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盈
課標關(guān)于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jù)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fā)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從習作教學伊始,就讓學生體會到,習作是為了與人交流,要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別人能看明白。
一、把握習作目標,弄清編者意圖
統(tǒng)編習作教材呈現(xiàn)出能力序列化、編排立體化、題材生活化和指導具體化的特點。習作涉及的觀察、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都有較為明顯的序列。準確把握習作的目標要求,使三年級習作與二年級寫話自然銜接,平穩(wěn)過渡。習作要求定位在“寫清楚”,不要求“寫具體”。每次習作話題應設(shè)定適當?shù)哪繕艘?,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表達清楚,盡力避免定位不準、拔高要求的問題。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主題“留心觀察”,編者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留心觀察,積累生活素材,有內(nèi)容可寫,不斷提高寫作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觀察,培養(yǎng)習作興趣
羅丹曾說“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鄙钍菍懽鞯脑慈?,其實寫作的素材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對周圍的事物加以提煉,就會成為很好的寫作素材。何不從身邊最熟悉、最容易、最真實的人、事、景、物寫起?這樣寫出作文來才會得心應手。
本單元編排了《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兩篇精讀課文和《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兩篇習作例文。四篇課文內(nèi)容貼近兒童,以日常生活中動物、植物和場景為描寫對象,表現(xiàn)周圍世界的五彩繽紛。在教學中,教師適時將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作比較,發(fā)現(xiàn):《金色的草地》《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觀察對象都是植物,都觀察了事物的變化;《搭船的鳥》《我家的小狗》觀察對象是動物,都調(diào)動了多種感官觀察。同時,在單元習作的第一部分呈現(xiàn)了3幅圖,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而這3幅圖卻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激發(fā)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或者場景的愿望,進一步拓寬學生習作的選材思路。
寫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等方面的作文,不但不會出現(xiàn)雷同作文,而且內(nèi)容真實。我們只要把熟悉的素材與仔細地觀察相結(jié)合,就會有更多獨特風格的作文產(chǎn)生。
三、注重方法指導,促進能力提升
統(tǒng)編教材的隨文小練筆、普通單元習作和獨立習作策略單元,建構(gòu)了語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寫人、敘事、寫景、狀物全覆蓋,寫實、聯(lián)想相映成趣,文學性寫作、實用性寫作相得益彰,保證了習作訓練體系的均衡和完備。
(一)讀寫關(guān)聯(lián):內(nèi)容設(shè)計精密化
重視讀寫結(jié)合,從閱讀學表達。比如,一些課文后面安排了結(jié)合本課表達方法學習的小練筆,教師可以結(jié)合本單元習作加強讀寫結(jié)合,學用結(jié)合。同時,教師還要用好講讀課文,它們不僅是習作標準范文,更是寫法的具體指導。
(二)體系獨立:習作指導精確化
在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次出現(xiàn)了習作單元,本單元習作例文為學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學生借鑒和仿寫。其中,“交流平臺”的形式對本單元學習到的一些表達方法或要求進行梳理和提示;“初試身手”提供了一些試寫練習或?qū)嵺`活動,讓學生試著用學到的方法練一練;最后,讓學生在獲得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的基礎(chǔ)上,掌握一定的習作方法,進行單元習作練習。
(三)支架教學:習作知識精準化
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任務是把最近觀察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而教材借助范文支架、圖片支架、故事支架等,讓習作知識精準化。特別是第一部分呈現(xiàn)3幅圖,第一幅圖中有綠地、房屋、樹木、小鳥等生活種最常見的事物,形成了一處美麗的風景;第二幅圖展現(xiàn)的是早晨街道的一處場景,有去上學的學生,有去上班的成年人、打掃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報刊亭的售貨員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人物;第三幅圖展現(xiàn)的是一處學校教室課間場景,一位老師正在輔導學生,其他學生有的看書,有的討論,還有的在擦黑板。借助這些支架,引導學生不僅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可以用手摸,用鼻子聞,有時還可以嘗一嘗,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習作難度,巧妙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強化交際功能,提高習作能力
交際語境的要素,不僅只有讀者,還有目的,還包括作者,還包括形式、場合等。
(一)習作前
口語交際課有時就是習作的前奏。教學前,教師可以結(jié)合每一次習作話題,設(shè)計符合習作話題的交際話題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或應對能力。
(二)習作后
教材提倡從學生的習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寫作后充分交流,在與同伴、老師、家長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通過讀者反饋獲知如何把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寫得更清楚。
五、重視自我修改,培養(yǎng)責任意識
教材中,都提示學生寫后自讀并作必要的修改。在修改作文時,我首先會讓學生自改,讓學生將所學的修改符號運用于學生真實的習作過程中。其次,使用同學互改法,有利于互相學習。但更多的是我親自修改,親自修改有利于更好地輔導學生習作。我要求學生的作文本有兩本,而且習作本必須要留有修改欄。我在修改作文時,都用標準的修改符號修改。如:用得好的語句或詞語我會在下面劃一條波浪線,以暗示學生注意收集;對于用詞不當?shù)牡胤?,我打上一個括號和問號,讓學生自己去捉摸或翻閱資料,找到恰當?shù)脑~語;對于病句,我畫上直線打上一個問號,并提出疑問;對于不具體的句子,我把添加符號用在不具體的地方,并在修改欄中提出修改建議,供學生參考;甚至有時,我把作文拿到學生面前面批,共同切磋寫法。我修改的時間雖然用得比較多,但我的學生在修改中學會了選材,學會了分清主次,學會了用詞,更學會了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因為每一次修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次進步,一次學習。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認為寫作的決竅在于你會不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真正的有心人會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美,這樣也才會“下筆若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