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
【摘 ?要】目的:探析全麻蘇醒期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后,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躁動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手術治療時實時全麻患者60例入組,入選后劃分為兩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評估兩組護理后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與躁動情況。結果:觀察組躁動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結論:全麻蘇醒期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后,可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減少躁動發(fā)生,護理效果確切。
【關鍵詞】全麻蘇醒期;手術室護理干預;心理狀態(tài);躁動
【中圖分類號】R473.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200-01
手術時選擇全麻方案,術中殘留的麻醉藥物,會導致患者機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導致患者出現(xiàn)嗜睡、意識模糊、定向障礙等表現(xiàn),進而也會出現(xiàn)肢體躁動、心理狀態(tài)異常等,導致患者無法平穩(wěn)度過全麻蘇醒期,影響手術治療效果[1]。因此,給與全麻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減少麻醉蘇醒期躁動,改善不良情緒,更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因此,選擇我院接受全麻手術患者60例入組,觀察手術室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我院手術治療時實時全麻患者60例入組,選入時間為2019年4月~2020年4月,入選后劃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42.09±3.48)歲,體質量(54.95±1.48)kg;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42.09±3.48)歲,體質量(54.95±1.48)kg;病例間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全麻手術時開展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變化,配合醫(yī)師應用呼吸機、吸痰、吸氧等輔助手段,維持患者各項體征平衡,術后做好異常情況監(jiān)督與處理。觀察組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方法:①術前護理:由手術室護理提前1d來病房進行術前訪視,開展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仔細講解手術當日流程,使患者對全麻手術有正確認知,提升患者手術當日的配合度。②手術當日護理: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由巡回護士與患者進行交流,減少患者的憂慮情緒,使患者可保持良好心態(tài),更快適應手術室環(huán)境,做好心理準備。③術中護理配合:巡回護士要有序擺放醫(yī)療器械,保持手術床干凈衛(wèi)生,由洗手護士配合麻醉醫(yī)師完成麻醉操作,巡回護士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血液循環(huán)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待患者麻醉完全后,由醫(yī)護人員配合完成手術治療。術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與面部表情,一旦患者出現(xiàn)明顯不適或異常表現(xiàn),應及時告知醫(yī)師,保持沉著冷靜狀態(tài),及時開展有效治療。④手術護理干預:術后做好保暖措施,使患者的體溫保持在正常值范圍內,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給與密切監(jiān)測,待患者意識清醒后,囑咐患者禁食水,待排氣后,選擇易消化食物進食。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時利用鎮(zhèn)痛泵緩解疼痛。護理人員針對患者提出的意見或建議要耐心聽取,及時進行改進完善,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3觀察指標
評估患者蘇醒期躁動情況,評分在0~3分,0分為無躁動,1分為輕度躁動,2分為存在明顯肢體躁動,3分為明顯躁動,需強制制動[3];以焦慮自評量表對蘇醒期的焦慮情況進行評估,評分0~100分,分值越高,焦慮情緒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描述方法為( ±S),以SPSS24.0軟件系統(tǒng)處理,P值<0.05,有統(tǒng)計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蘇醒期躁動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全麻蘇醒期躁動主要體現(xiàn)在肢體無意識亂動、言語無理性、哭鬧或呻吟等表現(xiàn),是一種非正常反應,會導致循環(huán)系統(tǒng)負荷加重,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此時易導致留置針松開、導管脫落等不良事件發(fā)生[3]。多數(shù)患者術后會存在煩躁不安等情緒波動,嚴重者也會出現(xiàn)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預后效果。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有效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使患者的躁動情緒得以穩(wěn)定,可使患者順利度過全麻蘇醒期,有效改善預后康復效果[4]。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躁動評分、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結果證實,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有效落實,可通過術前訪視、手術室內心里疏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減輕焦慮等不良心理,更好配合醫(yī)護人員操作,同時有效降低術后躁動風險。
綜上所述,全麻蘇醒期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改善焦慮等不良心理,減少躁動情況發(fā)生,最大程度保證患者順利度過全麻蘇醒期,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范玉紅,潘慶華,胡曉華,等.護理干預對手術室全身麻醉蘇醒期患者躁動發(fā)生率及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04):272-275.
[2] 郭瑞娟,陳志惠,劉潔,等.手術室麻醉蘇醒期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及血壓、心率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8,015(003):398-400.
[3] 廖維.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中綜合護理對降低腹部手術患者蘇醒期躁動的作用[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186-187.
[4] 潘麗瑩,劉梅芳,張麗雅,等.手術室護理干預在改善全麻蘇醒期患者心理狀況及降低躁動發(fā)生率中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004(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