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煤炭企業(yè)物資供應部門如何推進內部市場化建設一直是內部市場工作的一個難點,也是制約煤炭企業(yè)內部市場體系形成閉環(huán)的關鍵因素。本文從薪酬分配改革入手,科學設置考核指標,瞄準工作的痛點和薄弱點,動真格、見真章,在深入推進內部市場化建設中進行了積極地探索。
【關鍵詞】物資供應? 內部市場化? 薪酬分配? 績效考核
一、物資供應部門推進內部市場化建設的難點
由于物資供應工作在大多數煤炭企業(yè)中“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工作特殊性,物資供應中心的不少工種崗位在集團公司工人崗位目錄中沒有明確的描述,套崗、混崗現象普遍;加之物資供應部門改革力度較大,一般都經歷過多次劃轉,先后接納了原生產礦處、管服中心等單位的大量供應業(yè)務人員,各單位劃轉人員工種定位不統(tǒng)一,定崗不同,導致工資收入不同,職工長期以來反映很大,但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妥善解決。
物資供應部門深推內部市場化建設工作,必須直面困難,不推諉不退縮,首先選取“同崗不同酬”這一陳年積弊進行改革。為確保工作執(zhí)行到位,應成立相關的工作領導機構,由物資供應部門主要領導親自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從財務、人資、經管等部門抽取精兵強將成立工作小組,集中封閉辦公,制定工作計劃,設計可行方案,反復推敲討論,充分調研分析,以工資數據、業(yè)務信息、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質量等大數據資料為支撐,科學合理設置了內部市場崗位工資指導線,明確以工作量大小和工作質量好壞為設置工資崗位崗次高低的依據,才能夠有效解決困擾企業(yè)多年的“同崗不同酬”現象,贏得干部職工的廣泛認可和一致擁護。
二、物資供應部門內部市場化建設工作目標和遵循原則
(一)工作目標
努力追求成本“零浪費”、市場“零縫隙”、安全“零事故”、質量“零差錯”、設備“零故障”、效率“零延誤”、服務“零投訴”。
1.經營業(yè)績持續(xù)提升。建立健全內部市場化管理項目推進機制,通過全價值鏈系統(tǒng)梳理、診斷分析,提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生產鏈、質量鏈、價值鏈的平行運行,實現經營業(yè)績大幅度提升。
2.員工行為持續(xù)轉變。通過內部市場化管理業(yè)務培訓、經營實踐和素質培養(yǎng),實現員工作業(yè)標準化、行為規(guī)范化、改善自主化、思維系統(tǒng)化,營造持續(xù)改進的良好文化氛圍,提升員工精益化市場化管理的自覺性和執(zhí)行力。
3.經營機制持續(xù)改進。利用精益管理思維和應用工具,持續(xù)完善市場機制和運作流程,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精益化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常態(tài)化運行,實現市場授權精細、定額價格精準、計量結算精確、要素市場精益,資源要素內外部市場全面對接,市場機制作用充分發(fā)揮。
4.管理體系持續(xù)完善。深化市場經營、生產管理、成本控制、供應銷售等精益管控項目,筑牢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設備管理等關鍵模塊基礎,夯實全面對標、全面預算、全面信息化等管理支撐,各項管理有機融合、精益運行,最佳實踐得到全面推廣,精益工具方法有效落地應用,引領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二)遵循原則
1.堅持頂層設計,創(chuàng)新機制。健全市場化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為全面推進內部市場化管理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確保內部市場化經營機制有效落地、高效運行。
2.堅持市場導向,融合提升。在內部市場化建設基礎上,將精益理念、工具、方法有機融入現有市場化經營體系,推進內部市場化經營向全要素、全流程縱深發(fā)展,創(chuàng)新企業(yè)經營機制、經營模式,提升企業(yè)管理水平。
3.堅持精益思維,效益為本。樹立精益思維理念,精細管理流程,以整體效益最大化作為評價內部市場化經營成效的關鍵指標,不斷提高勞動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實現價值創(chuàng)造和企業(yè)效益最大化。
4.堅持授權放權,自主經營。按照責權利相統(tǒng)一的原則,厘清管控邊界,明確權責清單,逐級放權經營,建立自主經營、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自負盈虧、自我發(fā)展的內部市場化自主經營體系。
三、物資供應部門內部市場化建設指標考核
“同崗不同酬”現象可以通過設置崗位工資指導線等方式加以解決,使得內部市場化建設得以在物資供應部門內部各個基層供應單位進行推廣實行。
對于物資供應部門的機關科室,則應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物資供應部門的機關科室一般分為業(yè)務科室和管理科室。業(yè)務科室職責繁復、人員復雜、分工各有側重:有的科室金額大單據少,一筆單子上億元,屬于“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有的科室單據多金額小,一個月下來幾萬條計劃,業(yè)務人員忙得團團轉,涉及采購額卻不大。這種情況下,應該通過區(qū)分采購金額、采購頻次、采購周期、技術含量、供應難度等諸多因素,綜合設置考核權重,重點考核物資供應及時率、采購計劃準確率、價格節(jié)約率等關鍵績效指標(KPI指標),來進行業(yè)務科室的內部市場化考核。原來,采購慢、質量差、周期長是各生產礦處普遍反映的供應問題,供應矛盾十分尖銳。通過對業(yè)務科室的KPI指標考核,可以有效提高物資供應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物資供應部門的管理科室一般對口多個上級主管部門,各管一攤,業(yè)務范圍千差萬別。這里不宜套用業(yè)務科室的考核方法,而應采取以工作量、工作質量、工作頻次、工作要求、是否重點工作等多個維度評分賦值的方法,將抽象的難以描述的管理工作形象化的以分值的形式展現,分值高低,一目了然,從而非常順利地對管理科室的工作予以量化考核。同時,為保證內部市場考核制度化,應相應制定《物資供應部門深化提升內部市場化工作實施意見》、《物資供應部門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意見》、《物資供應部門內部市場化工作運行管理辦法》、《物資供應部門經營績效考核辦法》和《物資供應部門工作效能考核辦法》等綱領性文件,相關部門配套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專項管理辦法從而有效提高管理科室的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姜忠輝.大型企業(yè)內部市場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
[2]陳松濤,蔣衛(wèi)東.煤礦內部市場化管理模式[M].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3]陳高生.企業(yè)內部市場化:大型企業(yè)的一種管理模式[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高真(1984年12月-),女,山東鄒城人,經濟師,2003年12月參加工作,現就職于兗礦集團物資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