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玉
陜西省榆林市第二醫(yī)院內鏡中心(榆林 719000)
食管癌是來自食管上皮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患者吞咽食物時會產生哽咽感、異物感等,多數患者會產生吞咽困難[1-3]。若累及鄰近器官,會發(fā)生疼痛,被累及器官會出現不適感。我國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前位,因此對食管癌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能夠降低食管癌的病死率。對食管癌及其癌前病變診斷的主要方式是內鏡檢查[4]。目前,窄帶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廣泛應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診斷中。NBI屬于全新的診斷技術,通過對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微小腺管、微血管形態(tài)進行觀察,能夠觀察到一些普通內鏡下無法發(fā)現的病灶,能夠精準地對活檢進行引導[5]。盧戈氏染色法能夠使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變得更容易觀察,利于靶向活檢,能夠提高消化道早期癌變的檢出率[6-7]。本研究旨在探討窄帶成像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對食管癌前病變及早期癌診斷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來我院行胃鏡檢查并疑似出現食管黏膜病變的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42~86歲,平均(65.38±3.6)歲。病例納入標準:①年齡超過18周歲的患者;②出現不明原因吞咽困難及胸骨后出現灼燒感的患者;③入院資料齊全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已明確診斷為食管癌患者;②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③合并心臟、肝、腎等器官疾病的患者;④內鏡檢查不耐受的患者;⑤合并精神類疾病,無法同醫(yī)生進行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⑥對碘過敏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對78例入選對象進行傳統白光內鏡檢查,檢查之前患者需空腹12 h以上。通過白光內鏡檢查發(fā)現病灶后,對病變部位、形態(tài)、大小進行留圖記錄,然后將白光轉化成NBI,放大60倍后對病變位置上皮乳頭內毛細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形態(tài)進行深入觀察。Inoue分型將IPCL分為5型:①Ⅰ型:IPCL呈細圓環(huán)狀且排列規(guī)則。②Ⅱ型:IPCL形態(tài)排列規(guī)則,但管徑出現擴張或延長趨勢。③Ⅲ型:IPCL呈現微小的變化,提示臨界性食管病變。④Ⅳ型:IPCL形態(tài)的不規(guī)則程度增加,存在“擴張、扭曲、口徑不一、形狀不均一”中的2~3種,提示重度異型增生或原位癌。⑤Ⅴ型:IPCL的不規(guī)則變化包含以上所有4種特征,提示為黏膜內癌或黏膜下癌。其包括4個亞型:Ⅴ1型:IPCL形似梅花瓣,提示M1黏膜內癌。Ⅴ2型:IPCL較Ⅴ1型延長,提示M2癌。Ⅴ3型:IPCL高度破壞、消失,交錯連接,提示M3或SM1癌。ⅤN型:IPCL形態(tài)完全消失,可見粗大、不規(guī)則的腫瘤性血管,表明腫瘤已浸潤至SM2層或以下。分型完成后,通過活檢孔插入噴灑管,將盧戈氏溶液噴灑于病變處及其周圍黏膜,保持2~3 min,然后用純凈水沖洗盧戈氏溶液噴灑處,對染色范圍、染色情況進行觀察。染色效果若不佳,可重復進行操作。密切觀察食管黏膜顏色的變化情況,依據食管蠕動情況及皺襞形態(tài)判斷病灶深度和性質,隨后進行留圖。操作完成后,對在盧戈液染色出現陽性反應以及通過NBI觀察呈現陽性的病變區(qū)域,利用大活檢鉗進行多點活檢,送入病理科進行檢驗。
3 觀察指標
3.1 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診斷率:通過傳統白光內鏡與窄帶成像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兩種診斷方法對食管癌及癌前病變進行診斷。分型標準:①傳統白光內鏡:局部食管黏膜出現隆起、淺凹、潰瘍、糜爛等病灶為陽性,反之為陰性。②NBI結合盧戈氏染色:食管黏膜呈褐色為陽性,反之則為陰性;盧戈氏染色后,食管黏膜呈現淡染色或未染色為陽性,反之為陰性。以病理活檢結果為 “金標準”,對兩種方法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評估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率。
3.2 染色結果:對比傳統白光內鏡、NBI放大內鏡以及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呈現出的病灶圖像,比較其結果。
3.3 病理診斷與食管黏膜病變IPCL分型關系:將NBI放大內鏡對IPCL形態(tài)的觀察結果與活檢病例結果相對照,比較IPCL分型與病理變化程度的關系。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病理診斷結果與食管黏膜病變IPCL分型的相關性采用秩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 NBI放大內鏡聯合盧戈氏染色與傳統白光內鏡對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診斷率比較 見表1。經過病理診斷,78例患者出現病變,傳統白光內鏡發(fā)現病變患者56例,診斷率71.79%;NBI放大內鏡聯合盧戈氏染色發(fā)現病變患者77例,診斷率98.72%。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對食道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傳統白光內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與傳統白光內鏡對食管癌及癌前病變診斷率比較[例(%)]
2 傳統白光內鏡、NBI放大內鏡以及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鏡下比較 見圖1。通過對檢查過程中的留圖比較,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圖像清晰度明顯高于傳統白光內鏡。
圖1 傳統白光內鏡、NBI放大內鏡以及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檢查結果
3 病理診斷結果與食管黏膜病變IPCL分型相關性 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檢出77例可疑食管病變,其活檢病理結果與IPCL形態(tài)分型結果見表2。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IPCL分型與病理變化程度呈正相關(r=0.832,P<0.05)。
表2 病理診斷與食管黏膜病變IPCL分型相關性(例)
食管癌在病變早期缺乏明顯癥狀,或癥狀較為輕微,常常未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颊咭话阍诔霈F明顯吞咽困難癥狀后才就診,此階段病情已發(fā)展為中晚期。食管癌術后5年生存率一般低于30%,因此對疾病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食管癌預后的關鍵因素[8]。目前,診斷食管癌及癌前病變主要方法是內鏡檢查,但其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一些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在內鏡下通常不會表現出明顯特征,經常出現淺表糜爛、局限性充血等一些淺表病變,常規(guī)內鏡易發(fā)生漏診情況[9]。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提高,食管癌的早期診斷得到快速發(fā)展。NBI通過光譜組合,可使血管與黏膜表面的細微變化清晰地展現出來,通過內鏡實現“光染色”,再通過觀察食管黏膜顏色變化、表面光滑度以及病變狀態(tài)及其邊界,即可及時發(fā)現病灶[10-11]。食管內鱗狀上皮細胞糖原含量較高,遇碘后顏色會呈現棕褐色變化,糖原在異常鱗狀上皮細胞內含量較少甚至消失,與碘接觸后染色效果不佳[12]。染色后正常鱗狀上皮與病變上皮形成鮮明對比,病灶形態(tài)及范圍能夠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使診斷更加直觀,從而提高病變檢出率,因此盧戈氏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經過病理診斷,78例患者出現病變,傳統白光內鏡發(fā)現病變患者56例,診斷率71.79%;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發(fā)現病變患者77例,診斷率98.72%,因此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對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傳統白光內鏡,說明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應用于食管癌前病變及其早期癌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診斷率。
NBI內鏡操作較為簡單,能夠通過按鈕完成白光模式與NBI模式的切換,對腫瘤性質及其變化程度能夠清晰呈現[13]。盧戈氏染色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缺點:當食管出現慢性炎癥時,食管上皮細胞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情況,染色也會出現假陽性情況;盧戈氏染色會引起患者咳嗽、胸骨后灼燒感等不適癥狀,且有過敏危險,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NBI能夠從根本上彌補盧戈氏染色的缺點,兩者結合能夠對食管癌進行早期診斷,且成像效果更佳[14]。本研究中,通過對檢查過程中的留圖比較,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的圖像清晰度明顯高于傳統白光內鏡,說明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應用于食管癌前病變及其早期癌診斷中,染色效果明顯,圖像更加清晰,使診斷結果更加直觀,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診斷率。
NBI放大內鏡能夠依照食管黏膜的IPCL類型對病變的病理類型與浸潤深度進行初步判定并實行靶向活檢,從而提高早期癌癥及癌前病變診斷的準確度。在本研究中,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檢出77例可疑食管病變,經秩相關分析發(fā)現,IPCL形態(tài)分型同病理變化程度呈正相關(r=0.832,P<0.05),與病理診斷吻合度較高。通過觀察內鏡下IPCL形態(tài)分型,能夠對良惡性病變進行比較準確的判斷。利用NBI放大內鏡對病灶部位的微血管結構進行細致觀察,可較準確地判斷病變浸潤深度。
此外,醫(yī)師需提高對NBI價值的認識,提高對術前準備的認識,避免黏液遮擋造成的誤診、漏診,通過NBI聯合盧戈氏染色能夠有效識別食管癌前病變及其早期癌變,使活檢準確性得以提高,且費用低,操作簡便[15]。
綜上所述,相對于傳統白光內鏡,NBI放大內鏡結合盧戈氏染色提高了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診斷率,明確了IPCL與病理變化的關系,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