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生產(chǎn)或制造產(chǎn)品,要給產(chǎn)品寫說明書,寫明型號、材料、工藝制作、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以便讓消費者有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尤其是食品、藥品類說明書,還要寫清楚原料配方、食用或使用方法、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寫說明事物類作文何嘗不是這樣?不僅要寫清楚事物的大小、顏色、構(gòu)造,還要寫清楚性質(zhì)、狀態(tài)、質(zhì)地(冷暖、軟硬)、種類,以及特點、功能、原理、成因、發(fā)展演變等,以便給讀者全面的認識。
以《太陽》(部編語文五年級上)為例,這是一篇科普類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有關(guān)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這樣的說明文,如果讓普通人寫會比較困難,因為我們?nèi)狈@方面的科學(xué)知識。從“百度”上查閱后了解到: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系里唯一的一顆恒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萬千米,是地球半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
太陽到地球的直線距離最大值為15210萬千米,最小值為14710萬千米,平均值為14960萬千米。
太陽是熾熱的氣體星球,是地球與整個太陽系光和熱的源泉,內(nèi)部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核反應(yīng)。核反應(yīng)釋放的能量以光、熱、輻射等形式向外界放出。太陽的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相當(dāng)于2500億個大氣壓。核心產(chǎn)生的能量通過幾百萬年才能到達表面,表面溫度可達5500攝氏度。如果把整個太陽表面用一層厚12米的冰殼包起來,那么只要1分鐘,冰殼便會被太陽所放射出的熱融化。
多么深奧的科學(xué)知識,如果用這種生硬的方式寫,同學(xué)們肯定沒有興趣閱讀。文中有些名詞太專業(yè)了,比如“核反應(yīng)”“壓力”“大氣壓”等,超出了同學(xué)們的理解能力??墒?,作者采用通俗的方法,寫“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太陽很大,“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太陽很熱,“是個大火球”……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具體,艱難晦澀的語言變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同學(xué)們閱讀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我們在寫說明文時,可以學(xué)習(xí)這種寫法,把晦澀的專業(yè)名詞通俗化、簡單化。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什么呢?
一、全面了解
寫之前,要對想說明的事物有全面的了解,或?qū)嵉赜^察,或上網(wǎng)查找資料,了解其形狀、大小、結(jié)構(gòu)、生活環(huán)境、活動范圍、生活習(xí)性等。比如大熊貓,同學(xué)們都知道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是國寶,但要說到習(xí)性等恐怕了解的不多。部編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七”提出一系列問題:大熊貓是貓嗎?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為什么被視為國寶?
教材以圖表的形式提供了有關(guān)信息,要求同學(xué)們查找資料,補充其他內(nèi)容。
有同學(xué)對大熊貓做了調(diào)查,了解到:
外形:身體肥大,樣子像熊,腦袋圓尾巴短;頭部和身體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相間,腿粗而短。體長1.2~1.5米,體重50~80千克。
類別:大熊貓屬食肉目,熊科,是哺乳動物。
生活環(huán)境: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xiāng),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處處是茂盛的竹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野生大熊貓生活在那里。穿行于四川臥龍?zhí)俾p繞的山峰之中,偶爾能看見野生大熊貓玩耍、嬉戲。
性格特點:大熊貓性情溫順,遇見陌生人像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面;但若有人傷害到它的小寶貝,它會大動肝火,“扁”你沒商量。
生活習(xí)性:大熊貓生性孤僻,喜歡居住在茂密的竹林中,以竹子為生,也食鳥卵、昆蟲、野果、真菌等。大熊貓善于爬樹,別看它身體肥胖,卻是爬樹能手。大熊貓每天除去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shù)在睡夢中度過,平躺、側(cè)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歡的睡覺方式。
有“國寶”“活化石”美稱:早在800萬年前,地球上就有大熊貓存在,和它同時代的很多動物都已經(jīng)滅絕了。在嚴(yán)酷的生存環(huán)境和自然選擇下,大熊貓能夠頑強存活下來實屬不易。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僅有1000多只大熊貓,是科學(xué)家研究生物進化的“活化石”。這罕見的稀有動物只在中國才有,是“國寶”,已經(jīng)作為“和平大使”,前往多個國家傳遞友誼,受到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
二、抓住特點
特點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另一事物的不同點,要怎樣抓住特點呢?
1.細致觀察。只有深入細致地觀察,對事物的了解才更清楚。比如,張效建同學(xué)仔細觀察蝸牛的外形后寫了《小蝸?!?,請看:
小蝸牛身上背著重重的殼,像螺母,如紐扣般大小。頭上長著四根細小的觸角,兩根長,兩根短,長觸角上各有個小黑點,像黑芝麻,那是它的眼睛;兩根短的觸角則是鼻子。這四根觸角就像盲人的拐杖,要是沒有了它,小蝸牛就無法行走和辨別方向。我故意用手碰了碰小蝸牛的觸角,沒想到它反應(yīng)靈敏,身子像觸電一般迅速縮回到殼里。小蝸牛的嘴像小兔子的嘴,也是三瓣,稍稍往里凹;身體呈棕色,軟軟的,能屈能伸;腹部長有乳白色的肉片,又扁又寬,能分泌出粘液,爬行的時候地上會留下一條長長的、濕漉漉的線;尾巴尖尖的,拖在身后,像屁股上的點綴。
2.學(xué)會比較。特點往往能在比較中顯示出來。比如,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地球和太陽比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三、安排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是以時間為標(biāo)志,說明事物的發(fā)展演變。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部編教材三年級上),課文按楊梅的生長過程,寫了“楊梅樹”和“楊梅果”?!凹氂耆缃z,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以時間為順序,表明楊梅的生長過程。
邏輯順序是以思維規(guī)律為序,從原因到結(jié)果、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特殊到一般等,多用于事理性說明文。如《假如沒有灰塵》(人教版五年級上),向我們介紹了灰塵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作者通過介紹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全文共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從人們對灰塵的認識寫起,指出灰塵的危害。接著話鋒一轉(zhuǎn),以問句設(shè)疑:“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發(fā)人深思,自然導(dǎo)入下文,簡要介紹了灰塵的大小和主要來源,然后從不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解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清楚明白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四、運用方法
采用恰當(dāng)?shù)恼f明方法能把事物說得更清楚、明白,便于讀者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有:
列數(shù)字:如“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作比較:如“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打比方:如“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
舉例子:如“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下定義,用簡短明確的語句揭示概念的內(nèi)涵。如:“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wǎng)。金屬絲網(wǎng)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犯罪嫌疑人劃破玻璃,碰著了金屬絲網(wǎng),警報就響起來了。這種玻璃叫‘夾絲網(wǎng)防盜玻璃。”(《新型玻璃》人教版五年級上)
分類別,根據(jù)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說明。如:“鯨的種類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須鯨,沒有牙齒;一類是齒鯨,有鋒利的牙齒?!保ā饿L》部編教材五年級上)
作引用,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典故、傳說等,使說明的內(nèi)容更充實具體。如,“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保ā短枴罚?/p>
作假設(shè),即用假定的環(huán)境預(yù)設(shè)將出現(xiàn)的狀況說明事物的方法。如:“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假如沒有灰塵》)
此外,還有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這些方法在小學(xué)階段并不多見,暫且不講。
五、注意用語
說明文的語言要準(zhǔn)確嚴(yán)密,淺顯易懂。如人教版《鯨》課后“思考練習(xí)3”,安排了一道作業(yè):讀下面的句子,說說有無加點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1.須鯨主要吃蝦和小魚。
2.鯨隔一定的時間必須呼吸一次。
3.鯨每天都要睡覺。睡覺的時候,總是幾頭聚在一起。
句1“主要”說明須鯨除了吃蝦和小魚外,還吃其他食物,如果去掉,語言就不嚴(yán)謹。句2“必須”強調(diào)了鯨一定要隔一段時間呼吸一次的必要性。句3“總是”說明鯨喜歡群居的特點。
相反,語言不準(zhǔn)確,就會失去科學(xué)性。如:“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都是對稱的?!薄岸际恰边@個詞不夠準(zhǔn)確。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大多數(shù)是對稱的,也有少部分是不對稱的?!岸际菍ΨQ的”,與實際不符合。所以,應(yīng)該把“都是”改為“絕大多數(shù)”,就恰當(dāng)、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