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方文庫”與日本“南進”戰(zhàn)略研究

2020-09-10 07:22吳佩軍
外國問題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戰(zhàn)略

[內容摘要]“南方文庫”1938年成立于東京,是日軍御用情報調查機構“南支調查會”所屬的資料庫,收藏了約九千余種圖書和報告、六百多種期刊,以及大量的統計年報、地圖。該文庫是日本侵略政策和“南進”戰(zhàn)略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收藏的資料為日軍制定和實施對華侵略政策、對東南亞占領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情報支持,具有獨特的“智庫”情報價值,是研究中日戰(zhàn)爭史和太平洋戰(zhàn)爭史的重要史料。

[關鍵詞]“南支調查會”;“南方文庫”;中日戰(zhàn)爭;“南進”戰(zhàn)略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01( 2020) 01-0040-10

明治政權建立之后,日本政府就將效仿西方進行武力擴張作為其基本國策。1868年,明治天皇在《宸翰》中公開宣稱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①。1890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國會上發(fā)表《施政方針》,明確表示要侵略朝鮮和中國:“大凡為國,不能保護主權線和利益線,則不能為國。方今立于列國之間,維持一國之獨立,僅僅守衛(wèi)主權線已決非充分,亦必須保護利益線?!雹谥腥占孜鐟?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以后,日本將亞洲大陸和東南亞作為其擴張的兩個主要地區(qū)。此后,日本政府、軍方、國策會社下屬的情報調查機構以及各種學術機構開始對中國和東南亞的歷史與現狀進行長期和全面的調查研究。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日軍大舉侵略包括華南地區(qū)在內的中國領土,“南進論”甚囂塵上,日本出現了許多冠以“南方”“南洋”“南支”等名稱的情報調查機構。1938年8月出版的《南洋關系文化經濟團體要錄》介紹的相關團體達到77個,其中就包括“南支調查會”。③至1945年日本戰(zhàn)敗為止,這些機構對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國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調查,印制出版了大量的報告和書籍,其中的很多資料為“南支調查會所屬南方文庫”收藏。戰(zhàn)后,中日學者對華南抗戰(zhàn)史、“南支調查會”和“南方文庫”的相關資料進行了整理,④這為本文提供了史料和方法借鑒,奠定了研究基礎。本文以近年來在日本的圖書館和檔案館發(fā)現的“南方文庫”相關資料為中心,集中探討以下四個問題:第一,日本軍國主義“南進”戰(zhàn)略與對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國調查的關系;第二,“南支調查會”的主要活動;第三,“南方文庫”所藏資料的分類與內容;第四,“南方文庫”資料對于日本戰(zhàn)爭決策的影響。

一、日本帝國主義的“南進”戰(zhàn)略與對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國的調查

中國華南地區(qū)與中南半島的東南亞各國陸路相連,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隔海相望,彼此之間的經貿關系密切,人員交往也非常頻繁。日本朝野一直覬覦中國華南地區(qū),試圖以其為跳板侵略東南亞各國。早在江戶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以佐藤信淵的《宇內混同秘策》為代表的“南進論”,其主旨就是要吞并中國,而后征服東南亞。明治20年代,“南進論”出現了井噴式的發(fā)展,志賀重昂的《南洋時事》、菅沼貞風的《新日本的圖南之夢》、田口卯吉的《南洋經略論》、樽井藤吉的《大東合邦論》、副島八十六的《南方經營論》、竹越與三郎的《南國記》等著述相繼問世,引起了日本社會的轟動。但是,這些“南進論”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其真正付諸實施則是在1895年日本割占中國臺灣設立總督府之后。臺灣總督府在日本內閣的直接領導下,與軍方密切合作,搜集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的情報,成了“南進”的急先鋒。日本的“南進”可以分成四個時期,即搖籃期、大正南進期、南進停滯期、昭和南進期。

“南進”的搖籃期從1895年甲午戰(zhàn)爭之后至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之前。1898年第二代臺灣總督桂太郎提出“臺灣的經營不應僅僅限于臺灣島內,而應采取更為進取的政策……將來要進一步控制中國海,與中國南部沿海地區(qū)保持密切的聯系,與南洋列島進行交往,利用臺澎的地利優(yōu)勢擴張國勢”。①根據這一政策,臺灣銀行以及三五公司等國策公司在廈門、香港、福州、汕頭、廣州等華南主要城市開設分店,進行資本輸出和經濟滲透,同時組織人員對各地的政治、經濟、金融情況進行調查。②1905年日俄戰(zhàn)爭以后,日本控制了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其對外擴張的野心進一步受到刺激。1907年,日本陸海軍當局制定了《日本帝國國防方針》,其中規(guī)定:“帝國施政方針應定位在兩點上,即在滿洲和韓國扶植利權,同時向亞細亞的南方以及太平洋的彼岸謀求擴張”,“帝國的國防態(tài)勢要以攻為本,帝國的兵備要以在東亞對俄美采取攻勢為標準來配備”。③《日本帝國國防方針》的公布標志著“北進”和“南進”正式成為日本陸海軍基本的戰(zhàn)略方針,此后三十年間出臺的各種國策大綱、國策基準都貫穿著這一方針,日本政府也基于這一國防方針正式將臺灣作為“南進”的基地。

大正南進期從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至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前。一戰(zhàn)爆發(fā)后,日本以維護日英同盟為借口對德宣戰(zhàn),不僅從德國手中奪取了中國青島,還占領了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等623個南洋群島。南洋群島先是由日本海軍進行軍政統治,1922年又交由“南洋廳”負責管理,逐漸成為了日本“南進”的第二個基地。與此同時,臺灣總督府也更加積極地推動“南進”戰(zhàn)略的實施。1915年,在臺灣總督府的支持下,負責東南亞調查的國策機關“南洋協會”成立,該協會將對東南亞的調查報告結集成書,先后出版了《南洋叢書》和《南洋研究叢書》等。1918年,下村宏擔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后,成立了調查課,“調查有關南支南洋及其他海外的制度和經濟情形”。④調查課先后編輯出版了《內外情報》《海外調查》《南支那及南洋調查書》等定期雜志,刊載了大量有關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國的文章。此外,臺灣總督府下屬的各個學校也大力培養(yǎng)“南進”方面的人才,臺灣醫(yī)學??茖W校開設了熱帶醫(yī)學研究科,高等商業(yè)??茖W校開設了漢語課和教授東南亞各國語言以及殖民政策學、民族學方面的課程,鼓勵學生去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進行調查研究。

南進停滯期從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后至1936年《國策基準》頒布之前。1921年至1922年,美國召開了華盛頓會議,與會各國簽訂了《四國條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這些條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qū)的擴張勢頭。翌年發(fā)生的關東大地震沉重打擊了日本經濟,日本政府將大量資金投入災后重建,“南進”計劃則被擱置。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軍國主義集中力量侵略中國,并將北方的蘇聯視為第一假想敵,強化對蘇防御,陸軍提出的“先北后南論”也隨之占據上風。但是,日本并沒有停止“南進”的腳步。1935年9月,臺灣總督府設立熱帶產業(yè)調查會,翌年8月又成立了國策公司——臺灣拓殖株式會社,這兩個機構負責對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進行經濟擴張和情報搜集工作。

昭和南進期從1936年五相會議召開至1945年日本戰(zhàn)敗為止。1936年8月,廣田內閣的首相、外相、藏相、陸相、海相召開五相會議,制定了《國策基準》,提出“在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的同時”,“努力推進我們民族在南方海洋特別是外南洋地區(qū)的發(fā)展,在避免刺激其他國家的前提下,以漸進和平的手段謀求我國的勢力進入該地區(qū),以期充實國家實力”。①《國策基準》重新將“南進”列入國策之中,提出了“南北并進”的戰(zhàn)略方針。1937年7月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華南地區(qū)各港口和陸路通道成為戰(zhàn)略物資進入中國的重要渠道。為了完成對中國的封鎖,1938年日軍侵入華南地區(qū),相繼占領了廈門、廣州及其周邊城市,1939年2月,在占領海南島之后,將其變?yōu)椤澳线M”的前進基地。另一方面,陷入戰(zhàn)爭泥潭的日本也開始積極攫取中國淪陷區(qū)和東南亞的資源,以彌補戰(zhàn)爭資源的不足。在這一背景下,1939年10月,日本外務省出臺了《適應新形勢的南方政策方案》,提出“使有關國家開放門戶,獲取我方所需資源,從而使南洋成為帝國經濟自給圈的一環(huán)”,“斷絕經由法屬印支及緬甸的第三國的援蔣行動,以助中國事變的迅速解決”。②

中日戰(zhàn)爭的長期化態(tài)勢推動了日本軍國主義“南進”戰(zhàn)略的實施,也使得日本對中國華南和東南亞的調查迎來了高潮。1938年3月,“南支調查會”在日本軍方的支持下成立,負責華南地區(qū)的資源調查,同年12月16日,日本內閣設立興亞院,由其專門負責處理侵華事宜。翌年,興亞院在廈門和廣州等地設立了派遣事務所,協助日軍進行調查和經濟掠奪。除這些新成立的機構外,臺灣總督府外事部(撤銷調查課后成立的部門)、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熱帶產業(yè)調查會等國策會社和研究機構為了掠奪華南地區(qū)礦產資源,也更加積極地進行調查。

1939年關東軍在諾門坎戰(zhàn)場上的失利使得日本高層開始質疑“北進”的可行性。1940年,法國和荷蘭等國在納粹德國的閃電戰(zhàn)攻擊之下相繼投降,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等殖民地成為“無主的真空地帶”,局勢的變化刺激了日本“南進”的野心。日本于6月強行切斷了滇越鐵路等援華交通線,并于9月“進駐”法屬印支北部。與此同時,為了獲得德意對其“南進”戰(zhàn)略的支持,日本與這兩個國家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這一系列行動推動了“南進”戰(zhàn)略的實施,但卻導致日美矛盾的升級。美國在1940年上半年廢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并開始禁止石油、廢鋼鐵等戰(zhàn)略物資出口日本。1941年7月,日軍“進駐”法屬印支南部,對新加坡和菲律賓造成直接威脅。美國宣布凍結日本在美的全部財產,并對日本實行物資全面禁運,日美戰(zhàn)爭已經不可避免。同年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制定《帝國國策實施要領》,以10月下旬為目標完成對美國(英國、荷蘭)的戰(zhàn)爭準備。③12月1日,日本御前會議確認日美談判失敗,決定按既定計劃對美開戰(zhàn)。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陸軍登陸馬來半島,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

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日本的各種機構對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調查達到頂峰。這些機構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日本政府和軍方機構,包括興亞院(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并人新成立的大東亞?。⑴_灣總督府、“南支派遣軍司令部”以及“南方軍司令部”等;第二類是臺灣總督府所屬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等“國策會社”,以及“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第三類是“南支調查會”、東亞技術聯盟、東亞研究所、南洋協會、太平洋協會、南方經濟調查會、南洋經濟研究所等“國策調查”研究機構;第四種是東京帝國大學南方資源研究會、京都帝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臺北帝國大學等大學研究機構。其中,臺灣總督府所屬機構組成的“南洋派”和“南支調查會”、興亞院等“中央派”成了調查的主力。

從調查的主要事項來看,最受重視的莫過于礦產資源、工業(yè)和經濟實力等與戰(zhàn)爭直接相關事項的調查。從調查方法與資料特色方面來看,包括綜合調查、專題調查、文獻調查、實地調查等多種類型。其中,在文獻調查方面,既包括在利用文獻資料基礎上的分析性調查研究,也包括直接翻譯中文或外文文獻資料。在實地調查這一類型中,既有短期調查后提出的調查報告,也有任職于華南地區(qū)和南洋派出機構的人士完成的調查報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調查報告是文獻調查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產物。如“南支調查會”的《廣東省工廠名簿》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二、“南支調查會”的主要活動

“南支調查會”成立于1938年3月“廣東戰(zhàn)役”前,1944年4月末解散,前后存在了6年時間。本部分為調查部、工作部、總務部三個部,調查部包括文庫股、編輯股、調查股;工作部下設工作股;總務部包括會計股和庶務股。本部事務所位于東京澀谷區(qū)代代木本町,分部遍布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地。主要成員包括會長井上匡四郎、①田端幸三郎、②須見新一郎③等7名理事,顧問山路一善④和齋藤恒,⑤評議員34名,調查員28名,囑托18名,雇員6名以及來自臺北帝國大學、臺灣總督府的特聘人員、臺灣軍的校級參謀人員。參謀本部宣傳謀略課課長影佐禎昭、中國課課長渡左近、企畫院的池田純久大佐、臺灣軍參謀長田中久一等人也參與了“南支調查會”的籌建工作??梢哉f,從人員構成上看,“南支調查會”是日本軍方、政府、臺灣總督府三方合作的產物。

“南支調查會”從本質上說是日本陸軍御用情報調查機構。正如時任臺灣軍⑥參謀長的田中久一所言,該機構是軍方的“外圍機構”。⑦1938年4月9日,臺灣軍參謀長和“南支調查會”會長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規(guī)定“臺灣軍參謀長可以推薦軍官參加南支調查會評議員會議”,“南支調查會必須事先獲得臺灣軍參謀長的同意才能任免理事”,①軍方通過這種方式控制了“南支調查會”的人事任免權。不僅如此,“南支調查會”的許多活動都有臺灣軍的參與,臺北支部直接設在了臺灣軍總司令部調查班內。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后,很多臺灣軍出身的將校級軍官都曾擔任“南支派遣軍”的要職,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轉入“南方軍”高層任職,所以“南支調查會”又和這些軍隊保持了密切的關系。

“南支調查會”最初是為了配合日軍發(fā)動的“廣東戰(zhàn)役”以及戰(zhàn)后的殖民統治而成立的機構,《南支調查會紀要》明確了該機構的性質是對華南地區(qū)進行“實證調查”和“經濟滲透”的“誘導機關”,②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后其活動范圍擴展到東南亞地區(qū)。該調查會的工作內容為以下14個部分,“1.籌集南支文化工作所需資金;2.籌集福建、粵東工作所需資金;3.組織調查班;4.組織華南文化協會;5.參與廣東日本商工會議所的籌建工作;6.參與福建、粵東工作;7.參與華僑的經濟工作;8.負責外地支部的業(yè)務;9.舉辦講演;10.發(fā)行機關報;11.協助政府進行各項調查;12.派遣人員赴法屬印度支那進行調查;13.派遣人員赴馬尼拉、昭南市(新加坡)和爪哇進行調查;14.經營南方文庫?!雹?/p>

調查是“南支調查會”的重點工作。為了配合日軍在華南淪陷區(qū)進行的經濟掠奪,“南支調查會”成立了調查股。該調查股組織了5個調查班,即第1班廣東農業(yè)資源調查班;第2班廣東資源調查班;第3班廣東工礦企業(yè)調查班;第4班海南島農林業(yè)調查班;第5班海南島礦業(yè)資源調查班。調查班成員除了“南支調查會”的人員外,大多來自臺北帝國大學、臺灣總督府所屬調查機構以及東亞技術聯盟等機構。第1班的調查時間是1938年12月14日至翌年2月,班長是臺北帝國大學農學教授白鳥勝義,成員為“南支調查會”的調查員與臺北帝國大學的學者,調查重點是珠三角地區(qū)糧食和經濟作物產量以及土壤情況。第2班于1939年3月由“南支調查會”與東亞技術聯盟聯合組成,地質礦產專家大井上義近擔任班長,對廣東省寶安縣大嶺鐵礦床和伶仃島螢石以及鐵岡鐵礦、番禺縣魚沙坦西坑金礦和龍眼洞白云母礦床以及鳥石岡鐵礦、順德縣龍江墟錦屏山鐵礦、花縣平山無煙煤礦、增城縣大碼塔金礦、廣東陽江縣南鵬島鎢礦進行勘探和“調查”,繪制了精確的埋藏圖,撰寫了大量報告。第3班于1939年4月成立,主要成員是日本本土和臺灣廠礦企業(yè)的負責人與工程師,調查了廣州西村士敏土廠、廣東省營制紙廠、新造、市頭、順德的省營新式糖廠等。第4班成立于1939年5月17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教授中村賢太郎為班長,“南支調查會”和東亞技術聯盟以及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三方聯合調查了海南島的土壤、水稻產量、橡膠種植情況。第5班受日本海軍委托于同年6月16日成立,先后調查了海南島的錫礦、鐵礦等礦產資源。根據這些調查數據,“南支調查會”先后編纂了有關廣東省和海南島工農業(yè)、礦產資源的報告。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南支調查會”的調查范圍從中國華南地區(qū)擴大到東南亞,在西貢、巴達維亞、曼谷、馬尼拉等地派駐調查員或囑托,并進一步動員日本國內和臺北帝國大學、臺灣總督府附屬機構的專家開展調查。這些專家包括民族學家松本信廣、政治學家中村哲、寄生蟲學家官島干之助、考古學家國分直一、人類學家清野謙次、原馬尼拉總領事木村悖、菲律賓研究者三吉朋十、東洋史學家石田干之助、農藝化學家坂口謹一郎、國際政治學家松下正壽、體質人類學家金文丈夫、作家檀一雄?!澳现д{查會”經常邀請這些專家就調查結果進行演講,“介紹南支那或南洋諸國的政治、經濟、資源、民情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加深對南方的認識”,并將調查內容刊登在每月定期出版的機關雜志《南方》上,部分文章整理之后以書籍形式出版。

除了農林業(yè)、工礦企業(yè)、資源分布,東南亞華僑也是調查的重點。“南支調查會”為了研究華僑的經濟實力以及策動華僑領袖支持廣東傀儡政權,先后向香港、菲律賓、馬來派遣了四名調查員,調查內容包括華僑抵制日貨和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的情況,華僑僑匯與戰(zhàn)時中國經濟關系,華僑領袖和華僑社團等問題,編纂了《香港華僑商工業(yè)年鑒》《華僑領袖名簿》《馬來華僑團體》等報告書。其中《華僑領袖名簿》列舉了140名馬來華僑領袖的姓名和住址,并且分別標注“O”符號和“△”符號,前者表示該僑領富有財產和處于社會上層地位,后者表示該僑領與抗日運動有密切關系。《馬來華僑團體》則收錄386個華僑團體,注明該團體的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和英文地址。①

開展“宣撫工作”也是“南支調查會”的重要活動。《南支調查會紀要》提及“自從昭和16年8月接收某方面委托進行調查”,“除了提供調查成果外,在工作方面也銳意合作”。②這里所指的工作就是在軍方指令下進行的“宣撫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成立殖民奴化機構“華南文化協會”、策反福建和粵東等地的國民黨黨政軍人員等。“華南文化協會”是1939年8月在“南支派遣軍”的授意下,由“南支調查會”和廣東特務機關策劃,聯合偽廣東治安維持會成立的機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和訓練領導者,組織學生赴日本留學,發(fā)行文化雜志,參與組建廣東日本商工業(yè)者事業(yè)振興機構”,③“糾正支那民眾由于國民黨的統治而培養(yǎng)出來的根深蒂固的排日思想,使支那民眾順應東亞新態(tài)勢的建設,并為此開展思想工作”。④根據這一宗旨,“華南文化協會”組織成立了“以留東學會為母體的文化會”,以“支那人名義出版了報紙、雜志,以及專門登載研究廣東和海南島文章的刊物”,“派遣日本觀光團”,“培養(yǎng)教員”。⑤在進行文化侵略的同時,“南支調查會”“還在臺灣支部會員的支持下”,以汕頭為據點,策動黃大偉⑥投敵叛國,組織“和平救國軍”攻打澄海地區(qū),拉攏著名僑領周之楨⑦出任汕頭“善后委員會”主席。

“南方文庫”的運營也是“南支調查會”的活動之一?!澳戏轿膸臁别^長由“南支調查會”會長井上匡四郎兼任,運營經費來自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企畫院”以及臺灣總督府等部門。該文庫收藏的資料有三個來源:一是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資料室的資料;二是日軍于1938年至1944年間在中國華南以及東南亞等地搜集和掠奪來的文獻資料;三是“南支調查會”等機構印制的調查報告、“宣撫工作報告”和繪制的地圖。

三、“南方文庫’’所藏資料的分類與內容

由于“南方文庫”的資料在二戰(zhàn)末期和戰(zhàn)后初期被分散到各處,所以準確的冊數難以統計。通過對《南支調查會南方文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的統計,“南方文庫”至少收藏了中、英、法、荷、日等語種的圖書資料約9000余種。從出版方式來看,既有正式的出版物,也有鉛印、油印、打印、手寫等多種形式的文稿。以出版類型劃分,包括圖書、期刊、各種類型的調查報告,專題資料、會議記錄、年報、月報、目錄、地圖等,其中調查報告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從出版內容來看,涉及對我國華南地區(qū)、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礦產資源、政治、外交、經濟、歷史、社會、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的調查,其中關于工礦企業(yè)、資源分布的資料最為重要。戰(zhàn)后,這些圖書資料分散于日本和臺灣各地。在日本,主要收藏在國立公文書館、國立國會圖書館、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資料室、東洋文庫、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圖書館等地;中國臺灣地區(qū),則主要收藏在“國立”圖書館、臺灣大學圖書館等地。在這些圖書館,業(yè)已查明蓋有“南方文庫”藏書章的資料為3000多冊。

《目錄》一書顯示,“南方文庫”的圖書資料被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按照地域和內容整理的圖書資料;第二類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叢書;第三類是期刊;第四類是目錄、索引、地圖等。

第一類圖書資料有6673種,如表1所示,有關東南亞的資料有1176種(17.6%),華南四省1175種(17.6%),中國其他地區(qū)2647種(39.7%)。這些資料按照地域分為A華南四省、B中國本土、C法屬印度支那、D泰國、E馬來、F緬甸、G印度、H菲律賓、I婆羅洲、J東印度諸島、K新幾內亞、L澳洲和新西蘭、M太平洋及南洋地區(qū)、N日本、O滿洲、P蒙疆、Q西伯利亞、R東亞、S世界。每個地域的資料又按照內容分成了1法制,2政治、外交、軍事,3財政、經濟,4農業(yè)、林業(yè)、水產及一般資源,5礦業(yè)、地質,6工業(yè),7商業(yè),8貿易,9土地、民族、殖民、人口、糧食,10交通、土木、建筑、港灣,11地志、氣象、旅行記,12歷史傳記,13社會,14教育,15思想、宗教、哲學、學術、文藝,16雜項。

如表2所示,華南四省的1175種資料中涉及工礦企業(yè)、資源分布以及經濟方面的資料占了多數。戰(zhàn)爭期間,日本情報機構和調查機構充分貫徹了“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政策,將資源和廠礦的調查作為了其工作的重點,同時從淪陷區(qū)掠奪了大量相關的圖書資料。這些資料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運回日本,交由“南方文庫”管理。日本情報機構利用這些資料,研究華南地區(qū)工農業(yè)的生產能力、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資源分布情況,在殖民統治和資源掠奪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類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31個系列的3291冊叢書,既有中國文史方面的叢書,也有自然科學類叢書,以及職業(yè)教育類叢書,還有多種漢譯名著,其中“萬有文庫”的叢書多達2500冊。

第三類是期刊,其中華文定期刊物355種,日文定期刊物272種,如表3、4所示,政治時事評論及一般性雜志、經濟、資源、礦產類期刊占比較大。一橋大學圖書館現存的“南方文庫”期刊文獻有100多種,按年、卷、期被裝訂成簡裝合訂本或精裝合訂本,絕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具有連續(xù)性和系統性,不僅內容十分豐富,而且涵蓋的范圍和信息很廣。其中與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有關的期刊有24種。如《南方民族》(南方土俗學會編)、《民族研究》(民族學協會)、《南支那及南洋情報》(臺灣時報發(fā)行所)、《南洋情報》(南洋協會)等。這些期刊與南方文庫其他資料同樣有著較高的史料價值。

第四類是目錄、索引、地圖等。其中,年鑒年報116種,統計27種,詞典、外語教材257種,職員名錄、人名錄、地名和人名詞典124種,圖書目錄、文獻目錄、索引172種,漢文古籍58種648冊等,地圖、照片若干。其中,“南方文庫”收藏的《南支那海水路志》《最新南支那海精圖》等一些研究中國南海疆域的圖書和日軍情報機構繪制的海圖,這些資料既是日軍的侵略罪證,也可以為維護國家利益服務,為國家制定外交政策和處理南海爭端提供史料依據。

四、從“南方文庫’’資料看日本對中國華南和東南亞各國調查的影響

“南方文庫”收藏的“南支調查會”等機構的各種報告,為日本政府在中日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制定對華政策、對東南亞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日本占領軍在華南淪陷區(qū)實施“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政策,對工商業(yè)、金融業(yè)、礦業(yè)實施全面統制和經濟掠奪,以使這些地區(qū)的經濟納入其戰(zhàn)爭經濟體系,為其侵略戰(zhàn)爭服務。為了配合這一政策的實施,“南支調查會”等機構搜集了國民黨地方當局和各工礦企業(yè)留下的資料,同時還進行了實地調查,編纂了大量報告。

“南支調查會”搜集的中文資料主要有《廣東省營工業(yè)概況》《廣東工業(yè)建設概況》《廣州之工業(yè)》《廣東建設月刊:化學工業(yè)專號》《廣州區(qū)第一蔗糖營造場概況》《廣東省省營糖廠概況》《番禺、增城、東莞、中山糖業(yè)調查報告書》《廣東工業(yè)建設概況第一種:西村士敏土廠》《廣東建設廳士敏土營業(yè)處年刊》;編纂的調查報告主要有《南支南洋的工業(yè)》《福建省的工業(yè)》《南支那的糖業(yè)》《南支及南洋的糖業(yè)》《廣東省經濟的特質及其工業(yè)》《廣東省工廠名簿》,編纂者為“南支調查會”、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南洋協會臺灣支部、東亞研究所等機構。日本占領軍根據這些資料對廣東淪陷區(qū)的工業(yè)實行統制,一方面強占重要工業(yè)企業(yè),將其委托給日本公司經營,另一方面則將一些企業(yè)先進的工業(yè)設備拆卸運回日本。如廣州西村士敏土廠交由日商淺野士敏土株式會社經營,廣東省營制紙廠先是被日本海軍軍部占領,后被委托給日本王子制紙株式會社經營,汪偽政權成立后,再生制紙株式會社利用日偽勢力,將紙廠經營權奪去,1940年5月,再生制紙株式會社將紙廠的全部機器設備劫運回日本北海道重新設廠。新造、市頭、順德、揭陽四家省營新式糖廠,在淪陷期間被日軍占據,部分設備被劫掠到日本。①

在強占和控制華南淪陷區(qū)企業(yè)的同時,日偽當局也對華南的礦產資源進行了掠奪。華南地區(qū)擁有豐富的鐵、鎢、金、錫、煤等資源,鎢礦資源主要集中在粵贛、粵湘邊界等南嶺地區(qū)以及廣東沿海,鐵礦資源則主要集中在海南島。為了進行資源掠奪,“南支調查會”等機構對淪陷區(qū)的礦產資源分布進行了調查,編制了大量調查報告。其中,對鎢礦資源的調查最為全面。鎢砂是一種具有特殊軍事用途的稀有金屬礦產,可以用于制造穿甲彈和生產槍管。“南方文庫”收藏的有關華南地區(qū)礦業(yè)資源的調查報告達到123種,其中的49種是對包括鎢礦在內的資源進行整體分析的報告,8種是“南支調查會”印制的專門分析鎢礦資源的報告。這些資料為日本占領當局掠奪和走私鎢礦提供了重要的情報。如1938年5月30日日軍侵占廣東陽江縣的南鵬島鎢礦后,由日本海軍與三菱公司共同負責采掘鎢礦,命名為“南支第一礦場”。從1938年6月至1945年5月,日軍在南鵬島開采了7年,掠奪鎢砂數以萬噸計。僅1938年6月18日至7月末,日軍即采得鎢砂約15000擔(約890多噸),由運輸艦運往臺灣。②

除了上述調查資料外,“南支調查會”“南支派遣軍調查班”、東亞技術聯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等情報機構組織了日本國內各大學、臺北帝國大學的專家對東南亞各國進行了綜合資源調查,印制了大量的“調查報告”?!澳戏轿膸臁笔詹氐倪@些“調查報告”多達400多冊,如《南方圈的資源:法屬印支篇》《馬來亞的地下資源》《南方的石油經濟》等。這些調查報告對日軍制定資源掠奪政策產生了一定影響。1941年11月,日本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決議通過《南方占領區(qū)行政實施要領》,規(guī)定“首先對占領區(qū)實行軍政,以資恢復治安,迅速獲取重要國防資源,并確保作戰(zhàn)軍當地補給”,①翌年12月通過的《南方經濟對策綱要》中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開發(fā)石油、鎳、銅、鉻等礦產資源是日軍軍政統治的三大目標之一。根據這一方針,日本占領軍當局加緊資源掠奪,如1942年從東南亞掠奪石油為167.3萬千升,1944年高達230.5萬千升。②

結語

戰(zhàn)前日本對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調查,是日本帝國主義擴張政策的產物。其基本出發(fā)點是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zhí)峁┣閳螅渥罱K目的是解決日本政府在中日戰(zhàn)爭和太平洋戰(zhàn)爭中面臨的深刻矛盾。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日本調查機構的調查范圍廣泛,重點也并不突出;1937年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日本戰(zhàn)略物資消耗巨大,情報調查機構的調查重點也隨之轉為經濟和資源調查,為戰(zhàn)爭服務的目的性進一步凸顯。如“南支調查會”通過實地調查和資料調查,掌握了大量有關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經濟和資源的情報,為日本占領軍的經濟掠奪提供了情報支持?!澳戏轿膸臁敝惺詹氐南嚓P調查報告,就是這一歷史的見證。

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前,日本的調查研究機構在接受政府的“指導”和經費贊助的同時,仍然擁有著一定的學術自由;1937年之后,日本軍部開始全面介入學術研究,一方面成立了以“南支調查會”為代表的御用調查機構,另一方面通過資金支持和人員征用等方式,強化了對已有學術機構的控制,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又建立了以軍部為核心的情報調查和學術研究統制體系。隨著戰(zhàn)時統制體制的建立,日本的各種調查機構和研究機構被統合,完全淪為從屬于軍部的御用機構。

總而言之,戰(zhàn)前日本對中國華南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的調查研究具有明顯的侵略性和掠奪性,完全是為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統治服務的。調查機構和研究機構依靠著軍方勢力,獲得了大量占領地的文獻資料,同時通過實地調查,掌握了大量一手的原始數據。如“南支調查會”從中國華南地區(qū)和菲律賓等地掠奪了大量文獻資料,并組織人員翻譯這些資料以供戰(zhàn)爭需要,同時又派人到占領地的工礦企業(yè)實地調查,為經濟掠奪提供情報支撐。戰(zhàn)爭結束之后,這些資料失去了應用價值,但作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證,仍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等待著研究者的發(fā)掘。

(責任編輯:馮雅)

①防銜廳防衙研究所戟史部:《史料集南方④軍政》,束京:朝雲新聞社,1985年,第91頁。

②田中申一:《日本戟爭經濟秘史:十五年戟爭下6二擋C于否物資勤員計畫④概要》,束京:日本戟爭經濟秘史刊行會,1974年,第244頁。

①黃菊艷:《日本侵略者對廣東的經濟掠奪與經濟統制》,《廣東社會科學》1996年第4期。

②《南鵬島鎢礦×挖掘殆盡》,香港《星島日報》1939年7月25日,第5版。轉引自肖自力:《戰(zhàn)時日本對中國鎢砂的劫掠與國民政府的應對》,《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7年第1期。

①華南四省指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四省。

①束亞研究所編:《20世紀日本④丁≯丁陰保重要研究資料(3)》第63卷,束京:龍溪書含,2003年。

②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第3頁。

③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第3頁。

④《華南文化協會》,外務省外交史館,丁≯丁雁史資料七7夕一:1/771/7叉3一卜、,B05016192400。

⑤《華南文化協會》,外務省外交史館,丁≯丁雁史資料七7夕一:1/-7 71/7叉了一卜、,B05016192400。

⑥黃大偉(1886-1944),湖北黃陂人,畢業(yè)于比利時皇家軍官學校、日本明治大學。在歐洲留學時加人中國同盟會,1911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后,歷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代理參軍長、粵軍第一路司令、中央直轄東路討賊軍第一軍軍長。1923年背叛革命,投靠陳炯明,陳炯明兵敗后,黃大偉隱居香港。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黃大偉在日軍的拉攏下招兵買馬成立偽軍。1939年11月,組成偽和平建國軍第一集團軍,自任總司令。1940年5月,任汪偽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7月,汪偽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撤銷偽和平建國軍第一集團軍番號,改組為偽閩粵邊區(qū)綏靖總司令部,任黃大偉為總司令,后來部隊擴大到六千人。1944年5月31日在上海被軍統特工暗殺斃命。

⑦周之楨出生于福建思明,1905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后當選為福建華僑公會會長,1912年起長期擔任北京華僑議員選舉會代表。在孫中山的直接領導下,負責對海外華僑的政策制定與實施。1925年,因對國民黨的“聯共政策”不滿而引退,在香港定居。1939年8月16日,在日軍第21軍第132旅團長后藤十郎的迎接下,他帶領24人從香港來到汕頭,出任汕頭偽政權頭目。參見《日本對南洋華僑調查資料選編:1925-1945》,崔丕、姚玉民譯,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3頁。

①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第5頁。

②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第1頁。

③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第3頁。

①井上匡四郎(1876-1959),技術官僚、政治家,生于日本熊本縣,子爵井上毅養(yǎng)子,1899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采礦冶金專業(yè)。先后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和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教授、滿鐵撫順煤礦礦長、鞍山鋼廠廠長、海軍政務次官、第一屆若槻禮次郎內閣鐵道大臣、技術院總裁、“南支調查會”會長等職。

② 田端幸三郎(1886-1963),生于和歌山縣,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英國法專業(yè),日本內務省和臺灣總督府官僚,歷任臺北市市長和新竹州知事。參見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③須見新一郎(1892-1977),陸軍大佐,1913年陸軍士官學校第25期畢業(yè),先后擔任黑河特務機關長、綏芬河特務機關長、第7師團步兵第26連隊長等職,諾門坎戰(zhàn)役后被編人預備役,曾擔任“南支調查會”常務理事,戰(zhàn)后受到褫奪公職的處分。

④ 山路一善(1870-1963),海軍中將,曾擔任第二艦隊司令官。

⑤齋藤恒(1877-1953),陸軍中將,中國情報專家,曾任參謀本部課長,因“皇姑屯事件”而被編人預備役。

⑥臺灣軍即近代日本駐臺灣侵略軍的統稱,最初是隸屬于臺灣總督府的部隊,1919年獨立成軍,始稱臺灣軍。該軍長期保持在混成旅團的規(guī)模,1940年11月30日升級為第48機械化師團。臺灣軍一直把中國華南地區(qū)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其參謀部作為諜報中樞機構,派遣了大量的情報人員滲透到福建、廣東、海南島等地,進行兵要地志和資源方面的調查,部分情報經過整理編輯刊登在《南支情報》《南支特報》《南支旬報》等內部刊物上。臺灣軍和侵略廣東的日本部隊之間存在著人員的交流,1938年9月,日本大本營組成了第21軍用于入侵廣東,原臺灣軍司令官古莊干郎、參謀長田中久一等軍官轉入該軍任職。10月21日廣州淪陷后,日軍以這些出身于臺灣軍的軍官為骨干成立了軍政統治機構和情報機構。參見防衙廳防衙研修所戟史部編:《戟史鼗書·支那事變睦軍作戟(2)昭和十四年九月圭℃》,束京:朝雲新聞社,1976年;近藤正己:《総力戟匕臺灣:日本植民地崩壤④研究》,束京:刀水書房,1996年。

⑦南支調查會編:《南支調查會紀要》,1939年,第4頁。

①《考證資料第1號 底田內閣④帝國々策及對外方針(昭和11年8月15日內奏泱定)國策④基準》,防衙省防衙研究所,丁≯丁雁史資料七7夕-:1/7丁117叉3一卜、,C16120624600。

②岸幸一:《太平洋戟爭八④道匕L【④南方政策泱定匕昭和研究會》,《束洋研究》1964年第2期。

③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藍主要文書》下卷,束京:原書房1966年,第544頁。

①鶴兄祐輔:《後藤新平》第2卷,束京:勁草耆房,1965年,第414頁。

② 中村孝志編:《日本④南方陰與匕臺灣》,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第7頁。

③《日本帝國④國防方針》,防銜省防衡研究所,丁≯丁雁史資料七/夕一:1/7丁11 7滅j-F,C14061024400。

④中村孝志:《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臺北:稻鄉(xiāng)出版社,2001年,第11頁。

①外務省調查部編:《大日本外交文書》(第1卷第1冊),束京:日本國隙協會,1936年,第557頁。

②大山梓編:《山県有朋意見書》,束京:原書房,1966年,第203頁。

③本數據是對《南洋陰係文化經濟團體要綠》(南洋經濟研究所編:南洋經濟研究所,1938年)收錄的團體名單進行統計之后獲得的。

④左雙文的《華南抗戰(zhàn)史稿》(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全面梳理了華南抗戰(zhàn)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王鍵的《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在大量占有原始資料的基礎上系統論述了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經濟政策;許進發(fā)的“臺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臺灣風物》1999年第49卷第3期)、黃新憲的《臺灣教育:從日據到光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考察了“南支調查班”的人員結構和主要活動,指出“南支調查班”雖然由“南支調查會”領導,但是其主要成員卻來自臺灣總督府和臺北帝國大學。日本方面則進行了相關資料的復刻和介紹。1994年雄松堂書店將國學院大學圖書館所藏《井上匡四郎文書》制作成168卷縮微膠卷,其中有兩卷為“南支調查會”相關文書。此后,宮里立士(2013)復刻了1944年“南支調查會”編輯的《南方文庫目錄》全五冊,其在“南方文庫目錄解題”中指出“南支調查會”在中國華南淪陷區(qū)和東南亞各國占領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吳佩軍(1978-),男,黑龍江海倫人,華南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戰(zhàn)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臺的戰(zhàn)略選擇
強國戰(zhàn)略下的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
美國“俄亥俄”級戰(zhàn)略核潛艇
戰(zhàn)略在精不在多
重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zhàn)略定位
多式聯運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與路徑
戰(zhàn)略的里子與面子
烏江榨菜:戰(zhàn)略之爭
基與GXGL銀行戰(zhàn)略控制的相關措施研究
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要走出四大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