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葛亮小說《朱雀》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2020-08-28 11:16劉萍
粵海風 2020年2期
關鍵詞:朱雀身份認同

劉萍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葛亮小說《朱雀》中三位男性角色——許廷邁、雅可、陸一緯的分析,闡述由這三位身處不同時代、來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男性形象所揭示的,葛亮對于文化身份認同問題展開的不同面向的思考。筆者首先對于在全球化語境下,文化身份認同何以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并進而影響到葛亮的創(chuàng)作進行了闡述,之后具體分析了由《朱雀》中三位男性主人公形象所彰顯的,葛亮對于自身文化身份進行確認與追溯的三種方式,一是在異域與本土碰撞的空間維度尋找身份認同;二是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碰撞的文化價值維度上尋求身份認同;三是在民族記憶與當下交互的時間維度上確認身份認同。

關鍵詞:男性形象 身份認同 文化碰撞

葛亮是當代華語文學“70”后正聲名遠播的作家。三十歲時憑借長篇小說《朱雀》獲得“亞洲周刊全球華人十大小說”獎,進入內(nèi)地讀者視線?!吨烊浮返陌l(fā)表雖然距今已有十年,但作為葛亮第一部長篇小說,也作為他恢弘的“中國三部曲”之首,筆者認為《朱雀》至今仍有被繼續(xù)深掘的必要。

1978年出生于南京的葛亮,大學畢業(yè)前一直生活于斯,大學畢業(yè)后赴香港求學,隨后一直定居在港。在香港二十年的漂泊經(jīng)歷,是葛亮曾向媒體頻頻提及的創(chuàng)作《朱雀》的緣由。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對《朱雀》的細致解讀,來探究“雙城人”葛亮在香港與南京之間,借助書寫所完成的對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追溯與確認過程。

在《朱雀》中,葛亮分別塑造了三位生活于不同時代、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男性形象——許廷邁、雅可、陸一緯。筆者認為,在這三位男主人公身上,其實寄托著葛亮對于自身文化身份不同面向的思考與追尋,而通過對這三位人物的分析,或許也可以為我們分析香港文學甚至是華文文學中極為普遍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打開一個有效的缺口。

一、文化身份認同何以成為問題?

對葛亮這樣生活在香港的內(nèi)地作家而言,會產(chǎn)生對文化身份的追溯與思索并不新奇。在類似葛亮這樣有著多重文化經(jīng)驗的作家身上,他們的寫作幾乎都要經(jīng)歷書寫原鄉(xiāng)記憶、回望故土、追溯自身文化身份這樣一個階段。基于此,我們不由地會產(chǎn)生疑問:在這樣一個時代,對于他們而言,文化身份認同何以會成為一個如此顯著且共通的問題?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斯圖亞特·霍爾認為:“文化身份是相對性的,是依據(jù)于站在哪個位置來做出界定的?!薄拔幕矸莺愠5靥幱诟∫啤⒆儎?、再造循環(huán)的過程中,會因為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而蛻變?!盵1] 根據(jù)霍爾的理論可知,文化身份認同其實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主體的身份并非完全依靠純粹的原生文化就能進行確認,而是需要在與異質(zhì)文化的碰撞中,在文化多樣性的接受中,通過面臨差異和混雜來通向辨認自我的道路。在不斷變化的差異性中,既是在追溯舊我的身份,也是在為生產(chǎn)新的身份做鋪墊。

因此,文化身份認同會成為問題,首先是在原生文化與異質(zhì)文化產(chǎn)生強烈碰撞的時候。正如喬治·拉倫在《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身份:現(xiàn)代性和第三世界在場》中所說:“只要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著沖突和不對稱,文化身份的問題就會出現(xiàn)。在相對孤立、繁榮和穩(wěn)定的環(huán)境里,通常不會產(chǎn)生文化身份問題。身份要成為問題,需要有個動蕩和危機的時期。這種動蕩和危機的產(chǎn)生源于其他文化的形成,或與其他文化有關時,更加如此。正如科伯納·麥爾塞所說,‘只有面臨危機,身份才成為問題。那時一向認為固定不變、連貫穩(wěn)定的東西被懷疑和不確定的經(jīng)歷所取代?!盵2]而這種“危機”與“動蕩”,對于葛亮來說正是身處于香港的異質(zhì)文化語境所帶來的陌生感,以及在這種異質(zhì)文化語境中反躬自身、回望故土與傳統(tǒng)時所產(chǎn)生的距離感。當兩地文化產(chǎn)生摩擦碰撞,不可避免地就會帶來文化身份的認同感危機。雖然香港之于中國不像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會與內(nèi)地產(chǎn)生巨大的文化鴻溝,但由于它所歷經(jīng)的百年受英國殖民式統(tǒng)治,以及一百年來所形成的與內(nèi)地截然不同的經(jīng)濟與政治環(huán)境,使得我們?nèi)匀槐仨氄暺湮幕Z境的復雜性與異質(zhì)性。

其次,文化身份認同之所以成為問題,還源于一種對原生文化主體進行確立的需求。文化身份認同,總是在與他者文化的對照比較中,才能清晰地現(xiàn)出其端倪?!拔幕矸莸男纬梢詫Α叩目捶ǔ蔀榍疤?,對文化自我的界定總包含對‘他者的價值、特性、生活方式的區(qū)分?!盵3]對于他者的認識是文化身份認同建構(gòu)的必要因素。倘若不存在對于他者的認識,主體的自我身份認同就難以形成,自我身份的確立需要以他者的存在作為比照,因為對他者的探詢就是對自我的尋找,只有通過他者,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而“香港”之于“南京”正是一個他者。因為“他者”的存在,才使得葛亮意識到自己需要對自身攜帶的原生文化身份進行辨認與確立。因為身處香港,所以能夠?qū)δ暇┊a(chǎn)生遠距離的審視以及萌生更多講述的沖動。如他在訪談中自言道:“南京和香港這兩座城市在氣韻上截然不同,香港的生活節(jié)奏非常急促,壓力非常大。我到了香港以后,反而感受到南京是如此的慢節(jié)奏、如此有歷史底蘊,它能夠在現(xiàn)代化的侵蝕下,仍舊保持古典的氣韻和尊嚴。在這個對比的過程中,形成了讓我去表達它的動力。”“我在南京沒有太強烈的寫作沖動,到香港后,則會用一種反照的態(tài)度去回看之前生長的城市”。[4]正是由于對二者進行區(qū)分和辨認的警覺,作者才能在混雜之中保有一份堅持追問“我究竟是誰”的清醒。

在原生文化與異質(zhì)文化產(chǎn)生碰撞之后,進行區(qū)分與辨認是第一步,但混雜與融合更是不容阻擋的時代潮流。全球化時代,我們之所以不約而同地產(chǎn)生對文化身份認同問題的思考,是因為幾乎人人都已變成“混血兒”。辨認血脈來源并非是想要造成隔離與對立,而是為了以更加理智包容的心態(tài)面對混合與交融。

葛亮出生并成長于南京,成年后又在香港工作定居。在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既有天然地帶南京這座六朝古都賦予他的古典氣質(zhì),也有香港這座“后殖民之城”帶給他的現(xiàn)代及后現(xiàn)代眼光。就個人而言,他既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長大的老南京人,也是被賦予多元文化經(jīng)驗和跨文化視野的新香港人。如其所言,全球化語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年輕人,包括他自己,個體經(jīng)驗已帶有某種“混血的特質(zhì)”。也正因為這種“混血特質(zhì)”,具備了雙重城市經(jīng)驗,才使得葛亮更希望辨認在自己的骨血之中,何為“異域元素”、何又為“南京氣質(zhì)”,甚至以南京的經(jīng)驗來尋找與書寫香港的傳統(tǒng)內(nèi)核,依憑香港所賦予的多元文化格局來想象古典與現(xiàn)代的南京,在歷史與當下的互動中,在兩種文化的對照中,完成對自身文化身份的確認。畢竟在全球化成為機遇與挑戰(zhàn)的背景下,身處在更加劇烈的文化碰撞和更加頻繁的遷徙中的我們,對身份問題的思索就是破除迷思,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

在《朱雀》中,人物角色的認同危機以及尋求認同的過程與敘事主體之間常常是一致的,作家以虛構(gòu)人物的生命故事為依托,將自我生活經(jīng)歷整合內(nèi)化,融入其中,建構(gòu)起對文化身份的追溯過程。我們可以透過小說敘事來分析探究敘事主體的身份認同,而作家身份認同的連續(xù)性與差異性在小說敘事的過程中也得以確認和展現(xiàn)。在筆者看來,小說中幾位重要的男性角色,便是葛亮本人尋求身份認同的代言人。

二、尋求身份認同的三個維度

1. 許廷邁——“兩地”異鄉(xiāng)人的文化身份認同

自我身份的建構(gòu)有賴于對主體自我身份的確認。在文化交往活動中,就主體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二種身份:本土人、他者和中間人。從跨文化的角度看,“中間人”通常指從本土走向異域,生活在兩種文化的交匯地帶,但卻難以接近任何一個族群的游離的主體。他們離開母國進入他鄉(xiāng),既不再獨屬于母國的文化疆域,又無法融入他國的主流文化,雙重的邊緣性讓他們在異域他鄉(xiāng)更加容易感覺到對自身身份的迷茫與困惑。這種身份困惑,被非常明顯地放置在許廷邁這個華裔青年身上。他生長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卻有著諸多與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不符的地方。從小到大他都能感覺到“和這城市有著血脈的隔閡”,因而從未真正與之親近過,但那個被父親稱為“家鄉(xiāng)”的異國城市——南京,卻冥冥之中對他產(chǎn)生強烈的誘惑。

小說中許廷邁對南京的情感與葛亮本人是非常接近的,他們都對當下越來越商業(yè)化和同質(zhì)化的南京有些反感,而對歷史文化想象中的南京感到親切和向往。葛亮在回溯自己的南京身份時,選擇以文學的方式為這座城市寫一部漫長而闊大的歷史,從民國寫到千禧年。而許廷邁接近“南京”這座城市最初的方式則是通過閱讀文學與歷史書籍。從明朝時的南京城市地圖,到朱自清、俞平伯的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些文字與圖像使他在想象層面接近了南京的古典精神氣韻,但在現(xiàn)實之中,卻又真切感受到與現(xiàn)代南京的隔閡。一位對久遠的六朝余韻魂牽夢繞的外籍男子,因看見真實的夫子廟與秦淮河而感到失落,他對南京的全部想象是古老而優(yōu)美的,是指向漫漫歷史長河里的南京,與現(xiàn)代化的南京無關。許廷邁第一次來到南京時,他想象中的古城就與現(xiàn)實中的情景產(chǎn)生了巨大的落差,對此地南京人來說習以為常的現(xiàn)代化生活狀態(tài),卻使他感到不自在及失望。他不喜歡現(xiàn)代南京的“古風之不存”和商業(yè)化,而對“老南京”魂牽夢繞,因此才開始了對古韻南京執(zhí)著的尋蹤覓跡。這種古韻,正是南京與他所生長的蘇格蘭最為鮮明的差異。

程囡是許廷邁在南京“尋根”之途的領路人。許廷邁跟著程囡了解南京城,完全是從古玩鋪子、江南貢院、魁光閣這些有著深厚歷史沉淀的地方開始的,品嘗的食物也都是“秦淮八絕”這些南京傳統(tǒng)小吃,且程囡尤為注重向許廷邁介紹茶點的歷史掌故,喝茶時也要拈來《儒林外史》中的段子,增添了一些“六朝煙水氣”。在葛亮心中,這些傳統(tǒng)與古雅是使許廷邁感受真正“南京”的必要途徑,因此小說里許廷邁對南京的認同常常是指向一種古典精神氣韻,這種精神氣韻使他能感受到“在這城市的盛大氣象里,存有一種沒落而綿延的東西”,能懂得在古老中國里存在過一種恃才放曠、行為乖張的名士風流。自開篇伊始,我們就能時常感覺到許廷邁不像是異國人,雖然葛亮加諸他許多“看不清”“沒見過”“不知道”“看不出來”等迷茫、隔膜的感受,但他的所思所想?yún)s完全像是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意識”驅(qū)使而產(chǎn)生??粗排f的大宅門,許廷邁就想到了“光艷的戲子”“幽怨的戲”“咿咿呀呀的腔調(diào)”;在寂靜的夜晚聽見鳥叫,就想起“鳥鳴山更幽”的詩句。且作為一個異國人,許廷邁對于南京傳統(tǒng)生活習俗的繼承,如打麻將,竟仿佛有著極高的天賦,因此又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他的“中國性”,他并非一個“格格不入”的異鄉(xiāng)人。古老的南京氣質(zhì)其實已經(jīng)以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方式化入了許廷邁的骨血,篡改了人物本該具有的西方思維方式。這看似突兀,但卻更容易讓讀者體會到其中所投射的葛亮本人深厚的南京情結(jié)。正如葛亮的自白:“寫《朱雀》時是相當動情。在《朱雀》里,我并沒有像雨果那樣跳出來發(fā)言,借助主人公,已經(jīng)道出對這座城市的感情了?!盵5] 顯然,許廷邁其實就是作者自我的化身,人物的行事邏輯與作者本人對南京的情感態(tài)度息息相關。透過許廷邁我們所看到的其實就是作者本人與傳統(tǒng)老南京的血脈相連,和對西方化社會、甚至現(xiàn)代化社會的隔膜。

文化身份的形成以與“他者”相區(qū)分作為前提,要使許廷邁的南京身份更加可信,就必然要設置一個非南京人的他者作為對照。同為留學生的馬汀,對于許廷邁來說就是一個“他者”。馬汀是一個純真的西方人,對于性有著毫不遮掩的需求,粗鄙豪放,這種性格特質(zhì)時常令許廷邁感覺到“丑陋”和“厭惡”。這種反感正是許廷邁在自己與馬汀之間劃下的一條界線,是他們兩者之間所存在的隱形文化差異的體現(xiàn)。這一差異的存在,使得許廷邁更像是一個含蓄內(nèi)斂、對性不算特別開放的東方人。許廷邁雖然從小在蘇格蘭長大,但在情感特質(zhì)上卻更像一個東方人,南京的古典氣質(zhì)給予他無比強烈的召喚,無形中也塑造了他在“兩地”文化間的取舍。

語言同樣也是構(gòu)建文化身份認同的一種重要方式。許廷邁從最初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較為復雜的中文日常表達,語言課上常常泄露出綿軟的國語腔,進步到能夠使用中文流利對話,甚至還有了濃厚的南京口音,學會了地道的方言詞匯,許廷邁在“愛上了這城市的語言”的同時,對于南京的文化歸屬感也變得愈發(fā)鮮明。學習南京話時高漲的熱情,也彰顯出他在習得這種語言時,對其中包含的文化所產(chǎn)生的強烈認同。認同了“南京話”,其實就是認同了在南京文化中除了古典氣韻之外的另一面——生命力蓬勃的市井氣質(zhì)。“這個城市的俗和雅是和諧的共生體,因為毫無造作,水乳交融。”[6],對南京話的認同也就是對南京小市民日常世俗生活的認同,而這種“俗”,是能夠抵御現(xiàn)代社會商業(yè)化、同質(zhì)化的一種俗。這種“俗”事實上也代表了“南京”的一種老派,在現(xiàn)代社會商業(yè)化的沖擊下仍能保存下來的一種古典世俗形態(tài)。而葛亮本人對于南京話的認同感也是極為強烈的,因此,他才會耗費大量筆墨試圖寫出南京話的地道特色。

雖然許廷邁與南京的古典、老派有著靈魂上的契合,但對于“現(xiàn)代”南京,他卻常常表現(xiàn)得像是一個身份模糊曖昧的“過客”,這一點在前面也有提到。雖然小說中有幾處他被贊揚“像個地道的中國人”“你像個南京人了”“這個地道的老南京,看不出自己是個‘外國人了”,但這種贊揚在他的內(nèi)心卻仿佛并沒有引起多么深刻的認同感。他對于自己的身份,始終還是一種疑惑不定的狀態(tài)。這種疑惑,首先,是因他仍感覺自己像是個游離于兩地的“中間人”;其次,是由于面對“現(xiàn)代”南京時所產(chǎn)生的“隔”;最后,即便在面對南京古典性的一面時,這種“隔”也會細若游絲般存在著,如在面對古老的明皇帝石碑時,許廷邁一會兒頓悟,認為自己明白了南京的“大”,一會兒卻又感覺挫敗,“對這城市,我仍然是一個外人”。時間與文化的距離,使得現(xiàn)代人許廷邁偶爾也會對自己是否能真正承受住這座城市闊大、厚重的歷史感到一絲懷疑,這亦是他對自己的身份感到曖昧不清,難以確認的原因之一。

小說人物在“尋根”故鄉(xiāng)與歷史時所感受到的對自身身份的疑惑,與久遠歷史之間的物理分離、精神相通、“似隔非隔”,以及對于現(xiàn)代商業(yè)化南京的失望,實際上都是作者本人心理的投射。許廷邁就像是葛亮的一個分身,在文本上兼具故鄉(xiāng)“尋根”者角色以及故事敘述者雙重身份。他在文化身份上也與葛亮相似,是帶著南京血脈的“異鄉(xiāng)人”,具有兩重文化身份。且許廷邁對南京的身份認同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精神上的聯(lián)結(jié)相通,這種聯(lián)結(jié),是通向古典南京的雅和俗,而非指向此在身處的這個逐漸被商業(yè)化、同質(zhì)化侵蝕的現(xiàn)代化南京城市。這也是作者本人情感的流露。

2. 雅可——古典與后現(xiàn)代混雜的文化身份認同

形成身份認同的各個要素中,還存在著一個把具有相似性或共同性的成員牢固地凝聚在一起的深層區(qū)域,這就是文化底蘊或“精神世界”?!熬袷澜纭敝傅氖恰耙粋€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集體記憶里所儲存的種種形象。這些形象,有的是民族神話、傳說、史詩遺留下來的,有的是歷史上重要人物、民族英雄等,有的是文藝作品中虛構(gòu)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視覺形象,有的是聽覺形象。這種形象把民族成員緊緊地凝聚在一起”。[7] 因此,“精神世界”可以看作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集體無意識的再現(xiàn),是構(gòu)成文化身份的最廣闊的精神地帶。在小說《朱雀》中,這些精神形象被集中在雅可這樣一位男性角色身上,彰顯出一種東方古典文化與西方后現(xiàn)代文化相交融的混雜感。

在筆者看來,雅可實際代表了葛亮建構(gòu)身份認同的另一條途徑。他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現(xiàn)代南京青年——崇尚極簡主義,愛書成癡,涉獵廣泛,既有著孩子氣的任誕,也有著思考者的深沉。他是聰明且有天分的,因而才能流利地背誦出大段大段復雜晦澀的外國文論,創(chuàng)作出獨具風格的藝術品。“無關世俗與生計”,他只是享受其中。這種沒有任何世俗氣的“享受”也讓他顯得清高,看不起金錢和庸碌,帶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文人名士氣。當程囡向許廷邁介紹雅可時,許廷邁想起了曾經(jīng)閱讀過的關于中國古代放浪形骸的名士風流故事,同時葛亮在小說中也將雅可比作慷慨好客、交游廣闊的戰(zhàn)國四君子孟嘗。顯然作者是有意將雅可與春秋戰(zhàn)國的君子、魏晉時期的名士聯(lián)系起來,以體現(xiàn)出在雅可身上所承續(xù)的中國古典文人浪漫飄逸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在作者看來“是這城市肌膚上烙印一樣的東西”。通過對雅可形象的塑造,葛亮再一次強化了對南京所代表的中國古典文化氣韻的認同。這種氣韻是從歷朝歷代與南京相關的名士才子們身上延續(xù)下來的,受這座城市的滋養(yǎng),這氣韻也綿延在許多像雅可一樣從小生長于斯的南京男子的血液里?!叭绻f南京的城市品性存有魏晉遺風,那么南京的男性則是此種風度的承載體?!睂τ谀暇┑某鞘衅犯?,有人認為它是對傳統(tǒng)古典文化余韻的一種承續(xù),表現(xiàn)為對雅士氣韻與頑靡氣息的接續(xù)。雅士氣韻是文人們真才實學的體現(xiàn),表現(xiàn)為對種種雅致,諸如詩詞文章或金石字畫的運用與考據(jù);而頑靡氣息則是指他們恣情縱欲、狂放不羈的舉止行為,不過這種行為常常與世俗禮教相左而被世人詬病。在葛亮筆下,雅可正是延續(xù)了這種文化底蘊和精神世界的現(xiàn)代南京人,但是古典名士才子的恃才放曠與不羈頹靡,延續(xù)至他的身上也有了些許變異。

雅可的自由不羈,讓他沾染上了毒品,這與魏晉名士們沉迷于五石散的確相似。雅可像魏晉名士們一樣,使自己沉墮在毒品所帶來的快感中,以紓解內(nèi)心的痛苦。但二者的原因卻又截然不同,雅可的痛苦來源生活的孤獨,他被父母雙雙拋棄,沒有一個真正可以依傍的人,無論是“教父”“程囡”還是其他簇擁在身邊的朋友,都無法給予他充足的安全感。魏晉名士們的頹靡則是源于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失望,黑暗而嚴酷的政治高壓,讓他們迫不得已消極避世以保全性命。雅可身上變異的魏晉名士遺風,實際上是作者有意為之。身處文化多元交融且極具現(xiàn)代化都市氣息的香港,葛亮在書寫他認為仍相對保有完整的古典文化形態(tài)的南京時,必然會將自己對香港的體認投射到對南京的關注上,因此,他不僅會注重對南京傳統(tǒng)一面的書寫,展現(xiàn)南京古典氣韻在主人公身上的承續(xù),也會更加注重當下處于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文化影響下南京這座古都的“新變”在主人公性格中的體現(xiàn)。

像魏晉名士一樣,對于藝術,雅可有著毋庸置疑的閃光才華,在繪畫、陶藝、行為藝術、音樂、戲劇等方面,他都有著過人的天賦,但他所擅長的藝術形式卻并非是古典的。他演出的戲劇是歐美20世紀后現(xiàn)代主義劇作——奧尼爾的《大神布朗》,以及梅特林克的《群盲》,他的行為藝術也極具后現(xiàn)代的特點——無意義的自我傷害,他唱的歌以及設計的陶扣與服裝,也通通與古典審美無關。葛亮的確在有意將雅可塑造成一個極為后現(xiàn)代的人。在小說中,雅可熟讀后現(xiàn)代理論書籍,喜歡超現(xiàn)實主義的詩歌,擅長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風格的美術與音樂,行為放任怪誕,有頹廢不堪的一面,吸食白粉,沾染著自西方流傳過來的惡習。有時脆弱柔軟,有時卻又暴戾異常,性情上的矛盾與糾結(jié)常常凸顯在他的身上,而這實際上也是源于他身上先天延續(xù)與后天接受的兩種文化之間的糾纏。

香港的多元文化特征與現(xiàn)代化都市氣息,使得葛亮在香港與南京的雙城對照中跳出了單一的書寫框架。他在書寫南京時不僅著眼于傳統(tǒng)與古典的承續(xù),還能靈活地將六朝風月與后現(xiàn)代主義相融合,將南京的傳統(tǒng)、古典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特點相聯(lián)系,發(fā)掘出南京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文化相雜糅的面貌。因此,他有意塑造出雅可這個南京“混血兒”,與許廷邁一樣,雅可的文化身份也是復雜的,既有與南京古典精神氣韻一脈相承的一面,也有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主義混雜的一面,并且后者對前者還有一定的“異化”作用。筆者認為,如果說許廷邁代表了葛亮“南京—香港”兩地的文化身份認同,那么雅可則是代表了葛亮想要表達的一種“古典—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雜糅的文化身份認同。

3. 陸一緯—歷史與當下交融的文化身份認同

葛亮出身于名門世家,祖父葛康俞是著名藝術史學者、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太舅公是新文化運動領袖陳獨秀,表叔公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美術家鄧以蟄也是其家族中人,這些赫赫有名的家族成員都是知識分子,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處在社會精英階層。葛亮的父母都是大學老師,他從小便成長在書香門第,有著良好的家學淵源,一路讀到博士,也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走的是中規(guī)中矩的知識分子道路。知識分子是葛亮小說中一類極其重要的人物形象,因為這與他的家族,以及他本人的人生經(jīng)歷都很貼近。在小說《朱雀》中,葛亮亦塑造了他記憶中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形象,以達到與家族歷史,甚至國家歷史相連通的目的。

在《朱雀》中,陸一緯是一個較具代表性的中國20世紀50-80年代的知識分子形象——高大英挺,姿態(tài)高昂,儀表堂堂,對于建設祖國懷有赤誠的熱情,卻也天真并缺乏世故,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與鋒芒,相較普通工人階級而言,更多地帶有小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愛好與習慣,熱愛文學與藝術。他的身份是復雜的,“馬來西亞回國的僑生”這重身份與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共同作用,使他必然被裹挾進時代的漩渦,接受考驗和磨難。

在20世紀50-80年代的中國歷史舞臺上,知識分子是命途多舛的,因而備受當代文學的“關注”。直到現(xiàn)在,他們在那段時期的經(jīng)歷仍然是在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提及的創(chuàng)痛,而他們在時代動蕩中所體現(xiàn)的知識分子品格,也是當代知識分子在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時,經(jīng)常選取的一個“參照坐標”。在訪談錄中,葛亮曾這樣提及自己對中國知識分子的看法:“知識分子是一群受過良好教育、敢于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思考宣示于眾的人。我相信個人力量,身教大于言傳,知識分子的意義更多體現(xiàn)于對民眾的示范作用。比如‘五四,那時的知識分子與大眾交流,將自己的觀念,以各種方式傳達出來。當然,過程中也有錯誤和落差。作為知識分子,時代中的因由和邏輯需要厘清,才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盵8] 陸一緯正是葛亮根據(jù)這一思考所塑造出來的一個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即便是前往環(huán)境惡劣的北大荒進行勞動改造,陸一緯也依然帶著厚厚的一包書去,這種對知識的尊重與渴求,是老一輩知識分子身上一種極為動人的特質(zhì)。而陸一緯喜歡讀的書,也是葛亮在多處訪談中提到的青年時代喜愛的書——《青年近衛(wèi)軍》《靜靜的頓河》。通過這一細節(jié),葛亮試圖在自己這一代年輕知識分子與父輩一代的知識分子之間建立起精神上的聯(lián)結(jié)。

“陸一緯”這一人物形象,是葛亮本人建構(gòu)對于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想象的一個途徑,這個人物雖然與他經(jīng)常提及的祖父輩、外公輩的民國知識分子截然不同,但陸一緯所代表的這代知識分子,卻距離葛亮更近,是葛亮在確立自己的知識分子身份認同時,不得不正視的一段文化“記憶”。

記憶是我們進行自我身份認同的基礎,無論自我在“此在”和“將來”是怎樣的存在,“過去”在個體身上所留下的文化烙印,始終影響著個體的身份認同。這個“過去”可能不只是個體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也是與他關聯(lián)的集體所共同享有的“記憶”。文化身份認同不僅僅是個人的身份認同,同時還是民族、國家性的。正如斯圖亞特·霍爾所說:“文化身份是有源頭、有歷史的。與一切有歷史的事物一樣,它們也經(jīng)歷了不斷的變化。它們絕不是永恒固定在某一本質(zhì)化的過去,而是屈從于歷史、文化與權力的不斷‘嬉戲。”[9] 因此,確認文化身份認同,需要從變動的歷史中進行鉤沉辨認,在對歷史不斷的追尋與解讀中,才能逐漸建立起對文化身份的認同感。20世紀50-80年代的國家記憶在知識分子身上打下的烙印是深刻的。在小說《朱雀》中,民國史的部分僅占據(jù)兩章篇幅,而新中國成立早期的歷史,則有四章的份量??梢妼τ?0世紀50-80年代的南京歷史“記憶”的建構(gòu),是葛亮進行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四章的篇幅中,人物的命運與時代的關聯(lián)變得更加緊密,通常是一個時代事件,就直接導致了人物命運的疾速轉(zhuǎn)折,且在這些章節(jié)中,對于時代事件的解釋也變得更加頻繁且詳細。作為一個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南京人,葛亮并未親身經(jīng)歷過這些,但這些“前歷史”作為一種“民族記憶”,又是他進行身份認同的基礎。因此,葛亮努力在小說中對時代事件進行“復現(xiàn)”,使筆下的人物們與時代共呼吸同命運,以此來完成對“前歷史”“集體記憶”的還原。正如劉易斯·柯瑟在總結(jié)哈布瓦赫有關“集體記憶”的思想時所說:“集體記憶在本質(zhì)上是立足現(xiàn)在而對過去的一種重構(gòu)。”[10]“現(xiàn)在的一代人是通過把自身的現(xiàn)在與自己建構(gòu)的過去對置起來而意識到自身的。”[11] 揚·阿斯曼在“集體記憶”的基礎上提出“文化記憶”的概念,即文化記憶所包括的一方面是“被記住的過去”,也就是對確實存在的事實和現(xiàn)象的準確回憶,通過各種手段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一個共享的真實過去,使擁有集體身份的社會成員能夠從這些記憶中獲得一種自我意識,建立起自我的連續(xù)性,形成認同。

葛亮關于南京記憶的書寫多是與橫跨半個多世紀的家國動蕩結(jié)合在一起的,日軍侵華、“大鳴大放”“反右”“文革”,這些時代陰影投射在葉毓芝、程云和、趙海納、程憶楚、陸一緯等每一個人物身上。在《朱雀》中,葛亮用了將近半本書的篇幅,對民國至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故事進行了描寫,重現(xiàn)了一段與時代事件相嵌合的“集體記憶”,來建構(gòu)自己身為一個“南京人”的身份認同。在對葉毓芝與程云和、程憶楚這兩代人的故事進行描寫的過程中,葛亮不僅是希望通過對自民國以來南京歷史的追溯與還原,來確認自己身份中所承載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能將他們的歷史記憶融入程囡、許廷邁與雅可這一代人的血脈中,試圖讓“過去”與“當下”兩種存在差異的文化形態(tài)在“現(xiàn)代”南京發(fā)生一次強烈的碰撞,以確認在自身身份中所體現(xiàn)的“當下”與“歷史”間存在的延續(xù)與改變。

三、結(jié) 語

綜上所述,在《朱雀》中,無論是許廷邁、雅可還是陸一緯,都可以看作是葛亮在面對自身的文化身份問題時所創(chuàng)作的分身,他們分別代表了葛亮對于當代人混雜的文化身份不同面向的探索。如果說許廷邁這一角色揭露了葛亮的“老派南京情結(jié)”在遭遇了快節(jié)奏的香港生活后所產(chǎn)生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那么雅可則代表了葛亮想要表達的現(xiàn)代都市人在古典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文化相雜糅的時代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而陸一緯這個角色則承載了葛亮對時代變遷之后,扎根在當代人潛意識深處的文化記憶對于確立文化身份認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的認識,且在這個人物的書寫中,作者通過歷史與當下的交互,確認文化血脈的延續(xù)與改變。

在當下這個時代,東方與西方之間、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不斷產(chǎn)生著劇烈的碰撞,人們處于一種前所未有的頻繁的遷徙之中。頻繁的遷徙與交流使我們產(chǎn)生了對于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基于地理意義上的“我是誰?”“我來自哪里?”“異鄉(xiāng)與故鄉(xiāng)的風俗究竟有何不同?”的疑惑是最淺層,也是最貼合日常生活實際的追問,進而我們將進入到對不同地域之間文化特性的辨析與思考,再進一層則會將橫向比較深化為縱向比較。身份認同處在一種持續(xù)的歷史變化進程中,因此,我們需要繼續(xù)追問:在歷史的維度上,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各自擁有著怎樣不同的集體記憶?這種共同記憶又是如何塑造了這個民族這個地域的人?對于自我身份的敘述,指向的其實是在這樣一個全球化語境下,我們該如何表述自己,如何表述自己的民族?從此刻一直回溯至過去,再從過去一直延伸到未來,表述因在碰撞中而發(fā)生著變動,而表述的目的則是為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面對混雜與交融,確認一個變化的方向?qū)ふ掖鸢浮?/p>

《朱雀》正是這樣一個在變動中循序漸進進行身份確認的文本。在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歷史與當下產(chǎn)生碰撞的時代,通過《朱雀》的寫作,葛亮頗具勇氣地撥開了迷思的一角,對眾多生活在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人混雜文化身份的辨認與建構(gòu)過程進行了難能可貴的記錄。

【本文系中山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項目“‘后革命氛圍中的‘革命敘事研究”(19wkyjs4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中文系)

注釋:

[1] [英]斯圖亞特·霍爾著,羅綱、劉象愚主編,《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208頁。

[2] [英]喬治·拉倫著,戴從容譯:《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身份:現(xiàn)代性和第三世界在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4-195頁。

[3] [英]喬治·拉倫著,戴從容譯:《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身份:現(xiàn)代性和第三世界在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4頁。

[4] 趙川:《專訪 |葛亮:文化在創(chuàng)新的沉淀中興盛》,東方文化周刊,2017年第26期。

[5] 南方人物周刊:《葛亮十幾年的寫作總結(jié):將心比心,人之常情》,2017年6月10日。

[6] 葛亮:《朱雀》,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50頁。

[7] 張裕禾、錢林森:《關于文化身份對話》,《跨文化對話》第 9 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73頁。

[8] 南方人物周刊:《葛亮十幾年的寫作總結(jié):將心比心,人之常情》,2017年6月10日。

[9] [英]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讀本》,羅綱、劉象愚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209頁。

[10]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頁。

[1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頁。

猜你喜歡
朱雀身份認同
烏衣巷
撕掉“神獸”標簽的朱雀
美麗的朱雀山
美麗的朱雀山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國黑人女性戲劇的文化批評研究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chuàng)作與身份認同
在性愛中找尋自我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nèi)特的身份認同
石棉县| 云林县| 都昌县| 湖北省| 蓬溪县| 定陶县| 新昌县| 莫力| 漳州市| 肃北| 光山县| 孝义市| 双峰县| 昆明市| 翼城县| 云霄县| 沙坪坝区| 濉溪县| 章丘市| 济南市| 嘉兴市| 富锦市| 平阳县| 桂东县| 乐陵市| 江西省| 平遥县| 大关县| 光山县| 中西区| 丰顺县| 县级市| 天台县| 定日县| 永泰县| 晋宁县| 沛县| 洛隆县| 中卫市| 托克逊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