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濱
摘 要:在急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除了追求物質方面的享受,精神和文化的追求也不容忽視。近幾年社會上出現(xiàn)的教師師德行為喪失的報道屢見不鮮,使得人們在關注知識教育的同時,對教師團隊的師德建設格外的關注。這對整個教育界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中小學師德建設問題與他們能否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這需要社會、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向社會展現(xiàn)當代教育風貌。
關鍵詞:中小學 師德建設 問題 展望
一、引言
教育的興衰,關鍵在教師;教師好壞,關鍵在師德。教育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角色是教師,優(yōu)秀的教師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成長,注重教學的品質和成效,在生活中教他們做人的道理,不斷地提升自我教學素養(yǎng),以教育學生為己任,以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目標。社會和學校在這其中也扮演著輿論導向的重要作用,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才有道德的約束感。
二、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和學校環(huán)境因素
人不可能逃離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而單獨居住,良好的社會和學校教育環(huán)境會是營造師德的溫床。反之,不良的教育環(huán)境會導致師德建設的崩塌,可能導致教師產生教育觀念偏差,被居心不良之人所誘導,老師會忘掉剛進學校的誓言和初心,輕易被利益所驅使。
社會在師德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正確的道德建設的宣揚,但是當代媒體缺乏對那些對學生具備仁愛之心、對于課堂質量精益求精、在生活中注意個人行為、人生具備崇高理想的四有教師的贊揚和宣傳,也沒有做到對于不符合這些道德標準的教師行為的堅決抵制和曝光,沒有積極承擔起媒體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2.教師觀念因素
現(xiàn)在受到國外開放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不再認同過去保守和強壓式的學習理念和觀點。伴隨著教育界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變化。教師要知道教育不光光是在課堂之上,課下還需要積極與孩子及其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部分教師往往只專研自己的課程如何上好,忽視對學生及其家庭的關心。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部分教師不注意自己言行,無意中會說出污言穢語,做一些不恰當的行為,這不符合當代對好老師的定義。師德的建設不是空話大話,其涉及學生教育的方方面面。
陳舊的教育觀念中常常忽視興趣教育,使得中小學生上課難以積極主動與教師互動,學習的效果也較差。由于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好動,好奇心極其旺盛等問題,導致課程難以順利地進行。針對這一問題老師需要意識到興趣教學的重要性,即學生喜歡才能認真,學生喜歡才能堅持。部分教師對課堂質量的忽視和淡化,阻礙了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減少他們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機會。他們上課時不注意教學的方式,授課方法死板不靈活,教學難度設定沒有循序漸進、循序善誘,較少使用豐富的語言進行激勵,課堂氣氛低沉沒有活力。
三、師德建設研究的展望
1.社會與學校共筑師德之風
師德建設需要社會與學校共同行動起來。社會對正確的價值觀需要強化,比如為人要孝順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于自身要好好努力,不可好逸惡勞,要勇于挑戰(zhàn),樂觀向上等。一旦塑造了良好的尊師重道的社會風氣,自然而然老師的使命感、責任感會更加的強烈,其對自我的要求會更高。在塑造良好社會風氣時,可以采用塑造典型和榜樣的方式,大力宣揚優(yōu)秀教師的事跡,以供同行學習和效仿,良性競爭。大眾媒體要將關注的重心多放在教育行業(yè),多多留心身邊教師的辛勤勞動、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等優(yōu)良品質。社會要對正確的教師行為進行大力贊揚,對有違師德的錯誤行為嚴厲批判,并且進行后續(xù)的跟蹤調查,執(zhí)行社會的宣傳和監(jiān)督之職,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營造正確的教育風范。身為社會一分子的大眾也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要勇于為教育模仿加油鼓勁,嚴厲抨擊不良習氣,仗義執(zhí)言。
那么,學校應該順應整個社會風氣,在校內設立教師評價、監(jiān)督、管理體系,將教師的評優(yōu)、工資與之掛鉤。學校應該出臺相關規(guī)定以規(guī)范教師思想和行為,派遣專門的人來執(zhí)行對教師的評價和管理。在校內對具備優(yōu)秀師德的教師大力表揚,對教師的不當行為要敢于當眾批評,不包庇,不縱容。學校要營造正確的教育風氣。定期讓學生們對教師進行評價,設立舉報郵箱,收集廣大學生和家長意見,并且要予以重視,不可敷衍了事。除此之外,學校也需要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要求教師有高尚的素質,這樣其行為才能得以約束。具有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教師,才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教師觀念與時俱進
現(xiàn)階段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很高,而且肢體上的模仿能力也不在話下。那么,老師可以以此為借鑒,把故事中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動作或者場景模擬到課堂中,或者運用動畫形式展現(xiàn)出來,最后再增加一些簡單易懂的肢體動作,以增強代入感。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需要教授中小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其實知識的學習都是有一定的枯燥性而且難以記住的,更別提后期怎么掌握、熟悉和運用。那么教師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教導學生呢?本文認為,除了之前已經講到的興趣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自主性之外,還可以從這個知識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情感上給予學生感性上的認識。這樣可以給予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那么即使他們在學習完這個知識之后,可能會遺忘這個內容,但是,他們一定可以通過其中的感情和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回憶起來。這才是課程真正的教學目的,使得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哪些行為規(guī)范,與長輩和老師相處時應該如何表現(xiàn)。
結語
教師負擔著培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沒有教師的道德和精神做支撐,就不可能造就一批批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一個學校更難以有長遠的發(fā)展。社會越來越關注師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學校也逐步完善師德建設,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號召之下,教師開始增加與中小學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這些都為中小學生打造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做出極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地容.中小學師德考核的現(xiàn)實困境與破解思路[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7,31(06):75-78.
[2]易凌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理念與師德的定義、內容與生成[J].學前教育研究,2017(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