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虹
摘 要:部編語文教材編寫立意高遠、主題鮮明,是學者專家持續(xù)在總結課程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課本教材進行的又一次優(yōu)化和完善,使部編語文教材認字、寫字、背誦教學規(guī)律更加科學合理,更為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基于部編語文教材特點,從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方法設計等多層面,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分析探討,并在總結汲取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情境體驗、實例說明等多樣性、趣味性的教學形式,以期通過識字教學策略優(yōu)化,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識字能力。
關鍵詞:部編;語文教材;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
識字是閱讀、思考、寫作的基礎,是學生接受教育過程中獲取系統(tǒng)知識的第一步,部編語文教材識字板塊中集中識字比重提高,課文形式活潑,體現(xiàn)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構想,教材中韻文、兒歌、謎語等多樣形式的題材內容,增添了識字的趣味性,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教師在識字課堂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思維經驗,創(chuàng)新優(yōu)化識字教學方法,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從學生的興趣特點出發(fā),圍繞識字教學目標,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反映漢字演變的規(guī)律,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識字學習環(huán)境氛圍中,能有效轉變思維方式,主動識字、輕松識字。
一、注重文化熏陶,掌握漢字規(guī)律
部編低年級語文教材識字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巧妙運用插圖和語言,幫助學生在觀察思考中了解漢字文化的來源和演變過程,知道漢字中本身蘊含攜帶的歷史、知識、故事,進而在激發(fā)學生識字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漢字文化。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幫助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在識字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將他們的思維置于主題場景中,在自主探究中得到發(fā)展,促使學生在豐富的識字學習情境中,能夠積極主動探究,靈活正確地應用所學習字詞,促進學生字詞實踐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
例如,學習《“貝”的故事》這篇課文內容時,部編教材中直觀形象地講述了關于“貝”的演變以及來源,教師要突出傳統(tǒng)文化的主題意境,圍繞“貝”字引導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識記“財、購、貧”等相關的漢語字詞,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中了解造字文化,探究古人的思維智慧,“同學們知道貝殼長什么樣子嗎?”“是?。∝悮っ利悎杂?,外表漂亮,可以用來做裝飾品,你還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逐步將學生的思維拉入“貝”字的主題語言情境中,結合插圖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滲透講解有關“貝”的文化,引導學生了解“貝”字的起源,“正是因為貝殼不容易損壞,古人將它作為飾品和錢幣”。教師向學生出示關于用貝字作偏旁的字“賺、賠、貨……”引導學生自主去歸納漢字的特點,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知道“貝”字旁的字和錢財有關,了解貝殼作為錢幣、飾品的緣由,使學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時,感知古人的智慧”。教師要以貝字旁的漢字拓展學習,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歸類思考能力,“你可以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貝殼嗎?以貝殼來保護自己的水生動物,我們把它們稱為什么?”“在大海中生活的其他水生動物又成為什么?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動物統(tǒng)一稱呼他們?yōu)轭悾俊苯處熞谜Z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幫助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經驗,理解識記“類”,并拓展出“魚類、鳥類、蟲類”等文化知識,教師要以“貝”的故事引導學生去對比總結歸納,“甲、骨、田、由”等生字,促使學生在分步探索思考中,學習象形字演變,掌握“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的演化過程,強化識字教學效果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歸類思考能力。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識字規(guī)律,注重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觀察思考文字,并以開闊的審美意境,啟發(fā)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感知漢字本身的文化意義,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深刻記憶,更有助于學生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二、遵循童心童趣,豐富識字活動
部編低年級語文教材的集中識字課文體裁豐富多樣,既有活潑可愛的童謠,也有豐富多樣的散文、童話、故事題材,識字教學中涉及兒歌識字、圖畫識字、字謎識字等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識字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組織豐富多樣的實踐學習活動,使學生在開放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尤其小學低年段的學生注意力持續(xù)集中時間短,更加喜歡新穎多樣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圍繞部編教材的目標內容,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利用新鮮有趣的識字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積極探索思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主動識字習慣,最終促使學生在新穎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中,實現(xiàn)循序漸進、扎實細致的字詞識記學習。
例如,學習《樹之歌》這篇課文內容時,教師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組織學生開展“游戲識字、看圖找字”等識字游戲活動,把識字教學寓于游戲活動之中,引導學生可以從自身的情感體驗出發(fā),通過字族識字、字理識字、形聲字識字等方法在游戲活動中讀音、記形、應用,利用趣味新穎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掌握生字的字音,獲得最佳的識字效果。首先教師領讀并向學生出示“楊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樺樹、水杉”等各種各樣的樹木,幫助學生結合直觀的圖形,拓展思維的想象空間,“同學們念完樹之歌,有什么想法呢?你都想起了哪些樹木的畫面?你見過這些樹嗎?我們一起來說出各種樹的名字吧!以想象打開“樹之歌”的話題,“我們一起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這些樹還有哪些特點呢?”引導學生在思考和互動交流中熟記各種樹的名字,加深對“樹”的印象,“楊樹長得高,榕樹長得粗壯,楓樹的葉子是紅色的,梧桐樹的樹葉像手掌”,在學生初步了解各種樹木的特點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游戲活動,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下面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一起來找一找、猜一猜”,要求學生一個人說出樹木的特點“我長得壯”,另一名學生說出對應的樹木名稱“你是榕樹”,使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交流中鞏固記憶知識內容,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可盡量豐富課堂的游戲活動,“同學們你有快速識記這8個生字的辦法嗎?”我們來一起進行“識字尋寶”活動吧,幫助學生通過字族識字、形聲字識字等方法,獲得最佳的識字效果。
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保護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入靈活地掌握新的漢語字詞,在學生自主探索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在識字學習中找到與童年生活的契合點,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三、調動情感體驗,擴大思維認知
部編教材的選文題材廣泛,集中識字的編排,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為了有效提高課堂識字學習效率和效果,教師在課堂中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體驗,指導學生在掌握認識一定量的漢字基礎上,靈活運用漢字展開分角色朗讀、反復誦讀、配樂朗讀等多樣化閱讀形式,使學生能將具體的字義與抽象的字詞進行緊密關聯(lián),強化識字學習效果,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字詞的識記和應用,還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充分感知理解作者傳遞的思想情感,促使學生在新穎性、趣味性的語境體驗中,接受積極良好的思想熏陶與滋養(yǎng)。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要合理掌握課堂秩序節(jié)奏,鼓勵學生交流成果,分享閱讀識字的經驗和收獲。
例如,學習《場景歌》這篇課文內容時,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閱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在朗讀和背誦中,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教師在課堂中要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以引導和啟發(fā)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可以在識字閱讀學習中細致地觀察周圍事物,并能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跟隨《場景歌》到一個很美的地方去郊游,請你們一邊閱讀一邊進行思考,說一說自己在這一次郊游中都經歷了哪些場景,好,下面我們一起做好準備出發(fā)吧!”“瞧,這是我們郊游需要的事物,我們一起大聲說出來好嗎?”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出隊、銅、號,說出隊旗、銅號、紅領巾等事物與數(shù)量詞的搭配。”“出發(fā)嘍!前面是什么地方,好美麗的海邊景色?。 薄澳阍谶@里看到了什么?”安排學生自主觀察互動交流,啟發(fā)學生能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深刻記憶“一只雪白的海鷗,一艘威武的軍艦,一條彩色的小帆船”“咦!這里有幾個生字?請大聲朗讀出來?!币龑W生進一步探索加深對“海、鷗、軍、帆”等生字的識記,“同學們快看,前面到處一片翠綠鮮紅?請你們利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繼續(xù)發(fā)現(xiàn)前面場景中出現(xiàn)的生字,好嗎?”教師組織安排學生開展自主、自由閱讀、小組比賽閱讀等閱讀活動,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最整齊,引導學生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準確地說出一方魚塘、一行垂柳、一座花園等場景事物與量詞的搭配,促使學生可以在識字閱讀學習中,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運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自由自主的閱讀體驗中,體會識字閱讀的樂趣,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鼓勵學生根據(jù)掌握的知識經驗展開主動探索學習,促使學生在閱讀實踐應用中提高識字能力,達到潛移默化的識記效果。
總之,教師在識字課堂教學中,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經驗,并依據(jù)學生的語言發(fā)展特點豐富課堂識字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漢字進行觀察思考。由于漢字學習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積累形成的語言文字,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習潛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幫助學生在邊識字邊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經驗。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在識字學習中較為欠缺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持久性,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情緒,通過新穎生動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漢字的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深刻記憶。
參考文獻:
[1]楊小敏,董海霞.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9(33):35-36.
[2]尹輝.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教書育人,2019(31):61.
[3]劉小琴.信息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70-171.
[4]張興斌,侯希霞.分層教學,高效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85.
[5]仇劍菲.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優(yōu)化研究[J].考試周刊,2019(8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