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感器技術屬于世界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亦是世界強國彰顯國力的重要指標,本文淺述了現代傳感器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基本概況并介紹了一些應用前景。
關鍵詞 傳感器技術;傳感器發(fā)展;傳感器應用
Abstract:as one of the thre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is the cutting-edge technology concerned and developed by the world power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basic situation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some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sensor technology; sensor development; sensor application
引言:
目今,在信息時代,傳統工業(yè)乘著時代的東風,智能化的新型制造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要實現工業(yè)的信息化轉型,對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各種數據的收集和加工處理的問題首當其沖。采集數據就是收集實際生產現場所有生產設備的制造數據,在數據中心進行儲存,再根據需要進行顯示,從而實現監(jiān)控,便構成了一個信息化的基礎平臺,再就是進行生產信息的數據集成,從而使得完整的制造業(yè)信息化體系結構得以實現。在這整個過程中,傳感器便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一、國際發(fā)展現狀
目前來看,傳感器的應用領域相當廣闊,在汽車制造行業(yè)、軍事、民用設備、農業(yè)現代化、海洋等方面皆大有可為。如在軍事領域,美國當局為F-22飛機配置了諸類新型先進多光譜傳感器,以便于全被動搜索和跟蹤,亦可在軍事戰(zhàn)斗過程中提高隱身的能力。而在日本國,雷達衛(wèi)星上也安裝了傳感器,可以實現晝夜24小時無休地監(jiān)控地面目標。
目今,世界汽車制造行業(yè)是傳感器發(fā)展的主體行業(yè)。保守估計,普通家庭汽車上安裝了數十至數百個傳感器,豪華型汽車上更是安裝了200多個傳感器。汽車的電控部分是傳感器的用武之地。我國作為世界制造工廠,每年生產大量汽車產品,但所用傳感器主要是依靠從國外進口。
二、傳感器趨勢
隨著人類對事物的新認識和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世界傳感器技術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時代:
第一代是結構傳感器,它對信號的處理是以檢測結構參數變化來實現。其主要代表是電阻應變傳感器。
第二代傳感器便是固態(tài)傳感器。代表是利用霍爾效應制作的霍爾傳感器。后來隨著微電子技術、集成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發(fā)展,集成傳感器應際而生。
第三代傳感器是智能傳感器。檢測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自我診斷能力皆為智能傳感器的主要能力。微處理器作為智能測量的核心,把微機、傳感器信號調節(jié)電路、存儲器和各種數據傳輸接口全都集成到一塊微型芯片,也為傳感器賦予了智能。后來,智能測量技術進一步發(fā)展完善,實現了具有多參數測量功能、存儲功能、自診斷功能和網絡通信功能的傳感器液位智能。新興技術的顯現使傳感器的發(fā)展迸發(fā)出新的特色。傳感器行業(yè)的最新發(fā)展趨勢是“傳感器+”,即將傳感器與各種傳統行業(yè)相結合,并迸發(fā)出新的生機。
三、中國傳感器發(fā)展狀況
最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傳感器行業(y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祖國的尖端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傳感器行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根據國家規(guī)劃,未來我國將在傳感器領域建立產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創(chuàng)新型產業(yè)集群,形成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產業(yè)領跑者。產值5000多萬元的小型精密企業(yè)。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采取整體解決模式,二是走產業(yè)化道路。
四、我國傳感器發(fā)展的展望
祖國的傳感器研究起步較晚,傳感器方面的研究專家并非很多。但是我國科學家不畏艱難,廢寢忘食地頑強拼搏,奮力追趕,在科研道路上披荊斬棘,碩果頗豐。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傳感器技術固然穩(wěn)定性大,但行業(yè)門檻很低。隨著5G時代的降臨,萬物互聯已非神話。物聯網行業(yè)的發(fā)展也為傳感器的進步帶來了新的機遇。預計在今年底,傳感器行業(yè)規(guī)模將會有新的突破。新型傳感器包括流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傳感器在各種傳統領域也將會有新的應用。
五、結語
作為世界強國彰顯國力的重要指標,傳感器勢必獲得迅猛如虎的飛速發(fā)展,世界學術界的知名專家團隊不懈的努力和各國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也必將獲得傳感器技術長足的進步。我國的傳感器技術雖已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想要在傳感器技術領域達到領先世界的標準,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祖國要強盛,科技必須跟上,傳感器技術必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王志剛,石風良,劉先,電阻和電容型濕度傳感器的物理性能及其應用 . 物理通報,2008( 2) : 55- 56.
[2]高玲,史麗英,王英,等,化學傳感器和納米傳感器新材料的應用現狀.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6, 42( 01) : 6065.
[3]劉志成,胡小龍,郭文秀. 電氣傳感器的發(fā)展趨勢[ ] .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24(22) 167- 168.
[4]劉恩朋,楊占才,歐美傳感器發(fā)展趨勢[ 門. 測控技術,2014,33(11):3337.
作者簡介:陳希函,1997-,男,漢族,四川南充,本科,研究方向:機械電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