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瑜丹,王艷梅
(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南京 210023)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yè)快速成長,裝備制造能力及技術研發(fā)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新能源產業(yè)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yè)[1],其運營需要大量的資本,而資本的來源及構成比例會影響新能源企業(yè)的經營績效。本文研究新能源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績效之間的關系,旨在優(yōu)化新能源企業(yè)資本結構,提高企業(yè)業(yè)績,促進新能源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yè)資本總額中各種資本的構成以及比例關系。狹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yè)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構成比例關系。廣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yè)全部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構成比例關系。資本結構包括債權結構和股權結構[2]。截至2020年3月10日,新浪股票新能源概念板塊共有71家上市公司,為確保數(shù)據的準確性,剔除帶有ST及*ST的公司3家,選取68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為確保研究的客觀性和有效性,選取2015—2018年的數(shù)據,對資本結構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1.負債總體結構
負債總體結構是指企業(yè)總負債占總資本的比例。它衡量的是公司資產中資金的借貸比例,便于預測公司的財務風險。本文選擇資產負債率作為其衡量指標。
從表1可以看出,2015—2018年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保持在54%左右,既利用了財務杠桿,又避免了因負債比例過大引起較大的財務風險[3]。然而,也有個別現(xiàn)象:有研新材和銀泰黃金2015—2017年資產負債率均低于10%,2018年分別提高至11.334%、12.0656%,表現(xiàn)出極強的長期償債能力;保變電氣2015—2017年資產負債率均高于90%,2018年降至86.6166%,高資產負債率可能導致企業(yè)面臨財務危機。
表1 2015—2018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
2.債務期限結構
債務期限結構是指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在總負債中所占的比例。合理的債務期限結構是保證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本文選擇流動負債比率作為衡量債務期限結構的指標。
從表2可以看出,2015—2018年流動負債比率均值保持在71%以上,且逐年上升,說明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首先會選擇流動負債進行債務融資。企業(yè)利用流動負債籌集資金有利也有弊。優(yōu)點是能降低企業(yè)的資本成本;缺點是如果將短期資金投資于長期項目,當流動負債到期時,企業(yè)要么申請延期,要么舉新債還舊債,如此循環(huán),增加了籌資難度和風險,進而降低企業(yè)經營業(yè)績。
表2 2015—2018年新能源上市公司流動負債比率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中各類股權所占比例以及相互關系。本文從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兩個角度進行研究[4]。股權集中度衡量的是企業(yè)股權分布關系,代表性衡量指標包括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衡量的是第二至N大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制衡關系,代表性衡量指標是Z指數(shù)。文中的Z指數(shù)是指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對于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倍數(shù)。
從表3可以看出,2015—2018年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相對集中,平均持股比例均超過30%。4年中最大值均超過60%,說明有些新能源上市公司存在絕對控股股東。4年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值保持在52%~56%之間,股權相對集中。Z指數(shù)在2015—2018年的平均值變動幅度較大,2015年均值最大,為9.83,2018年均值最小,為7.28。4年中Z指數(shù)均值保持在7倍以上,說明第一大股東占據主導優(yōu)勢,股權制衡效果不明顯,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內部可能存在“一言堂”現(xiàn)象。
表3 2015—2018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情況
假設1:新能源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正相關。
假設2:新能源上市公司流動負債比率與公司績效負相關。
假設3:新能源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負相關。
假設4:新能源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正相關。
假設5:新能源上市公司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正相關。
選取68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數(shù)據進行研究。文中數(shù)據均來自新浪網。
1.被解釋變量:公司績效
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發(fā)展能力四個方面完整、全面衡量新能源上市公司績效[5]。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新能源上市公司綜合績效函數(shù)(見表4)。
表4 衡量新能源上市公司績效的財務指標
2.解釋變量:資本結構
選擇資產負債率(DAR)、流動負債比率(SDAR)作為債權結構指標,選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CR1)、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CR10)以及Z指數(shù)作為股權結構指標進行研究(見表5)。
表5 資本結構指標定義表
3.控制變量
選取公司規(guī)模作為控制變量,變量符號為SIZE, 用總資產的自然對數(shù)Ln(總資產)進行定義。
依據相關假設,建立多元回歸模型:
F=β1DAR+β2SDAR+β3CR1+β4CR10+β5Z+β6SIZE+ε
(1)
式(1)中F為公司績效,βi為回歸系數(shù),ε為隨機誤差項。
1.因子分析
(1)KMO & Bartlett 球度檢驗。利用SPSS 22.0軟件對2015—2018年的樣本數(shù)據進行因子分析。首先對數(shù)據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見表6)。
表6 KMO和Bartlett 的檢驗結果
從表 6可以看出,樣本的KMO值為0.623,大于0.6,同時Sig值小于0.05,拒絕零假設。因此本文所選樣本數(shù)據適合因子分析法。
(2)提取主成分因子。利用SPSS 22.0軟件進行降維,提取4個主成分因子(見表7),并獲取旋轉成分矩陣(見表8)、成分得分系數(shù)矩陣(見表9)。
由表7可知,在控制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前提下,提取的4個主成分因子可以解釋84.297%的方差,因此這4個因子可以代替9個被解釋變量指標。從表8中可以看出,F(xiàn)1代表由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利潤率、每股收益組成的盈利能力因子;F2代表由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資產負債率組成的償債能力因子;F3代表由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組成的發(fā)展能力因子;F4代表由存貨周轉率組成的營運能力因子。
表7 解釋的總方差
表8 旋轉成分矩陣
根據表9,得出4個因子的表達公式:
表9 成分得分系數(shù)矩陣
F1=-0.037X1-0.037X2-0.075X3+0.357X4+0.364X5+0.363X6+0.031X7-0.036X8+0.003X9
(2)
F2=0.425X1+0.423X2-0.275X3-0.009X4+0.006X5-0.018X6+0.041X7-0.022X8-0.024X9
(3)
F3=0.011X1+0.021X2+0.104X3-0.007X4-0.032X5+0.002X6-0.033X7+0.546X8+0.530X9
(4)
F4=0.097X1+0.119X2+0.260X3+0.030X4-0.003X5+0.022X6+0.930X7+0.009X8-0.049X9
(5)
以各個因子方差貢獻率為權重,構建樣本公司綜合績效評價函數(shù)[6]。新能源上市公司綜合績效的表達公式為:
F=(27.846%×F1+25.736%×F2+19.025%×F3+11.690%×F4)/84.297%
(6)
2.相關性分析
進行Pearson相關性檢驗(見表10)。
由表10可知,新能源上市公司績效與資產負債率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公司績效的提高。新能源上市公司績效與流動負債比率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說明流動負債融資比例越高,企業(yè)面臨財務風險越大,會降低企業(yè)績效。新能源上市公司績效與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5%的水平上呈現(xiàn)出正相關,初步說明新能源行業(yè)股權集中度越高,越有助于統(tǒng)一意見,企業(yè)績效水平也相應越高。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Z指數(shù)、公司規(guī)模與公司績效相關不顯著。
表10 相關性檢驗結果
3.回歸分析
利用SPSS 22.0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資本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回歸結果(見表11)。
由表11可以看到,資產負債率的回歸系數(shù)B=1.112,T=2.003,sig=0.046<0.05,說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證實了假設1。流動負債比率的回歸系數(shù)B=-1.569,T=-3.659,sig=0.000<0.05,說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比率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證實了假設2。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回歸系數(shù)B=-2.523,T=-2.348,sig=0.02<0.05,說明新能源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證實了假設3。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回歸系數(shù)B=2.579,T=2.859,sig=0.005<0.05,說明新能源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證實了假設4。Z指數(shù)的回歸系數(shù)為B=0.613,T=0.764,sig=0.446>0.05,說明了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不存在顯著關系,這一結果否定了假設5。公司規(guī)模的回歸系數(shù)為B=0.916,T=0.121,sig=0.904>0.05,說明公司規(guī)模與公司績效不存在顯著關系。
表11 資本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回歸結果
通過對我國68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72個樣本的實證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流動負債比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
1.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
從實證結果來看,樣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顯著正相關,說明借入資金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企業(yè)績效。作為資金需求量較大的新能源企業(yè),可以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享受負債帶來的稅盾效應[7],降低綜合資本成本,提高公司績效。
2.調整債務期限結構
目前,我國新能源上市公司流動負債比率高,均值高達71%以上,有的企業(yè)流動負債比率甚至大于100%。短期債務占比高,企業(yè)易將短期資金投資于長期項目,企業(yè)短期償債壓力增大,財務風險增大,發(fā)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增大。從實證結果來看,樣本公司流動負債比率與公司績效顯著負相關。因此,新能源企業(yè)應提高非流動負債比率,如增加長期借款或者發(fā)行公司債券,增加財務穩(wěn)定性,提升公司績效。
3.優(yōu)化股權結構
對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的新能源公司,可以將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數(shù)適當轉讓給第二至第十大股東。通過降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束大股東行為,避免產生因“一股獨大”而損害公司價值以及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新能源公司還需提高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加快股東之間信息傳遞速度,提高信息準確性,保持大股東相互監(jiān)督制衡。通過優(yōu)化新能源公司股權結構,提高股權結構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新能源公司績效,促使新能源企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