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華
摘要:聽、說、讀、寫、是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要想掌握一門外語,需要這四種能力的均衡發(fā)展。采用真實的聽力語言材料和開展互動的教學活動來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關(guān)鍵詞:聽力;教學;模式;重要性
目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訓練,尤其是聽的訓練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不高。要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就必須重視聽說訓練。聽占整個言語交際活動總量的45%,是人們進行言語交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聽力水平是制約我們學生英語成績的重要因素。
一、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聽、說、讀、寫構(gòu)成了英語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英語是一門交際語言,聽在人們交際活動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聽是獲取語言信息和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聽是說的前提和基礎,聽不懂就意味著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就不會說和讀;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也就意味著無法開展寫的活動。聽、說、讀、寫四要素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而聽在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中又顯得尤為重要,是最基本的能力。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完善,英語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聽力考試的形式更多元化,聽力考試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題材更貼近生活,提問的方式多變,語音、語調(diào)更自然流暢,從各方面都反映聽力教學日益受到重視,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更應加強英語聽力訓練,學生也應更加重視。在每個單元的Integrated Skills板塊Part A中,如何上好這一教學模塊,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培養(yǎng)與切實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將聽、說、讀、寫有機結(jié)合是我們在教學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
“放音、做題、對答案”這一傳統(tǒng)英語聽力課的教學模式使許多孩子認為聽力課就是老師放錄音,學生在聽了材料一到兩遍后,完成相關(guān)聽力練習,然后老師核對答案。如果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映聽不懂,則老師會再次播放聽力材料或慢放或逐句播放直至學生聽懂并且完成練習。單一的聽力材料輸入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chǎn)生疲倦,從而注意力分散,影響聽力水平提高。其次,在Integrated Skills板塊Part A部分往往是對下面要播放的聽力材料的聽前資料,幫助學生對聽力材料更好的掌握,從而更好地完成相關(guān)的聽力練習。然而在教學中往往忽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即使用這些材料,也只限于對部分生詞和難句進行解析,忽視了聽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二)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心理因素
英語聽力過程是一個高度緊張的過程,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而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上課經(jīng)常會走神,而英語聽力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就更可能造成聽力障礙。另外,當人的情緒處于高度緊張、激動或者厭煩的狀態(tài)時,很容易產(chǎn)生對抗心理,很難準確接受聽力信息的。由于受母語教育的影響,中國學生在接受英語聽力信息時,習慣于將聽到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中文,用中文進行思維,影響了聽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使學生精神高度緊張、顧慮重重,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學生英語聽力的心理障礙,導致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消極、被動的進入角色,一聽就怕,越怕越聽不懂,越是聽不懂就會產(chǎn)生挫敗感和失去信心,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聽而生畏”。
(三)學生英語語言基礎掌握不牢靠制約聽力發(fā)展
英語語言掌握不牢靠表現(xiàn)在:部分學生對純正的美式英語發(fā)音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不牢,無法在遇到連讀、弱讀或失去爆破等聽力材料時準確理解詞義或句義,只能孤立的聽懂單個單詞,不能形成完整的句意;詞匯量的不足也是制約聽力發(fā)展的因素之一,往往在聽力考試或練習中造成單詞拼寫不準確或是對詞義的誤解。
三、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實踐
聽力作為英語學習最基本的認知環(huán)節(jié),也是英語交流能力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所以,我們學習英語就不能忽視聽力教學。實際上現(xiàn)在的教學體系也是這樣誘導的,聽力無論在各級考試中都占了相當?shù)谋戎怠?/p>
(一)聽力訓練不能流于形式,要看重實際效果,要有針對性,目的性。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英語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同學們多聽多說、多練,最好全程英語教學,這樣耳濡目染學生的聽力水平自然會提高。我們在課前安插五分鐘自由會話(free talk)時間,可以運用上節(jié)課學習的新詞匯和語句相互問答一些日常問題,范圍可以涉及節(jié)日祝賀、班級故事、天氣預報等素材,這樣可以有意識、有針對地提高同學們聽說興趣,進而提高的聽力水平。
英語廣播和英語電視教學節(jié)目也是提高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聽廣播或者收看英語節(jié)目,然后設計相關(guān)問題來訓練學生的聽力。
(二)聽力測試要做好三級準備
1、預估材料信息。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邏輯認定能力和辯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心理定向準備狀況的制約。如果我們可以準確預測即將聽到的信息材料時,我們大腦中預備接受該范圍信息的網(wǎng)絡被激活,如此“有備而來”聽力效果自然不同一般?,F(xiàn)行考試一般考生在聽材料前要有五秒鐘的空余來了解答題內(nèi)容。因此,我們要一定要指導同學們充分利用這五秒鐘來掌握題干信息及答案內(nèi)容,并即時參照所掌握的信息作出聽前預估。如此以來,我們就能有針對性地區(qū)捕捉有效信息。通常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疑問詞諸如:what / whose/ who/ which/ why/ when/ where/ how (much, long, many, far) 抓住關(guān)鍵信息,反復揣摩,幾乎可掌握預聽內(nèi)容。
2、識記關(guān)鍵信息。在實際聽力測試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材料中的用詞稍有同義置換或者干擾信息與應選信息模糊不清的情況。因此,針對豐富的聽力信息,我們需要進行冷靜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辨認和識記,最終篩選出正確信息。聽力測試具有信息材料瞬間即逝的特性,因此,我們只憑大腦的感性的短暫記憶肯定是不行的,關(guān)鍵之處我們最好借以筆記,諸如信息中發(fā)生的事件 (what)、所出現(xiàn)的人物 (who)、地點 (where)、時間 (when)、方式(how)、原因 (why)、數(shù)量(how many ,how much) 等關(guān)鍵信息,這樣才不至于百密一疏,才能更全面準確的識記信息[6]。
3、推斷感情色彩。聽力測試中我們可以根據(jù)語調(diào)語音變化、帶有特殊感情色彩的詞語,來判斷說者的主觀意圖;或者通過對話聯(lián)系上下文來判斷正確的結(jié)論。諸如由glad,happy,nice,wonderful……等詞的使用可推斷高興的情緒;由 sad,disappointed……可以判斷主人公不高興,失望等精神狀態(tài),從 believe,sure,disagree,I agree,dislike,like……等詞來推論說者的相信、肯定、不同意、同意、喜歡、不喜歡等相對應的個人感情色彩。推斷感情色彩我們不僅僅依據(jù)這些詞語,更要參照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jù)給出的題干和備選答案以及聽到的準確內(nèi)容來推斷整個材料的大概內(nèi)容,從而幫助自己理解一些沒有聽準的詞句,這樣聽力題目就迎刃而解了。
除此之外,學習英語聽力時會遇到困難,是因為學生本身有心理障礙,不愿意去學習和研究??朔W生的心理障礙要做到以下幾點:老師向?qū)W生說明,學習英語聽力不是一件難事,不斷地培養(yǎng)是可以得到進步的,心理障礙是可以克服的。綜合理解語言的材料,提高思維和運用能力,就是在提高說的能力。準確及時的表述,是英語聽力好于不好的決定性因素,這些不是一天就能鍛煉出來的。提高學生的聽力有效時間內(nèi),盡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快速閱讀答案選項,提煉出有用的知識,不斷模仿聽力中的閱讀語氣和語調(diào),邊聽邊寫邊記憶。教師要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聽力習慣。
良好的聽力的形成不能只局限于單一地聽這一訓練形式,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聽必須與說、讀、寫有機結(jié)合,聽力訓練必須課內(nèi)課外科學地安排進行??偠灾?,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聽的“量”的積累,而且更要注重“巧”的掌握與運用。只要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遵循、掌握、運用聽力訓練的規(guī)律,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