒童服裝。最后,各組交流展示作品,我就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立即進行講評。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還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
四、重視課堂總結和課后評價
課程總結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許多教師忽視了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不利。因此,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班級總結,適當進行課后評價。
在課堂總結的過程中,教師要重復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nèi)容, 使學生在課下復習時能夠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進行課后評價時,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采用教師評價,還可以采用同學互評和學生自評。這樣,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隨后的學習過程中立刻進行修正,對教師的后續(xù)教育非常有幫助,而且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建議, 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為了促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和生成, 教師要認真理解新課堂的精神,積極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 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傳統(tǒng)美術教學理念、模式、過程和方法,同時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積極因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偉芬 . 淺探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建設 [J]. 美術教育研究,2017(4):78-79.
[2]張鳳香 . 小學美術高效教學策略探討 [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2):14.
四川天府新區(qū)籍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