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宇
摘要:中國館位于世博園區(qū)南北、東西軸線交匯處的核心地段,中國館建筑外觀上以“東方之冠”的主題,主旨為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由國家館,地區(qū)館和港澳臺館三部分組成。中國館是展示中國形象的亮麗名片,辦好上海世博會,難點和重點都在中國館,關鍵是理念。中國館緊扣"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這一主線,通過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產業(yè)等內容,充分反映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師法自然、和而不同、熱愛和平等民族精神和價值觀。
關鍵詞:“規(guī)”、“回”、“四根方柱”、“木構架”、“斗冠造型”
一、展館外觀特點
中國館的主要標志性建筑是居中升起、層疊出挑,凝聚了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國家館、地區(qū)館功能上下分區(qū)、造型主從配合,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標志性中國館外觀。色彩上展館大面積采用中國紅,并作為建筑主色調色彩奪目突出了中國特征。斗冠造型的國家館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文化要素。
二、展館規(guī)格
中國館區(qū)由國家館、地區(qū)館、港澳臺館等三個部分組成。建筑面積三層,展館主體共15000平方米。中國館高約63米,架空層高33米,架空平臺高9米,上部最大邊長為138×138米,下部四個立柱外邊距離70.2米,建筑面積約27000平方米;地區(qū)館高13米,建筑面積約45000平方米;港澳臺館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
三、展館性質
中國國家館將展示主題設定為“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并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師法自然”、“和而不同”4個分項來演繹中國城市發(fā)展實踐的獨特內涵,館內豐富的展示手段 ,全面、立體地展示了全國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發(fā)展成就,讓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這也是設計師主要的設計初衷。
四、館區(qū)概況
中國館的建筑面積為105879平方米,其結構體系為鋼框架剪力墻體系,所用鋼材達2.3萬噸。中間以四個混凝土核心簡作為主要的抗側力及豎向承載體系,核心簡結構標高為68米。每個核心剪接面為18.6米乘以18.6米,相鄰核心簡外邊距約70米,內邊距33米;屋頂邊長為138米乘138米。
五、展示空間分析
中國館的設計集建筑語言、視覺符號、文化理念為一體,中國古代智慧在這里得到了現(xiàn)代化的轉譯和傳達。在中國館組成中,國家館和地區(qū)館密不可分相互襯托。其整體布局隱喻了天地交泰,萬物咸亨,體現(xiàn)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系的理解;國家館為“天”,宛如華冠高聳,寓意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地區(qū)館為“地”,水平展開猶如地基延展與下,寓意社澤神州,富蔗四方;33米高的四根方柱之間,鋪陳出軒敞開的開放平臺,強化了建筑的公共性和開放性,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有容乃大的自信心,代大型建筑中“如鳥斯革,如犟斯飛”的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加以了創(chuàng)新。在距地面約63米處,被延展成了觀景平臺,“大屋頂”外輪廓的曲線也被拉直。仰望如九宮格似的平面劃分,蘊含了中國古代“九經”、“九緯”的樸素觀念;墻體的設計突破了傳統(tǒng)建筑圍墻內斂、封閉的文化思維模式,代之以通透的空間場。墻體外側的環(huán)廊立面,則以古老的纂書字體作為裝飾,顯得莊嚴而古樸。周圍臺階、曲廊與江南園林小景巧妙融合,形成開放與依托、獨立與關聯(lián)的互動關系,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中“和諧共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六、展館整體布局分析
展館設計分為七個空間,分別為館圍空間、室外展示空間、室內展示空間、銷售空間、多媒體演示空間、公共空間、流動空間。其中最為重要的屬室內展示空間,中國館中的國家規(guī)劃展示館就是集設計師文化和核心科技理念的集約之地。規(guī)劃展覽館是國家整體形象的展示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國家建設的滄桑巨變,國家發(fā)展的成果和未來趨勢。他不僅為城市精細規(guī)劃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是政府與社會各界溝通的橋梁;是人們了解國家發(fā)展較為直觀的途經。
七、展示空間視覺符號
文化符號是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并且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往往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域、一個民族或一個企業(yè)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xiàn),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和形式。
八、展館結構特點
中國館的空間組合秩序由“規(guī)”與“回”兩部分組成,它們都源于中國傳統(tǒng)城市建筑的原型?!耙?guī)”源于傳統(tǒng)中國建筑的儀式化空間。在象征自然本質的中心對稱空間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從而使單個空間演變?yōu)橛袑哟芜f進感的空間序列,這正是故宮中空間秩序的由來。
“回”源于傳統(tǒng)中國建筑的非儀式化空間,用人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體驗賦予看似無序的自然山水以結構性的秩序,從而使自然空間升華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華,這正是江南園林的空間秩序。中國館方案將這兩種模式融為一體,在國家館的中心對稱空間和地區(qū)館平坦延伸的空間之間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動。
結語:
中國館同時也是展示中國形象的亮麗名片,辦好上海世博會,難點和重點都在中國館,關鍵是理念。作為世博會主辦國建造的最重要展館之一,中國館以“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為核心展示內容,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科技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期盼。中國館緊扣"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這一主線,通過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產業(yè)等內容,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師法自然、和而不同、熱愛和平等民族精神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春法.智慧博物館建設中的機遇和挑戰(zhàn)01.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9(1):6-9.
[2]宋新潮.關于智慧博物館體系建設的思考).中國博物館.2015(2):12-15.
[3]智慧城市指標體系2.0
[4]博物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和博物館評估標準(包括一級館的標準)
[5]徐衛(wèi)國,吳剛.基于灰色系統(tǒng)理論構建軍隊院校教學質量評估模型01.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40):53-61.
[6]王蓮芬.層次分析法中排序權數(shù)的計算方法0I.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1987,7(2)
[7]王云鵬.基于AHP法的售后服務質量評價研究D1.中國商論,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