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彤,董可海,王 鑫,裴立冠,孔令澤,夏 成
(1. 海軍工程大學兵器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3;2. 海軍航空大學岸防兵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1)
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固體推進劑的危險品等級為1.1 級,當受到?jīng)_擊波和撞擊刺激時可能發(fā)生爆轟[1],其中增塑劑硝化甘油(NG)的敏感性較高、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遷移[2];增塑劑的大量遷移會引起“推進劑?襯層”界面的脫粘、影響導彈的彈道性能、增加發(fā)動機點火后爆炸的可能性等[3]。
目前,關(guān)于組分遷移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實驗法[4]和分子模擬法[5]。實驗法主要是采用聯(lián)合試件、利用色譜分析或者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等手段[6-7],雖然能夠得到最接近于真實條件的遷移量,但存在操作復雜、XPS 對于硝酸酯的檢測不準確等不足[8];近年來分子模擬法快速發(fā)展[9],成為預測擴散性能、研究擴散微觀機理的有效手段,具有耗時短、花費低等優(yōu)點[10-11]。
對于新型含能鈍感增塑劑三羥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12-13],法國、日本對其應(yīng)用于雙基推進劑[14]、聚疊氮縮水甘油醚(GAP)推進劑中的性能進行了研究[15],而將TMETN 應(yīng)用于NEPE 推進劑的研究還比較少。為此,本研究采用分子模擬法比較三種增塑劑TMETN、NG、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在NEPE推進劑黏合劑預聚體PEG/N?100 中的擴散性能及機理,并討論溫度和增塑比對TMETN 擴散性能的影響,為鈍感高能推進劑的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真實推進劑的成分和結(jié)構(gòu)都較為復雜,鑒于分子模擬(MD)時間和空間尺度的限制,考慮到固化過程是N?100 中異氰酸酯基與PEG 中羥基發(fā)生反應(yīng),所以構(gòu)建了高分子預聚體網(wǎng)絡(luò)的一部分(PEG 分子量為6002[16]),如圖1 所示。
圖1 PEG/N?100 聚合物鏈片段Fig.1 Fragments of PEG/N?100 polymer chains
圖2 為優(yōu)化前和優(yōu)化后的高分子鏈構(gòu)型,可見優(yōu)化過程使高分子鏈從直鏈結(jié)構(gòu)變得纏繞卷曲,同時能量也從8188.83 kJ·mol-1降低到-9202.22 kJ·mol-1,因為真實物質(zhì)的能量總是最低的,所以優(yōu)化作用明顯使得分子構(gòu)型更接近于實際[17]。
圖2 優(yōu)化前和優(yōu)化后的預聚物構(gòu)型Fig.2 The configuration of prepolymer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PEG 與增塑劑的質(zhì)量比(增塑比)約為2.5,為減小鏈端效應(yīng)[18],將1 條PEG/N?100 高分子鏈與相應(yīng)數(shù)量的硝酸酯構(gòu)成周期箱,NG、BTTN、TMETN 的分子數(shù)量分別為:65、61、58 個,初始密度按照三種物質(zhì)的體積平均值進行設(shè)定;對周期箱進行smart 方法的幾何優(yōu)化,再進行10 次NPT 系綜的退火處理,退火的初始溫度為298 K、中間溫度為598 K、最終溫度為298 K[17],每次退火后再進行幾何優(yōu)化,并選取能量較低的構(gòu)型進行1 ns NPT 系綜的密度優(yōu)化,時間步長均為1 fs,然后進行625 ps NVT 系綜動力學計算、其中后400 ps用于采集均方位移隨時間變化曲線,模擬控溫器和控壓器均采用Bederson,有文獻證實Bederson 控溫器對均方位移產(chǎn)生的影響較小[19]。
在進行介觀動力學模擬之前,首先要確定各分子所包含的高斯鏈段數(shù)量、各高斯鏈段間的相互作用參數(shù)。高分子預聚物的高斯鏈段數(shù)量有如下公式[20]:
式中,Nmeso為高斯鏈段數(shù)量;n為預聚物的聚合度,此處為136(PEG 分子量為6002);C∞為全原子高分子鏈的特征比。
由Synthia 模塊得到PEG 的C∞是4.98,故PEG 高斯鏈段的質(zhì)量為219.12(特征比乘以單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所以1 條PEG 分子鏈等于27 個高斯鏈段、1 個增塑劑分子等于1 個高斯鏈段。
在MesoDyn 中,兩種高斯鏈段的相互作用ν?1εij表示為:
式中,ν-1εij單位為kJ·mol-1;R為氣體常數(shù),8.314 J·mol-1·K-1;T為溫度,K;χij為Flory?Huggins 參數(shù):式中,Δδ是兩物質(zhì)的溶度參數(shù)差值,(J·cm-3)1/2;Vr取兩種高斯鏈段摩爾體積的平均值,cm3。
根據(jù)文獻[21]中MD 計算的各物質(zhì)溶度參數(shù),計算得到兩種高斯鏈段間相互作用參數(shù)ν-1εij、并列于表1。在Meso Dyn 模塊中根據(jù)增塑比設(shè)置珠子的混合比例,三維周期箱尺寸為32.0 nm×32.0 nm×32.0 nm,溫度為298 K,步長為20 ns,總時間為1000 μs。
表1 增塑劑、PEG 的溶度參數(shù)及高斯鏈段間的相互作用參數(shù)Table 1 Solubility parameters of plasticizers and PEG,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parameters among the Gauss chains
首先,應(yīng)闡述“擴散”與“遷移”存在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擴散是發(fā)生在推進劑內(nèi)部,而遷移是指推進劑內(nèi)部的組分擴散至界面處、并進一步擴散到其它層次中(比如襯層),擴散是遷移的前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遷移性能,但遷移較擴散更為復雜、還涉及到遷移組分與襯層材料的相互作用等,本節(jié)僅比較TMETN、NG、BTTN 三種增塑劑在預聚體內(nèi)部的擴散性能、不考慮襯層種類對增塑劑擴散的影響。
采用MD 計算擴散系數(shù)的常用方法是Einstein 關(guān)系式[22]:通過MD 計算出均方位移?時間斜率m,即可得到擴散系數(shù)D。
采集后400 ps 增塑劑的均方位移,統(tǒng)計長度采用200 ps,原點間隔采用1 幀(0.01 ps),得到MSD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3 所示。
圖3 三種增塑劑的均方位移隨時間變化曲線Fig.3 Mean?square displacement(MSD)?t curves of plasti?cizers
由表2 可見,NG、BTTN 在PEG/N?100 中擴散系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10-11、TMETN 擴散系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10-12,將本次模擬的結(jié)果與類似的文獻模擬結(jié)果進行比較:李紅霞[23]采用MD 計算了DOS在HTPB 中的擴散系數(shù)為2×10-11,王曉[14]采用MD 計算NG 在PET/MDI、TDI、IPDI 中的擴散系數(shù)分別為6.5×10-13、1.25×10-12、1.11×10-11;本文研究的預聚體、固化劑與文獻中的稍所不同,但模擬結(jié)果的數(shù)量級在同一范圍內(nèi),說明本模擬與文獻結(jié)果的吻合性較好。由表2 可見,三種增塑劑在預聚體PEG/N?100 中擴散系數(shù)的大小順序為:NG>BTTN>TMETN,結(jié)果表明NG 最容易在黏合劑基體中發(fā)生擴散,BTTN 次之,TMETN 最難發(fā)生擴散。
表2 三種增塑劑均方位移?時間曲線的斜率及其對應(yīng)的擴散系數(shù)Table 2 Slope of MSD?t curves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hree plasticizers
據(jù)文獻[14,24-25],影響增塑劑擴散的微觀因素主要有:增塑劑與預聚體的分子間相互作用、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和增塑劑分子的尺寸,下面從這三個角度分析增塑劑在PEG/N?100 預聚體中的微觀擴散機理。
3.2.1 增塑劑與預聚體的分子間相互作用
徑向分布函數(shù)g(r)可以反映體系的相互作用類型(峰值位置)及大?。ㄇ€高低)[26],在混合物的徑向分布函數(shù)曲線中,異類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曲線高于同類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曲線,則體系相容性較好[27,29]。
由圖4 可見:TMETN/PEG/N?100 體系的相容性較好,而在另外兩種體系中,增塑劑與增塑劑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大于增塑劑與PEG/N?100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NG 所在的體系更為明顯),所以,BTTN 與PEG/N?100 的相容性較差、NG 與PEG/N?100 的相容性最差;體系相容性的順序與擴散系數(shù)的順序在邏輯上保持一致,即體系的相容性越好,增塑劑越難發(fā)生擴散。
圖4 NG/PEG、BTTN/PEG、TMETN/PEG 混合物的分子間徑向分布函數(shù)Fig.4 Intermolecular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or NG/PEG,BTTN/PEG and TMETN/PEG
相容性就是復雜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為了進一步比較分析各體系內(nèi)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差異,將混合物中分子間徑向分布函數(shù)按照增塑劑?PEG、PEG?PEG、增塑劑?增塑劑的作用類型進行處理,結(jié)果如圖5 所示。
在三個體系中,PEG 的分子數(shù)量相同,NG、BTTN、TMETN 的分子數(shù)量依次遞減,由圖5a 可見,雖然體系中TMETN 的分子數(shù)量最少,但該體系中PEG分子附近出現(xiàn)TMETN 的概率卻最大,故PEG 與TMETN 的結(jié)合能力最強,同理可發(fā)現(xiàn),BTTN 與PEG的結(jié)合能力居中、NG 與PEG 的結(jié)合能力最弱;由圖5b 可見,NG/PEG 體系中PEG 的自聚集能力最強,BTTN/PEG 體系中次之、TMETN/PEG 體系中最弱;由圖5c 可見,因三個體系中增塑劑分子數(shù)量的大小順序與該徑向分布函數(shù)曲線的高低一致,故無法判定“NG附近出現(xiàn)NG 概率最大”是由NG 的自聚集能力強引起的、還是由NG 分子數(shù)量多引起的。綜上,PEG 與TMETN 的結(jié)合能力最強、該體系中PEG 的自聚集能力最弱,這也是TMETN 不易發(fā)生擴散的微觀原因。
圖5 三個體系中增塑劑?PEG、PEG?PEG、增塑劑?增塑劑的分子間徑向分布函數(shù)Fig.5 Intermolecular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of plasticizer?PEG,PEG?PEG and plasticizer?plasticizer in three systems
由于分子間徑向分布函數(shù)曲線是對各原子間相互作用進行平均而得到的,所以可能抹平原子間的氫鍵作用,氫鍵作用的范圍為2.6~3.1 nm,3.1 nm 以后為范德華作用的范圍,針對于此,對可能存在氫鍵的增塑劑與PEG/N?100 原子對進行徑向分布函數(shù)分析,最終發(fā)現(xiàn)PEG 中的H 原子與增塑劑中的硝基O 原子存在氫鍵作用。
三個體系中氫鍵作用的結(jié)果見圖6 和表3。由圖6和表3可見,三個體系均存在氫鍵作用,且TMETN_O 與PEG/N100_H 的氫鍵作用最強,峰值比BTTN 體系中的高0.096、比NG 體系中的高0.1456,說明原子間氫鍵作用越強、增塑劑越難發(fā)生擴散。
圖6 增塑劑與PEG 間O—H 原子的徑向分布函數(shù)Fig.6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between the oxygen atom of plasticizer and hydrogen atom of PEG
表3 氫鍵作用的位置及峰值Table 3 Location and peak of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增塑劑的擴散會導致體系的混亂程度增加、引起相分離,這將對裝藥的性能產(chǎn)生較大威脅,而相分離的時間和特征區(qū)尺寸都超出了MD 的范圍、需借助介觀動力學模擬(Meso Dyn)來研究。根據(jù)體系的增塑比為2.5,參數(shù)設(shè)置如表1,最終得到三個體系的密度分布如圖7 所示,顯示顏色的地方代表著密度高于該物質(zhì)平均密度的位置和水平。
從圖7可見,TMETN/PEG體系中的兩相分布較均勻,而BTTN/PEG 和NG/PEG 體系發(fā)生了相聚集、且后者更為嚴重,這也說明TMETN在PEG相中發(fā)生擴散的能力最弱,而BTTN和NG發(fā)生擴散近而聚集的能力更強;此外還發(fā)現(xiàn),PEG易向周期箱四周聚集、增塑劑則是向中間聚集。
圖7 三個體系中的濃度分布Fig.7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ree systems
3.2.2 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
體系內(nèi)的自由體積為高分子鏈的運動和小分子的擴散提供空間,MD 中自由體積表示為:
其中,Vf是自由體積,Vsp是周期箱體積,Vw是范德華表面占有體積,單位均為?3。
自由體積是指除去PEG/N?100 分子和增塑劑分子共同占有體積后的剩余體積,采用Atom Volumes& Surfaces 工具對三種增塑體系的自由體積進行計算,探針半徑為1.4 ?,因為各體系的總體積大小不一樣,為了能夠比較三種增塑劑的相對運動空間,定義自由體積分數(shù)FFVSim.為自由體積與各周期箱體積的比值:
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越大,提供給增塑劑分子運動的相對空間就越大,擴散也就越容易發(fā)生。由表4可見,體系內(nèi)自由體積分數(shù)的大小順序為TMETN/PEG/N?100>NG/PEG/N?100>BTTN/PEG/N?100,可見TMETN 具有最大的相對運動空間,但在“自由體積分數(shù)”和“TMETN 與PEG/N?100 的強分子間作用”的綜合影響下,TMETN 的擴散系數(shù)還是最小的;此外,NG/PEG/N?100 體系中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居中、BTTN/PEG/N?100 體系的最小,這說明NG 的相對運動空間較BTTN 的 大,又 由3.2.1 節(jié) 知“NG 與PEG/N?100 的相容性也較差”,這兩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NG 的擴散系數(shù)最大,BTTN 次之。
表4 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Table 4 Fractional free volume of systems
3.2.3 增塑劑分子的尺寸
增塑劑分子的大小也會影響擴散性能,分子越小,越容易在聚合物孔洞中跳躍;由增塑劑分子結(jié)構(gòu)可知,三種增塑劑分子的大小順序為:TMETN>BTTN>NG,這與擴散系數(shù)的順序在邏輯上是一致的,即NG 分子最小、最容易在聚合物大分子孔洞中發(fā)生跳躍,BTTN次之,TMETN 最難。
綜上,從“分子間相互作用”、“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增塑劑分子的尺寸”三個方面討論了增塑劑擴散性能的微觀機理,在TMETN/PEG/N?100 體系中,體系相容性最好、TMETN 分子尺寸最大,這兩方面都加大了擴散的難度,但同時該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也最大,這方面會促進擴散的發(fā)生,最終在三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TMETN 的擴散系數(shù)還是最小的;在NG/PEG/N?100 體系中,體系的相容性最差、NG 的分子尺寸最小、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較BTTN/PEG/N?100 的大,這三種因素均導致NG 的擴散系數(shù)比BTTN 的大。
3.3.1 溫度對體系相容性的影響
根據(jù)推進劑儲存、使用及固化等條件,比如北方冬天低溫可達0 ℃,常溫是25 ℃,固化溫度大約為50 ℃,所以選取0、25、40、50 ℃,分析TMETN/PEG/N?100 體系中TMETN 的擴散系數(shù),采集的MSD 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8,并以圖8 為根據(jù)、經(jīng)過擬合得到擴散系數(shù),將擴散系數(shù)列于表5。不同溫度下擴散系數(shù)的變化如圖9 所示。
圖8 不同溫度下TMETN 均方位移隨時間的變化曲線Fig.8 Mean?square displacement(MSD)?t curves of plasti?cizer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由表5 和圖9 可見,隨著溫度升高,擴散系數(shù)先緩慢增加、后劇烈增加,即溫度越高、擴散系數(shù)增加的速率越大,這與文獻[23]中的規(guī)律一致、也與高溫加速老化的規(guī)律一致;常溫298 K 時擴散系數(shù)為低溫273 K的1.2 倍左右;固化溫度323 K 時的擴散系數(shù)大約為常溫298 K 時擴散系數(shù)的2 倍,這解釋了為何增塑劑在固化過程中已發(fā)生較大的遷移[30]。
表5 不同溫度下增塑劑TMETN 的均方位移?時間曲線的斜率及對應(yīng)的擴散系數(shù)Table 5 The slopes of MSD?t curves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MET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圖9 不同溫度下擴散系數(shù)的變化Fig.9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進一步分析不同溫度下TMETN 中硝基O 原子與PEG 中H 原子間的氫鍵作用,為了便于比較各溫度下氫鍵的峰值和位置,將273,298,313,323 K 條件下的徑向分布函數(shù)曲線均置于圖10 中。不同溫度下氫鍵作用的位置及峰值見表6。
圖10 不同溫度下TMETN 與PEG 間H—O 原子的徑向分布函數(shù)曲線Fig.10 Curves for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between plas?ticizer(O)and PEG(H)at various temperatures
由 圖10 和 表6 可 見,隨 著 溫 度 升 高,TMETN 與PEG 原子間氫鍵作用峰的位置后移、峰值變低,這說明高溫使增塑劑與黏合劑間的相互作用變?nèi)酰@導致了TMETN 更容易發(fā)生擴散。
表6 不同溫度下氫鍵作用的位置及峰值Table 6 Location and peak of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3.3.2 溫度對體系自由體積分數(shù)的影響
由表7 可見,隨著溫度升高,TMETN/PEG/N?100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變大,說明高溫使聚合物的活動性增強、分子間距離增加,這給增塑劑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在宏觀上表現(xiàn)為聚合物的溶脹度提高[23];并且溫度的升高也會增加小分子的動能,即小分子的跳躍能力變強,這均使增塑劑更易發(fā)生擴散。
表7 不同溫度下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Table 7 Fractional free volume for system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根據(jù)NEPE 推進劑中增塑劑的含量,研究了在常溫298 K 條件下,增塑比為2.5、2.8、3 時TMETN 的擴散 性 能[31],得 到MSD?t曲 線 擬 合 斜 率 及 擴 散 系數(shù)(表8)。
表8 增塑劑TMETN 的均方位移?時間曲線斜率及對應(yīng)的擴散系數(shù)Table 8 Slopes of MSD?t curves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TMETN
由表8 可見,隨著增塑比的增加,TMETN 擴散系數(shù)在減小,為了觀察增塑比對體系形態(tài)分布的影響,采用MesoDyn 進行了1000 μs 的介觀動力學模擬,得到TMETN 等密度圖及有序度參數(shù)。由圖11 可見,隨著增塑比的增加,組分發(fā)生同相歸并的程度變小。由圖12 可見,TMETN 的有序度參數(shù)減小、體系的熵增減小,所以體系相容性變好,這是TMETN 的擴散系數(shù)減小的一個原因;此外有研究表明[23],隨著增塑劑含量的增加,大量的增塑劑會導致高分子網(wǎng)絡(luò)收縮、使得增塑劑在孔隙中發(fā)生有效跳躍的難度變大、從而使擴散系數(shù)減小,這一點在達到其共容增塑極限后更為明顯。
圖11 不同增塑比條件下TMETN 的等密度圖Fig.11 The isosurface of the density fields for TMETN at vari?ous plasticization ratios
圖12 不同增塑比條件下TMETN 的有序度參數(shù)Fig.12 The order parameters for TMETN at various plastici?zation ratios
(1)增塑劑在PEG/N?100 中的擴散系數(shù)大小順序為:NG>BTTN>TMETN,這說明含能鈍感增塑劑TMETN 具有較強地抗擴散能力,可以進一步研究將其代替或部分代替NG、應(yīng)用于NEPE 推進劑中。
(2)從增塑劑與黏合劑的分子間相互作用、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和增塑劑分子的尺寸三個方面分析了增塑劑擴散性能的微觀機理,在三個增塑體系中,TMETN 與PEG/N?100 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最強、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最大、TMETN 分子的尺寸最大,各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TMETN 的擴散系數(shù)最小。
(3)隨著溫度升高,TMETN 擴散系數(shù)先緩慢增加、后劇烈增加,這與高溫加速老化的規(guī)律一致;固化溫度323 K 時的擴散系數(shù)為常溫298 K 時的2 倍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增塑劑在固化過程中已發(fā)生較大遷移”的現(xiàn)象;從微觀角度來解釋擴散系數(shù)增大的原因為:高溫導致TMETN 與PEG 的原子間氫鍵作用減弱、體系的自由體積分數(shù)變大。
(4)隨著增塑比增加,TMETN 擴散系數(shù)減小,介觀動力學研究表明“體系的有序度參數(shù)減小、體系相容性變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