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耀元
【摘要】中小學的語文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意識、價值觀和世界觀至關重要,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其他學科的學習質量。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的教學方法正在發(fā)生變化,但教師觀念、教學方法和教育活動等許多問題仍在不斷加深新課程改革,并提高教師的反思性。教師在設置課程、教學和其他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來確保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語文課堂 ?教學方式轉變 ?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民勤縣農村中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214。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8-0032-02
1.農村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師自身的缺陷
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缺乏有效和適當?shù)恼n堂教學方法,并且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而不安排適合的班級教學計劃。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活動通??梢宰寣W生獲得極豐富的經(jīng)驗。使得中小學生的課堂學習量大大減少,這引起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教學非常有效。
1.2農村中小學語文教育技巧的落伍
在實際教育中,教師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如果在課堂上,學生經(jīng)常接受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風格,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持續(xù)在這種環(huán)境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不足,教學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吸引人的學習方式,但效果不明顯。
1.3缺少有效的教學內容的深思
教育活動的反饋意見對教育產生巨大影響,是教師備課的重要途徑?;诋斍暗慕逃龁栴},相關的解決方案改善了教學課程的組織方式。每次修改后,還應對改進的結果進行反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許多老師沒有養(yǎng)成總結課程的習慣,無法正確理解問題。教育中,教師長時間使用相同且枯燥的教學方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缺乏對學生學習的認識。在這方面,老師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老師的認真對待。
2.農村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依據(jù)和內涵
2.1學生自主與否,決定了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學生自主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設定目標并選擇一種學習方法來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的動態(tài)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可行性與共同的學習因素有關。基于教學,團隊合作方法是一種教學動態(tài)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可用于促進學生學習。這種學習的效果是多維的,是可觀的。教育是唯一的目標,老師需要找出預定的內容。團隊成員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個人成功,在一個精神團隊中互相幫助、溝通、支持和游戲,促進學生的學習。
2.2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
教學法和對教學法的發(fā)展、理解,以及老師的“課堂指導方向”的能力,是針對所有學生生活的,無論教科書的類型如何,教師都必須遵守教育標準。另外,語文的教學必須堅持務實和開放的特性。具有東方人格本位的教師,教育形式要豐富、充滿活力,才能表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yǎng)多樣化的學生。開放意味著老師的意見是開放的,思想和原則并不是單一的。首先要提高每個學生的整體素質并培養(yǎng)人文精神,重點放在實踐學習中的應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及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
3.農村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研究
3.1要體現(xiàn)語文科的整體觀
語文教育是語文教育和人類教育的結合,是語文教育本質的完整性。語文的質量是無法衡量的,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夠聽、讀和寫,將知識、智力、習慣相結合的能力,這是語文教育的共同特征。在中文課堂教學中,老師介紹作者的觀點,接受教師自己的觀點以及了解學生的思想,并顯示課堂課程的一致性。
3.2要回歸常識
3.2.1常規(guī)的積累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最重要方式。教師需要在教室內外發(fā)展,充分加強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充分加強理解、文化底蘊、美學、提問技巧、深度學習的能力。聽、說、讀、寫是教學的基本要素,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將不斷積累和消失。
3.2.2激發(fā)學生興奮點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我國傳統(tǒng)教室充滿了教師的傳授指導,學生們聽得昏昏欲睡。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學生對吸引不了他們注意力的課程沒有興趣。當然,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參與課堂并使學習的教室充滿熱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結合老師創(chuàng)建的民主和受人尊敬的課堂,老師和學生之間自然而然地交換意見,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教室。
3.2.3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相輔相成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在語文課的指導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師科學的指導和有效的組織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權和合作能力。因此,在沒有方向的情況下,教師和學生是系統(tǒng)整合和互補的因素。
3.3要注重“度”
(1)度是前提。課程設置很復雜,必須清晰、密集且合乎邏輯,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并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2)角度是基礎。當我國人通過文字教育理解和研究時,我們就能明顯地進步。不僅創(chuàng)新課程,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熱情、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3)深度是核心。講中文是老師指導學生講解和深度學習課程的過程。當老師翻譯課文時,教學方式是不同的。當然,從長遠來看,這將使學生語文理解能力普遍下降。(4)廣度是關鍵。在一個好的教室里,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深刻的探究和深思的主動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提供語文資源,以更好的參加課堂教學。學生可以參加各種自然鼓勵老師參與的活動,使學習過程可以自然發(fā)生。
3.4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
考慮到目前中小學教師尚未引起注意,因此難以提高教學水平。為了提高教育活動的反映性,有必要評估研究對象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從課堂學習活動中充分收集知識。根據(jù)教室中的活動,教師可以組織教師評估活動、學生評估、點對點評估和小組協(xié)作評估活動等,以幫助教師獲得學生的知識。班級評估還用于學生學習評估、教學方法評估、班級設計評估等。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估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習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教師可以改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并促進教育效果的整體改善。同時,學校必須積極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強集體學習,通過集體努力加強教學方法,優(yōu)化活動,加強教育的效果。
3.5創(chuàng)設精彩的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改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活動以及在課堂上促進各種學習成果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和構造新學習內容,簡單及時地進行介紹,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強烈學習愿望,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特別是對中小學生而言,適當安排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短期感覺”并引起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令人驚奇、有趣和引人入勝的教學環(huán)境,將學生帶入一個美麗的學習世界。與其他教材不同,目前的教學已經(jīng)采用了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人們的感官和享受教育信息,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改善教學狀況,并加速整體學習效果的改善。
結語
換句話說,語文教育的本質是文化交流的過程。教育可以使文化和人民融為一體。它是文化教育與人之間的橋梁,課堂學習是橋梁的中心。只有大多數(shù)中小學語文教師知道在課堂上明確語文的課堂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的進行適當?shù)恼Z文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尹麗娜.如何打造農村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年25期
[2]曹翠.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研究[J].語文教育(上),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