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亞 王永偉 周 洋 林 佳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
西雙版納隧道位于野象谷站~西雙版納站區(qū)間,在本標段起點里程是DK352+198,本標段內(nèi)施工長度6532m,本隧均為雙線隧道,左右線線間距為4.2~5.083m。隧道線路縱坡:隧道進口段為150m‰的平坡,其后依次為12‰(606m長)、17‰(8794m 長)、9‰(1000m 長)下坡,出口段為130m0‰的平坡,隧道洞身最大埋深620m。線路平面:除洞身DK348+050~DK348+970.404 段920.404m位于R-7000m 的右偏曲線上和DK357+877.963~DK358+730 段852.037m 位于R-5000m 的左偏曲線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線上。
西雙版納隧道2#斜井正洞為單洞雙線隧道、開挖斷面積較大、混合式送風距離較遠、斜井坡度較大、采用無軌運輸、除爆破炮煙外內(nèi)燃機械作業(yè)和出碴機械作業(yè)產(chǎn)生大量煙塵。以上諸多因素要求施工通風提供的風量較大、克服的通風阻力也較大。
正洞內(nèi)新增迂回導坑后,需要對原先通風系統(tǒng)進行改造,以滿足正洞工作面及新增作業(yè)面供風需求。受施工條件限制只有2#斜井單個供風口,斜井段長1064m,小里程方向施工長度2552m,供風路徑長,通風效果會明顯變差。為保后期掌子面通風效果,前期采用壓入接力通風方式,主要思路為:在斜井小里程方向DK354+146 處修建儲風室,儲風室尺寸為30m×4.5m×4.5m,風室內(nèi)部采用I18型鋼做橫向、豎向支撐,I16 型鋼做斜支撐,外部采用6mm 厚鋼板密封焊接,風室進口端連接斜井洞口風機通風袋,出口端根據(jù)各掌子面計算需求風量安置4 臺2×132kw 軸流風機,風室底部盛40cm 高水量,為了更好地解決各工作面高溫情況,采取兩種降低風室內(nèi)空氣溫度措施,一是每日運送工業(yè)冰塊放入儲風室底部水中;二是在儲風室進口端安設兩臺40 匹空調(diào),這兩種措施對風室內(nèi)空氣進行降溫,然后輸送至各工作面,確保輸送至各工作面的空氣溫度低于洞內(nèi)原有空氣溫度。
斜井洞口采用Ф1.8m 軟式風管壓入式通風,將新鮮冷空氣沿風帶輸送至儲風室內(nèi),風室出口端風機再次將新鮮空氣分別輸送至各施工作業(yè)面?,F(xiàn)場施工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在適當位置配置射流風機,輔助通風、換氣。
西雙版納隧道2#斜井輔助坑道長1076m,輔助坑道與正洞交點里程為DK354+750,儲風室位置為DK354+146,小里程現(xiàn)正洞掌子面計劃施工975m,迂回導坑計劃施工長度為1655m,小里程剩余工程量為1723m,迂回導坑增加各掌子面施工正洞總長度為748m。
3.1.1 風量計算
(1)小里程方向(洞口至儲風室)風量計算:Q=VA×60=0.2×92.095×60(Q為工作面風量,m3/min;V 為最小風速,m/s;A 為隧道最大開挖面積,為92.095m2)。取以上計算方法計算單個工作面所需風量Q=92.095×0.2×60=1105.14m3/min。
在長管通風系統(tǒng)中,當確定風管(或掌心)末端的風量時,風扇的風量取決于系統(tǒng)的泄漏。百米風率在正常情況下控制在2%以內(nèi)。此段最長通風距離為1680m,據(jù)此計算系統(tǒng)漏風系數(shù)P 為1.506。
因此,隧道通風要求風機的供風量不少于:Q需=PQ=1.506 ×1105.14=1664.34m3/min,即Q總需=3×Q需=4993.02m3/min。
系統(tǒng)風壓計算:理論上在克服通風阻力后,通風系統(tǒng)在風管末端具有一定的動壓力。壓力、動壓和靜壓之和就是系統(tǒng)所需的風壓:H=Hd+Hs(H 為系統(tǒng)風壓,Pa;Hd為系統(tǒng)動壓,Pa;Hs為系統(tǒng)靜壓,Pa)。動壓按下式計算:
式中,ρ-空氣密度,取1.29kg/m3;V末-末端管口風管風速,取5.0m/s。
靜壓按下式計算:Hs=h+hf(h 為摩擦阻力,Pa;hf為局部阻力,hf=0.1h,Pa),其中:
式中,λ-管道摩阻系數(shù);L-通風距離,m;D-通風管直徑,m;V平-管內(nèi)平均流速,m/s。
分別取λ=0.016;L=1680m;D=1.8m;V平=9.14m/s。經(jīng)計算得:Hd=16.125Pa、h=804.65Pa、hf=80.47Pa、Hs=885.12Pa、H=901.25Pa。
(2)同上計算可得出:儲風室至小里程掌子面Q1=1812.43m3/min;儲風室至最遠平導開正洞掌子面長度為1655+748=2403m,Q2=2127.72m3/min,本迂回導坑設計增加三個掌子面,按照最大風量計算,Q平總=3Q2=3×2127.72=6383.16m3/min。即出風口風量需求為Q出總=Q1+Q平總=8195.59m3/min。
3.1.2 各掌子面風機選型
由以上計算斜井洞口至儲風室段可選擇的通風機的最低技術(shù)參數(shù)為:Q進總=4993.02m3/min,H=901.25Pa。考慮隧道長度及系統(tǒng)風壓,可選用1 臺侯馬鑫豐康型號為SDF(p2)-No18、轉(zhuǎn)速990r/min、Q=2162~5100m3/min、H 風=950~5100Pa、功率為2×200kw 的風機通風,此風機提供最小風量Q進min=2162m3/min。
為了各掌子面通風得到最大保障,儲風室出口端配備4 臺2×132kw 軸流風機,每臺風機風量Q=1695~3330m3/min,按照最小風量計算,4 臺風機風量為Q1-4=6780m3/min,因Q提供min=Q1-4+Q進min=6780+2162=8942m3/min>Q出總=Q1+Q平總=8195.59m3/min。故通風系統(tǒng)中配備1 臺2×200kw、4 臺2×132kw 軸流風機滿足各掌子面供風要求。
3.2.1 風量計算
方案二設計從儲風室引進一條通風道,經(jīng)過橫通道2#、3#、4#分別開口接入各橫通道風機,其中按2#橫通道占總風量的1/2,3#、4#橫通道各占1/4 來計算。
(1)小里程方向(洞口至儲風室)風量、儲風室至原正洞掌子面的風量在方案一中已計算,方案二中不在計算。
(2)為了保證新增掌子面通風充分得到保障,新增各掌子面按照最后一個掌子面最大風量計算。儲風室至最后一個掌子面風量計算:其中長度L=1723m。
Q=VA×60=0.2×92.095×60(Q 為工作面風量,m3/min;V 為最小風速,m/s;A 為隧道最大開挖面積,為92.095m2)。取以上計算方法計算單個工作面所需風量Q=1105.14m3/min。
在長管通風系統(tǒng)中,當確定風管(或掌心)末端的風量時,風機的風量取決于系統(tǒng)的泄漏系數(shù)。正常情況下100m 風速控制在2%以內(nèi)。此段最長通風距離為1723m,據(jù)此計算系統(tǒng)漏風系數(shù)P=1.53。
因此,儲風室至最后一個掌子面軸流風機供風量需:Q拱min=PQ=1690.86m3/min。
系統(tǒng)風壓計算:理論上在克服通風阻力后,通風系統(tǒng)在風管末端具有一定的動壓力??朔淖枇θQ于系統(tǒng)的靜壓力,動壓與靜壓之和即為系統(tǒng)需供風壓:Hs=h+hf。動壓按下式計算:
靜壓按下式計算:Hs=h+hf,其中:
分別取λ=0.016;L=1145m;D=1.8m;V 平=9.14m/s。經(jīng)計算得:Hd=16.125Pa、h=825.25Pa、hf=82.53Pa、Hs=907.78Pa、H=923.91Pa、Q需min=1690.86m3/min。
方案二設計中,2#、3#、4#橫通道各安置一臺軸流風機,從風室引入的通風帶主要目的是降低溫度,其中Q2#-風室=1690.86×1/2=845.43m3/min,Q3#-風室=Q4#-風室=422.7m3/min,每個橫通道新開掌子面的需風量按照最后一個掌子面供給,即各掌子面實際供風:Q2#實=1690.86+845.43=2536.29>Q需min=1690.86m3/min,Q3#實=Q4#實=422.7+1690.86=2113.56>Q需min=1690.86m3/min。
3.2.2 各掌子面風機選型
由以上計算可知選擇的通風機的最低技術(shù)參數(shù)為:Q2#實=2536.29m3/min,Q3#=Q4#=422.7+1690.86=2113.56m3/min,H=923.91Pa??紤]隧道長度及系統(tǒng)風壓,可選用1 臺侯馬鑫豐康型號為SDF(p2)-No10、轉(zhuǎn)速1480r/min、Q=1695~3330m3/min、H 風=1276~7172Pa、功率為2×132kW 的風機通風。
通過方案一、方案二橫通道風機安設位置不同,計算新增各工作面需求風量不同,方案二中比方案一種計算需求風量小:(1)風機型號不變,最大供風量不變,計算需求風量越小,供風距離就會越長,更適合特長隧道施工供風;(2)由于方案一種在儲風室進口端安置三臺軸流風機,每臺風機安裝1.5m 軟風管通往各新增掌子面,由于迂回導坑凈空較小,同時引入三個風袋會對后續(xù)運碴作業(yè)造成阻礙影響,縱上相比方案二更適合現(xiàn)場施工。
以12月份為界,分別統(tǒng)計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后關(guān)鍵線路掌子面溫度計進度,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通風系統(tǒng)比選優(yōu)化后各工作面的溫度明顯降低,相應工效大幅度提升,其中2#斜井小里程通風系統(tǒng)更換優(yōu)化后月均進度提升57%,迂回導坑月均進度提升72%。因此在高地溫長隧道內(nèi)施工,良好的通風系統(tǒng)顯的尤為重要。
以上給出了單洞雙線隧道正洞、斜井及迂回導坑通風降溫方案,對原通風系統(tǒng)進行了優(yōu)化,為下一步更深入研究做了鋪墊。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鐵路特長隧道逐步增多,對通風技術(shù)上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單種通風模式已不能滿足現(xiàn)場高效施工要求,如何優(yōu)化出更合理、更經(jīng)濟的方案等還需要繼續(xù)深入廣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