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菊嵐
摘 要:化學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對化學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高效地開展化學教學,構建高效的化學教學模式。文章分析目前化學課堂教學現狀,指出存在問題,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作用,闡述基于小組合作的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以確?;瘜W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2-0134-02
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教學目標。為了更好地開展化學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思考,合理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班級每一個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都能表現出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保證化學教學目標得以高效實現。
一、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問題
首先,雖然強調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一些學生認知能力不足,玩心也比較重。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過多的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出現松懈的狀況,從而影響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其次,因為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特征的學科,教師在進行化學知識講解時,常常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實驗。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很難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實驗。所以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進行實驗操作,而學生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進行觀看,這樣不利于學生提高課堂參與性。再次,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差異。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班級每一個學生都實施統一的教學指導,那么就會導致一部分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沒辦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影響班級整體化學教學效率,導致化學教學目標無法有效實現。面對化學教學中這些不容樂觀的教學現狀,教師需要進行深度反思,運用有效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
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并且經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加快打造化學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其一,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師引導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能夠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fā)揮,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的督促下,不斷地提升自身學習效率。其二,通過在課堂上高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學生在化學實驗課堂上進行明確分工,共同高效地完成化學實驗任務,這樣就能夠有效地縮短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實驗的時間,提升學生化學課堂實驗效率。其三,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化學學習的樂趣,調動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逐步提升化學學習能力。其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地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自身的能力范圍內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以不斷提升學習效率,這樣就可以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構建化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三、基于小組合作的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
化學教師要想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保證,首先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課堂知識的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予以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督促,互相幫助,實現高效自主的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突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能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保證。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物質的變化與性質”時,教師可以把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內容進行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現象的描述與分析,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不同點。
教師通過在化學課堂上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知識的探究,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此外,學生以組為單位對實驗現象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能夠拓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表達能力。只有學生學會運用準確的語言表述分析問題的過程,才能清晰掌握概念,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2.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動手操作機會
化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實驗操作,不僅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且還不方便管理,很難保證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操作規(guī)范性。因此,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狀況。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化學課堂的教學實驗進行了有效整合,讓學生通過明確的分工,加快實驗的速度。其次,教師通過小組合作教學,能夠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完成化學實驗任務,這樣就可以有效保證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制取氧氣”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幾種方法,如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氯酸鉀,或加熱高錳酸鉀,等等。然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要明確分工,同時進行如下操作:通過過氧化氫加二氧化錳提取氧氣和水,通過氯酸鉀加二氧化錳提取氯化鉀和氧氣,通過高錳酸鉀加熱提取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這樣,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化學實驗,能夠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探究制取氧氣的原理,理解催化劑和分解反應的概念,了解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培養(yǎng)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
3.實施分層教學,提升班級整體教學效率
由于實施統一的教學方案很難顧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考慮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實施分層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并對不同層次的小組實施不同的指導,有效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化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汲取符合自身水平的化學知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質量守恒定律”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小組實施不同的指導方案。如對于學習能力處于較高層次的小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他們從微觀角度認識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變化。而對于學習能力處于中等層次的小組,教師可以讓他們加強對課本知識的鞏固,深刻地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并能夠靈活地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實際問題。而對于學習能力處于較弱層次的小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然后再循序漸進引導其掌握基礎知識和概念。
實施分層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化學知識探究,并且使其得到進步,獲得成就感,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動手操作機會,實施分層教學,提升班級整體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浩.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0).
[2]陸麗萍.拓展化學實驗教學的育人價值[J].江西教育,2019(18).
[3]孫嚴秋.初中化學教學中課堂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反思[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0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hemistry Classroom Based on Group Cooperation
Ren Julan
(No.7 Middle School, Yongchang County,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 Yongchang 737200, China)
Abstract: Chemistry teachers should follow the pace of the times, optimize the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s, flexibly use various means, carry out chemistry teaching efficiently, and construct efficient chemistry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chemistry classroom,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high-efficiency chemistry classroom based on group cooper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group coope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fficient classroom; stratified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