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摘 要:作為莎翁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四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一直以來因為其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嫉妒論”“身份危機論”“輕信論”而備受爭議。文章將站在女性主義的視角上,分析劇中身份門第的差異、人物角色的沖突、行動性格的矛盾、嫉妒猜忌的推動等促成愛情悲劇的原因,為深入分析作品價值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奧賽羅》;愛情悲劇
莎士比亞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對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悲劇論”有充分體現(xiàn),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達了人性中悲劇成分的來源?!秺W賽羅》創(chuàng)作于1603年,并于次年11月1日在倫敦表演,作品中體現(xiàn)了感情嫉妒、背信輕信、種族歧視等多種主題的矛盾,通過角色的行動與語言,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場愛情的悲劇。
一、《奧賽羅》內(nèi)容概述
主人公奧賽羅是一個黑人種族的摩爾軍人,在戰(zhàn)場上其驍勇善戰(zhàn)、忠誠聰明,因此得到了威尼斯忠臣勃拉班修女兒的青睞,苔絲狄蒙娜性格溫柔、善良,對奧賽羅充滿愛意。同樣的奧賽羅也被苔絲狄蒙娜的天真純潔所吸引,兩人不顧門第、種族的約束,決定私定終身。但是兩人的愛情受到了苔絲狄蒙娜的元老父親的強烈反對,父親對威尼斯公爵控訴了奧賽羅的行為,但是這時公爵為了抵御賽普洛斯島上發(fā)生的外族入侵,已經(jīng)派遣奧賽羅前去,所以并沒有深究此事。而苔絲狄蒙娜為了追求愛情,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決然跟隨奧賽羅去往前線。
在軍隊中,伊阿古是奧賽羅隊伍中的一名士官,雖然看起很忠誠,但是伊阿古一直對奧賽羅沒有提拔自己成為副將,而是提拔了卡西奧心生怨念。同時他也垂涎著苔絲狄蒙娜的美貌,認為奧賽羅是一個外族人,不配擁有這么好的妻子。因此狡猾奸詐的伊阿古制造陷阱,污蔑苔絲狄蒙娜與副將卡西奧之間有私情。奧賽羅表面上自信、勇敢,但是其內(nèi)心深處因為種族問題而有一顆自卑又多疑的心。因此在看到苔絲狄蒙娜與自己定情的白手絹在卡西奧手里時,內(nèi)心的憤怒已經(jīng)讓他對妻子和副將之間的奸情深信不疑。殊不知,這塊手絹是伊阿古從艾米莉亞手里騙來的。摩爾戰(zhàn)士內(nèi)心深處的憎恨讓他在新婚夜上殘忍地殺害了一直深愛自己的、無辜的、純潔的苔絲狄蒙娜。在他認為自己懲治了背信自己的人而感到一瞬間的放松時,得知真相的艾米莉亞趕來告訴奧賽羅,伊阿古的陰謀浮出水面,而奧賽羅也因為自己的后悔而選擇自刎贖罪。
該戲劇是莎士比亞在1603年創(chuàng)作的,《奧賽羅》劇情的前身是16世紀意大利流傳的短篇文章《威尼斯的摩爾人》?!秺W賽爾》共計13萬字,也是四大悲劇中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劇中主角的多疑與其對苔絲狄蒙娜的不信任是推動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可以說,當時社會對于女性的理解本就是不充分的[1]。
二、女性主義視角的特點
女性主義(Feminnism)一直以來都倡導(dǎo)男女權(quán)力之間的對等,是為了實現(xiàn)女性解放而存在的一種理論,主要針對一直以來的性別主義以及其對女性的壓迫與歧視。站在女性主義視角上看待問題時,對于《奧賽羅》這一場愛情悲劇,可深入探究到刻板印象、女性物化、父權(quán)壓迫等問題上。在復(fù)興時代,女性的地位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家庭中,似乎永遠矮男性一頭,這種“男尊女卑”的性別主義似乎順理成章,是由文化與社會共同對女性搭蓋的一道圍墻。從女性主義視角來看,一直以來女性在社會中都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視,而且這種歧視現(xiàn)象是潛移默化、根深蒂固的。一些女性因為沒有工作而在經(jīng)濟上不能獨立,同樣,在社會上也缺少社會地位。從《奧賽羅》不難看出,苔絲狄蒙娜在和奧賽羅私奔之前,其對父親唯命是從,在與奧賽羅相愛后,又全心全意地為奧賽羅付出。女性主義學者波伏娃曾經(jīng)說過,女性要想真正實現(xiàn)獨立,就需要從根本上擺脫對父系社會的依賴,明白“什么是女性”。
三、《奧賽羅》愛情悲劇的構(gòu)成
(一)身份門第的差異
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凄美的愛情故事似乎總伴隨著懸殊的門第落差,例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同樣作為四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也是如此。莎士比亞的作品中,絕大多數(shù)主人公都是出身名門貴族,但是奧賽羅卻是個例外。雖然在戰(zhàn)場上,他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英雄,但是從根本上來看,摩爾人的種族鐐銬始終約束著他。苔絲狄蒙娜是一個貴族白人小姐,卻愛上了一個“黑臉將軍”。這種種族門第上的差異,也讓奧賽羅始終對這份感情感到惶恐。其實,在劇中很多角色都表示了種族歧視的意思。例如伊阿古說奧賽羅是“老黑羊”,苔絲狄蒙娜的父親在會議上當眾說奧賽羅是“用邪惡的法術(shù)迷惑了女兒,糟蹋了她脆弱的青春”,就連奧賽羅自己也曾評價自己“缺少紳士的風度與談吐,年級也大了點兒”。男女主角截然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與社會背景,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隱形鴻溝,天真的苔絲狄蒙娜不以為意,但是奧賽羅卻始終有所顧忌,因此二人身份的差異也是推動悲劇的起始原因。
(二)人物角色的沖突
其實站在女性主義的角度上來看,奧賽羅對于苔絲狄蒙娜的喜歡,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對苔絲狄蒙娜美德的欣賞上,如單純、善良、天真。也可以說苔絲狄蒙娜在奧賽羅眼里就是一些品質(zhì)的轉(zhuǎn)化,他迎娶苔絲狄蒙娜所得到的快樂,本質(zhì)上來看是因為占有美德而產(chǎn)生的快樂,并不是出于內(nèi)心深處的可為彼此奉獻的快樂。而在劇中所有角色的身上,都能看到復(fù)興時期社會對女性角色有歧視意味的縮影。例如反派伊阿古認為,女性就是下等的娼婦,對于苔絲狄蒙娜與奧賽羅之間的愛情,也充滿諷刺與嫉恨。而副將卡西奧在和伊阿古聊天時,也是說自己認為女性只分為娼婦與女神兩種。女性主義理論指出,在一些經(jīng)典、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會看到對女性形象的物化。例如沒有獨立思想,只有美麗天真外表的女神,以及刻板固執(zhí)的老處女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女性角色也只不過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次要人物。因此,在《奧賽羅》中,歧視女性的思想在人物角色的沖突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例如,奧賽羅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愛苔絲狄蒙娜的,但是他內(nèi)心深處的信任天平卻傾斜于伊阿古,對苔絲狄蒙娜的稱呼也從一開始的“房子中的天神”變成了“墮落卑鄙的娼妓”。奧賽羅其實是有著和他正直勇敢外表背道而馳的懷疑猜忌心理,這也是促成這一場愛情悲劇的重要沖突[2]。
(三)行動性格的矛盾
如果說苔絲狄蒙娜是因為伊阿古的讒言以及奧賽羅的猜忌,那么苔絲狄蒙娜自身在行動與性格上的矛盾,無疑也是自己走向滅亡的幫兇。其實在作品最開始的時候,苔絲狄蒙娜還是展現(xiàn)出了一些新興女性的意味,例如,不顧門第約束與相愛的人私奔、對愛情堅定的態(tài)度等等。從這一點看,這個角色在性格上是有反叛意識的。當父親對自己的感情表示反對時,苔絲狄蒙娜說:“這是我的丈夫,正如我的母親對您恪盡職守了妻子的責任,將您看的比自己的父親還要重要,同樣的,我也應(yīng)該對這位摩爾將軍,我的丈夫盡到我的責任?!背錾诿T貴族,但是苔絲狄蒙娜卻能義無反顧地說出這些話,也是這個角色對女性歧視的一種反抗,包括其后來跟隨奧賽羅來到一線戰(zhàn)場,盡心盡力幫助卡西奧,都可以看出苔絲狄蒙娜是一個有見解、有思想、有意識的新派女性。
但是婚后,這個角色在行動與性格上的矛盾被凸顯出來,她的自我意識逐漸被削弱,她身上有著傳統(tǒng)與新潮兩種特質(zhì)。一方面她是敢于追求愛情的女性,但另一方面,她對自己丈夫又有著無條件的服從。例如,當奧賽羅對苔絲狄蒙娜說“離開我一會”的時候,苔絲狄蒙娜說道“您想怎樣就怎樣,我總是服從于您”。這時,這個角色性格中的軟弱與順從被放大,也正是因為她對外界事物的天真無邪,才使其對自己的丈夫保持著百分之百的信任,釀成了自己的悲劇。如果她能夠一直保持著婚前的獨立思想,也許就有機會向丈夫表明自己的心跡[3]。
綜上所述,主角奧賽羅身上具備著勇敢、單純、誠實等高尚品德,但正是因為這種對他人毫不懷疑的性格,才使其和妻子之間的信任逐漸崩塌。本質(zhì)上來看,奧賽羅對自己并不是那么自信,所以才會對伊阿古的話不加證實就殺害了苔絲狄蒙娜,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誤解與猜忌也是使其毀滅的源頭。
參考文獻:
[1]陳秀琪.從話輪轉(zhuǎn)換角度探析《奧賽羅》中伊阿古的話語策略及劇中的人物關(guān)系和人物性格[J].宿州學院學報,2017(10):70-72,116.
[2]尹萌萌,王卉.以列維納斯愛的倫理觀解讀《奧賽羅》中的人物形象[J].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10):126-130.
[3]李明月.威爾第歌劇《奧賽羅》雅戈藝術(shù)形象探析:以詠嘆調(diào)《我信奉一位惡神》的演唱為例[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7(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