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婷 鄧同玲
摘 要:人類解放始終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命題,從古希臘時期柏拉圖構造的理想國家圖景,到盧梭社會契約的簽訂和康德的倫理共同體,人們試圖用理性思維謀求過解放方案,雖結果都淪落為理想的“烏托邦”,但空想社會主義中對人類解放的探索也存在啟發(fā)和批判繼承的意義,具有對人的關懷意識。本文旨在例舉思想史關于人類解放這一命題解決方案的經(jīng)典理論,通過對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與分析,梳理這些理論自身的建設性、創(chuàng)造性價值以及存在的弊端,為人類解放這一命題提供更為豐富的視角。
關鍵詞:人類解放;解決方案;政治哲學;獨立性;自由性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6-0005-02
一、柏拉圖理想國家圖景——理性正義
柏拉圖通過神話和比喻將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分工用上帝造人時添加的金屬材料進行區(qū)分,認為被統(tǒng)治者缺乏理性、節(jié)制欲望;護衛(wèi)者則勇敢,于內輔助統(tǒng)治,于外保護國家;統(tǒng)治者是被上帝創(chuàng)造時添加了黃金,擁有智慧并能掌握事物本源的少數(shù)能夠理性治理國家的哲學王[1]。各個階級階層分工合理,國家運行井然有序。當然這種理想國家的構成與運行都是柏拉圖的理想狀況。延續(xù)這種分類思路,根據(jù)人心靈中激情、理智和欲望占有的比重將人分為三類,愛智者即對應理想國家中的哲學王,愛勝者對應護國者,愛利者對應勞動者。這種忽略了勞動者獨立性與自由性使得勞動者處于被剝削地位的非理想國家分類是徹底唯心主義史觀的分類[2]。而對于國家中的政制柏拉圖依據(jù)唯心史觀認為人的天性與道德品質可以是國家政制的折射,分別考察了榮譽政制、寡頭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由于出自自身唯心的構想,這幾種政制的演變進程并不一定符合客觀歷史進程。也正因個人的靈魂分為激情、理智和欲望三部分,國家有統(tǒng)治者、輔助者和勞動者三個等級這一理想化的分類原則,柏拉圖認為正義分為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認為真正的正義是個人心靈和理想國家的根據(jù)與原則。
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國家存在明顯的弊端,這種由他的社會分工原則衍生出來的國家正義觀并沒有幫助他正確地論證國家的社會秩序和運行的天然合理性,也不能維護和保障國家的良好秩序與正常運行。在他的國家里,第三階層的人民因為生來屬性低賤,是低下具有可欺騙性的,甚至較國家利益來講是具有可犧牲性的。在這種嚴重極權主義存在的背景下談及的理性正義是徹底唯心主義的國家正義觀。
古希臘的理想主義烏托邦,已經(jīng)帶有深刻的反思批判精神,其存在的歷史價值,就是它能清醒地指出人類本性中所潛存的缺陷,在當時社會的視角下不被蒙蔽視線,為尋求未來世界道路提供可參考視野。
二、盧梭“社會契約”簽訂——社會平等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政治哲學主要研究的是人類的平等問題,他討論的核心是他主張權利平等,在政治權利上人生而平等不分貴賤,在法律權利上一視同仁,是先驗理性的唯心主義[3]。盧梭的平等觀在其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社會契約論》中得到較為全面的詮釋。在他的研究中分析了人類社會不平等的起源,提出了人類社會經(jīng)歷了由平等到不平等再到平等的三個辯證發(fā)展階段,包含自然和精神上的兩種不平等。盧梭認為自然上的不平等是源于生理上的,在自然狀態(tài)和社會狀態(tài)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精神上的不平等只存在于社會狀態(tài)中,他認為這種精神上的不平等起因于一種協(xié)議,它的存在是被認可的,是經(jīng)人們同意的設定。這種不平等產(chǎn)生并得以合法化的根源是私有制,并在各種不同的變革中經(jīng)歷了法律和私有財產(chǎn)設定、官職的設置和合法的權力變成專制的權力三個階段的發(fā)展過程,在這過程中富人和窮人的狀態(tài)、強者和弱者的狀態(tài)以及主人和奴隸的狀態(tài)是在這三個時期分別被認可的。社會形成初期和私有制形成之初,貧富差距出現(xiàn),富人和窮人的狀態(tài)被認可,出現(xiàn)經(jīng)濟財富不平等;強者為保護個人利益促使政府的形成,摧毀弱者天然的自由,法律也是保障私有財產(chǎn)和承認不平等現(xiàn)象,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形成對立,強者和弱者狀態(tài)被認可,出現(xiàn)政治不平等;在最后一個階段,擁有專制權力的政府出現(xiàn),主人與奴隸狀態(tài)被認可,出現(xiàn)社會不平等。人類的平等原本存在于未開發(fā)的自然界中,但隨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專制制度使得不平等的狀態(tài)達到頂峰,人類進而又轉向新的平等狀態(tài)的尋求,盧梭在展現(xiàn)不平等的發(fā)展與升級的過程中也在進行對平等發(fā)展的辯證思考。
盧梭的平等觀是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存在辯證否定的思想,他并不提倡烏托邦式的平等,他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了人類呈螺旋式上升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他對于“事物的力量總是傾向于摧毀平等的”這句話有著深刻的理解,認為社會契約是以政治與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人們仍然需要時刻警惕并用立法來捍衛(wèi)平等,社會契約并不能夠使得平等的成果一勞永逸[4]。
三、康德“倫理共同體”構建——道德自由
康德倫理學意義上的目的王國是從道德的最高原則中推演出來的,是一個由道德原則約束的有理性的人的體系,倫理共同體思想作為至善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目的王國思想的發(fā)展??档抡J為因為有人的意識自律在目的王國中人扮演的角色既是成員又是首腦,道德就是一個有理性東西能夠作為自在目的而存在的唯一條件,因為只有通過道德,他才能成為目的王國的一個立法成員[5]。所以構成目的王國的實質條件是道德或有道德的人。而僅是個人的德性完善是不夠的,還需要所有人德性的共同完善并由此結合成一個自由道德的社會,因此目的王國在性質上是一個道德的王國,進而在此基礎上康德提出倫理共同體思想。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物,所以需要一種手段來維護這種道德性,單個的人聯(lián)合成一個整體,構成具有善良意念的人的體系,才能實現(xiàn)道德上的至善??档碌膫惱砉餐w是所有人、所有民族都普遍遵循德性法則的社會,是一個世界性的道德共同體??档逻€認為僅依靠個人和世俗的力量是無法實現(xiàn)這種倫理共同體的,所以他將上帝人格化,使其作為最高的公共立法者,倫理共同體作為上帝的子民要服從上帝的誡命,利用倫理共同體對上帝的尊敬和對德性法則的尊重,能夠保證一種內在的道德狀態(tài),使得人人受到德性法則約束不被人性惡和社會惡所侵擾。
康德的至善是康德目的王國理念社會歷史論的闡發(fā),康德的倫理共同體充滿著對人類的關懷意識,但康德倫理共同體下自由的內涵是依靠純粹的道德來實現(xiàn)的,而倫理共同體的道德自由是人在道德上的自律及自治,這是內涵范圍極其狹窄的自由,并不符合達到全人類解放實現(xiàn)自由的多維度內涵。
四、精神拯救
在人類社會的最初狀態(tài)下,由于對自然界認知的局限性,這種未知和不可控的存在使得人們認為自然界是一種異己力量從而抱有心理上的畏懼,人們追求精神家園的過程中卻遇到諸多問題,被剝削階級的勞動者被壓榨,精神生活更無以為家,人們需要借助神的寬容和理解來消弭自身的苦難。而從柏拉圖的“理念論”到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都從現(xiàn)實世界中獨立出了另一個世界,這個彼岸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某些人性特點的,人作為人是較與其他生命體多出超越性和理想性的存在,在人類有限的生命中,對于理想的愿望欲求不滿后,便將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上,反之亦然,彼岸世界同樣也是人們現(xiàn)實世界即此岸世界另一種狀態(tài)的反映和說明。人類對謀求解放的方式一直不斷嘗試著,在此岸世界暫且無法謀得切當方法時進而將精神予以寄托,營造彼岸世界,以求精神拯救。
五、“烏托邦”道路——經(jīng)驗直觀
人們?yōu)榱诉_到理想社會狀態(tài),提出過非常豐富的方案和制度設計,而“烏托邦”是其中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作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托馬斯·莫爾在他的《烏托邦》中是這樣設定的,自由、民主和博愛為主基調,人的自然條件近乎完美,天然物質資源豐富,生產(chǎn)力發(fā)達,科技超前,私有制被消滅,財產(chǎn)共有,在那座島嶼上人們各取所需,簡化的勞動仍可以創(chuàng)造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除此之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夏爾·傅立葉的理想世界,這個空想者的“子民們”生活在一個叫做“法倫斯泰爾”的城居中,在這里由1600~1800的人口構成了被他稱作法朗吉的共同體而代替了家庭,親屬關系增多,權力關系也隨之增多,政府最大限度地被縮小,重大決定由每人每天的聚集來共同確定。他的理想城居中,生活的基礎設施完備,安保措施嚴謹,人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新物種,甚至居民本身都會發(fā)生自然進化。
從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構想中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莫爾的島嶼還是傅立葉的城居都是依照現(xiàn)存的生活經(jīng)驗而虛構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烏托邦”的本質是有啟發(fā)性的,它不光是空想家本人的理想追求,也代表著人類對未來追求的思想觀念,即“由理性主宰的理想國家的觀念?!?/p>
六、結語
無論是古希臘對理想國的向往以及盧梭社會契約的簽訂,還是中古的上帝拯救,亦或是康德的人為自然立法,都升騰著濃濃的烏托邦情懷。如今思想史研究中的傳統(tǒng)烏托邦,主要是指一種與思想所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實況不相符的思想,包括某種特殊思想的性質,由這種思想推衍出路徑,而非這種思想的表現(xiàn)模式。這種思想的目的,是嘗試尋求和構造現(xiàn)實路徑進而徹底改變與此思想不符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但原則上卻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比如辯證思想,它們所提供的借鑒意義和對解放方案今后的現(xiàn)實化、具體化的推動是極大的,是人類思想史上尋求解放方案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張竹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2]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靳松山.柏拉圖與馬克思的國家理念探析——基于《理想國》與《共產(chǎn)黨宣言》[D].西南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1.
[5]王培培.從權利平等到社會平等——盧梭平等觀與馬克思平等觀的比較[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3(2):70-75.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