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鑫, 朱建峰
(山西寧武大運華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寧武 036700)
一直以來,煤炭安全生產問題備受煤炭企業(yè)管理者的關注,盡管目前工作面支護效果已經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通風效果不佳仍會導致工作面瓦斯?jié)舛容^大以及粉塵濃度較大,對工作面安全生產造成隱患,同時也會影響工作面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1-2]。因此,對于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的設計及布置而言,需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實現對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的最優(yōu)化設計,為工作面的安全生產奠定基礎。
目前,某煤礦采用抽出式混合通風方式,副斜井、人行斜井以及提升井為工作面的進風,與其相對應的共有兩個回風井。該礦回風井的相關設備及巷道的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回風井及其通風機參數
1)要求優(yōu)化后通風系統(tǒng)結構合理且整個系統(tǒng)穩(wěn)定可靠;
2)要求優(yōu)化后通風系統(tǒng)能夠根據工作面的實時分量需求控制通風機的通風量;
3)要求優(yōu)化后通風系統(tǒng)能夠將稀釋甚至消除工作面的瓦斯、粉塵濃度;
4)要求優(yōu)化后的通風系統(tǒng)具備控制自然災害的能力,甚至抑制相關事故的發(fā)生[3]。
為滿足上述的礦井通風系統(tǒng)安全性的基本要求,針對通風系統(tǒng)的最優(yōu)化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1)確保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的串聯風路盡可能少,且所有通風設置的布置應合理、可靠;針對已經開采完畢的工作面應將其巷道封閉,進而提升整個工作面的抗自然災害能力。
2)確保所選通風機的性能相對穩(wěn)定,能夠滿足在各種工況下的運行狀況,并且保證多個風井之間不存在干擾。
根據工作面情況設定兩條通風阻力的測定路線圖,其中1號風井的相對靜壓為1 676 Pa,2號風井的相對靜壓為1 958 Pa。但是,目前工作面1號風井所選型通風機的相對靜壓為1 714 Pa,2號風井所選型通風機的相對靜壓為2 001 Pa。即說明,現場測定的風阻存在一定的誤差。經分析可知,導致阻力測定存在誤差的原因包括有:工作面巷道的面積測量有誤;工作面某些部位的風量不穩(wěn)定,導致對風速的測量不準確;風阻測量設備本身存在誤差。
在多次核算的基礎上,得出1號風井的準確通風阻力為1 720 Pa;2號風井準確的通風阻力為2 016 Pa。
礦井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主要有通風設備(風機)和通風風路組成,該煤礦共有四個進風井,兩個回風井,有兩套通風機。經對工作面兩條通風路線中斷面面積、風速、風量、瓦斯?jié)舛?、濕度以及溫度等參數進行測定可知:工作面除了運輸大巷外,其余位置的溫濕度參數均滿足《煤炭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此外,礦井工作面的分區(qū)通風方式不明顯,且工作面角聯分支較多[4]。
經對1號風井和2號風機風機運行狀態(tài)進行分析,分別得出兩個風井中風機的性能曲線和工況點,如圖1所示。
圖1 通風機性能曲線和工況點
其中:1號風井的風阻曲線函數為H=0.188176Q2;2號風井的風阻曲線函數為H=0.138451Q2。而且在當前通風條件下,1號風井通風機工作時的風量為94.4 m3/min,對應的負壓值為1 676.9 Pa;2號風井通風機工作時的風量為118.9m3/min,對應的負壓值為1 957.3 Pa。
當前實時通風條件下通風機的運行參數與圖1中通風機性能曲線和工況點對比后可知,1號風井和2號風井的通風機的運行狀態(tài)均在合理區(qū)間內,且兩臺通風機的運行效率均較高。
某礦產煤能力為每年90萬t。根據煤礦生產能力得出工作面所需的風量約為6 477 m3/min。根據《煤炭安全規(guī)程》的相關標準要求,要求工作面的通風量為基于生產能力所得通風量的1.8倍,即該煤礦的理論所需通風量為6 477 m3/min×1.8=11 658 m3/min。
通過對兩個風井中風量進行實際測量可知,1號風井的風量為5 334 m3/min。2號風井的風量為6 912 m3/min,則整個工作面的風量為12 096 m3/min。即說明,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的風量供需比滿足要求。
判斷工作面通風系統(tǒng)是否具備滿足要求的抗自然災害能力,需為通風系統(tǒng)配置相應的防護措施和設備。
由于該煤礦為高瓦斯礦井,為了預防瓦斯突出事故在掘進巷道內安裝了防突柵欄,在掘進巷道中間位置安裝有防逆風裝置和相應的防突風門。
鑒于高瓦斯礦井容易導致瓦斯爆炸事故的發(fā)生,該煤礦從瓦斯抽采、通風可靠以及監(jiān)控等方面提升其對瓦斯爆炸的抗災能力[5]。具體措施是為通風系統(tǒng)增設相應加大風門的自動裝置和監(jiān)控設施,使得當災害發(fā)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實現自動控制風門,進而減少甚至避免災害的進一步擴散。
綜上所述,該煤礦通風系統(tǒng)其有效性、風機運行效率、風流可靠性及穩(wěn)定性以及抗自然載荷的能力等方面均滿足《煤炭安全規(guī)程》的相關標準要求,即說明煤礦的通風系統(tǒng)與工作面相匹配。
礦井通風系統(tǒng)號稱為煤礦的“呼吸系統(tǒng)”,其主要功能為工作面稀釋或者消除瓦斯、粉塵濃度的同時,還具備一定的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針對煤礦安全生產的相關標準要求,要求其通風系統(tǒng)具備相應的功能尤其是針對其安全性要求。經對1號和2號風井通風系統(tǒng)安全性分析得知:該煤礦的通風系統(tǒng)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相關設備的有效性滿足工作面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