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學 中國語言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實驗語音學是由于語言研究的需要,采用語音實驗的手段,研究人的語音。1920 年以前,語音學家的語音研究、分析中所用的工具就是腦子、耳朵以及自己的發(fā)音器官;1920-1940 年,歐洲出現(xiàn)了幾個實驗語音學的中心,他們不僅調(diào)查方言,而且在探索語音(如語言的聲調(diào)、輔音的清濁、元音的舌位等)方面有了突破。這一時期英國的D.Jones 根據(jù)X 光照片來分析元音的舌位,還有美國的Fletcher 首先奠定了聽覺和語音之間量的關(guān)系;20 世紀30 年代,我國的劉復(劉半農(nóng))、白滌洲、趙元任、羅常培、王力等語言學家也對實驗語音學感興趣,劉復的博士論文《漢語字調(diào)實驗錄》,白滌洲的《關(guān)中入聲》《關(guān)中聲調(diào)實驗錄》等都用了實驗方法來研究語音。1940-1960 年,間動態(tài)聲譜儀(語圖儀)的出現(xiàn)是這一時期的最大特點,而M.Joos 最早把語圖儀用于語音分析,并創(chuàng)造了一些言語聲學的理論;1960-1980 年間,我國的語言研究所對普通話語音作了不少生理和聲學的分析,寫成了普通話與印度實驗錄五卷(未出版),出版了發(fā)音圖譜(周殿福、吳宗濟,1963);1976 年Lass 的《實驗語音學的當代文集》問世,1979 年P(guān)sinter 的《儀器語音學導論》一書也介紹了不少常用的語音實驗儀器極其用法,由此看出語音實驗方法在這一階段的重要性;1980 年至今,語音學界有識之士有計劃、有步驟地把實驗語音學納入“言語工程學”。[1]2-12
在語音學取得長足發(fā)展的同時,不少學者對非聲調(diào)語言學習者學習普通話中語音偏誤現(xiàn)象也有研究。趙金銘先生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中提到普通話中語音、語調(diào)和語義是三位一體的和諧統(tǒng)一體,只要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現(xiàn)偏差,都會出現(xiàn)“洋腔洋調(diào)”,這在單字音節(jié)層面的聲調(diào)、聲母和韻母等方面都有表現(xiàn),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讀錯音節(jié)、清音濁化、找代替音素、發(fā)音“過頭”等四種。[2]利用實驗方法進行研究的也不少,如冉啟斌(2008)用頻譜重心和分散程度兩個參數(shù)作為研究對象,對普通話的5 個清擦音的聲學空間重新進行分析,根據(jù)分散程度大小、譜重心高低、分布范圍大小分辨普通話的清擦音。陳肖霞(1997)《普通話音段協(xié)同發(fā)音研究》一文發(fā)現(xiàn),在漢語兩音節(jié)C1V1C2V2 中,后音節(jié)對前音節(jié)元音的逆向協(xié)同作用,主要是由后音節(jié)聲母的不同發(fā)音部位引起。[3]
本文主要根據(jù)非聲調(diào)語言學習者在發(fā)舌尖音z[ts]、c[tsh]、s[s]中出現(xiàn)的偏誤,采用實驗語音學中的Praat 軟件,利用波形圖和寬帶語圖分析其偏誤規(guī)律及原因,找出相應對策。
1.實驗對象
喀什大學20 名(10 男,10 女)大三非聲調(diào)語言學習者,他們都長期居住在南疆三地州(和田、喀什、克州),MHK 均為四級乙等。
2.實驗內(nèi)容
錄音文本:(1)“z[tsi]、c[tshi]、s[si]”;(2)單字音6 個“咂、擦、仨、租、粗、蘇”,語音測試共20×6=120 個音節(jié)。
通過praat 軟件繪出舌尖前的波形圖及寬帶語圖?!皕[ts]、c[tsh]、s[s]”為清塞擦音、清擦音在寬帶語圖上的表現(xiàn)形式為“沖直條+亂紋”及“亂紋”。
3.實驗器材
錄音設(shè)備:筆記本電腦、普通麥克風;
語音分析軟件praat。
為保證聲母部分頻譜圖截取的完整性,朗讀以聲韻搭配的形式“[tsi][tshi][si]”為主。除去其他變量,本次實驗只分析聲母部分的波形圖及寬帶語圖,圖中上半部分為波形圖,下半部分為寬帶語圖。
1.塞擦音“z[ts]”的聲學分析
如圖所示,圖1-1 聲母的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為一條均勻的窄縫包絡線;聲母的寬帶語圖有因阻塞而形成沖直條,沖直條之后是持阻到除阻而形成的亂紋,沖直條加亂紋寬度為整個聲韻寬度的四分之一。從塞擦而成的窄縫聲波包絡線、因塞擦而成的“沖直條+亂紋+清音”來看,是清塞擦不送氣音“z[ts]”的典型特征。
從圖1-2 聲母的波形圖來看,包絡線不是窄縫,而是突起的山丘,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從聲母的寬帶語圖來分析,沒有明顯的沖直條,說明沒有形成阻塞,有亂紋,亂紋的最上部有橫杠,有濁化。從無窄縫波形圖、“無沖直條+亂紋+濁音”來看,說明其“z[ts]”的發(fā)音有偏誤。
從圖1-3 聲母的波形圖來看,雖然是窄縫包絡線,但不均勻,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從聲母的寬帶語圖來分析,沒有形成阻塞的沖直條,有亂紋,亂紋中有橫杠,有濁化。從其窄縫波形圖、“無沖直條+亂紋+濁音”,說明“z[ts]”發(fā)音有誤。
2.塞擦音“c[tsh]”的聲學分析
圖1-1 標準音
圖1-2 被測1
圖1-3 被測2
圖2-1 標準音
圖2-2 被測1
圖2-3 被測2
從上圖2-1 可知,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形成了一條均勻的窄縫包絡線;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阻塞而成的沖直條,沖直條之后是持阻、除阻而形成的亂紋,沖直條和亂紋部分形成的寬度占聲韻合成寬度的一半。從窄縫聲波包絡線、因塞擦而成的“沖直條+亂紋+音強(黃色線0HZ)+清音寬度”來看,說明是典型的清塞擦送氣音“c[tsh]”。
從圖2-2 來看,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形成大山丘包絡線,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阻塞而成的沖直條,沖直條加亂紋寬度為聲韻合成寬度的一半,有送氣現(xiàn)象,但沖直條過濃,說明形成大股氣流,突然松口,形成亂紋。從大山丘包絡線、“沖直條+亂紋+音強(黃色線大于1000HZ)+清音寬度”來看,說明其“c[tsh]”的發(fā)音有偏誤。
從圖2-3 來看,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形成兩頭低、中間高的窄縫包絡線,且窄縫不夠長,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有成阻的沖直條,后有亂紋,但亂紋有橫杠,說明有濁化現(xiàn)象,同時沖直條加亂紋寬度占聲韻合成寬度的四分之一,沒有送氣。窄縫聲波包絡線、“沖直條+亂紋+音強(黃色線0HZ)+濁音寬度”,說明“c[tsh]”發(fā)音有誤。
3.擦音“s[s]”的聲學分析
圖3-1 標準音
圖3-2 被測1
圖3-3 被測2
從圖3-1 可以看出,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形成一條均勻的窄縫包絡線;從寬帶語圖可知,有因擦而成的亂紋,亂紋的寬度幾乎占整個聲韻合成寬度的一半。從窄縫包絡線、因擦而成的“亂紋+音強(最高840HZ)寬度+清音”來分析,是典型的清擦不送氣“s[s]”音。
從圖3-2 可知,波形圖頭窄高、中后處起伏變化的包絡線,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從寬帶語圖的亂紋部分來看,亂紋有斷層,口型有變化。從起伏變化較大的包絡線聲波圖、“亂紋+音強(大于2500HZ)+小于寬度+清音”來看,其“s[s]”的發(fā)音有明顯的偏誤。
從圖3-3 可知,波形圖雖形成窄縫包絡線,但持續(xù)長度不夠,說明發(fā)音有偏誤;寬帶語圖中形成的亂紋有明顯的橫杠,說明發(fā)生了濁化現(xiàn)象,其亂紋寬度占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從窄縫包絡線聲波圖、“亂紋+音強(0HZ)+寬度+濁音”來看,其“s[s]”的發(fā)音有偏誤。
為減少變量,本次實驗僅選擇一聲單字音:“咂、擦、仨、租、粗、蘇”。
1.z[ts]后接元音“ɑ”組成陰聲單字音“咂”的聲學分析
圖4-1 標準音
圖4-2 被測1
圖4-3 被測2
從圖4-1 可以看出,波形圖中聲母z[ts]形成窄縫包絡線,其后的韻母[a]形成從前到后逐漸降低的包絡線;寬帶語圖中聲母z[ts]有明顯的因塞而成的沖直條,后有因擦而形成的亂紋,韻母為[a],沖直條加亂紋的寬度為整個聲韻寬度的四分之一。從聲母包絡線、“沖直條+非圓唇+亂紋+[a]+寬度”來看,是標準的單字音“咂”。
從4-2 可以看出,波形圖中聲母分為兩段且高于標準音的包絡線,其后的韻母形成前高、中低、后高的包絡線,說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都有偏誤;寬帶語圖中聲母z[ts]沒有形成阻塞的沖直條,有因擦而成的亂紋,韻母則發(fā)成央[A];其亂紋的寬度為整個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從聲母包絡線、“無沖直條+亂紋+[A]+寬度”來看,其單字音“咂”出現(xiàn)偏誤。
從圖4-3 可以看出,波形圖從起始到韻母處包絡線起伏較大,其后的韻母[a]形成前很高、中低、后略高的包絡線,表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有偏誤;寬帶語圖中沒有明顯的沖直條,也沒有明顯的因擦而成的亂紋。從聲母包絡線、“無沖直條+無亂紋寬度”來看,其單字音“咂”出現(xiàn)偏誤。
2.z[ts]后接元音“u”組成陰聲單字音“租”的聲學分析
圖5-1 標準音
圖5-2 被測1
圖5-3 被測2
從圖5-1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ts]包絡線起始高、中間低、末尾漸高,后面韻母[u]的包絡線出現(xiàn)前高、中低、后高的形狀;寬帶語圖中聲母z[ts]有明顯的因塞而成的沖直條,沖直條中間濃,上下兩邊淡,說明其氣流受阻的部位形狀為圓唇,從窄縫沖出形成擦音亂紋,因受[u]舌位影響,亂紋后部強頻區(qū)也逐漸上移;沖直條加亂紋寬度接近整個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沖直條+圓唇+亂紋+清音+寬度”看,是標準的單字音“租”。
從圖5-2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起始低、后猛增高,其韻母[u]形成前低、中高、后低的拱形包絡線,說明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都有偏誤;寬帶語圖中沒有明顯的沖直條,只有因擦而成的亂紋,說明沒有形成塞音,其上方的強頻區(qū)有橫杠,說明有濁化現(xiàn)象。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無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看,其單字音“租”發(fā)音有明顯偏誤。
從圖5-3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起始低,后逐漸增高,其韻母[u]的包絡線則是前中后一樣高,說明其發(fā)音的聲母和韻母都有偏誤;其寬帶語圖中聲母沒有因塞而成的沖直條,有亂紋,亂紋中的強頻區(qū)有橫杠,說明有濁化。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無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看,其單字音“租”發(fā)音有誤。
3.c[tsh]后接“ɑ”組成陰聲單字音“擦”的聲學分析
圖6-1 標準音
圖6-2 被測1
圖6-3 被測2
從圖6-1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c[tsh]形成起始稍高,后是細長的包絡線,其后的韻母[a]形成前端低、中間高、末尾逐漸降低的拱形包絡線;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塞而成的沖直條,后有因擦而成的亂紋,沖直條加亂紋寬度占聲韻合成寬度的一半,說明聲母為送氣音。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送氣”看,也是標準的單音字“擦”。
從圖6-2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的包絡線分兩部分,前面部分稍高于后半部分,整個聲母的包絡線不是很長,其后的韻母的包絡線分為三段,頭高、頸部低、身子及尾部高,說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都有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沒有因塞而成的沖直條,有因擦而成的亂紋,亂紋寬度占聲韻合成寬度的三分之一,說明沒有送氣音。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無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不送氣”看,其單字音“擦”有偏誤。
從圖6-3 可知,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為大山丘,說明口腔大開,其后的韻母則是細長包絡線,其聲母和韻母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塞而成的沖直條,后有亂紋,其強頻區(qū)有明顯的橫杠,有濁化,沖直條加亂紋寬度占聲韻合成寬度的三分之一,說明沒有送氣。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無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不送氣”看,其單字音“擦”有偏誤。
4.c[tsh]后接“u”組成陰聲單字音“粗”的聲學分析
圖7-1 標準音
圖7-2 被測1
圖7-3 被測2
從圖7-1 看出,波形圖中聲母c[tsh]包絡線頭高、頸低、中間很高、尾部漸低,其后的韻母[u]形成從前到后漸低的包絡線;從寬帶語圖看,聲母有明顯的因塞而成的沖直條,沖直條中間濃,上下兩邊淡,說明其氣流受阻的部位形狀為圓唇,后有因擦而成的亂紋,沖直條加亂紋寬度近整個聲韻寬度的二分之一,說明有送氣。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沖直條+圓唇+亂紋+清音寬度+送氣”看,是標準“粗”的音。
從圖7-2 看出,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兩頭低、中間稍高,其后的韻母[u]形成頭微高、頸低、中后部較粗的包絡線,說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都有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沒有因塞而成的沖直條,因擦而成的亂紋有橫杠,說明有濁化,亂紋寬度不足整個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為不送氣。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無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不送氣”看,說明“粗”音有偏誤。
從圖7-3 看出,波形圖中聲母為兩頭細而低、中間極高的包絡線,其后的韻母則形成細長包絡線;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阻塞而成的沖直條,后有因擦而成的亂紋,亂紋中有橫杠,有濁化,沖直條加亂紋寬度不足整個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沒有送氣。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沖直條+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不送氣”看,其“粗”的發(fā)音有誤。
5.s[s]后接“ɑ”組成陰聲單字音“仨”的聲學分析
圖8-1 標準音
圖8-2 被測1
圖8-3 被測2
從8-1 來看,波形圖中聲母s [s]形成細長包絡線,其后韻母包絡線為前高、后逐漸降低的均勻包絡線;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擦而成的亂紋,韻母為前、低、非圓唇[a],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寬度的三分之一多。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看,是標準的“仨”音。
從8-2 來看,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分為兩段,前部高,后部低而長,其后的韻母形成從前到后一樣高的包絡線,說明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都出現(xiàn)偏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擦而成的亂紋,亂紋部分強頻區(qū)有橫杠,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寬度的二分之一多,有送氣。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看,說明“仨”音有誤。
從8-3 來看,波形圖中聲母包絡線兩頭低,中間較高,其后韻母形成從前到后高度一致均勻的包絡線,說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都有誤;從寬帶語圖來看,有因擦而成的亂紋,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寬度的四分之一。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看,其“仨”的發(fā)音有明顯偏誤。
6.s[s]后接“u”組成陰聲單字音“蘇”的聲學分析
圖9-1 標準音
圖9-2 被測1
圖9-3 被測2
從圖9-1 可見,波形圖聲母包絡線分兩段:由頭至尾逐漸升高,收尾處短而細,其后韻母包絡線則由高逐漸降低;從寬帶語圖來分析,聲母部分有因擦而成的亂紋,因受韻母影響,其強頻區(qū)中上濃度較深,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合拼的二分之一,其韻母為后、高、圓唇[u]。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清音寬度”看,是標準的“蘇”音。
從圖9-2 看,波形圖聲母包絡線分四段:頭低、中間稍高、后增高、尾部低;其后韻母則形成前中高度一致、尾部較低的包絡線,說明其聲母和韻母都有偏誤;從寬帶語圖來看,聲母部分有因擦而成的亂紋,其強頻區(qū)靠上濃度較深,且有橫杠,說明有濁化,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寬度的二分之一多。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濁音+大于寬度”看,說明其發(fā)的“蘇”音有誤。從圖9-3 看,波形圖聲母包絡線由頭至尾快速升高,其后的韻母包絡線則從頭至尾高度一致,說明其聲母和韻母發(fā)音都有誤;從寬帶語圖來看,聲母雖因擦而形成亂紋,但亂紋的強頻區(qū)濃厚,并有橫杠,說明有濁化,亂紋寬度占整個聲韻寬度的四分之一,擦音不明顯。從聲韻包絡線波形圖、“非圓唇+亂紋+濁音+寬度”看,說明其發(fā)的“蘇”音有明顯的偏誤。
1.沒有掌握清塞擦音z[ts]、c[tsh]發(fā)音方式的技能
正確的發(fā)音方式應該是舌尖與上齒背或軟腭構(gòu)成阻塞,形成窄縫,肺中氣流沖出,氣流通過突然放開的阻塞點而成為塞音,口腔微松的阻礙點而成為擦音。[1]133但圖1-2、圖1-3 的偏誤均為無因塞而成的沖直條,都將清音濁化;另圖1-2、圖2-2 音高分別為2000Hz、1000Hz,遠大于標準音高的0Hz;圖2-3 錯誤在于清音濁化及沒有送氣。
2.沒有掌握塞擦音“z[ts]、c[tsh]”口腔器官動態(tài)的技能
正確的動態(tài)應該是成阻前開,成阻時閉合,除阻時松開,有同部位擦音;但圖1-2、圖1-3 沒有形成沖直條,說明沒有成阻閉合的過程,同時除阻時聲帶震動,出現(xiàn)清音濁化。
3.沒有掌握清擦音“s[s]”發(fā)音方式的技能
正確的發(fā)音方式應該是舌尖與上齒齦構(gòu)收緊,形成窄縫,肺中氣流沖出,氣流通過口腔微松的阻礙點而成為擦音。[1]134但圖3-2、圖3-3 音強分別為2500Hz、0Hz,標準音強為840Hz,圖3-3 還存在擦音寬度不夠、清音濁化現(xiàn)象。
4.沒有掌握清擦音“s[s]”口腔器官動態(tài)的技能
正確的動態(tài)應該是舌尖與上齒齦收緊,形成窄縫,氣流沖出,流速較快,有同部位擦音,聲帶不震動;從圖3-2、圖3-3 可以看出,舌尖與上齒齦緊度不夠而較強氣流,圖3-3 還存在聲帶震動、清音濁化的偏誤。
5.沒有掌握清輔音和濁輔音的正確讀法,有清音濁化現(xiàn)象
清音“z[ts]、c[tsh]、s[s]”的正確發(fā)音方式是聲帶不顫動,但圖1-3、圖2-3、圖3-3 都有清音濁化的現(xiàn)象。
6.沒有掌握送氣與不送氣的技能
圖2-3“c[tsh]”應該為送氣音,但卻沒有送氣特征。
1.沒有掌握清塞擦音“z[ts]、c[tsh]”后跟不同元音唇形變化的技能
圖4-1、圖5-1、圖6-1、圖7-1 分別是標準音“咂、租、擦、粗”的發(fā)音圖,其變化規(guī)律如下:(1)聲母“z[ts]、c[tsh]”+韻母[a]組成單字“咂、擦”,其聲母部分是細長的波形圖,所不同的“c[tsh]”是送氣音,因此波形較長,起始端稍粗。(2)聲母“z[ts]、c[tsh]”+韻母[u]組成單字“租、粗”,聲母部分波形圖都變?yōu)轭^部高起,說明唇形變?yōu)閳A唇。但從圖5-2、圖7-2來看,沒有看到波形圖的起始端有高起部分,說明沒有變?yōu)閳A唇,其“租、粗”有明顯的錯誤。
2.沒有掌握擦音“s[s]”后跟不同元音唇形變化的技能
圖8-1、圖9-1 分別是標準音“仨、蘇”的發(fā)音圖,其變化規(guī)律為:(1)聲母“s[s]”+韻母[a]組成單字“仨”,其聲母波形圖為兩頭低、中間高的細長小拱形。(2)聲母“s[s]”+韻母[u]組成單字“蘇”,其聲母部分波形圖為起始端低、后由細逐漸變粗的高坡形,說明其唇形漸變?yōu)閳A唇的過程。但從圖8-2、圖8-3、圖9-2、圖9-3 來看,其波形圖均為起始端低,后部逐漸變高變粗的坡形,說明其唇形沒有變化,同時發(fā)的“仨”音都是錯的。
以上偏誤也可以通過表1 中20 位被測學生“咂、租、擦、粗、仨、蘇”的發(fā)音統(tǒng)計結(jié)果得到證明。
表1 被測學生“咂、租、擦、粗、仨、蘇”的發(fā)音統(tǒng)計表
從表1 可知:
(1)清塞擦不送氣音“z [ts]”為聲母的單字音“咂、租”中,聲母濁化共計2 次,占5%;舌尖音發(fā)成舌面音19 次,發(fā)成舌根音1 次,發(fā)音部位錯誤率為50%;發(fā)成送氣音21 次,占52.5%;直接讀成擦音14次,占35%。
其錯誤率依次為:清音濁化<阻礙方式<發(fā)音部位<是否送氣。
(2)清塞擦送氣音“c[tsh]”為聲母的單字音“擦、粗”中,聲母濁化共計14 次,占35%;舌尖音發(fā)成舌面音18 次,發(fā)成舌根音5 次,發(fā)音部位錯誤率為57.5%;發(fā)成不送氣音32 次,占80%;直接讀成擦音15 次,占37.5%。
其錯誤率依次為:清音濁化<阻礙方式<發(fā)音部位<是否送氣。
(3)擦音“s[s]”為聲母的單字音“仨、蘇”中,聲母濁化共計3 次,占7.5%;舌尖音發(fā)成舌面音11 次,錯誤率為27.5%;發(fā)成塞擦音7 次,占17.5%。
其錯誤率依次為:清音濁化<阻礙方式<發(fā)音部位。
(4)清音“z [ts]、c [tsh]、s [s]”濁化率平均為15.8%,發(fā)音部位錯誤率平均為39.2%,阻礙方式錯誤率平均為30%;“z[ts]、c[tsh]”是否送氣錯誤率平均為44.2%。
從“z[ts]、c[tsh]、s[s]”錯誤率來看,三個音的難易度依次為:s[s]<z[ts]<c[tsh];從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發(fā)音難易度依次為:是否濁化<阻礙方式<發(fā)音部位<是否送氣。
1.認識并熟練掌握發(fā)音部位
教師講解或網(wǎng)絡查詢顯示,“z[ts]”“c[tsh]”和“s[s]”所需發(fā)音部位為舌尖、上齒背、軟腭、鼻腔等,學習者應該熟悉這些部位,并進行反復練習。
2.“z[ts]、c[tsh]、s[s]”發(fā)音動態(tài)過程
學習者應該反復練習:發(fā)“z[ts]、c[tsh]、s[s]”時,舌尖輕輕抵住上齒背,軟腭上升,關(guān)閉鼻腔通道,憋住氣,形成氣流的阻礙,聲帶不振動,然后舌尖稍微放松,沖開一條窄縫,氣流從舌尖窄縫中擠出,同部位摩擦成聲。
要熟練掌握聲韻合拼,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也告誡老師在教學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4]教師要認真分析學情,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尋找學生喜歡的點,方法可以如下。
1.頂舌練習法
教師示范,或者學習者可以從網(wǎng)上找相關(guān)的舌位圖,看清楚正確的舌位后進行模仿。方法:舌尖用力頂上齒齦,盡量保持整個舌體伸直,堅持10 秒后,舌尖復位。如此反復訓練。
2.清濁音練習法
語音學中,將發(fā)音時聲帶振動的音稱為濁音(又稱有聲),聲帶不振動的音稱為清音(又稱無聲)。學習者在發(fā)濁音時,使氣流不要從鼻腔中流出,把其暫時存儲在口腔內(nèi),然后停止送氣,把口腔中的氣流吐出。如,發(fā)“啊”——/a/的時候,用手觸摸喉部,可感覺聲帶振動,因此這個元音/a/是濁音,而在發(fā)“z[ts]、c[tsh]、s[s]”時,停頓閉口時會發(fā)現(xiàn)既沒有聲音發(fā)出,手也感覺不到聲帶振動。練習時,應先發(fā)輔音“z[ts]”,然后保持口型與發(fā)音部位,再發(fā)“c[tsh]、s[s]”,不斷交替練習。
3.同部位元音訓練法
學習者應分別給“z[ts]、c[tsh]、s[s]”后加同一個元音,如“咂、擦、仨”等反復練習。
4.唇形變化訓練法
學習者應分別給“z[ts]、c[tsh]、s[s]”后加非圓唇元音,如“姿、詞、四”等;然后換成圓唇元音,如“租、粗、蘇”等進行反復練習。
5.舌位高低訓練法
學習者應分別給“z[ts]、c[tsh]、s[s]”后加高元音,如“姿、詞、四、租、粗、蘇”等;后換為中元音,如“澤、測、色”等進行反復練習。
6.送氣不送氣訓練法
學習者要練習延長或縮短送氣的長度,控制肺部的氣流供給。交替發(fā)“z[ts]”和“c[tsh]”,可以強烈感受到送氣音與不送氣音的區(qū)別。練習的時候首先雙唇緊閉,往聲帶里蓄氣,然后停止送氣,發(fā)音,注意氣流的通道打開后,肺部就應該停止送氣。也可通過練習“咂、雜、砸、姿、紫、自、字、則、擇”及“擦、次、詞、刺、此、測、冊、策”等感受其區(qū)別。
7.換聲母法
找相近的詞分別更換聲母“z[ts]”和“c[tsh]”。如“子弟—次第,打字—答詞,坐落—錯落,清早—青草”等進行反復練習。
8.先從單字音練起,再到雙字音,四字音等逐增
學習者進行練習時,一定要從簡到難,先單字音,如“資、租、次、才、私、思”,到雙字音“自己、思想、雜草、辭別”,再到四字音“自作自受、絲絲入扣、措手不及”等。
9.繞口令法
學習者練習到一定程度,可以加入繞口令,如關(guān)于“z[ts]”的:早晨早早起,早起做早操。人人做早操,做操身體好;關(guān)于“c[tsh]”的:三山撐四水,四水繞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時春;關(guān)于“s[s]”的:老曹餐前買雌雞,老崔餐后買瓷器;買來才知是次品,老曹退雌雞,老崔退瓷器。
非聲調(diào)語言學習者在學習“z[ts]、c[tsh]、s[s]”時,在掌握清濁與聲帶是否震動技能、阻礙方式技能、發(fā)音部位技能、是否送氣技能中出現(xiàn)的典型偏誤,其難易度依次為是否濁化<阻礙方式<發(fā)音部位<是否送氣,針對他們的偏誤,提出一定的對策,科學地幫助非聲調(diào)語言學習者掌握以上技能,這對我們語音教學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也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