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新,何 標
(浙江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 浙江省電機系統(tǒng)智能控制與變流技術重點實驗室,杭州 310027)
永磁同步電機無論是工作在電動機模式還是發(fā)電機模式,都可以采用空間矢量脈寬調制(SVPWM)控制。在每個PWM周期,都會給電機施加一個具有適當模值、相位和作用時間的目標電壓矢量。目標電壓矢量對時間的積分可以產生磁鏈矢量。通常情況下,電機的每個基波周期內包含多個PWM周期,因此電壓矢量的積分會產生一個多邊形的磁鏈矢量運行軌跡(以下簡稱磁鏈軌跡),接近于圓形軌跡,進而形成接近于圓形軌跡的電流矢量,使得電機的相電流波形為正弦形,由此可以實現良好的矢量控制。
當永磁同步電機高速運行時,基波頻率提高,而變流器的開關頻率是有限的;或者,當永磁同步電機的功率很大,雖然基波頻率并不一定高,但是變流器的開關頻率因功率大而顯著減小。這兩種情況下,都會使得載波比(即PWM頻率與電機基波頻率之比)減小[1],甚至可能小于6。
理想情況下,SVPWM控制產生的多邊形磁鏈軌跡的邊數就是載波比的值。顯然,在低載波比工況下,磁鏈軌跡遠遠偏離圓形,使得電流矢量的軌跡也偏離圓形,即電機的相電流波形發(fā)生畸變,矢量控制的性能也會惡化。
文獻[2]針對低載波比問題提出四種解決方法:(i)用若干串并聯的功率器件代替一個功率開關,這些器件的輪流動作來等效實現更高的開關頻率[3];(ii)采用多電平模塊化變流器(MMC)來改善電機電壓的波形;(iii)采用三相開繞組電機結構,從而獲得更多的可供選擇的基礎電壓矢量來合成目標電壓矢量;(iv)與第(iii)種方法類似,采用雙三相結構產生更多的基礎電壓矢量,由此可以更好地合成目標電壓矢量,進而獲得更好的磁鏈軌跡的圓度。本文將對常規(guī)三相(簡稱單三相)以及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的電壓矢量合成、磁鏈軌跡特性進行對比研究,分析雙三相電機磁鏈軌跡具有更好圓度的機理,為采用雙三相結構改善低載波比工況下的控制性能提供理論依據。
建立數學模型時,基于如下假設條件:氣隙磁場為正弦分布,電樞繞組電感隨轉子位置呈正弦型變換規(guī)律,不考慮磁路飽和、鐵心損耗。
對于單三相電機而言,可以用式(1)的變換矩陣C3s/2s實現各個變量從a-b-c坐標到α-β-0坐標的變換(α軸與a軸重合),用式(2)的變換矩陣C2s/2r實現從α-β坐標到d-q坐標的變換。其中θ是轉子d軸與定子α軸的夾角。一般而言,0軸分量不參與機電能量轉換,且在繞組星形連接而中心點不引出時的電流0軸分量為0,因此一般不予考慮。
(1)
(2)
定子繞組中的電壓、電流、磁鏈在α-β坐標和d-q坐標下均可以表示為矢量,即:
(3)
三相電機在α-β平面的電壓方程為
(4)
式中,Rs為定子繞組電阻。由式(3)、式(4)可知電壓方程也可寫成矢量表達式:
(5)
三相電機在d-q平面的電壓、磁鏈方程分別為
(6)
(7)
式中,Ld、Lq分別為d、q軸電感,ω轉子電角速度,ψm為永磁體在電樞繞組中的勵磁磁鏈幅值(視作常數)。
由式(7)可知,若d-q平面的磁鏈分量為常數,則電流分量也為常數,那么在a-b-c坐標下,電機的相電流ia、ib、ic隨轉子位置的變化就呈理想的正弦波。很顯然,此時的磁鏈矢量、電流矢量的模值均不變,而其相位角隨轉子位置而變化,因此,磁鏈、電流矢量的運行軌跡均為理想的圓形。因而,單三相永磁同步電機基于SVPWM的矢量控制,就是要將實際的磁鏈軌跡調制得盡可能呈圓形。另一方面,從式(6)可知,d-q平面的電壓分量也隨之成為常數,即理想的電壓矢量的運行軌跡也是圓形。
雙三相電機由A、B、C和D、E、F兩套三相繞組組成,D相繞組相對A相繞組空間相移30電角度,兩套繞組各自Y型連接且中性點相互隔離,如圖1所示。
圖1 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系統(tǒng)
雙三相電機按式(8)中的變換矩陣C6s/2s實現從A-B-C-D-E-F到α-β-z1-z2-01-02的坐標變換[4],α軸與A軸重合。這里的α-β正交平面與單三相電機坐標變換后的α-β平面一致;從α-β坐標到d-q坐標的變換矩陣同式(2),其中θ仍然是轉子d軸與定子α軸的夾角;各變量的矢量表達式同式(3),電壓表達式同式(4)~(6),而磁鏈表達式如式(9)所示,即d軸和q軸電感的大小有所不同;α-β平面或d-q平面的相關變量參與機電能量轉換。z1-z2正交平面的分量對應電機各變量的諧波分量,在正弦型的永磁同步電機中不產生有效電磁轉矩,故暫不考慮。01-02正交平面表示0分量,故一般也不作考慮。
(8)
(9)
很顯然,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基于SVPWM的矢量控制也要將磁鏈軌跡調制得盡可能呈圓形。
將式(5)改寫為積分形式:
(10)
式中的電壓矢量代表電機的外施電壓。永磁同步電動機由逆變器供電,或者,永磁同步發(fā)電機通過PWM整流器對外輸出直流電,因此,電機的相電壓是脈沖波而不是正弦波。換言之,電壓矢量的運行軌跡不是理想的圓形。通常外施電壓遠大于電阻壓降。在SVPWM控制下,在每個PWM周期內只施加一個目標電壓矢量,因此式(10)可進一步簡化為
(11)
式中,T為PWM周期。所以,基于SVPWM的矢量控制,可使得磁鏈矢量按式(10)逐步變化;只要目標電壓矢量選擇合適,就可以使磁鏈矢量的運行軌跡呈現一個多邊形。這個多邊形的邊數就是載波比的數值。因此,載波比足夠高時,多邊形的磁鏈軌跡接近于圓形,由此達到矢量控制的目的。
然而,目標電壓矢量也不是變流器可以直接產生的,而是需要通過基礎電壓矢量合成。
對于單三相電機,基礎電壓矢量為
(12)
圖2 單三相電機基礎電壓矢量圖
例如,若矢量控制需要施加在電機上的目標電壓矢量落在S1扇區(qū),則由1號和3號基礎電壓矢量及零矢量按式(13)合成該目標矢量,其中零矢量可以是0號,也可以是7號。若采用中心對稱的七段式調制法,則變流器的PWM狀態(tài)如圖3所示。
(13)
圖3 單三相電機SVPWM在S1扇區(qū)的開關狀態(tài)
雙三相電機的基礎電壓矢量為
(14)
圖4 雙三相電機基礎電壓矢量圖
與單三相電機的SVPWM矢量控制類似,雙三相電機的目標電壓矢量也由基礎矢量合成。很顯然,在雙三相電機中,有更多的基礎矢量可供選擇,扇區(qū)劃分也更精細,因此有望使磁鏈軌跡更加接近于圓形。通常只選用模值最大的12個基礎電壓矢量,則α-β平面共有12個扇區(qū);目標電壓矢量由劃定其所在扇區(qū)的兩個基礎矢量合成,即為最大二矢量法。例如,扇區(qū)S1內的目標電壓矢量可以由41號和9號基礎矢量合成,采用中心對稱的七段式調制法時,變流器的開關狀態(tài)如圖5所示。
圖5 雙三相電機SVPWM在S1扇區(qū)的開關狀態(tài)
載波比決定了一個基波電周期內目標電壓矢量的個數,即為斬波次數。若載波比為整數N,穩(wěn)態(tài)時磁鏈軌跡為正N邊形,因此載波比數值越大,磁鏈軌跡越接近于理想圓形。而目標電壓矢量是由基礎矢量合成的,因此,采用中心對稱的七段式調制法時,所謂N邊形的每條邊其實是由三條折線合成的。當然,實際的載波比不一定為整數。
當載波比很低時,磁鏈軌跡顯然會遠遠偏離圓形。以永磁同步電機基波頻率550Hz、PWM載波頻率2.5kHz為例,載波比低至4.55。此時單三相和采用最大二矢量法的雙三相電機的磁鏈軌跡如圖6所示。圖中給出了5個PWM周期內的磁鏈軌跡。圖中各個實線箭頭的方向表示基礎電壓矢量的相位,其長度代表基礎電壓矢量的作用時間。圖中并未標出磁鏈矢量。磁鏈矢量的箭尾始終落在圓心。隨著磁鏈矢量的運動(即隨著磁鏈矢量相位的變化),其模值一直在發(fā)生變化而不是期望的常數,其運行軌跡就是圖中的箭頭所構成的多邊形而不是圓形。換言之,磁鏈矢量的箭頭落在多邊形上??梢?,在低載波比工況下,單三相和雙三相電機的磁鏈軌跡均嚴重畸變,但它們的平滑度有所不同。
圖6 低載波比時磁鏈矢量運行軌跡示意圖
為了對磁鏈軌跡的優(yōu)劣進行評估,引入曲線圓度的定義。以軌跡上離圓心最小的距離作為軌跡內接圓的半徑(如圖7中的r1所示),以軌跡上離圓心最大的距離作為軌跡外接圓的半徑(見圖7中的r2),用軌跡外、內接圓的半徑差和理想磁鏈圓半徑(圖7中的r0)的比值來描述曲線的圓度,該值越小表示磁鏈軌跡越接近于圓形。
采用中心對稱的七段式SVPWM調制法時,在一個PWM周期內目標電壓矢量由三段矢量合成,因此,如圖7所示,其中第一、三段屬于同一基礎矢量,第二段屬于另一個基礎矢量。顯然,由于兩種電機的基礎電壓矢量的個數以及扇區(qū)的劃分不同,單三相電機的兩個相鄰基礎矢量相差60電角度,而雙三相電機的兩個相鄰基礎矢量相差30電角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單三相電機的磁鏈軌跡比雙三相電機具有更大的“波折”程度,因此圓度較差。
圖7 磁鏈軌跡圓度示意圖
本文對相同功率、電壓、轉速、極數的單三相和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進行仿真,電機參數如表1所示。兩臺電機均做發(fā)電機運行,基波頻率為550Hz,為了輸出200V直流電壓,均采用弱磁控制。當PWM整流器的載波比分別為4.55和9.09時,仿真可得磁鏈軌跡的圓度值分別為39.3%(單三相)和28.6%(雙三相),以及20.3%(單三相)和13.8%(雙三相)。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清晰表明:隨著載波比的降低,兩種電機的磁鏈軌跡畸變均趨于嚴重,但是雙三相電機始終優(yōu)于單三相電機。
由此可見,在低載波比工況下,采用SVPWM矢量控制時,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比單三相電機具有更靈活的目標電壓合成手段,因此所得到的磁鏈矢量運行軌跡也具有更好的圓度,有利于改善矢量控制的性能。
表1 永磁同步電機PWM整流系統(tǒng)參數
圖8 磁鏈矢量運行軌跡圓度仿真結果(左:單三相電機,右:雙三相電機)
由理論分析和仿真結果可知,在低載波比工況下,SVPWM所合成的磁鏈矢量運行軌跡偏離理想的圓形,使得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性能變差。相比于單三相電機,雙三相電機SVPWM控制系統(tǒng)擁有更多的可供選擇的基礎電壓矢量,且扇區(qū)更加細化,因此氣隙磁鏈矢量運行軌跡有相對較好的圓度,有利于解決低載波比帶來的問題。
當然,采用最大二矢量法時,雙三相電機只用了12個非零基礎電壓矢量。如果將其他48個非零矢量部分或全部利用起來,就可能把扇區(qū)進一步細分到24個。此外,在低載波比工況下,如果一個PWM周期內的變流器開關信號采用不對稱波形,有望使磁鏈矢量更接近于沿著理想的圓形運行,而不是沿著由目標電壓矢量簡單積分所得的多邊形運行。因此,今后將對雙三相電機的SVPWM矢量控制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進一步改善控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