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新的教育形勢的需求,因此,各大中小學校必須積極地進行教學理念及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在所有的創(chuàng)新舉措當中,將人本理念融情于教育教學中,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可以使英語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有利于提升課堂效率。本文圍繞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展開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人本理念;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高國權,白銀市第十中學。
一、前言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處于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過多地干預學生的學習行為,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不利于師生之間建立起友好的關系。而將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極大地改善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為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新的啟示。
二、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意義
隨著新的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人本理念在教育教學當中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中十分重視人文教育,而沿襲至今,形成了現代的人本主義教育觀念。將人本理念貫徹于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就是要使教育真正地為人服務,以人作為對象,并將人的發(fā)展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當中融入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學生作為英語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人本理念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應該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鼓勵學生,信任學生,并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具體內容,找尋學習動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對自我做出合理正確科學的評價。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有利于使英語教學課堂更加活躍,教學氣氛更加融洽,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煥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實現自我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總是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非常的遠,師生之間的界限太過清晰,導致雙方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而人本理念指導下的英語教學,強調師生之間應該真誠相待,互相傾聽彼此的觀點,并且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弱化自己的指導者決定者以及組織者的身份,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鼓勵者、輔導者、合作者,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濃厚的師生情誼,并使這種情感成為帶動雙方溝通交流的動力。
三、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思路
1. 打造融洽的英語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一個主要事件思路就是要打造融洽的英語學習情境,激發(f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想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當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就必須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啟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學生難以理解的詞匯或者語法置于生動的情境之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時,教師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并能自己提出問題,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在不斷發(fā)現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主動思考的好習慣。將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啟發(fā)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它也是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根據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來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保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境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法,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模式去鼓勵他們學習思考,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另外,初中英語教師通過設疑解惑環(huán)節(jié)從而展開對學生的啟發(fā)訓練,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是很重要的,只有在不斷答疑解惑的過程中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學生才可能真正理解知識,并懂得如何應用。由此可見,將人們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當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從每一個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多種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快樂地進行學習。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不同,對知識理解也存在著差異,所以教師應注意調動每一位孩子參與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興趣。
2. 教師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太過于強調自己的主導作用,從而使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不平等,學生不愿意和教師交流,因此,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而將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從決定者的身份變?yōu)楣膭钫?,不是指定學生要求學生做什么,而是鼓勵學生做什么。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主動性的過程,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實際的學習過程必須要有學生的主動積極參與,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不管是哪門學科的教學,如果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比較高,那么教學效果往往都比較好。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對該門學科感興趣,初中英語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首先就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其實就是一個變“苦學”為“樂學”的過程,只有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才可能會感知到英語學科的魅力。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堂課外活動等形式來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3. 加強互動交流,建立友好的情感型師生關系。為了使人本理念更好地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當中,教師就必須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背景之上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盡可能地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在人本理念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育教學要注重加強師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課堂氛圍更加的積極活躍,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下能夠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更大的興趣。而建立起友好的情感性師生關系,既有利于教師及時有效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又有利于學生及時地將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并提升自我英語學習的能力??傊诔踔杏⒄Z教育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該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實現雙向有效的互動交流,構建情感型的和諧師生關系,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四、結語
從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來看,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英語這門學科的整體教學水平不高,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給英語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新的啟示。英語教師要淡化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導作用,轉而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輕松積極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性關系,促進雙向溝通交流,從而有效地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及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繼.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普童話,2019(27).
[2]王洪崢.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
[3]王佳佳.人本理念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思考[J].情感讀本,2019 (17).
[4]肖銳.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文理導航,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