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晶 郝琳哲 黃勇智
摘 要:廣西位于我國華南地區(qū),具有非常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出了優(yōu)秀的瑤族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文化載體就是瑤族民居。秀水狀元村民居的建筑文化是瑤族建筑歷史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的歷史遺存,受漢族和瑤族的相互作用,成了漢瑤結合的建筑架構。在秀水狀元村中有著我國最大的有“天然博物館”之稱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它作為文化的載體流傳至今。秀水村受科舉考試的影響,崇尚讀書入仕。秀水村始祖毛衷在賀州市擔任刺史期間就特別重視教育,他官滿卸任后在秀水定居時,把讀書入仕作為家訓傳承后代,因此,歷史上著名的鰲山石窟寺書院、山上書院等四所書院都無不散發(fā)著濃厚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秀水村;民居建筑;重教思想;文化透視
富川秀水狀元村位于湘、桂兩?。▍^(qū))交界處,林滿山野,青樹環(huán)合,翠蔓遮掩,佳木立秀,參天直固,有著淳樸的民風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唐、宋、元、明、清五朝,它一共培育出了一個狀元、二十六個進士,因此登上了央視紀錄片《記住鄉(xiāng)愁第一季》第四十一集《秀水村——讀書明理》,也成為了電影《股份農民》《別在村前等我》的拍攝地。
一、秀水村的歷史
富川秀水村,位于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zhèn),建于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始祖毛衷是唐朝開元年間的進士,在廣西賀州擔任刺史,從富庶的江浙移居秀水,帶來了當時先進的農耕技術與文化理念。秀水村自唐朝發(fā)展至今人口已達2000多人,村內有4個自然村,是廣西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歷史文化名村之一。
二、秀水村民居建筑及其空間語言
建筑,結合了藝術審美與技術施工,隨之就產生了一定的功能,它提供了環(huán)境、房屋或場所,使人們可以在里面生產、生活。所謂建筑空間語言,就是人們通過所能感知的三維環(huán)境,表達自己的思想或給外界傳達信息。建筑是由實體的材料和空間所組成,就好比門有門框和中間的空間,虛實相生。秀水古村文化雖然與漢族文化相互影響,但它仍保留著由唐至清的傳統(tǒng)建筑格調。秀水村中的毛氏宗祠、古戲臺、古書院、古民居、古門樓等都是其建筑風格的體現(xiàn)。 秀水村民居的建筑形式可以分為三間堂平列式和天井門樓式兩種。三間堂平列式的屋宇,中間是廳屋,廚房緊靠墻根,設有火塘,火塘上方有吊頂木架,再將竹笄鋪上,可用來烘谷禾和臘肉。天井門樓式結構的房屋,三間平列的房屋前面設有一個天井,天井池中一般種有綠荷紅蓮,高雅清麗,天井前面建起一堵墻,從兩端進,直達天井,通過左、右?guī)砍苫乩?,可以到達正廳。
三、秀水村裝飾應用及其文化蘊涵
建筑裝飾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但要滿足實用的要求——居住,還要滿足人的精神享受——審美。秀水村依山傍水,具有很好的自然景觀和村樓布局,借用自然景觀來裝飾建筑。無論是毛氏宗祠墻體的生土、毛石還是狀元門樓的杉木材料,都是在秀水村周邊山地的林中采集。秀水村建筑的色調以冷色為主,與蘇杭古典園林類似,主打灰、白色調,所以它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青磚、灰瓦、白墻。在秀水民居中,建筑包含著濃厚的民族文化、民族審美等。秀水村古戲臺是廣西保存最完好的古舞臺之一,以八根柱作為支架,檐壁上繪有祥和福壽的古畫。秀水村建筑門暨形狀豐富,有方形、長方形等,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門暨木刻石雕中則運用了八卦圖形,形成“S”形構圖形式,門暨之側面是蓮花,正面立體雕刻成碟子的形狀,在碟子之上是“S”形的二魚,寓意著在四季更替中,年年有余,體現(xiàn)了深厚的中國文化內涵。
四、民族歷史與文化內涵
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瑤族逐漸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具有鮮明文化色彩的藝術形式。富川秀水古村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以其獨特精美的建筑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瑤族文化中獨樹一幟。秀水村村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禮儀信仰、節(jié)日慶典等都是瑤族文化的體現(xiàn)。在秀水文化中,“耕讀傳家世,讀書繼世長”的耕讀文化作為秀水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激勵著毛氏族人讀書入仕。在村中,不管誰家的孩子考上了狀元或進士,都會劃撥一些田產來當作獎勵,同時也是為了激勵其他子孫向其看齊。秀水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風俗,在毛氏祖先誕辰的這一天也就是農歷九月初八,秀水村都要舉行一年中最大的活動——狀元游,這種紀念狀元的形式是對后人的一種感染,激勵人們向狀元學習。
五、秀水村重教文化影響子孫
自唐開元十三年至今,秀水村的重教思想一直廣為流傳。始祖毛衷通過承辦蒙館和經館,開創(chuàng)了秀水村毛氏家族教育的先河。一位狀元,二十六位進士,成為了毛氏家族的榮耀,也成為了毛氏后代學習的楷模。每一年的大年初一,家族中年滿六歲的子孫都要聚集在毛氏宗祠誦讀《勉學詩》,這是毛氏家族必須給孩子們上的人生第一課。秀水村以耕織為主,坐落于山中一隅,卻深受科舉考試的影響。對于秀水村的人們來說,科舉是農民或農民家庭改變命運的一個主要路徑,它打通了下層向上層移動的通道。自古以來,村中人重禮儀,習詩文,四個書院里書聲瑯瑯,莘莘學子為光門楣、報家國而讀書的誓言至今仍然回響,孕育了秀水村源遠流長的文脈,也使毛氏家族綿延昌盛。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秀水村就有253人考入大學,其中碩士5人,博士3人。秀水村村民不但崇尚讀書,而且保持著沿襲已久的尊師重道傳統(tǒng),正因家族對讀書的重視,對教師的尊崇,秀水村人才輩出,同時也使村民把教書育人當作一種莫大的榮耀。秀水村已經把重教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族人的腦海里。
六、結語
當一切繁忙和喧囂都沉靜下來,我們該如何去承載時光的厚重?建筑作為中華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數(shù)千年來,一直都見證著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秀水村民居建筑群,是中國藝術的瑰寶,也是中國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通過對秀水村民居建筑及重教思想文化的探析,使讀者了解秀水村民居的建筑形式及重教文化對人的影響,林林總總的建筑形式,體現(xiàn)了我國豐富多彩的文化構成,突出了偉大的人民群眾的智慧。秀水村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龐大的知識份子鄉(xiāng)紳群體,他們用實際行動帶我們去領略、去感受我們民族建筑的深厚韻味和魅力。
參考文獻:
[1]石承斌.賀州龍井古村民居建筑的文化透視[J].廣西民族研究,2012(4).
[2]黃春波.淺談廣西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建筑裝飾[J].美術大觀,2007(9).
[3]路照林.富川秀水村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藝術化生存[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5(6).
作者單位:
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