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在語文的朗讀教學中,除了寫好字,說好句,閱好聞,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則應該是讀好書。朗讀在語文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文本的感情有正確的理解,才能感受到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行,情,意。每一個年級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情,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式,他們對文本的感受程度,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個性的主張也不同。因此,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他們身心成長都是具有階段性的,朗讀訓練的策略也應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適應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策略
朗讀不是閱讀、讀書的附庸,朗讀的關鍵在于“朗”字,少年讀得爽朗如晴空萬里,胸懷與自信就能開闊、洋溢。少年朗讀的目的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也不同。有一點重要的是,少年朗讀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能夠成為孩子與父母、老師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有趣、有效的文藝形式。
朗讀本身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我想這個道理正是古人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吧。相信,只要我們掌握了恰當?shù)姆椒ǎ_遵循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有感情地指導朗讀,一定會是卓有成效的。首先,我們要明確,有效的朗讀是必要且十分有好處的:
1.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可以以聲養(yǎng)氣、以文正心,達成爽朗、平衡之趣。通過朗讀,體會氣息和聲音的協(xié)調、平衡,對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有潛移默化、積極的暗示作用。傳誦千古的篇章,都是胸懷的抒發(fā),少年朗讀名篇,可以培植心中的自信、勇氣和靜氣。但是這種培植不是刻意的灌輸,少年是在無形中自然發(fā)聲、欣賞自己,因而獲得了專注、恬靜、自信、快樂、也更不失活力。
3.朗讀可以玩味經(jīng)典、知書明理。名篇如名勝,可以增廣少年的見識。然而天下的名勝未必可以每一處都去游覽和品味,明其道、從其德,所謂“一葉知秋”,掌握其規(guī)律,或許才能不迷路于書山。
4.因朗讀而通文法,并且把讀到的篇章里的正能量和道理,化用到生活之中。朗讀應“讀”和“用”相結合,避免“看過了就忘”。當然,這需要父母、家長的指導和輔助。
5.朗讀對作文有益。章法、音律,歷來都是中國詩文的審美要素。朗讀詩文篇章,熟讀、玩味之后,下筆、張口都可以有神。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在習作之后會有朗讀佳作的環(huán)節(jié)的原因。
在教師和學生明確了朗讀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思考,如何組織教學才能將朗讀課上得有趣又高效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取材料:選擇朗誦材料十分關鍵,一般的語文教學中會選取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本,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從教材中挑選適宜朗誦的篇目,例如一些詩歌及抒情散文等,在內容及情感上符合朗讀要求的。
二、創(chuàng)設意境:孩子們對課文的朗讀感情不到位,很多時候,是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或是畫面不理解,想象不到,因為沒有親身實踐,感受不能在他們身上產(chǎn)生共鳴,所以他們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帶著感情去朗讀別人的心聲。在這時候,可以采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輔助他們理解形象,幫助他們在文字上創(chuàng)造腦中的畫面?!侗P古開天地》這篇課文中,當盤古倒下后,他身上的一切變成了地上的萬物,這里教學目標中要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讀出盤古創(chuàng)造的美麗土地,怎么讀出美?美在哪里?
可以用一種感受具體性形象的朗讀指導,對于人物形象感受很多時候,則需要老師對這個任務加以解釋,貼近學生生活加以圖片或是文字的解釋,這樣學生才能變換角度設身處地的朗讀。
三、引導體驗:教師需要在正式教學前進行示范誦讀,帶領學生感受重音、語調的變化。朗讀教學則是教師的以身示范,先是給學生良好的語言氛圍熏陶,然后再潛移默化的進行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再將重點字詞句強調來讀,而這時的學生的朗讀,很多時候是老師的教會的的讀,而不是我想說的老師教的會讀,總而言之,引導體驗是朗讀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四、技巧教學:朗讀教學可以利用學生的模仿心理,通過教師的優(yōu)秀示范達到良好的效果。17世紀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訓,而在于實行,教師的職責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备螞r語文是一門具有濃厚人文氣息和情感色彩的學科。這種特點決定了它的教學,必須要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設置某種情境;必須要借助教師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語言,將學生帶入美的體驗當中,讓他們愉悅地感受、美好地遐想,從而獲得心靈的陶冶、思想的升華。
五、讀后感悟:朗讀除了讀出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與思想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能有自己的對文章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光是感受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朗讀也要讀出自己的的感情的和見解。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只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在朗讀中其實就是塑造這個哈姆雷特的過程。
所有的表達都不是演,而是回憶自己的經(jīng)歷是否能和表達內容重合。朗讀從來都是真情實感,那么我們就不能光憑想象。看完稿件聯(lián)系生活中自己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和情緒,才能讓表達更加有說服力。
結語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只有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各種朗讀機會,在語言實踐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提高觀察、想象和聽說的能力,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只有靠師生的共同努力,相輔相成,最終才能提高語文朗讀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芝世珍.朗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解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2):48.
[2]谷玉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23.
[3]蔣文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