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子正
前段時間,筆者的《崞縣崞山探源》一文,在各個網絡平臺推出后,引起讀者興趣。最早的崞山指的是北岳恒山,這一觀點為大家所認同。
而恒山為什么叫崞山?“崞”字是怎么來的?對這兩個問題,筆者依然一頭霧水,搞不清楚。
沒想到的是,一些郭姓族人,看到文章后紛紛發(fā)聲,說崞山的“崞”字,是由他們郭姓的”郭”演變而來。
郭姓族人的祖上原來是有封國的,國家滅亡后,國民全部姓郭,被派到高氏山(又稱高是山,現(xiàn)名恒山)戍守邊關。當政者把“郭”字的右雙耳旁去掉,添了個左偏旁“山”,自此,高氏山改名叫崞山。
郭姓族人的發(fā)聲,破解了筆者多年的疑團。又查閱資料,追根溯源,發(fā)現(xiàn)郭姓源于古代的虢國。這其中還有段國恨家仇的辛酸歷史。
說來話長。商周時期,在陜西岐山附近,有一個叫虢人的原始部落,據說是黃帝的一支后裔。他們擅長獵虎,以虎為食,崇尚武力,驍勇好戰(zhàn),不怕犧牲。
“虢”這個字,最早出現(xiàn)在甲骨文里,左偏旁原來為“戈”,右偏旁為“虎”,意為“持戈獵虎”,讀音同“戈”,后來左偏旁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雙手旁,意為“雙手擒虎”。
周文王時,設立虢國。周文王封同母弟虢叔為國君。因虢叔年幼,又封素有賢德之名的異母弟虢仲,輔佐執(zhí)政。
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時,周商兩軍在牧野決戰(zhàn),由虢國組成的三千虎賁軍,大顯神威,力挽狂瀾,表現(xiàn)出色。只此一役,一日之間,商王朝壽終正寢,為周取代,虢國建立不朽功業(yè)。
周武王大封功臣,將虢叔封于雍(今陜西寶雞),把守西大門大散關,將虢仲封于制(今河南滎陽東),把守東大門虎牢關。
兩個虢國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是周朝都城鎬京(今西安市附近)的東西兩大屏障。后世為區(qū)分兩個虢國,一個叫東虢,一個叫西虢。虢仲、虢叔為兩國的始祖。
周成王時,起初因成王年幼,由周公輔政。周公的三個弟弟嫉妒周公的權勢,勾結商紂王之子武庚發(fā)動叛亂,史稱“武庚之亂”或“三監(jiān)之亂”。
東虢利用地形優(yōu)勢,有力地阻擋住叛軍的瘋狂反撲。平叛結束后,周公論功行賞,將成周(今洛陽)周圍方圓五百里土地封給虢仲。
成語“內城(成周,即洛陽)外郭(虢)”和”西城(宗周,即鎬京)東郭(虢)”,即源于這個事件。
古時候“虢”和“郭”是一對通假字,也源于這個事件。在春秋典籍中,“虢”字有時被“郭”字代替,這也為以后郭姓的廣泛流傳埋下伏筆。
東虢、西虢地位高于普通的諸侯國,國君一般擔任卿士(相當于宰相),并執(zhí)掌兵權,代周天子號令天下。
東周初年,兩國發(fā)生大的變故。東虢國力衰弱,土地僅剩方圓百里,偏居一隅,為鄭莊公所滅。東虢遺族改姓郭,其大部分形成”穎川郭氏”。
還有一部分,由周平王“序封陽曲”,遷居中條山南麓、黃河以北,號稱“北虢”。陽曲城,又名下陽、夏陽,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二十里或三十里處。
西虢國也隨周平王東遷,占據黃河以南上陽城(今三門峽)一帶,號稱“南虢”(今河南陜縣北)。
上陽、下陽隔河相望。北虢力量單薄,依存于南虢,故稱“南虢北虢,實為一虢”。南虢北虢領土橫跨黃河兩岸,為周王朝北部屏障,周朝史書統(tǒng)稱“北虢”。
南虢最后一個國君叫虢公丑,窮兵黷武,驍勇好戰(zhàn),唯周王朝馬首是瞻。晉國發(fā)生以庶代嫡的“曲沃代翼”事件,虢公丑奉周天子命,兩次興兵討伐,得罪了晉國,埋下了禍根。
晉獻公想攻打虢國,因兩國中間還夾著個虞國,無法下手。后用大臣荀息的“假道滅虢”之計,成功滅掉虢國、虞國。
虞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中條山,中條山上有個豁口叫顛嶺坂,道路狹窄,只能容一輛兵車通過,兩邊懸崖峭壁,地勢險要。
虢國、虞國都是小國,唇齒相依,有攻守同盟之約。
晉國以美玉良馬利誘虞國國君,虞國國君愚蠢、貪圖小利、剛愎自用,不聽從百里奚等大臣的勸阻,同意了晉國的借道請求。
通過這條小道,晉國人利用虢公丑和東戎大戰(zhàn)正酣之機,偷襲下陽城得手。
虢公丑回師救援,晉軍避其鋒芒,主動撤退。虢公丑見聯(lián)盟已破,下陽城殘缺不全,認為守城不如守河,就帶領剩余軍民南渡黃河,放棄北虢。自此北虢滅亡。
三年以后,晉國故伎重演,又向虞國借顛嶺坂小道,越過黃河,圍攻上陽城。當時虢國與東戎苦戰(zhàn)三年,剛滅了東戎國,卻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國敝民窮,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他們堅守三個半月后,國力空虛,軍心動搖。虢公丑率少數(shù)親眷貴族,乘夜出城,逃往洛陽。晉軍沒有追趕,而是趕緊進城安撫百姓,穩(wěn)定秩序。南虢自此滅亡。
晉軍在回國的途中,順手把虞國也滅掉了。成語”唇亡齒寒”即源于此。
晉國對虢國遺民的安置政策是:全體國民,不分貴族平民,都以郭為姓。身份歸入“隸”籍。當時百姓戶籍分”土”籍和”隸”籍兩種,士籍可自由遷徙居住,隸籍為貴族大家的私有財產,無人身自由。士籍隸籍等級森嚴,奴隸身份的人只有立下軍功,才能脫離隸籍,加入士籍。
他們把北虢遺民安置在晉國都城降(今翼城縣東南),因為北虢遺民戰(zhàn)斗力較弱,構不成威脅。后歸趙氏所有。晉國后期,隨趙簡子遷居晉陽城。
他們對南國遺民十分忌憚。這部分人的戰(zhàn)斗力令人膽寒,在自己滅國前還滅掉東戎。東戎屬北方游牧民族,軍事力量強大,連晉國也要畏懼三分。
最后把他們安置在晉國北邊沿、汾河天險雀鼠谷以北一帶,既防他們越過汾河,進入晉國內地,又利用他們來抵御北方戎狄游牧民族的侵犯。
以后,隨著人囗的增長,又設置瓜(同虢)衍縣管轄。也有記載,北虢遺民居孝義的大虢城村,南虢遺民居汾陽的小虢城村。
晉國后期“六卿”日益權重,瓜衍縣先歸范氏,晉國后朝,“四卿”瓜分范氏、中行氏土地,瓜衍縣又歸于趙氏。
從此,史籍上再無虢國的片言只語。留在趙國境內的這兩支虢國遺民,以后形成了郭姓中最大的一脈望族,即“太原郭氏”。
趙武靈王執(zhí)政時期,推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極大地提升了趙軍戰(zhàn)斗力。五、六年以后,逐漸滅掉中山、樓煩、林胡等三國,趙國的疆域由晉陽城北延伸到內蒙古陰山以南,包括山西省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
現(xiàn)在的北岳恒山主峰,原山名叫高氏山,在中國名著《山海經》中有記載。高氏山第一次加入中原王朝的版圖。這一帶山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必須派驍勇善戰(zhàn)的將土駐守。這樣,派遣虢國后裔組成的“郭家軍”戍守,可謂人盡其才。
因為是郭姓人守山,改山名時,就要從“郭”字上作文章。從古文字學角度分析,“郭”本義指外城。左偏旁“享”,是內城外郭的象形字。古時建城時,南北外城門以外,還要各建一個亭子,形狀象中間“回”字、上下各有一個“亭”字,由此演變?yōu)椤跋怼?,義為外城。作為偏旁的“享”和獨立的“享”字,意思并不相同。郭字外城含義主要依現(xiàn)在“享”上。因為高氏山承擔著如外城一樣的保衛(wèi)功能,所以要保留“享”字偏旁。右偏旁雙耳旁,指城邑,不適合用在山上,所以,去掉換成“山”字旁,組成“崞”字,義為山上的外城。
據了解,原平市東社鎮(zhèn)南寨村、忻府區(qū)奇村鎮(zhèn)唐林村,都是郭姓聚居地,而且也都有關于崞山源于郭姓的口頭傳說。
高氏山改名崞山后,一直延續(xù)到清朝順治十七年,在北岳祭祀地點由河北曲陽改到山西渾源以后,崞山才改叫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