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年輕且不斷發(fā)展和更新的課程,長期以來,部分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對這一課不夠重視,以“副課”來對待,不會像文化課那樣去認真的備課,大多都是想到哪兒講到哪兒,教學課堂太過隨意;部分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先占用一大半的課堂時間來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預留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熟不知,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他文化課,知識點太過繁雜,細節(jié)太多,加上老師講的又快,此時很多學生就只有魚的記憶了。如何讓教師嚴肅認真的重視信息技術課,如何調(diào)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值得我們探討。本文將從信息技術課程的概念出發(fā),通過參考權威教學資料及教學經(jīng)驗,來對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分 析。
關鍵詞:提高;信息技術;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來越普遍,初中信息技術是課改后新開設的一門課程,知識更新速度快,是創(chuàng)造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更是要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提升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讓學生可以獨立的使用計算機來獲取知識,完成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例如,當學生或者家庭成員緊急需要一寸藍底證件照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課堂所學,在家拍攝照片并用計算機處理照片,不至于家人手忙腳亂的到處跑。此外,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操作性,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自控力,能通過教師的講解,獨立自主的去完成所學內(nèi)容,這也是日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梢娦畔⒓夹g課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但是教學質(zhì)量及教學效率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探討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已迫在眉睫。
一、教師要及時擴充知識儲備
由于信息技術課更新速度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不適用于它的,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教師應從自身出發(fā),改變自己刻板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跟隨時代的腳步,積極學習關于信息技術的新知識,用學識來武裝頭腦,爭取做學生學習路上的一盞明燈。例如,信息技術的第一節(jié)課,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先給學生大概介紹一下什么是信息技術課及這門課程的教學重點,而概括的內(nèi)容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于課本,老師就是給學生選擇性的念幾段而已,這時教師知識的匱乏性便凸顯了出來。要想讓學生真正的對這門課程感興趣,并且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從最有影響力的涉及信息技術內(nèi)容的大佬或者大事件說起,比如喬布斯的成長之路、騰訊和百度的發(fā)展、今日頭條的崛起等等,以寬闊的眼界和豐富的知識儲量來打動學生,讓學生明白所有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使其從實際出發(fā)了解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信息技術課程在學生眼中的份量,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地來學習這門課程。
二、實例帶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時的他們對各類好玩的新鮮新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準備教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從具體實例出發(fā),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這個知識點,最終將會達到何種效果。例如,初中必學的一個應用PPT,這個是可以說是入門級別很簡單的應用了,只要了解基本的操作就可以完成一份簡單的PPT。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一般只要能做出來就會覺得我會了,不用再繼續(xù)學了,覺得老師講的我都懂,所以老師在鞏固提升的時候,他們便不會認真的去聽,去練習。那么,如何避免學生出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呢?首先,教師需提前備課,這個備課就比較復雜了,教師要找出一個包含PPT各種操作并且畫面很吸引人的精美的PPT實例,然后讓學生以實例為目標,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自己去練習并作出同樣的一份PPT,這樣一來,教師的目標達到了,學生也可更好的掌握此應用。
三、適時鼓勵,提升學習效率
除了讓學生有一個理想的學習成績之外,教學的另一重大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成長,讓學生擁有一個獨立且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應當適時的關愛學生,并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的,不管是性格還是學習能力上,都有或高或低的分別,有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強,記憶力好,因此他可以很快的掌握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有的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講的知識點或許得好久才能弄明白;有的人天生對計算機不敏感,怎么都學不好;有的卻又天生敏感,哪怕第一次接觸,也能自己倒騰出個名堂出來。鑒于這種差異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去贊賞那些有困難的學生,適時的鼓勵他們,萬不可有不耐煩的情緒。例如,在實際操作中,教師不能因?qū)W生出現(xiàn)問題就加以指責,要耐心的去引導他們,培養(yǎng)學生不驕不躁、不氣不餒的良好品格,幫助學生逐漸熟悉教師的教學風格,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四、策劃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良藥。因此教師可以階段性的創(chuàng)造作品比賽評選活動,營造較強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校進行溝通,階段性的策劃一些評選比賽,例如,PS圖片處理比賽,教師可以制定比賽規(guī)則,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對照片進行哪些操作,達到某種效果,然后教師通過源文件的比對,來評選操作合格的學生,并對其進行鼓勵。也可以進行Word打字速度比賽,誰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正確打字最多的獲勝……等有趣味性的小比賽。通過這些小比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更加熟練的掌握教學重點。如果只是一味的讓學生去學習知識點,麻木的操練,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抗體”。因此,教師以各種小活動為出發(fā)點,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他們潛在的競爭感,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我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點,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操性極強的課程,不像文化課背背算算掌握學習方法就會了,因此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應在擴充知識儲備的同時,嚴謹?shù)倪M行備課,豐富教學重點,并及時進行教學總結(jié),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嘗試適當?shù)慕虒W方法,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管恩京.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路徑研究[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5(10):61-66.
[2]馬倩.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 技術與市場, 2015(5):350-350.
[3]王亞楠. 自主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J]. 電子制作, 2015(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