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子所希冀的理想人格在孔子“君子”理想人格內核“義”的羽翼上進一步展開,以“性善端”為基石,“大丈夫”為形象的孟子理想人格,集中了“存心養(yǎng)性一反求諸己一持志養(yǎng)氣”等修養(yǎng)方法,更加形象化、具象化,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理想人格,對于當下國民的人格塑造,在激發(fā)人格主體意識、加強人的道德反思與自律、培養(yǎng)人的氣節(jié)意志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大丈夫”;孟子理想人格;人格塑造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8-0023-03
對于現(xiàn)代中國人的人格塑造與提升來說,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影響十分深遠。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突出色彩就在于其人生論。從先秦時期諸子對于中國哲學思想的奠基時起,人生論就作為中國哲學的中心部分而存在,關于人生的討論不絕,如人生論中的人性論、義利之辨、人生理想、道德修養(yǎng)等等有關人的價值問題,在歷代都被各個思想家青睞重視。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孟子的人格理論對世人思想和文化觀念有著顯著的影響,當代中國人的人格塑造與提升,對于孟子人格理論審視和吸納不可或缺。
一、中國古代人格理論的基本問題
“理想人格”的建構與“成人之道”的探索,始終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道德倫理與道德實踐的核心內容。“化以成人”的道德觀念在先秦時期逐漸確立,即如何通過教育和修養(yǎng)活動使人達到理想人格的境界。教育和修養(yǎng)活動,其實就是今天而言的“人格塑造”的過程,即踐行和操守自己所預設的“理想人格”,通過提升修養(yǎng),實現(xiàn)對恒定的道德價值的理想追求。
從中國傳統(tǒng)人生論的觀念來看,人格塑造的基本問題主要落在了以下三個方面:“人是什么”即“人性論”;“人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即“理想人格”;“如何成為這樣的人”即“修養(yǎng)論”。以“人性論”為起點,“理想人格”為終點,“修養(yǎng)論”為路徑,論證了人的道德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為人的道德提供了一個內在合理的理論依據(jù)。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對于道德的實踐也就是人格塑造從來沒有被擱置一邊,即“修養(yǎng)論”,反而是其至關重要的一步。
所謂理想人格,在個人層面上,即自身所設立的道德追求與道德理想的實現(xiàn),是人格的自我完善。就一個民族而言,表現(xiàn)為民族的精神氣質和內在價值取向,是民族性格的自我塑造。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儒家創(chuàng)設的人格理論尤其是孔孟人格理論對后人影響深遠。比如孔子樹立的將個體價值與群體價值、自我道德與社會和諧相統(tǒng)一的、內圣外王的“圣人”形象,始終是后人追求和實踐的人生楷模。自孔孟始,儒家關注人自身的現(xiàn)實與境況,由此構建了中國傳統(tǒng)人格理論的大致形態(tài),即以“人性論”為起點,“理想人格”為終點,“修養(yǎng)論”為路徑,來實現(xiàn)理想道德。
二、“性善端”與“大丈夫”一一孟子理想人格的基石與呈現(xiàn)
(一)“善端說”一一理想人格的理論基石
理想人格思想離不開對人性的探討。理想人格是一種對人性至善的希冀和期待,往前推演存在一個邏輯前提:人性是可以改變和塑造的。所以人性問題,就必然地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關于人格理論的出發(fā)點。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其言:“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柿x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保ā睹献印じ孀由稀罚τ诖苏f,孟子還作出論證:“今人乍見孺子將于入井,皆有怵惕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保ā睹献印す珜O丑》)。孩童即將墜井之時,人皆會感到驚恐和同情,不是出于與其父母交往,或謀求社會聲譽,而是出于人先天的悲憫共情的善心。這說明人性在先天性上是善的,是我本來就有的。
但是這種性善論和理想人格理論之間出現(xiàn)一個分歧:人性既然本善,何須重視后天的人格塑造呢?孟子的性善,其實是一種先驗主義的天賦道德論,在已善與未善之間,存在著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依賴著孟子對于人格培養(yǎng)必要性的回答?;诖?,孟子的“善端說”應運建立。
孟子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保ā睹献?,公孫丑上》)?!岸恕?,即事物的起點或存在基礎。孟子指出,人生而具有仁義禮智的道德認知傾向。隨即他通過天人之辯、禽獸之辯論證出,這些傾向才是人性。也就是說人的自然屬性不是人性,而這些善端、這些道德屬性才是人性。也正是從這“善端”說出發(fā),孟子強調“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由此,后天的人格培育便成為必要,因為善端實質上是一種可能性,只有后天的人格培養(yǎng),才能使仁義禮智等道德規(guī)范成為必然。
他主張在人的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靠自我修養(yǎng)把善端擴而充之,才能夠真正培育成為道德品質,否則與禽獸無異。這個“擴而充之”,其實就是造就理想人格的過程。而仁、義、禮、智這些不僅是個人道德,還是社會道德,由此人人為善,社會便可和諧安定。孟子言“人皆可以為堯舜”也是基于此,倡導人人修養(yǎng)善端,成就為堯舜那樣的理想人格。
(二)“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
如果說人性論是基石,那么理想人格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人生哲學的終極歸宿。在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出于對自身的期許,往往將各類訴求集中在一個典范身上,之后為之踐行與修養(yǎng),這個典范即為理想人格。孟子所希冀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理想人格內核“義”的羽翼上進一步展開。孟子基于自己的“性善論”,認為人只要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善端并將其擴充之,就可以達到之前孔子所言的圣人境界,即“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孟子·告子下》)……只要人們用心去做,都可以成為堯舜一樣的圣賢,由此為普通人成就圣人這樣的理想人格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但是孟子隨后發(fā)現(xiàn),圣人目標缺乏具體的行為標準,于是一個正道直行、志氣凌然、兼濟天下的“大丈夫”形象誕生了。“大丈夫”更加形象化、具象化,為世人提供了一個可以操作的理想人格?!睹献?,滕文公下》中對大丈夫作了形象論述: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依照孟子的道德思想邏輯來說,所謂的“廣居”即是“仁”,“正位”即是“禮”,“大道”即是“義”。“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窮達之間養(yǎng)“浩然之氣”?!昂迫恢畾狻笔敲献印按笳煞颉毙蜗笸怀龅木裉卣鳌!睹献印す珜O丑上》中言: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案覇柡沃^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浩然之氣”廣大剛強,需要發(fā)善端、用正義去培養(yǎng)它,而且在日常中不能虧心而為,否則“浩然之氣”就會軟弱無力。“浩然之氣”實則是孟子將理想人格灌注“義”理而產(chǎn)生的結果?!凹x”是孟子發(fā)展儒家思想的重要創(chuàng)舉,人格獨立、知恥致命、任道擔當?shù)摹按笳煞颉毙蜗髲拇顺霈F(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理想人格中,成為之后世人踐行的現(xiàn)實呈現(xiàn)。
三、“修身為本”的成善之途一一理想人格內蘊的人格塑造意義
孟子對于“大丈夫”理想人格如何過渡到現(xiàn)實人格,除了有“性善端”的理論前提,還在具體層面構建了一條修養(yǎng)方法論——“成善之途”。孟子通過“存心養(yǎng)性”“反求諸己”“持志養(yǎng)氣”來培養(yǎng)理想人格,達到他眼中人格塑造的最終歸宿即“大丈夫”。這條道路,內蘊著極大的感召力和現(xiàn)實意義,對于當今中國人的人格塑造價值非凡。
(一)“存心養(yǎng)性”一一激發(fā)人格主體意識
存心養(yǎng)性,簡要來說,即養(yǎng)護自己的善心。孟子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君子是不斷地用仁德來修養(yǎng)心性的,他們不失去自己的“善心”、“善端”,能夠保存好這種赤子之心,便謂之能夠“存心”。反之,放任善心流失便是“放心”。成就理想人格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放心”,找回自己放失的心?!靶摹奔瓷菩?,能夠自主判斷是非,有所取舍。在某種程度上“心”與德性契合,養(yǎng)心即可順德成善,這最為接近人格塑造的指要。
養(yǎng)心之法最為上者即是“寡欲”。孟子言:“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孟子·盡心下》),寡欲之人,放心者雖有,但也是少數(shù)的。寡欲在孟子看來,就是對善端心性最大的保全。欲望同善性,人生而有之,口喜佳肴,目喜美景,耳喜妙音等,這些都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但若過多貪圖感官享樂,“心”之判斷能力就會被混淆,被物欲所縱橫,善心就容易流失。孟子所謂寡欲之法,就是把欲望除卻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保護心性不被損傷?!梆B(yǎng)心”之后,就是“擴而充之”。將惻隱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和是非之心這些善端擴充為仁義禮智的德性,于此實現(xiàn)對人格的培育。
“存心養(yǎng)性”集中反映了孟子人格理論對于個人主觀努力的重視。孟子所推崇的“求放心”“擴充善端”,一是指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潛在可能,二更強調著只有通過個人精神上的自覺追求,潛在才能成為現(xiàn)實。這其實也就是人格塑造中個人的道德主體性的突破。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道德的踐履從來都不是外在的一種強制性或規(guī)范性壓迫,而是人內心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在成就人格的過程中,主體性是首要且必要的一環(huán)。當然,孟子的“存心養(yǎng)性”是有著先驗的理性自覺的色彩,但是他對塑造人格中主體意識重要性的發(fā)現(xiàn),在任何時代都應該被借鑒吸收。與孔子“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孟子的“善心”訴求的也是某種內在性,“成人之道”與人的自覺攸然相關。人格塑造有兩個基本的面向,一是“設立”,二是“實踐”?!按嫘酿B(yǎng)性”所強調突出的就是之前那“探索價值”的一步,表現(xiàn)為“理想人格”的實現(xiàn)過程之中,首要的仁義禮智等道德規(guī)范的確立與堅守自覺,以及對外在物欲的清醒認知與選擇取舍。這對當今人格建設意義非凡。當今社會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富足一方面帶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在另一個維度上,帶來了物質利益的橫流和為了追求現(xiàn)實利益而道德原則失衡乃至缺失的現(xiàn)象。當今中國人的人格面貌表現(xiàn)出混亂、盲目甚至失序的狀態(tài)。重回孟子心性之道,對于召喚呼回中國人內在沉淀的道德善性,不可或缺。
(二)“反求諸己”一一加強人的道德反思與自律
“反求諸己”是孟子在人格塑造過程中,基于人的社會關系的一種思考。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謂人格塑造與提升,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在社會中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反求諸己”是孟子的主張,其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所謂“反求諸己”,就是對自己的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行為,由外及內地作自我反思。這其實是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種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在人格修養(yǎng)和培育的過程中,要學會從他人的立場出發(fā),來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客觀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現(xiàn)狀,正視自己,達到開明的人格境界。
在進行自我的內在反思反省時,孟子強調“知恥”?!叭瞬豢梢詿o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保ā睹献印けM心上》)?!爸獝u”是“反求諸己”潛在心理前提,同時是“反求諸己”的必然邏輯結果。知恥與反求諸己實為互因,知恥提供著反思自己的動力,反思自己又推演出己之不足。同時,發(fā)現(xiàn)問題后,孟子預設的人的內在道德性,對引導自我向實在的道德規(guī)范靠近提升,這個過程,同樣在知恥和反求諸己中得以實現(xiàn)。可以說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成就“大丈夫”理想人格過程中,突揚人的主體性能力的關鍵因子。
李澤厚說:“孟子由于強調道德自律,從而極大地突出了個體的人格價值及其所擔負的道德責任和歷史使命?!边@正是理想人格形成的根本動力與必要途徑?!胺辞笾T己”,就是在內在主體性的審視下,對自我主客觀狀況自覺地進行反思的做法。這是一種高度的道德自律性要求,是一種嚴于律己的自我控制,和“存心養(yǎng)性”的訴諸角度有所不同,這是一種由外向內的價值追求,學會從他人的眼光中反觀自己,是人格修煉中不可小視的一環(huán)。對于當下的人格建設,“反求諸己”依然有著它的適用性。如馬克思主義所言,人的實踐性、具體性、動態(tài)性集中表達了人是生活在社會關系中的人。在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推進、社會轉型加速深化的背景下,人與人聯(lián)系更加密切,社會群體的沖突也愈加突出。這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就是人人之間不能夠換位思考,失去了同理心和共情能力。這不僅僅影響著個人人格的健全,更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價值標準。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樣,“反求諸己”是一種更為現(xiàn)實和客觀的人格修養(yǎng)方法,以反思為內核的道德自律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認識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知恥是重要的行為規(guī)范,人格的重要特征就在其尊嚴性、純潔性,知恥無疑不斷地修養(yǎng)和提高著人的人格水平,也助推著社會的良好風氣。
(三)“持志養(yǎng)氣”一一培養(yǎng)人的氣節(jié)意志
“持志養(yǎng)氣”就是孟子針對理想人格踐行過程中,做遇到障礙困難時,開出的良方,也就是信念決心的價值和作用。所謂“持志”,就是要飽有志向,這個志向既是人生抱負之志,更是對理想人格的恒定追求之志;“養(yǎng)氣”即修養(yǎng)孟子所宣揚的“浩然之氣”,表現(xiàn)為一種正義意志,把“正道直行”作為內心砥礪的信仰,在追求踐履的過程中灌注頂立的信念決心,無懼無畏,以高貴人格處世之。前文提到,人格塑造有兩個基本的面向,一是“設立”,二是“實踐”。“存心養(yǎng)性”所強調突出的就是之前那“探索價值”的一步,而“持志養(yǎng)氣”即是之后“實踐”的那一步,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必不可少的一個因子,“知行合一”的一步。
“浩然之氣”廣大剛強,需要發(fā)善端、用正義去培養(yǎng)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積累、充塞、舒展人的道義精神?!俺种攫B(yǎng)氣”是精神世界的價值選擇與堅守,遇到艱難險阻之時,要堅守意志,堅定正道。孟子言:“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這正是孟子對自己人生追求的宣泄和外溢,理想目標在人生追求中有著啟示引領的價值意義,同時實現(xiàn)自己所預設的理想人格,更需要堅韌勇毅、無畏不拔的意志精神和信念決心。對高尚氣節(jié)的崇尚與追求,會生發(fā)出對挫折、低谷、磨難的無畏精神;而不畏苦難的勇氣決心,恰恰涵養(yǎng)著氣節(jié)與意志??梢哉f,“苦其心志”的磨難意識正是“持志養(yǎng)氣”的必然結果。
歷史向我們證明,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往往能錘煉出偉大的人格精神,從古代堅守氣節(jié)的文人志士,到近代為了民族獨立舍生取義的革命先烈,再到現(xiàn)代銳意進取的改革先鋒,沒有一位不是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造就的。孟子對中國人氣節(jié)意志的塑造和扶持,是難以估量的。孟子理想人格作為一種精神導向,是建立在其比較自覺的自我意識基礎上的人格觀念,滲透著影響中國數(shù)千年的人文精神。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具有歷史的超越性,“大丈夫”的人格境界是基于人的獨立性與尊嚴,生發(fā)出的精神維度下的至善的道德生活境界,它接續(xù)孔子“君子”人格脈絡,更加高揚了人的價值,尤其是對人的精神價值的突出,對人的道德價值的重視,成就了中國思想史上的恢弘氣魄,更啟示著無數(shù)世人“窮則善其身,達則濟天下”的價值追求與人格動力。
同時,它對于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定位,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人格獨立、知恥致命、任道擔當?shù)摹按笳煞颉钡娜烁裥蜗髲乃Q生,便深深地開創(chuàng)和拓寬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得到后人一致的認同與向往,成為國人追求的人格典范,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整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成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思想源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孟子力主涵養(yǎng)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以及與天地合而為一的氣概,對于今天人民人格氣質的扶正,社會正氣的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力的舒展,意義非凡。
作者簡介:高金鵬(1998-),男,漢族,河南信陽人,單位為寧夏大學,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