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沛恩,程敏熙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版)》中列出了21個學生必做物理實驗,根據(jù)新課標的指引,學生必做實驗兼顧了各個板塊的內(nèi)容,兼顧了必修課程以及選擇性必修課程. 但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限于學校實驗室以及儀器的限制,不少實驗在各個學校中的普及仍需要一定時間.
本文以聲學實驗為例,應用智能手機設(shè)計了2個物理實驗:聲音的頻譜顯示以及驗證聲壓級隨距離衰減的規(guī)律. 其中,聲音的頻譜顯示可以作為課堂的演示實驗,其現(xiàn)象明顯、操作簡易、效果直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1]. 驗證聲強級隨距離衰減的規(guī)律可作為學生的課外實驗或者第二課堂中的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Phyphox是一款基于移動電子設(shè)備的傳感器輸出軟件,目前在蘋果、安卓應用市場均已上架. Phyphox利用手機中搭配的傳感器,能夠精確地測量物理量. 在Phyphox初始界面中一共分為原始傳感器、聲音、力學、計時器以及工具5個大板塊. Phyphox在不同板塊中的測量均能將數(shù)據(jù)實時記錄并且以Excel或CSV的文檔格式輸出,同時,Phyphox還支持移動控制功能,實現(xiàn)了不同端的設(shè)備同時工作. 本文中介紹的2個實驗分別用到其中的”Audio Autocorrelation”、”Audio Amplitude”及”Generator”功能,顯示聲音的頻譜圖,測量聲音的響度,發(fā)出特定頻率的聲音.
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提出:響度、音調(diào)和音色是反映聲音特征的3個物理量[2]. 人們對于不同聲音具有不同的感知,是由于聲音的3要素的不同而造成的[3]. Phyphox中的音頻自相關(guān)功能能夠直接顯示聲音的頻譜圖,界面如圖1所示. 圖1中波峰的密集程度表示聲音的振動頻率,反映了音調(diào)的高低;波峰的高低表示聲音的振幅大小,反映了響度的大??;波形表示聲音的振動方式,反映了聲音的音色. 通過Phyphox中的音頻自相關(guān)功能得到聲音的頻譜圖,利用控制變量方法認知聲音的3要素. 另外,實驗通過智能手機檢測噪聲的頻譜圖,與樂器發(fā)出的聲音進行比對,得到各自頻譜圖的特點[4].
1)在智能手機1中下載“庫樂隊”APP,在智能手機2中下載Phyphox.
2)為了便于觀察,將智能手機2的屏幕影像投屏到投影儀上. 打開手機中的Phyphox軟件,點開”Audio Autocorrelation”功能,點擊右上角的開始按鈕,進入實時檢測狀態(tài).
3)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聽到聲音,將智能手機1連接音響,打開“庫樂隊”的吉他功能,首先撥動其中C4音階的琴弦,截屏記錄頻譜圖[如圖1(a)所示];將聲音調(diào)小,撥動同一音階的琴弦,截屏記錄頻譜圖[如圖1(b)所示];再撥動其中F4音階的琴弦,截屏記錄頻譜圖[如圖1(c)所示].
4)打開“庫樂隊”中的電子琴功能,彈奏其中C4音階的琴鍵,截屏記錄頻譜圖[如圖1(d)所示].
5)教師引導學生發(fā)出一些噪聲,截屏記錄頻譜圖[如圖1(e)所示].
(a)
1)對比圖1(a)與圖1(b),由于撥動的吉他琴弦音階相同,兩圖的波形與波峰數(shù)大致相同,但由于聲音的響度不同,導致圖1(a)中波峰高度對應的坐標數(shù)值比頻譜圖1(b)的大,說明頻譜圖1(a)波峰高度大于頻譜圖1(b).
2)對比圖1(b)與圖1(c),由于響度相同,兩圖的波形與波峰高度大致相同,但由于聲音的頻率不同,導致圖1(b)中波峰數(shù)比圖1(c)的多.
3)對比圖1(b)與圖1(d),由于音階與響度相同,兩圖的波峰數(shù)與波峰高度大致相同,但由于發(fā)出聲音的樂器不同,音色不同導致圖1(c)與圖1(d)的波形不同.
4)圖1(e)顯示,噪聲的頻譜圖與上述樂器的頻譜圖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噪聲的頻譜圖沒有重復性和規(guī)律性.
由此可以知道,通過控制變量,從頻譜圖中能夠清晰地辨別,不同響度、頻率以及音色對應的不同特點.
在聲學中,聲壓定義為在有聲波傳播的空間中某點在某一瞬間的壓強p與沒有聲波時的壓強p0的差值[5]. 空氣中人聽到的最低聲壓約為2×10-5N/m2,稱之為標準聲壓p0ms. 若某處聲壓為pms,則定義聲壓級為
(1)
聲強與聲壓的關(guān)系為
Lp=Lw-10lg (4πr2),
(2)
對于特定的點聲源,其聲功率級Lw是一個定值.
聯(lián)立式(1)和式(2)得
(3)
1)將手機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手機1的揚聲器與手機2的麥克風孔正對.
2)打開手機1的Phyphox軟件,打開Generator功能,頻率調(diào)至任意固定值,點擊右上角的開始按鈕,手機音量調(diào)至最大.
3)打開手機2的Phyphox軟件,打開”Audio Amplitude”功能,點擊右上角的開始按鈕,手機開始檢測聲音的聲壓級.
4)調(diào)整手機1和2的位置,使手機1的揚聲器與手機2的麥克風孔距離r1為5 cm,待界面讀數(shù)穩(wěn)定后,記錄聲壓級數(shù)值L1.
5)調(diào)整兩手機間的距離r2,每次增加5 cm,分別記錄聲壓級數(shù)值L2.
在與聲源距離r1為5 cm處測得聲壓級數(shù)值L1為-26.3 dB,表1為實驗中記錄的與聲源不同距離r2處的聲壓級數(shù)值L2.
表1 L2實驗記錄表
圖擬合圖線
從圖2可知:
(4)
與式(3)中的斜率k0=-20,r1為5 cm處測得的聲壓級數(shù)值L1=-26.3 dB對比,可知斜率的相對偏差為3.87%,截距的相對偏差為4.18%. 上述計算結(jié)果得到的誤差均在5%之內(nèi),驗證式(3)成立.
以上2個聲學實驗顯示,利用智能手機做物理實驗具有精確度較高、現(xiàn)象直觀、儀器簡單、操作簡便等特點[6],將智能手機引入中學物理教學課堂能夠解決部分地區(qū)教學儀器不足的問題,提高中學物理課堂效率,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但是目前智能手機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還不廣泛,部分實驗結(jié)合智能手機需要重新設(shè)計并且存在局限性,需要一定的開發(f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