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圖形與幾何”是《數學課程標準》的四大領域之一,主要研究現(xiàn)實世界中的物體和幾何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人類的生存空間,發(fā)展形象思維,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幾何圖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在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里只對具體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這些抽象的圖形概念比較難。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深入探索“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呢?筆者就結合自身課堂中實踐談談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教學的一些有效策略。
找準起點,有效遷移
學生在學習幾何之前,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教師要對學生原有的知識進行診斷,才能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進而幫助學生激活相關的知識經驗,促進知識的遷移。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起點 數學概念系統(tǒng)性強,學生學習一些概念時,往往學習了相關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起點。如《認識公頃》一課,筆者先從學生能夠接觸和感受到的一些較小的土地面積引入,在此基礎上,呈現(xiàn)“鳥巢”的占地面積,使其產生認知沖突,引出需要一個相對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隨后,筆者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理解面積單位的探究經驗,以“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為例,幫助學生建構起“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的表象。
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起點 一些起始概念,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接觸,但并不能將生活與數學相聯(lián)系。那么,教師應引導學生尋找生活與數學的聯(lián)結點,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執(zhí)教《認識周長》一課時,筆者經過課前調查,大部分同學沒有聽說過“周長”一詞,更別提對“周長”的理解。于是,筆者尋找學生生活與數學的連接點,通過設計灰兔和白兔賽跑一圈的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公平”:白兔跑得圈小,灰兔跑的圈大。這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筆者接著提示:“其實這個不公平是由周長不同引起的,我們今天就來認識周長。”有效地將學生生活化的感受和數學的概念聯(lián)結在一起,學生就容易地就理解了周長的概念。
設計活動,探究過程
數學活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活動,教師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避免出現(xiàn)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猜教師需要的答案、按照教師思路打開學習局面。
注重觀察體驗 觀察是一種有思維積極參與的感知活動。學生的頭腦里沒有三維立體的形象,要想讓學生體會抽象的幾何圖形的特征,就必須使圖形直觀化。在學習幾何圖形的特征時,教師要恰當運用教具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如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的教具,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的各個面與書本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通過觀察來引導學生對圖形本質特征的理解,讓他們能展開充分地觀察和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加深他們對圖形特征的深入理解。
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學 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他們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正處在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在認識事物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事物的直觀感知,而動手操作能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對學生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角的度量》一課,筆者先引導學生回憶“度量長方形的面積”時采用的方法:用小正方形為單位來測量長方形的面積,過渡到度量角的大小,也可以用小角來度量。隨后,筆者給每個小組提供了一張印有60°角的白紙,和不同大小的小角,讓學生來度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小角是不一樣大的,所以測量的結果各不相同,由此,統(tǒng)一度量角的單位。但如果把1°的角一個個拼起來測量會讓學生感覺到麻煩,進而引出把1°的角都事先拼好的想法,順勢再引出“中心”“刻度線”“內圈外圈”等量角器的關鍵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經歷了量角器產生的過程,理解了角的度量的本質。
多媒體發(fā)展空間觀念
小學數學中“圖形與幾何”的領域,對于學生來說,知識是抽象的,是學習的難點。在圖形運動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可以通過電子白板的演示向學生展示圖形運動的整個過程,則會讓抽象的運動過程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更加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如在執(zhí)教四年級下冊《平移》一課時,為了突破重難點,筆者恰當利用展臺,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在對錯中充分交流,達成共識。隨后,筆者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圖形平移的過程(如圖),讓學生在動態(tài)演示中,直觀感受平移的特點以及如何確定平移的格數,順利突破重難點。
小學數學中圖形與幾何的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間的聯(lián)系密切,教學策略也要靈活多變。教師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加工、內化,最后形成教學策略。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牧野區(qū)教育體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