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高當前的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效果,當前教育工作者正在致力于改進教學方法。鑒于此,本文探討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095-624X(2020)06-0047-02
引 言
一直以來高效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努力的目標,在新老教育理念的轉變過程中,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實際意義,不僅能夠讓生本教育得以落實,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出發(f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意義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場所,而是學生解決自主學習問題和建立學習素養(yǎng)的主要地點[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適當引導,來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引導其進行知識探究,以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如果教學效率不能得到提高,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就無法落實,逐漸地,教師就會回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的硬性教學,而學生因為在課堂上沒有有效吸收所學知識,就會去補課。這就是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生補課特別多的原因,也是阻礙新課程改革有效落實的困境所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生本理念為基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其探究知識的欲望,從而提升其學習效率,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面臨的問題
1.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以自主學習為主,所以學習興趣是學生融入教學、進行思考的根本條件,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2]。語文知識具有人文性,內(nèi)容較為豐富,但是對于剛接觸系統(tǒng)語文知識的學生來說,文字的理解、句子的解讀、文章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單調(diào)的課文上的,學生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無法提高學習效率。而在這一階段,學生普遍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不愿意思考,往往需要教師反復引導才會做進一步的探究。教學效率的提升是以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為標準的,所以,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已經(jīng)落實了一段時間,但是還有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知識教學,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教學引導上以課文的閱讀理解為中心,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因為課堂教學缺乏能力培養(yǎng),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較慢。學生缺乏思維鍛煉,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學效率的提升不是教授的速度,而是學生學習的速度,所以,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師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學習。
3.教學方法形式化嚴重
有效的方法可以帶動學生高效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形式化嚴重,每個步驟和內(nèi)容幾乎沒有區(qū)別,這樣的模式化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沒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3]。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方法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樹立生本理念,構建和諧關系
小學生主動學習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樹立生本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建立課堂教學的平等關系,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畏難心理。在生本理念下,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給予鼓勵,贊揚學生的個性化理解,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引導,可以主動地進行教學互動,這樣就能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有激情,而且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都會有較大提升[4]。
2.注重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需要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融入教學過程中,并建立情感認知,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從知識學習和應用兩個方面進行。在知識學習上,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情境感受為依托對學生興趣進行激發(fā)。而對于激發(fā)知識應用的興趣,教師則要關注學生的游戲喜好,設計一些趣味游戲,如在識字教學中開展詞語接龍、詞句組合、對立辯論、仿寫故事等活動。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實現(xiàn)高效教學,促進學生內(nèi)化語文知識。
3.加強能力培養(yǎng),設計遞進內(nèi)容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問題,還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培養(yǎng)策略上,教師需要設計遞進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分層教學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然后據(jù)此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最后依據(jù)每個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分層目標和分層評價,從而使所有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提升學習能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中極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提升語文整體學習能力。教師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可以用導圖引導學生進行逐步的閱讀探究,挖掘語文基礎知識和課文思想,從而不斷提升閱讀能力。
4.發(fā)展信息教學,拓展課堂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的發(fā)展方向。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延伸,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信息化教學方法主要有精準教學、翻轉課堂、微課資源三種。其中,精準教學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一對多教學變成一對一教學,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和需要,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指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翻轉課堂是將學生的自主學習拓展到課后,而在課堂上主要是完善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其學習問題。微課是將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整合,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呈現(xiàn),以生動形象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高效教學[5]。但是這三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精準教學的開展需要智慧課堂,這在很多小學都無法實施,所以教師可以借助翻轉課堂和微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師首先要制作微課,然后借助教育軟件進行推送,讓學生基于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并在教育軟件中進行答題,這樣教師可以應用教育軟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出指導,并依據(jù)學生的反饋調(diào)整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精準教學得以開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完全占據(jù)主體地位,因此,學習效果和效率都能得到保證。
5.進行合作學習,完善探究學習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重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因此,學生的個人智力和能力就成為影響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6]。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一個人的學習變成多人的合作探究,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碰撞,從而培養(yǎng)寫作思維和寫作素養(yǎng),這樣學生對寫作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6.建立多元評價,提高學習信心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改變評價標準,從單一的成績考核變成多元評價,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客觀地呈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并愿意做探究學習,學習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了解新時期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在具體教學中進行解決,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法的延伸,從而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穩(wěn)固,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楊春霞.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和策略[J].名師在線,2019(32):40-41.
王佩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32+134.
劉勝.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0+132.
王海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探尋[J].學周刊,2017(05):159-160.
黨玉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02):22+24.
張常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08):65.
作者簡介:羅本玲(1979.6—),女,廣西玉林人,廣西玉林市福綿區(qū)樟木鎮(zhèn)羅沖小學校長,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語文教學。