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鐘良 張浬萍 李偉 馮君貴 譚小麗 宋嗣仁
摘?要:“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強調在課程教學中發(fā)揮知識育人和德育育人的雙重作用,培養(yǎng)既有專業(yè)技能又有理想信念、價值格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當前,課程思政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把思政教育貫穿教育教學過程,是重要的探討課題,但教師群體對課程思政尚存在認識不清,準備不足,無所適從的普遍現(xiàn)象。本文就課程思政的含義、性質、實施策略等方面,淺談幾點認知,以供廣大教師學習探討,助力課程思政的推行落實。
關鍵詞:德育育人?思政教育?課程思政?性質含義
2017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地生根,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牢記人才培養(yǎng)之使命,著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政教育工作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體現(xiàn)了新時代人才德育培養(yǎng)的新要求,促進了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和核心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是實現(xiàn)“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機制。課程思政要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堅持立德樹人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但如何發(fā)揮教師的推動主體作用,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在廣大教師中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因此,本文就課程思政淺談幾點認知,以供廣大教師交流學習,為課程思政的貫徹落實助力。
一、課程思政的性質與含義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實施主體力量,使廣大教師對課程思政具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是推動和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的關鍵。
1.課程思政是新時代的發(fā)展必然
當前,中國正經(jīng)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黨的十九大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的偉大藍圖,強調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號召廣大青年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不懈奮斗。在當今這個大變革的新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教育事業(yè)的根本使命,培育有愛國情懷、有政治信仰、有人生方向、有責任擔當?shù)臅r代新人,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進方向,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課程思政這一新型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因此,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綜合素質課為支撐、以專業(yè)教育課程為輻射的“三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是當代中國新時代發(fā)展的必然。
2.課程思政是鑄魂育人的有效途徑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科學回答了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同時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牢固樹立為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堅定“四個自信”,不但要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中堅力量,其他各門課程也必須“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科學的解釋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辯證關系,指明課程思政教育是思政課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有效途徑之一。
3.課程思政促進時代教師的自我革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中國夢激揚當代學生的青春夢,點亮理想的燈,激勵學生勇做奮進者和開拓者,是當代教師不忘教書育人之初心,牢記人才培養(yǎng)之使命。教師是課程思政的設計者和執(zhí)行者,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把握教書育人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是教師提高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前提。
作為德育實施主體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才能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才能更好地承擔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的責任,做“四有”好老師,做“四個引路人”,即“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因此,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也是廣大教師響應黨的號召,在學習中實現(xiàn)自我更新的過程,不斷增強自我思想境界,重塑教育理念,真正承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責任。
4.課程思政的基本含義
所有課程都具有知識技能培養(yǎng)和思想政治教育雙重功能,在知識傳承的同時也要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作用,這是課程思政的基本含義。
課程思政不是一門或一類特定的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課程思政不是要改變原有的課程屬性,而是要梳理課程中的德育元素,提煉課程中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充分挖掘和發(fā)揮課程潛在的德育功能。課程思政不是要在專業(yè)課中生搬硬套政治教育,而是一種新的教學思維方法,就是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中探索和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理想信念、核心價值等層面的精神指引。
二、踐行課程思政建設的若干思考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課程思政的根本目標是通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德育素材培育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時代新人。踐行課程思政,必須做好多項工作。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貫徹課程思政必要前提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思政教育不僅僅是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精神教育,也包含職業(yè)操守、道德品質、人文素養(yǎng)、觀念認知等多層面的人的德行素質培養(yǎng),而師德師風正是指導和引領青年思政學習的榜樣模范?!皥猿纸虝陀讼嘟y(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仍然是廣大教師教書育人必須堅守的基本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也是實施立德樹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的德行素質,是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根正苗紅”。
2.轉變思想、更新教學理念是落實課程思政的思想保障
思先于行,謀而后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是兩種有著顯著特征的教育理念,明辨兩者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貫徹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的思想保障。
思政課程強調課程的性質,專指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可以理解為一類課程體系。課程思政是強調課程的屬性,是指以課程為載體的思政教育,可以理解為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在教育教學方法論上,要充分認識到思政課程仍然是思政教育的主體,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具有政治性、價值性、理論性、灌輸性等顯性特征;而課程思政是在課程中帶有思政元素,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時具有學理性、知識性、實踐性、啟發(fā)性等隱性特征。在思政德育過程中,既要充分發(fā)揮顯性教育的正面優(yōu)勢,也要發(fā)揮隱形教育的潛在價值,兩者相互協(xié)調、共同促進,從而“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fā)性相統(tǒng)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思政教育由單一課程育人向全課程育人的轉變。
3.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是推行課程思政的必然要求
課程思政建設的頂層設計,包含多個方面的系統(tǒng)規(guī)劃,包括制度建設、人力培訓、平臺構建、實施措施等。
(1)制度、體制與平臺建設是課程思政落實到位的基石。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xiàn)育德育心育才相結合,需要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制定相應的管理機制、實施辦法、激勵政策等制度體系,規(guī)范課程思政的有序發(fā)展;配置優(yōu)質資源,建設思政教育平臺,推動課程思政分步驟、分階段地逐步推進;以問題為向導,開展示范試點重點建設,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發(fā)展途徑等。
(2)高度重視教師的關鍵地位和作用,培養(yǎng)課程思政教師隊伍,是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著力點。課程思政的師資培養(yǎng),旨在培訓教師學習和理解“課程思政”改革理念,學習多維度、全過程思政育人思維,學習課程思政實戰(zhàn)經(jīng)驗,學習思政元素提煉和應用技能等,打造優(yōu)質課程思政師資隊伍。特別是具有“權威性”、“招牌性”、“號召力”的專家型師資力量,其本身就具有思政示范效應,極大地促進了課程思政的質量保障。
(3)課程思政的體系結構是實現(xiàn)全課程協(xié)同育人體系的載體。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區(qū)分思政課、通識課、公共課、專業(yè)課等不同課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和現(xiàn)實作用,有主次、有層級、有側重地指導思政課程體系建設。例如思政課注重核心思想引領,素質課注重理想信念激發(fā),專業(yè)課注重價值觀誘導等。
4.梳理課程的思政元素是融合課程思政的基本途徑
除思政課程具有直接地顯性思政教學目標外,其他各類課程在發(fā)揮思政作用時,必須針對課程性質和特點挖掘其思政元素,才能達到“守好責任田”的效果??傮w而言,專業(yè)課程對促進品性素質、職業(yè)素養(yǎng)、科學精神、情感教育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例如在制造技術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制圖課程中錘煉嚴謹求實的品性,在解剖課中思考敬畏生命等??傊浞值?、深層地發(fā)掘專業(yè)課程的思政要點,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課程目標和思政目的,形成新的融合思政教育要求的教學綱要,是課程思政改革大廈的磚瓦砂石,也是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的基本途徑。
5.潤物無聲是課程思政的教學基本形式
專業(yè)課程的知識傳授和思政教育不能剝離開來,在教學設計上要把握好灌輸和滲透的關系,那些內容需要直言不諱當頭棒喝,那些問題應當有溫度有厚度地春風化雨;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開拓創(chuàng)新,要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展開,要達到引人入勝、喜聞樂見的效果,要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在教學內容上要融合緊密,將思政元素“隱形”地融入課堂,過渡無恒;在教學資源上要真實可信,有號召力、有共鳴性,代入感;在教學歷程上,要柔韌漸進、水滴石穿。總之,潤物無聲地引導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與文化知識水平,實現(xiàn)價值引導與知識傳授的有機統(tǒng)一。
結語
把握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方向,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頭腦、進課堂,做好“課程思政”工作,是新時代黨的教育事業(yè)的新發(fā)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新時代人才的要求。堅守育人責任,堅定不移地切實推進“課程思政”工作,領導重視是前提,頂層設計是基礎,教師推動是主體,改革試點是關鍵,制度建設是保障,形成合力方能方興未艾。
參考文獻
[1]王永貴.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的現(xiàn)實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4):4-9.
[2]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zhàn)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謝輝.人民日報治理之道: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N].人民日報.2019年9月9日(13版).
[4]劉印房.基于協(xié)同學的“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轉變路徑[J].高教論壇,2019(4):13-16.
[5]萬林艷姚音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2018(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