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廣州新華學院
中小學音樂學科長期以來被很多家長同學忽視。事實上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們許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我們的家長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我們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體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國家的教育也在一次次改革。我們提倡素質(zhì)教育,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中小學音樂老師,怎么樣在中小學音樂的課堂上有所創(chuàng)新,能否通過引入兒童音樂劇等方法,提升課堂音樂教學的趣味性,讓中小學學生提升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整體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同學們能夠真正的全面發(fā)展呢?
對于提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歸根結底要是要有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我想即使不是老師都應該是非常清楚的。然而怎樣有效地去培養(yǎng),我們說,看似“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實則又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招鮮”,是一道最無解的題。更何況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思維的發(fā)育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每個學生學習的基礎也就參差不齊。做任何事都要是要從基礎開始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因此,學好音樂必然要抓好基礎。教材內(nèi)容是基礎,但是我認為,對于中小學學生的音樂學習來說,最重要的基礎,還是興趣。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音樂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同學們大都喜歡音樂而不愛音樂課。音樂課怎么樣讓學生容易接受,樂于接受,更能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是提升音樂課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音樂劇不僅有音樂,還有故事,有舞蹈,通過將兒童音樂劇引入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音樂課的趣味性,音樂劇的故事、舞蹈等使學生對音樂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產(chǎn)生對音樂的欣賞和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說得過分一點:有了興趣就有了一切。我們引入兒童音樂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讓同學們能愉悅地掌握好知識。老師在兒童音樂劇引入課堂的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多種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來使得同學們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兒童音樂劇的教學中,讓同學們能保持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比如,在兒童音樂劇《媽媽咪呀》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在觀看這部音樂劇片段以后,讓同學們分成小組,共同學習、一起討論這部音樂劇的內(nèi)容、背景和表達的感情。還可以讓每組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分別準備表演演唱其中的一段,來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教學中。學生有了音樂興趣,就會樂于表現(xiàn);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準備,進一步地促進了音樂學習,促進了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下圍棋的聶衛(wèi)平曾經(jīng)說,入迷是入門的開始。對于學習音樂同樣如此,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問題,就會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滿足感;同學們?yōu)榱说玫竭@樣的滿足,就會認真的老師聽講解,自己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想問題,這樣得到的知識是深沉的牢固的。所以,老師在課堂內(nèi)外的種種努力,都在圍繞如何培養(yǎng)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這個中心,最后還是要提高同學們的音樂素養(yǎng)??傊?,我們的中小學音樂老師需要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上作出改進和大膽創(chuàng)新,在教學的選材上努力地做到更加多元化,通過兒童音樂劇的引入,能夠讓同學們心靈上有觸動,覺得有新意感興趣,長期堅持下來,同學們的音樂興趣會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這樣對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
物換星移,無論什么都在發(fā)生著改變,在向前進步。老師們也不能抱著固有的教學習慣、教學模式不放,陳規(guī)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老師們也要轉變觀念,轉變模式,轉變位置,努力去調(diào)動學生,讓同學們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同學們要主動地學習,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來,這和老師們的教學方法分不開。老師們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引入兒童音樂劇的方法,去改善音樂課堂中,沉悶枯燥、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努力使音樂課堂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同學們的興趣和熱情起來了,自己的中心位置確立了,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才能真正的高效地進行學習,讓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高。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看《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的幾個經(jīng)典片段,耳熟能詳?shù)囊魳?,歡快的旋律,讓同學們自由地組合,自由地選擇一段來進行演唱表演比賽,從而調(diào)動同學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展示同學們自身的個性和優(yōu)勢[2]。老師們在音樂教學中只要能真正把學生放在教學主體的位置上,用心去體會學生的愛好和需要,在教學中設計貼合學生愛好和需要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就可以真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部分的教學問題就都能夠迎刃而解了。在引入兒童音樂劇的課堂上,要更好地讓同學們能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老師還可以換個角度,讓一個同學上講臺來講一下自己看了音樂劇以后,對這部兒童音樂劇的理解感受,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聽講,一起提出問題,一起討論問題,這樣的學習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
很多中小學同學對音樂的理解欣賞還是非常的片面的,沒有意識到音樂對于人生的重要性。文學藝術是息息相關的,文藝修養(yǎng)對一個人的氣質(zhì)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3]。我們的音樂老師需要在這方面的引導上多用心下功夫,比如,還以兒童音樂劇《音樂之聲》為例,我們音樂老師應該把這部音樂劇的內(nèi)容和傳達的感情給同學們講解分析,讓同學們能更好地體會到其中的內(nèi)涵,不僅體會到其中的歡樂,也感受到其中的親情、友情等等情感,從而讓學生更深地理解這部音樂劇里的音樂,更好地進行音樂欣賞。音樂劇是一個藝術綜合體,音樂中有樂曲,有獨唱,有合唱;不僅有音樂,還有詩朗誦,有舞蹈等等,通過對音樂劇的欣賞,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整體的審美能力。音樂就是情懷。讓人情動,心靈共振的就是好的音樂。老師的講解是同學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對音樂劇的講解引導,讓同學們真正的會欣賞音樂,真正地去理解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使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全面的發(fā)展[4]。
總而言之,將兒童音樂劇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能夠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提升學生整體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是充分可行和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讓學生有知識有素養(yǎng),就是真正好的教學質(zhì)量,就是好的素質(zh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