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
[摘 要] 當前,社會激烈的競爭不僅給家長帶來巨大的負擔,也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堅持“一切以學生為本”的時候,往往忽視肩負教育重擔的教師。本文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問題常見的異常反應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三點對策。
[關鍵詞] 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應對策略
近年來,在教育實踐中頻頻出現各類師源性心理傷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心理亞健康、不健康所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熓墙逃囊痪€工作者,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與行為。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
一、初中班主任常見的心理異常反應
學者梁進龍、崔新玲對張家口市的班主任進行實踐調查發(fā)現,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國內正常成年人的平均水平差異顯著。研究顯示,教師的異常心理主要表現在:敵對性、焦慮、精神病性、恐怖、偏執(zhí)、強迫癥狀、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等。教師的心理異常反應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因繁忙所致的心理疲勞和厭煩。班主任需要做到對班級事事關心、時時關心。不論是班級建設、班干部培養(yǎng),還是學生思想、學習狀況、生活狀況、學生心理狀況等,事無巨細,都得過問。同時,教師還需要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職稱晉升工作,參加各種例會、培訓,以及可能發(fā)生的應急事件,繁重的工作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極大地影響部分班主任對本職業(yè)的熱愛,并逐漸衍生出厭煩等不良情緒。
2.因社會競爭壓力和自身發(fā)展不協(xié)調所致的心理焦慮。社會的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社會、學校、家長對班主任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他們賦予了教師更多的身份。就和臧克家筆下的《老馬》一樣,只能把“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班主任一旦協(xié)調不好自身的情緒,任何事件都將會是誘發(fā)教師心理失衡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當前社會的競爭十分激烈,教職工的崗位競爭也十分激烈,一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論英雄。尤其是班主任,除了需要做好班級日常管理、教學任務以及自己的生活以外,還需要不斷充電來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在佝僂的背上再添加加一些壓力,容易導致班主任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3.多重角色所致的心理困惑。班主任的角色具有多重性特點。諸如:教育者、管理者、領導者、知心朋友、教職工等。班主任既要樹立權威、又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既要履行管理者職責,又要充當保姆角色;既要落實學生主體性地位,又要樹立班主任領導地位;有限的精力面對無限的壓力和矛盾,會使得教師產生心理困惑。
二、初中班主任的“養(yǎng)心”策略
1.心胸豁達,認識自我。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該在長期的工作中不斷的錘煉自我,讓自己的心胸更加寬廣,不再為瑣事去傷神;對自身的優(yōu)點重新審視,對自己的缺點也坦然接納;始終保持健康的心境,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理性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事件,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項得失。
2.冷靜慎思,調節(jié)自我。班主任工作繁雜,不僅要搞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還得完成既有的教學任務;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各科成績,還得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不僅要處理好學校的各項事務,還得履行家庭、社會中應有的責任。因此,班主任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戒驕戒躁,不能被各種小事破壞自身的情緒。
放松是調節(jié)情緒的良方,卸下背上的壓力,感受自然、感受平淡、感受自我,讓緊繃的神經得到有效的放松。不良的情緒不可能永遠被壓抑著,不然總有一天會像決堤的河水一樣宣泄而出。班主任需找到并學會一種適合自身調節(jié)心理的方法,保持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
3.延緩發(fā)作,控制自我。班主任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各種讓人頭疼的事件。在遇到此類事件時,教師首先要做到不急不躁,按照理性、客觀、機智的思路來進行處理。給自己的情緒一個緩沖的空間,等情緒平緩后,再來有效的處理。
正確地認識并重視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搞好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基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一旦班主任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危機,那么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受到波及。維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不僅需要社會和學校重視和支持,還需要教師自身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康成.教師團體心理訓練的實踐與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34(2):45-47.
[2]薛建平,孫麗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31+33.
(責任編輯:姜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