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愛麗
[摘 要] 基于“融合教育”思想,語文表達應當全員化,尤其應引導學生從“不規(guī)范的表達”走向“規(guī)范的表達”。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植入表達元素,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經歷表達過程,在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支持學生的表達重構?!耙?guī)范表達”是融合思想下閱讀教學新取向。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融合思想;規(guī)范表達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表達,往往是幾個“精英”操縱把持課堂?;凇叭诤辖逃钡乃枷耄Z文表達應當全員化,尤其應引導學生從“不規(guī)范的表達”走向“規(guī)范的表達”?!耙?guī)范表達”是融合思想下閱讀教學的核心要義,是積極語用教學的原點與歸宿。
一、著眼整體,在閱讀教學中植入表達元素
閱讀教學要具有一種整體、系統(tǒng)、結構的視野。著眼于整體,就是要求教師不僅要著眼于教材中的單篇文本,更要著眼于單元,著眼于主題。部編版教材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從傳統(tǒng)教材的“課時編排”轉向了“主題單元編排”。
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為例,過去,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是著眼于課時內容,而教師如果能夠著眼整體,融入單元主題元素,學生的表達一定會更生動。《開國大典》是第二單元,其單元主題是“重溫革命歲月,把歷史的聲音留在心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狼牙山五壯士》等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站在共和國成立的時間節(jié)點上,去回溯、探望、追憶共和國誕生的偉大過程中。這樣,學生的表達就會有一種歷史縱深感,產生一種博大的空間感。如筆者在教學中這樣啟發(fā)學生:人們?yōu)槭裁催@樣歡喜、這樣激動?學生的表達充滿著歷史的深刻洞察,如有學生認為,共和國的成立來之不易,凝聚著無數革命志士的浴血奮斗,等等。這樣的表達,既準確生動,又富有情意效果。
二、緊扣妙處,在閱讀教學中經歷表達過程
規(guī)范化表達,要引導學生緊扣文本的妙處,引導學生經歷表達的過程。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勾連鏈,精心鋪設學習場,讓學生在表達中生成表達智慧,讓學生真正探尋、感受、體驗到表達的“秘妙”。
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將相和》,“廉頗藺相如的矛盾”是貫穿其中的線索。教學中,筆者以三個主要問題,即“將相為什么不和”“將相怎樣不和的”“將相是怎樣和的”,來引導學生緊扣文本,催生學生表達。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為學生的表達創(chuàng)設“讀者劇場”。當然,置身于“讀者劇場”中,學生的表達不再限于言語性的表達,也包括動作性、表情性等的表達。通過這些表達,學生能揭示文本的深刻意蘊,表達人物的品格、品質。融合思想下的表達,讓我們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
緊扣妙處,在閱讀教學中經歷表達過程,就是要引導學生把握“學什么”“怎樣學”,尤其要聚焦文本中的細節(jié),在切準主題中顯現表達智慧。要將體現文本妙處的“點”與文本表達主旨的“面”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表達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聚焦延展,在閱讀教學中支持表達重構
在語文教學中,表達目標的落地生根,關鍵是要看學生的表達是否規(guī)范,是否具有個性?!叭诤稀彼枷胂聦W生的表達應當是富有內涵的,每一個學生的表達應當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作為教師,要支持學生的表達重構,鼓勵學生規(guī)范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通過表達,不僅要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容,更要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形式。
如部編版五上的《珍珠鳥》,是一篇體現作家與珍珠鳥情感的散文佳作。從單元主題上看,本單元的主題凸顯的是“一花一鳥總關情”,其訓練的表達要素就是“人鳥交互,彼此映襯”。教學中,筆者圍繞“信賴”這一核心詞,讓學生表達“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信賴的”?學生圍繞課文,深度發(fā)掘情節(jié)脈絡,如“我給了小鳥舒適、安全的家”;“我不打擾、不驚動,等來了新的雛兒”;“我的不管不顧、不傷害,換來了小家伙的自由親近……”。在學生規(guī)范化、詩意化、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中,學生逐漸勾勒出一幅“人鳥和諧相處的美好圖畫”。通過規(guī)范化表達,學生不僅把握文本的內容,而且發(fā)現了作家的表達特色。
支持學生的表達重構,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更要讓學生習得表達的技巧。在創(chuàng)造性表達中,不僅可以實現言語的增值,而且可以實現文本的創(chuàng)生。通過表達,不僅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促進學生視界的澄明、敞亮,促進學生精神的豐富,促進學生生命的潤澤、成長!
參考文獻:
[1]潘涌.語文教育:走向“積極語用”新境界[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7(5):36-41.
[2]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5.
(責任編輯:呂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