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婷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利用數學問題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引導學生通過問題掌握數學知識點的應用方法。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提問的教學方法已經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手段,為能夠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方法的看法,教師應該改變提問的方式,利用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數學問題。在此,我將對如何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展開研究討論。
關鍵詞:提問;發(fā)現;知識;解決
對于初中生而言,主動提出數學問題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力。當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疑問提出問題時,學生就能夠認真的聽教師傳授知識點展開解答,并且學會在聽教師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解決自己的學習疑問。教師如果能夠培養(yǎng)好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學生就能夠在主動提問中善于發(fā)現數學知識難點和重點,為教師的數學教學工作提高效率。
一、利用課堂導入引導學生提問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導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多提問數學問題,讓學生產生對新知識學習的好奇心。當學生能夠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提出自己對本課的學習好奇時,教師就能夠利用好學生的好奇提問,引入課堂教學知識點,由此做到快速的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最常使用的是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方法,為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開展轉換提問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提問。例如在《平移》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會采取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的新型教學手段。在課堂開始傳授新知識前,我提問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時的學習想法,引導他們主動把自己的學習想法變成學習問題,鼓勵他們主動提出。這個時候學生會根據這一個課題提出問題:平移是什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現象?等。當學生提出問題以后,我把這些問題作為導入內容,引導學生真正的走進《平移》這一課的學習中,由此讓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理解平移的概念。并且,學生在了解概念以后,他們善于發(fā)現的學習習慣會得到培養(yǎng),從而走進生活,學習數學。學生在充分理解概念以后,他們會回歸生活,找到生活中平移的事物,加深對《平移》這一課的學習理解。
引導學生在課堂導入中提出問題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好奇心,只有在課堂導入中滲透讓學生主動提問的教學手段,教師才能夠利用這個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遞本課的知識要點,讓學生在自己提出的問題中探索新知識,從而解決自己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提出的學習疑問。
二、注重課堂小結教學中的學生提問教學
當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完整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內容時,要注重課堂小結的教學。課堂小結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讓學生理解本堂課他們學習到哪些知識。在注重課堂小學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小結中提出自己在本堂課中遇到的學習問題,以此讓教師明白下一節(jié)課應該如何展開問題解答教學。
在開展《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課的教學以后,學生會對有序數對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問題,學生真正動手實踐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會得到限制,并不能在實踐中充分的學習掌握知識難點,這時學生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疑問沒有獲得解答的現象。為保證整節(jié)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我會在課堂即將結束時重視小結教,利用小結引導學生主動提出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遇到的學習問題,然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好下節(jié)課的備課教學方案,以此根據學生問題設計教學方案,展開進一步有針對性的課堂知識點教學。
在小結中引導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學習問題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只有明白本節(jié)課的重要性,學生才會認真的教師的教學,從而找到自己不會的缺口,然后把自己的學習問題提問出來,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三、鼓勵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發(fā)現學習問題
教師在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在上課中發(fā)現學習問題,只有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的能力,學生才會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同時,如果學生能夠在上課過程中發(fā)現學習問題,那么就能夠說明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比較專心,只有認真聽教師的講解,才會發(fā)現問題,把發(fā)現的問題提出來。
例如在《與三角形有關的角》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會采取實踐教學的方法,利用實踐引導學生在測量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鼓勵學生把發(fā)現的學習問題主動的提出來。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會收集各種各樣的三角形,引導學生用量角器把這些三角形的內角和進行計算。通過學生的測量計算,學生會發(fā)現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接著我會鼓勵學生善于提出自己在測量中發(fā)現的問題,在我的鼓勵中,學生會問:為什么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借著這個問題,我展開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從而讓學生根據自己主動提出的問題掌握三角形的數學知識,學會應用180°的內角和解決和三角形有關的數學問題。
這一課主要采取的教學手段是實踐教學法,同時,教師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壞學生是自己動手測量三角形的內角和,所以他們能夠根據自己測量的結果提出數學問題,由此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理解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點,會應用這個知識點解決問題。
四、展開小組提問教學
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時,教師應該注重開展小組提問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在小組合作中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疑問,做到和小組的組員共同解決學習疑問,以次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情感。
在開展《圖形的相似》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會要求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掌握本課的知識點。在小組學習中,組員之間會共同探討哪些圖形具有相似性,當組員搜集到各種各樣的相似圖形之后,我會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說出自己的學習疑問。這時候學生就會大膽地說出自己對相似圖形的疑問。當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疑問之后,我會再次鼓勵學生在小組中探討這些學習疑問的解決方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展開小組提問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同學之間合作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并且,學生也能夠在小組中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學習想法,把這些學習想法轉化為學習問題,向組員提出,從而根據教師傳授的內容一起在小組中把提出的學習問題解決。
總結: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應該多具備新穎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師還是使用以往常用的教學手段,那么學生容易產生疲憊的學習心理,只有教師學會轉換教學角度,引導學生多提問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學生才會在新穎的提問教學中,掌握豐富的題解決知識點。
參考文獻:
[1]周燕舞.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69-170.
[2]劉志強.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9(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